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旗渠观后感500字(精选22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红旗渠观后感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看红旗渠观后感 1
有幸能现场观看大型话剧《红旗渠》,可谓此生无憾。或许有点夸张,但我想通过这样的夸张来强调其艺术魅力。不,艺术魅力是其直观感受,里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值广泛传播。
红旗渠,用林县人十年铸就而成的人工渠。修渠过程的辛酸是不曾经历苦难的我无法体会的。因此,我在此也只是浅谈感受。
当一块块祖宗牌位整齐的摆成一排,林县人民不停磕头的那一幕,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一直讨厌革命的剧我瞬间聚精会神。是什么事情让他们愿意割舍心头肉,错过开头的我不禁深思。原来,修渠得拆掉阻拦的祠堂和房屋。这样的付出,只为“水到渠成”。
“洁面后涂上自己珍藏许久的胭脂,然后东家串到西家。”这是 生前最大的愿望。可惜,渠未成,人先逝。对水的渴求,不只是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的梦,更是全林县人最深切的渴求。 ,只是为修渠而逝的代表之一,还有无数英雄为林县的兴旺献出最宝贵的生命。但这并未消减林县人修渠的决心,反而使其更坚定最初的信念。不为什么,只为那些逝去的灵魂得用永乐,让他们的死变得有意义。死有轻与鸿毛,有重于泰山。为修渠(百姓利益的象征)而逝,死又何惧。
“突然的工程塌方,八人生命被无情剥夺。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的.家人没有任何人埋怨领导的修渠举措,反而更加支持。可见当地人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当然,话剧中张贵的扮演者也深刻的诠释了当时中央领导对民生的关注。张贵不畏权贵,坚守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与效仿的。为解决林县百姓温饱,私自动用国库资源,即使领导批评也未曾动摇。以民为本,把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我想,这就是毛主席一直提倡的”为人民服务“吧!
看红旗渠观后感 2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看红旗渠观后感 3
为丰富和创新廉政教育活动的学习形式,提振干部职工服务温江“五个之城”建设的“精、气、神”,5月5日,区安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话剧《红旗渠》(视频),以“红旗渠精神”质朴伟大纯粹悲壮的情怀给予全体干部职工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礼。
《红旗渠》主要讲述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解决世代缺水的问题,修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林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私奉献、廉洁勤政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观看结束后,区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自阳同志提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通过观看《红旗渠》话剧,认真体会党带领人民群众为了圆梦而展现的磅礴力量和为民务实清廉的共产党人精神,要将“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融入到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之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压实监管责任、严格监管执法,为温江“五个之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争做践行“进取”温江精神的急先锋。
通过观看,全体干部职工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立足岗位,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干好安监工作的精神动力,推动我区安监事业掀开新的篇章。
看红旗渠观后感 4
红旗渠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又被称为:“人造天河”。为开拓这条渠,林县人民苦干了十年,硬是用血肉之躯在无路可寻的重山峻岭之间筑起了这条震惊中外,造福万代的长渠。这是一部劳动者和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该剧再现了当年林县人民为改变命运没条件创造条件`艰苦奋斗`劈山凿石`粉身碎骨也要引来漳河水的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故事从井上`井下两村抢水打架,婚姻告吹切入。鲜明地塑造了聪明倔强`而顽强的农民青年二旺;执着`大义`壮烈牺牲的城市技术员刘广泰;不惧危难`为死先立碑,誓要修出渠的县委书记阎运德和敢做敢当`不计生死的继承干部“王大炮”。同时,还描写了憨厚`善良的大旺。正直`宽厚的.扁担叔,为他人食不裹腹的李老仓和把青春与爱融入工地盼水`秋凤`杏儿`望井``````````这些群像使人不能不重又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不能不再去品味那段难忘岁月留下的奋斗和牺牲精神。那种值的九十年代人去念恋合追寻的伟大境界。
看红旗渠观后感 5
昨晚,在绍兴大剧院观摩了由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红旗渠》,该剧取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这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战天斗地画卷,是毛泽东时代愚公移山的当代神话。“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河南话剧院创排这台气势恢宏的史诗般作品,是对民族精神的张扬,对生命意义的讴歌,对英雄主义的礼赞 。
我小时候曾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说太行山区缺水,一个小媳妇千难万险挑来一担水,却因病体难支在家门口打翻了水担,遭到了公公的痛骂,视水如命的小媳妇悔恨难抑,上吊而死。今天这台戏中,也有一个使人难以置信的.情节:当地人一生只洗三次脸,第一次出生时,第二次结婚时,第三次入殓时。说明水源是何等稀缺……
作品没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战天斗地的场景,而是把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一群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诠释,血肉丰满,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却又如此的让人仰视。
一部让人感动,引人思考的好戏。可惜绍兴人不识真货,剧场内观者寥寥无几……
看红旗渠观后感 6
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红旗渠》,该剧取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这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战天斗地画卷,是毛泽东时代愚公移山的当代神话。“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彰武县疾控中心全体党员于20xx年xx月xx日下午13:30,在中心三楼会议室观看话剧《红旗渠》,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观看后大家非常感动,也备受鼓舞。特别是该剧主人公杨贵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所体现出敢于担当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引起了我的'深思。
通过观看《红旗渠》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共产党人应当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真正的共产党人,心里永远装着人民。”心里装着人民的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有了人民群众拥护,我们的事业就会做得更扎实、更顺利。共产党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很简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为本。从自身出发,多与人民群众沟通,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将发挥“红旗渠精神”,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更好的服务于彰武县人民。
