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仲尼相鲁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仲尼相鲁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61外篇》)
【注释】
①晏子:指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
②阴:假意。
③强谏:是指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的宰相,景公认为这就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文言知识
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动词活用的一种类型。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它(他)怎么样”或“把它(他)当作什么”的意思,叫意动用法。如上文“景公患之”中的“患”,就是意动用法。“患之”就是“以之为患”,解释为“认为‘仲尼相鲁’这件事是齐国的忧患”。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耻”,也是意动用法,“不耻下问”,意为“不以下问为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882.html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原文及翻译09-27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07-26
适合老师表扬小学生的话11-02
最新招商主管年终工作总结(九篇)09-23
最新初中教学工作总结语文(16篇)09-02
离婚协议书无财产分割08-02
小队长竞选演讲稿02-12
初一军训心得范例08-20
消防演练新闻稿07-16
九年级第二单元主题作文12-24
晚上一个人在家作文400字10-23
《重返狼群》优秀读书笔记10-19
九月美好寄语09-07
2024武昌职业学院在湖南怎么招生的11-23
中国全部的军校排名及分数线(军校排名及其在陕西的录取分数线)09-10
2024年河北唐山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09-0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