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荆轲《易水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易水歌》
先秦・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注释:
[1]易水:发源于今河北省易县,向东流入大清河。
[2]萧萧:风的声音。不复还:不再回来。这句说,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3]虎穴:虎豹的巢穴。蛟宫:蛟龙的宫殿。这句说,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作者简介:
荆轲(?一前227),战国末卫国(今河南鹤壁)人。先世为齐贵族,迁于卫,卫人称庆卿。秦灭卫,亡至燕,燕人称荆卿、荆叔。秦灭了韩国和赵国后,燕太子丹谋刺秦王赢政,结交了荆轲之友田光,因田光的推荐,尊荆轲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用秦亡将樊於期的头颅和内夹匕首的督亢地图出使秦国,欲乘机行刺。向赢政献图时,赢政展开地图,图穷而七首见。行刺未成,当场被杀。
赏析:
这首歌是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赢政,离开燕国时为前来送行的人歌唱的。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在座的人听到这首悲壮的歌都十分感动,“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这是一个舍身赴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壮士的慷慨悲歌。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景象。第二句则充分表现了英雄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
当时秦国的势力非常强大,秦王自身英武过人,他的周围又戒备森严,刺杀他十分困难。为了坚定荆轲的信心,太子丹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送行仪式,率大臣由燕都蓟城(今北京市宣武区)直送到易水河边(今河北易县),并设宴饯行。刺杀活动没有成功,当“图穷匕首见”的时候,荆轲没有刺中秦王,但他不畏强暴、慨然赴死的身影却永远定格在中国历史的图卷中。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1082.html荆轲《易水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相关文章:
楚王索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12-23
好友毕业同学录留言06-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营组装火星车模型07-22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06-06
简短的情感语录朋友圈44条07-27
感谢师父的话01-08
最新学校物业年终工作总结(五篇)08-09
不说话保证书11-19
投资协议书09-06
父亲节父亲的感想06-17
清明节家族聚会发言稿04-03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02-17
消防安全整改通知书11-24
礼物的作文500字04-21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微电影大纲10-30
猜猜他是谁作文300字09-14
三年级作文07-26
2025年山西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公告(7月1日起报名)06-30
江西2025年6月证券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时间:6月25日至6月29日06-25
山东公办专科学校有哪些09-26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02-26
试验检测师完整试题及参考答案01-07
4月自学考试《英语》真题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