看红旗渠观后感 7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精神。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修建红旗渠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在艰难的环境下,无论男女老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听从安排,团结协作,才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更需要发扬光大,在工作上不推诿、不扯皮,互相扶持,真抓实干,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修建红旗渠时,建设者们不计个人得失、不讲条件、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牺牲。从而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也牺牲了许多英雄壮士,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人们却从未退缩,而是前赴后继,修渠不止。在忍饥挨饿,吃糠咽菜,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历时6年终于修建了人间奇迹―红旗渠,造福了子孙后代。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
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一个单位更需要这种红旗渠精神,现在的条件好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减弱,红旗渠精神体现的是林县人的一种本色,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愿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消逝。
看红旗渠观后感 8
说到林州,在外面,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说到红旗渠,这就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这一星期,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有感触,对红旗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在建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程于1960年开始施工,经过勤劳勇敢的三十万林县人民艰苦奋斗十个春秋,仅靠一把锤,一把铲,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就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一条“人工天河”。
电影的人物也是让我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受益无穷。石头、铁锤、水蛋儿。一个个人物的形象历历在目。当他们被困山洞时,我佩服石头临危不乱的英雄气概,也折服于杨贵书记生命至上的领导风范。更欣赏当他们年老时,迎着狂风暴雨,站在鹰涧愁上保护红旗渠的奉献精神和青年活力。我崇敬红旗渠精神,它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精神,一个民族核心的灵魂,更是一个不朽的精神文化符号。
我们要学习红旗渠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让我们一起弘扬红旗渠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红旗渠,红旗渠精神与天同寿,永锤不朽!
看红旗渠观后感 9
《红旗渠》是一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人类奇迹的优秀影视作品。观看后,我深感震撼与敬佩。
影片中,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誓让漳河水,绕过太行山”的豪情壮志,历时十年,修建了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解决了当地严重缺水的问题。这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实践,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团结一致,敢于拼搏,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总的来说,《红旗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教育我们要珍视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看红旗渠观后感 10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总干渠长70.6公里,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右岸,经山西省石城镇和王家庄乡的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白杨坡、王家庄、马塔等村,到牛岭北坪沟的'南平村入林县境;由三省交界牛岭山村河口穿越青年洞到卢家拐村,经木家庄、盘阳等村蜿蜒向南,沿露水河左岸,过赵所、阳耳庄、棘针岭、杓铺、石贯、石界等村,在白家庄村西以空心坝穿越浊河,过南谷洞十孔渡槽横跨露水河,转向右岸北行,经尖庄村到回山角折向东南,经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等村至分水岭,全长70.6公里。
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看红旗渠观后感 11
我们学校开展了以“弘扬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气”为主题的班会,并观看视频《国家记忆之根脉――红旗渠精神》。
我知道了红旗渠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又被称为:“人造天河”。为开拓这条渠,林县人民苦干了十年,硬是用血肉之躯在无路可寻的重山峻岭之间筑起了这条震惊中外,造福万代的长渠。这就有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记得那年的`暑假爸爸妈妈领着我参观了红旗渠,让我亲临的感受到林州人民用双手打拼的劫难历史,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涌入了我的脑海里,刻骨铭心!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我们林州红旗渠打卡。
现代的我们应该尊听老师的教诲,继续弘扬历史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
看红旗渠观后感 12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开元影视城观看《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这部电影,我心里无比高兴。我们按照老师的安排有序地坐到了座位上,等待电影的开始。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当时林县是多么缺水,当时自然条件是多么恶劣。然而,就在这个恶劣的条件下,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这个雄伟壮观的红旗渠。就像电影里的女主角说的:“她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在这里,我也知道了,红旗渠是多少人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创造出来的,影片中还出现了“隧洞塌方”“凌空除险”等让人泪流满面的场景。
林州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送走了艰苦的岁月,迎来了幸福的生活,太行山风景、红旗渠飘带等现代林州的新风貌、新发展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做为红旗渠的儿女,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红旗渠-这条精神之渠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继续奋斗,让林州的明天更加出彩!
