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成语故事
枕戈待旦,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形容杀敌报国心切。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名称:枕戈待旦
成语拼音:zhěn gē dài dà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提防。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枕字开头的成语:枕戈待旦
包含有枕字的成语:枕戈待旦、高枕无忧
成语解释:戈:古兵器;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成语来源:《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成语造句:鲁迅《准风月谈・冲》:“我先前只知道武将大抵通文,当‘枕戈待旦’的时候,就会做骈体电报。”
成语故事: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武。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精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国。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等待天明),习武健身,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让他起在我前面!"
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旧唐书・郑畋传》:" 畋 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
《四朝闻见录・张史和战异议》:"境土未还,园陵未肃,此诚枕戈待旦思报大耻之时也。"(宋 叶绍翁)
《鸣凤记・夏公命将》:"上 宵旰之忧,下混华戎之辨,诚臣子枕戈待旦之时也。"(明 王世贞)
《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9-15288.html枕戈待旦成语故事
相关文章:
中国汉字作文300字01-07
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秋天的景色07-23
在大学城南校区的广东外语外贸有什么专业?02-26
书法三本分数线 2023年山西本科分数线10-24
江西警察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6
汽车面试自我介绍实用10-11
公司新员工自我介绍简单08-20
社区调查问卷范文10篇08-15
调侃p图的搞笑句子07-22
水果罐头厂员工劳动合同03-26
单身证明的10-24
生病捐款感谢信08-17
新年廉政慰问信08-15
关于心理健康的培训心得02-25
幼儿园开学典礼邀请函12-07
优选难忘的劳动节个人感想12-06
重阳节活动邀请函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