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力的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力的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力的教案 篇1
目的:
1、能简单地画小兔头部的不同姿势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准备: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
过程:
1、师复述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
(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3)反过来,看见左边上方的灯笼,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幼儿上前尝试。
(4)最后小兔看见了太阳又是怎样呢?我们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们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画下来,可只有一张纸怎么把故事画下来呢?(启发幼儿用记号笔画格子表示出来)
3、幼儿作业,师提醒幼儿碰到困难向别人请教。
4、幼儿作品展览,看看你喜欢哪幅画,还可把你喜欢的画想你朋友介绍,同时一起讲小兔的故事。
力的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秤,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秤。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力的教案 篇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目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作为小班老师的我,更加注重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一、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往,我们教师只注重观察幼儿的智力水平,注重知识传播和生活上的照顾,想到为幼儿做些什么,却很少观察幼儿会做什么,教师大多不愿让幼儿动手,避免幼儿出事故增添麻烦。在家庭中,溺爱孩子的家长更是包办代替了一切。成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幼儿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孩子们成人后,缺乏相应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居里夫人却是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注重培养她们的自我服务能力,运用成功的教育,使大女儿获得了诺贝尔奖,小女儿成了杰出的专家。相反,有一位母亲曾因惧怕独生子到外面受人欺负,从2岁起不让他与外界接触,更不许他做任何事情,结果,孩子长到16岁时,连跑都不会,智力发展也不及6、7岁幼儿。
而由于骨骼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加上学前期所学会的动作和技能,小班幼儿已能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动作会更加灵活而且有条理。如果成人能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帮助鼓励幼儿完成他们所做的事情,会使幼儿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感,从而形成一种自信,这是幼儿将来学习和工作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应从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开始,如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在我班新入园的32名幼儿中,有2――3名幼儿常不自觉的用左手拿勺子,有1――2名幼儿不会自己洗手,有一大半的幼儿会脱衣服,一小半的幼儿会穿衣服,很少数的幼儿能自觉地要把玩具收好,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针对这些问题,我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本班幼儿采取了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四项措施。
(一)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
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如单纯的讲解,示范幼儿学起来就感到枯燥无味,这并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设计出各种形式新颖的游戏活动,并与主题活动的内容整合起来。如在《苹果和橘子》主题中:我在教幼儿扣扣子时,用废布自制了许多的果树,用扣子当果子我说:“果树上长满了果子,幼儿就把果子尽快地扣上去。”如说:“我们把果树上的果子都摘下来。”孩子们就把扣子解开来,这样反复练习解扣子和扣扣子的本领,我运用游戏的方法教会幼儿洗手、洗脸、穿脱衣服等。游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幼儿在游戏中有积极愉快的情感,消除了紧张情绪而会主动参与练习,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得到了发展,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自我服务的意识开始萌发。小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趣的游戏,游戏是提示幼儿学习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利用多种活动和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规程》中指出,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自我服务的能力要通过生活中任何一个机会来锻炼。如:小班幼儿吃蛋,在吃前就上一节简短的活动,边让孩子们看、摸、闻。然后,再剥去蛋壳、品尝蛋。这样,幼儿既认识、了解了蛋的外形特征,又在剥蛋的过程中掌握了劳动技能。当幼儿把蛋壳剥完后的高兴劲,使我感到让幼儿自己来劳动的重要性。然而,仅仅依靠教育活动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掌握学习的时机,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如:进餐前后,午睡前后,户外活动,季节变换等。例如:小班刚进来时,幼儿园中餐吃虾,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虾壳剥去后幼儿吃,又省心、又省事,但这样是剥夺了幼儿学习、动手的机会,我改变了过去做法,让幼儿自己来剥,他们既学到本领,又有了食欲,可谓是一举两得。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采用综合教育的手段,就能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幼儿虽在同一个班,但是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那么差异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切不可要求幼儿达到同一水平,有的幼儿由于父母过分宠爱,自我服务能力较差,意识不强,往往别人轻而易举做完的事,他却感到很吃力。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要分析“对症下药”,不应把他们视为能力差的.孩子。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要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帮助,使幼儿树立信心,直至把事情做好。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分组活动等,进行个别指导,教师要注意投放适当的材料,引导幼儿参加活动。如:请小手肌肉发育不太好的幼儿帮助小娃娃穿衣服,请大肌肉发育不理想的幼儿整理玩具,摆放大积木。特别是对那些动作快、接受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关心、帮助别人或请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使幼儿知道自己努力会做的更好,避免骄傲情绪的出现。教师只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就一定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四)实施经常化教育,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
幼儿自我服务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必须通过教师经常的、细致的教育及幼儿自觉的参加与练习,才能逐步形成和巩固,教师既要善于抓机会让幼儿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无意中反复练习,班上的老师要相互配合、要求一致、教育一致,使幼儿行动上明确,要鼓励幼儿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更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倾向,不能听之任之。小班幼儿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在园中自己穿脱衣服,回家后,却是另外一个人,什么事都是家长包办。有的幼儿要自己做,可家长怕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又做不好,非要亲自“下手”。因此教师尊重爱护每个孩子,使幼儿感到教师是最可亲近的、最可信赖的,幼儿接受教育就相对容易了。只要教师以爱为本,从严要求,经常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就能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
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效果
我想经过以后一学期的培养,我班32名幼儿,肯定都会自己拿勺吃饭、自己上下楼梯、自己穿脱衣服,大部分幼儿会整理玩具,会自己剥蛋壳、虾壳。可见,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练,比过去传统的示范、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促进了幼儿小手肌能的发展,使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激发了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萌发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我们在擦桌子,很多幼儿提出要自己擦,而且擦得都很认真,很像样子。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家抢着帮妈妈干活,能自己穿衣裤,学着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大人帮忙。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通过教育实践,我感到,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切实可行的。它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扭转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的教师要重视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总之,只要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整体目标出发,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制订科学周密的计划,重视小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的培养,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力的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了解压力状态下的表现,学会判断自己的压力。认识到压力不一定全是害处,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还要学习调节压力的技巧。
