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仲尼相鲁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仲尼相鲁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61外篇》)
【注释】
①晏子:指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
②阴:假意。
③强谏:是指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的宰相,景公认为这就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文言知识
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动词活用的一种类型。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它(他)怎么样”或“把它(他)当作什么”的意思,叫意动用法。如上文“景公患之”中的“患”,就是意动用法。“患之”就是“以之为患”,解释为“认为‘仲尼相鲁’这件事是齐国的忧患”。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耻”,也是意动用法,“不耻下问”,意为“不以下问为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882.html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国风・卫风・河广原文及赏析12-23
节约粮食的四字成语12-14
中秋牛奶广告语09-21
早安朋友圈说说09-27
小学毕业的说说发朋友圈09-06
靠自己的经典名言07-17
酒店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11-09
最新护理部工作总结(八篇)10-18
医院2023年度总结09-27
毕业生会计专业求职信11-22
小学暑假放假通知06-23
学法守法护法小公民的广播稿12-07
驿路梨花读后感11-02
财务实习心得体会10-29
春节的礼物作文400字06-02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03-26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09-21
诚信中考素材07-23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2025年环球网校中级经济师云私塾Pro标准版课程!03-10
高三学编导艺考需要多少钱?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