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戒子》原文及翻译鉴赏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孟母戒子》原文及翻译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各组中加粗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突然停止的样子) 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对的 )
② 何为中止?(为什么 )何有于我哉?(何有,即有何,有什么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____( ) ②此:____(是)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D)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二:1.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 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 ,“其织” 的“其”是指 。
答案
1.熟读成诵(意思对即可)
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 (意思对即可)
3.孟子孟母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读出声音来)。
(3)方:正在。
(4)织:织布。
(5)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
(6)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进:背诵下去。
(7)喧:这里指“遗忘,忘记”之意。
(8)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9)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10)引:拿来,拿起。
(11)裂:割断。
(12)戒 :告诫。
(13)自是之后:从此之后。自是:从此。
译文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启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小辈要善于理解长辈的教导,因为长辈总是为我们好。
这篇短文主要讲(熟读成诵)的重要性。
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作者介绍
西汉燕(今属河北)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武帝时,与董仲舒辩论,不为所屈。治《诗》兼治《易》,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其诗语与齐、鲁大不相同,他推测《诗》之意,杂引《春秋》或古事,与经义不相比附,与周秦诸子相出入,皆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燕、赵言《诗》皆本于韩婴。赵子、淮南贲生即其高徒。赵子传蔡谊,三传形成韩诗的王学,食子学和长孙学,学徒甚多。后人认为他的《诗》学不如《易》学精深,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韩《易》两好之,更从受之。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1830.html《孟母戒子》原文及翻译鉴赏
相关文章:
《常羊学射》文言文练习及答案12-14
写给妈妈的诗歌11-23
最新水仙花的诗歌11-09
感恩节手抄报图片11-24
儿童早期教育概论范文8篇08-15
期待小米玄戒上榜!Q1全球手机处理器市场排名:华为海思马上超三星06-24
刘同的语录摘录07-12
经典情感的语录59条05-26
下午的温馨的问候语11-03
给排水认识实习报告01-30
前台实习报告11-26
施工安全责任协议书03-26
大学生教师应聘求职信08-02
学校五一劳动节演讲稿04-21
读书心得300字绿野仙踪12-12
读什么有感500字名著10-24
星探的职责及其简历教程07-20
初中感受作文05-08
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400字04-07
放风筝小学看图作文03-12
表示专注地看的词语12-26
四川2025年5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5月26日05-23
女孩子去河北上技校学什么专业好呢?02-20
锦州医科大学较高学费是什么专业02-16
大专文科生能去学计算机吗01-07
教学督导工作总结08-23
高一语文个人教学计划11-22
大班语言教案:水滴的旅行09-21
医学基础知识模拟题试题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