二、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人际交往、学业、竞争等方面都存在压力,而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或者方法有限。当感到压力时,他们的做法可能是逃避,可能是不知所措,这样会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之中,因而导致心理疾病。教材本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正确看待压力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面对困难的时候做好自我调节。
2.内容分析
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了解压力。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压力既可以是动力,也能成为阻力,对它无需太过恐惧。
第二战:调节压力。
目的在于教学生一些管理和调节压力的方法。
力的教案 篇5
一、 预习目标
1、 说出力的分解的概念
2、 知道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力的分解:几个力________________跟原来____________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分解.
2、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____、___________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______________。
3、既有____,又有_____,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三、提出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运用物理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养成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力的分解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做力的分解?
2、如何得到一个力的分力?试求一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力的分力。(作图)
3、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农田耕作时,拖拉机斜向上拉耙(课本图)。
拖拉机拉着耙,对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这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方面同时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也就是一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如果这两个效果是由某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的效果是由一个水平向前的力F1产生;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的效果是由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产生的。那F1、F2与拉力F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一种等效关系,也就是说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通常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精讲点拨
思考分析:将一木块放到光滑的斜面上,试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并将重力进行分解。
实例探究
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有1种。
2、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答案:3种
3、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N,与该力的夹角为
答案:50N,60
矢量相加的法则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遵循代数求和法则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力、速度是矢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能量、电流强度等物理量是标量.
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分别遵循两种不同的求和运算法则.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两个分力的方向,则这两个分力有唯一解。
B.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则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
C.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它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但有最小值。
D.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两个分力有唯一解。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4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9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N的力能分解为3N和4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N的力能分解为4N和3N的两个分力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 )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4、将80N的力分解,其中一个分力F1与它的夹角为30 度,
1、当另一个分力F2最小时求F1的大小。
2、当F2=50N时求F1的大小。
5、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线AC悬挂在墙上,
求球对细线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的合力就是F
B.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
C.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
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ABCD
2.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来源: ]
图167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答案:A
3.如图168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和球对墙壁压力FN的大小分别是
[来源: .Com]
4.三个共点力,F1=5 N,F2=10 N,F3=15 N,=60,它们的合力的x轴分量Fx为 N,y轴分量Fy为 N,合力的大小为 N,合力方向跟x轴的正方向夹角为 .
图169
答案:15 5 10 30?
5.三角形轻支架ABC的边长AB=20 cm,BC=15 cm.在A点通过细绳悬挂一个重30 N的物体,则AB杆受拉力大小为 N,AC杆受压力大小为 N.
答案:40 50?
6.一表面光滑,所受重力可不计的尖劈(AC=BC,ACB=)插在缝间,并施以竖直向下的力F,则劈对左、右接触点的压力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当F1Fsin时,肯定有两组解
B.当FFsin时,肯定有两组解
C.当F1
D.当F1
答案:BD
9.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吊起来,并靠在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绳的悬点A到球面的最小距离为d.(1)求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半球体的压力.(2)若L变短,问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半球体的压力如何变化??
解析:(1)将小球受到的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做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三角形ABO与三角形BF2G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得[来源: ]
又因为G=mg?
导出 F2=
F1=
由上式可得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为 ,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为 .
(2)当L变短时,F2= 减小,F1= 不变,所以,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减小,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不变.?
答案:(1)拉力: ;压力:
(2)若L变短,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减小,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不变.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4-5682.html力的教案
相关文章: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08-26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1-13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原文、翻译及赏析11-23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09-27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07-20
幼儿园洗手擦手标语10-26
又是一年中秋节文案09-21
梦想朋友圈心语句子08-13
初中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06-17
统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04-15
公司年终感悟,企业员工年终总结300—09-23
毕业实习转正工作总结精选08-16
企业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11-30
写打架检讨书11-09
优秀学生推荐信模型10-11
个人旷工保证书10-05
班主任在家长群期末发言稿05-23
世界读书日升旗演讲稿04-15
小学创新培训心得03-27
pr客户经理简历08-23
初二春节的作文02-19
高三距离的议论文01-24
秋天的景色作文500字精编01-13
我推荐的一本书说明文作文800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