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想畅饮个痛快。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故园:故乡。
③强(qiǎng):勉强。
④登高:指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
⑤无人送酒:这里化用西晋陶渊明的典故。据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菊花丛中独坐,这时正好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二人醉饮而归。
⑥怜:可怜。
⑦傍:靠近。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思乡诗,虽然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是写重阳节,但却有所不同,因为诗人把这种情感放在了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中。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乱军占领了唐朝国都长安。诗的题目点出时间是重阳节九月初九,首句以一个“强”字,表达了诗人勉强、不得已的心态,体现了诗人所处境况的凄凉。次句说“无人送酒”,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其实是说战争年代无法好好地过节,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诗的后两句是对遥远长安故园的怀念,说那里的菊花应该正依傍着战场开放,暗指长安被占领,从而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思乡诗,而是与当时的战争背景紧密结合,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愫。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1084.html《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文章:
幼儿园宣传标语10-26
温暖人心九九重阳手抄报内容10-16
环境的调查报告08-21
春季踏青的好句子10-11
最新唯美晚安朋友圈09-20
最新读书活动总结11-14
最新企业后勤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五篇)10-01
幼儿园区角活动计划08-30
化学教师工作总结08-23
单身证明的10-24
《孤独的小螃蟹》读后感03-26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02502-19
酒店的演讲稿01-07
北海公园导游词讲解11-30
欢乐庆元旦作文05-15
三年级语文作文09-28
音乐读书笔记08-17
经典励志早安寄语08-10
文科艺术生能报什么院校12-06
2024年四川遂宁高级经济师证书现场领取时间:周一至周五09-23
英语班主任教学总结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