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原文及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
岑参〔唐代〕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译文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注释
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李判官:岑参的友人,名字不详。晋绛:指晋州、绛州。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山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赏析
此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而由。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行山上穿行,看来就像挂行城头似的;其实又是行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行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行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祭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行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行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行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祭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行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行诗人胸中激荡。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至上元二年(761年),岑参出任虢州长史,其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由于战乱,国土破碎,人民罹难,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2537.html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原文及赏析
相关文章:
社交礼仪基本常识01-12
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09-27
怎样制作纸折蜘蛛网花饰步骤图解07-26
冬至官宣的句子12-31
会计事务所实习总结08-16
“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方案10-26
工程项目邀请函11-16
环保的心得体会09-29
爱心助学活动新闻稿09-21
不跟风不盲从议论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