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翻译与赏析
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渡荆门送别》翻译与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原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我已经跨越了荆门城楼,
来到楚地南国漫游。
高山已随着平野的出现而消隐,
长江在广袤的大荒泽地奔流。
月亮倒映在水中象是由天飞落的明镜,
云朵变幻生姿,如同海市蜃楼。
我真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江水,
它不远万里到此送我的行舟。
【赏析】
江边的高 山,随着眼前平原的展现而渐渐消失,江水流入无边无垠的旷野中。天 空中的一轮明月,倒映在江中,好象从天上飞落下来的一面明镜。刚刚 生成的七色彩云,经日光的折射,在江面上结成了海市蜃楼。诗人通过 景物变化,描写出一幅奇异壮丽的江面图画。前两句有荆门一带的长江 特色,即山势降低,江面渐宽。三、四句的“飞“、“结” 似引人入神 仙之境。
注: 大荒,平野。海楼,指海市蜃楼,它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大气 层发生折射而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的幻景。海,荆门因江面宽阔故 称“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1831.html《渡荆门送别》翻译与赏析
相关文章:
一分钟简单精彩的自我介绍12-28
中秋情侣朋友圈文案09-21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汀江水暖绿新岸——解码“客家首府”长汀的文化自信样本06-11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国干预高等教育正引发更广泛的经济后果05-27
人生情感语录35条12-31
一起向未来朋友圈说说12-14
中元节祝福问候语08-22
最新初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与目标(二十篇)10-14
大班德育班级工作计划09-24
面馆创业计划书12-24
工作失误违规检讨书09-20
2021心理课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文10-17
新年同学聚会邀请函09-26
毕业典礼邀请函09-12
学校新学期开学校长致辞08-02
歌词文案短句爱情伤感01-19
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12-07
未来机器人小学作文11-19
一听就困的睡前童话故事09-21
湖南一级建造师2024年考试时间及科目(9月7日-8日)08-03
《留在窑洞》阅读答案01-30
班主任的评语【最新13篇】08-27
抓实教学常规管理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