《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上学期间,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作品注释
而:表顺承
尚:崇尚、推崇
节介:气节,操守
览:阅览
通:通晓
延:蔓延
及:到
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
毕:此指读书结束
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
其主:其,其中
犹:还
牧:放养牲畜
舍:房屋,住所
去:离开
恒:平常,普通
责让:责备、批评
豕(shǐ):猪
偿:偿还
许:允许,同意
他:别的
因:于是
见:看见
还:归还
执勤:执守做工
懈:松懈
耆老:老人,耆,老
悉:全部
受:接受
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
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
悉以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
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作品翻译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
文言知识
释“让”。“让”作“谦让”解,古今都有这个含义。上文“乃共责让主人”中的“让”指批评,与“责”同义,句意为“于是一同责备批评主人”。又,“以其无礼,众人让之”,意为“因为他无礼,大家批评责备他”。
人物简介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作者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3-3280.html《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相关文章: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09-06
新店开张促销广告语11-13
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10-26
巡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范文10篇08-15
经典感人的情感语录12-17
全国爱眼日主题活动总结06-04
校园主题教研活动总结09-15
迟到的保证书12-30
患者对医护人员表扬信11-01
保证书介绍08-15
健康心得体会01-20
停电的通知08-31
描写春节的相关作文05-15
小学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600字03-10
践行核心价值观有你有他也有我优秀征文01-07
象棋作文300字12-26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3月广东证券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03-2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10-11
高考查分数忘记了密码怎么办?09-27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