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答:
10.B.“格调清新”错误,本词应该是“格调雄浑”。
11.(1)苏词借此引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却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2)杜诗蕴含造化弄人的意味,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苏轼词中极写周瑜的年轻英俊,而功业盖世,塑造出其风度翩翩又年少即建功立业的儒将形象,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自己已近中年,却被贬黄州,可以说“一事无成”的怅然失意,表达自己年华已逝而“早生华发”,难以实现壮志的伤感。
杜牧诗中是借周瑜火烧赤壁之战是因借东风之天时方得成功,倘若当初没有这阵东风,或许吴国便会战败。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受,自己缺乏的正是周瑜当初的这阵“东风”,生不逢时,以至于无法施展才华。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6-2441.html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外出旅游安全》安全教育教案01-24
幼儿交通安全教案10-16
高二学生评语(最新14篇)09-09
蒿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_曹操02-19
幽默歇后语11-23
风雨飘摇成语解释07-20
生死离别的文案10-19
祝自己老公教师节快乐的文案09-21
军训励志正能量口号09-06
施工防台风防汛的应急预案08-02
618史低价!小米15 Ultra 16+1T不到6000元:网友直呼性价比起飞了06-02
党建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7篇】08-09
投标售后服务承诺书07-20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02-25
教师心得体会09-06
高中开学典礼新教师代表发言稿08-27
感受春天小学作文02-19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小学作文02-12
初中扩写夸父逐日作文01-02
小学生说明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