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春日朝代:宋代|作者: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全文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写作背景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3345.html朱熹春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相关文章:
假日消费新意浓——古尔邦节假期新疆消费市场一线观察06-11
立夏时节的祝福问候语05-08
写给好朋友感动的话01-08
财务毕业实习报告11-19
人生哲理的励志语录11-16
2025年个人年度考核工作总结范文04-15
保安年终个人工作总结02-13
普通员工个人工作总结12-23
学期期末工作总结12-14
大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08-27
行驶证委托书08-23
名著读后感优秀作文01-12
新闻稿的格式07-20
学校消防新闻稿07-20
冬天初中作文03-13
小学生个人的新年寄语01-02
以留下为话题的作文11-14
异人之下电影观后感08-02
2025年贵州执业医师报名入口:https://www.nmec.org.cn/(已开通)02-08
文科生跨考软件工程研究生,会有导师要吗12-16
2024年9月江苏计算机二级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9月14日9:00起)09-13
小学三年级学生评语简短【最新19篇】03-17
班主任工作评语优秀23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