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二首》阅读答案-王守仁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夜二首》阅读答案-王守仁,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夜二首
王守仁①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②!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③满太清。
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④,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注】①王守仁,即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儒家心学,其核心思想为“致良知”。这两首诗是作者与弟子宴集时所写。②撄(yīng):干扰。③钧天:指天上的音乐。④朱仲晦,即南宋理学家朱熹。下句中的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的前两联描写山中富于变化的月色和云雾,为后文的言志做好铺垫。
B.“其二”的颔联表现了诗人对儒学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不负此生的坚强决心。
C.“其二”的颈联表示对朱熹、郑玄二人的怀疑和不屑,表达对自己学说的自信。
D.两首诗都是借月言志,表达了对“良知”的坚守,表达上熔说理、抒情于一炉。
16、两首诗的尾联各有特色,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
17、C.“其二’的颈联表示对朱熹、郑玄二人的怀疑和不屑”分析错误。“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二句指出了朱熹和郑玄理论体系的缺点,并非对二人的怀疑和不屑。
16、“其一”的尾联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说影响天下的期许之情。
“其二”中的尾联则是借典抒情,通过《论语》中孔子与其弟子曾皙的典故,一方面表现自己对曾皙志向的肯定,另外也借此勉励弟子向曾皙学习。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6-2318.html《月夜》阅读答案-王守仁
相关文章:
批评过后要多关心11-22
罗隐七夕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2-07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范文8篇08-15
毕业和好朋友的文案07-25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5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05-17
人生情感语录86条01-13
一起向未来朋友圈说说12-14
经典张小娴名言短句09-13
大学生市场实习报告11-19
最新环保局工作总结计划(十七篇)09-16
知识青年读书心得02-10
毕业十周年聚会邀请函09-19
做个明智的人人生哲理故事12-24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900字12-10
初二作文互相关爱600字12-07
叙事作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