看红旗渠观后感 13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总干渠长70.6公里,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右岸,经山西省石城镇和王家庄乡的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白杨坡、王家庄、马塔等村,到牛岭北坪沟的'南平村入林县境;由三省交界牛岭山村河口穿越青年洞到卢家拐村,经木家庄、盘阳等村蜿蜒向南,沿露水河左岸,过赵所、阳耳庄、棘针岭、杓铺、石贯、石界等村,在白家庄村西以空心坝穿越浊河,过南谷洞十孔渡槽横跨露水河,转向右岸北行,经尖庄村到回山角折向东南,经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等村至分水岭,全长70.6公里。
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看红旗渠观后感 14
通过观看视频,让我了解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
红旗渠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才建成。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做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续先辈们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坚决摒弃因生活环境优越而产生的骄傲自满,放纵自己,或是娇生惯养而养成的不良风气。努力去改变自身的'缺点。敢于超越自我用先辈们的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引领我们
看红旗渠观后感 15
最早知道林县红旗渠,是在初中的时候,历史书上有一段关于红旗渠的文字,面对干巴巴的文字,那时红旗渠给我的印象并不深。
今年夏天,我跟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先进精神助力十三五”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林州市。经过几天的`调研后,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对红旗渠有了新的认识。7月13号,队长决定让队员们观看《红旗渠》影片,结合影片理顺自己近几天来对红旗渠精神的思路。
看完《红旗渠》这部影片,我认为这么一部拍摄于40年多前的老影片,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当时的人们靠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动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今天,红旗渠精神似乎日渐模糊,然而,红旗渠精神在变革中的现代中国,仍然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队员们纷纷表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红旗渠精神,做一个时代的楷模,肩负起自己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看红旗渠观后感 16
11月11日,红旗渠集团、红旗渠风景区组织职工观看《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影片,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开展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当熟悉的山水、人物通过一帧一帧电影画面呈现在大银幕时,大家纷纷表示非常地激动和骄傲,红旗渠故事触电大银幕,让红旗渠精神更加生动、立体。
电影以巍巍太行、壮美红旗渠为元素,讲述了曾经参与修建红旗渠的老人石天林,骑行重走红旗渠的独特追梦旅程,再现红旗渠精神的辉煌过去,演绎平凡人生的梦想力量。作为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反映红旗渠题材的电影,从筹备到登上大银幕,《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历时四年,泪点、看点、亮点兼具。电影的`热映,好评如潮,引发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正能量电影即将和全国观众见面!无论身在何地,期待您走进影院,一起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力量。
看红旗渠观后感 17
影片《红旗区之归来仍是少年》再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观看之后,我的内心澎湃不已,再次为林县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所鼓舞。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要向最美奋斗者致敬,向老一辈修渠人学习,在新时代,我要把这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下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苦干,无私奉献,做红旗渠精神的实践者,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前进,再前进!
感动!为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动,为爷爷们共同奋斗,经历生死和沧桑的友谊感动,更为现今红旗渠精神仍在一代代人中传承感动。"宁愿苦干,也不愿再苦等。"这是林县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这样的决心需要创新、团结、奉献和牺牲来实现。老一辈红旗渠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他们的决心,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想,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应该趁着年少,趁着当下,不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看红旗渠观后感 18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
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以前的林州人生活环境是多么的艰苦恶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但是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修渠的活动,这不禁让我想起“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愚公移山”里,天帝派了两个神仙帮助了愚公,但修建红旗渠靠的`是我们的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地辛苦工作,把林县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今日绿水青山的新林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仍要感念先辈们的忘我付出。在生活中珍惜每一粒饭,每一滴水,更要继承他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退缩、不逃避,勇敢面对。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时,更应该发奋学习,发扬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成长前进!
看红旗渠观后感 19
今天,我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
在这一路上,我了解了红旗渠的一些资料。
红旗渠纪念馆是一个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一个时空大博览群,因此,它的地位也十分突出,是一座红色的拱桥,长12米,长17米,宽2米,高1.4米,宽2米,横贯长3米,纵贯长12米的拱桥。
我们参观的人群多达150余人。我们来到拱桥,看到了“三大石拱桥――五大桥”、“三大石拱桥”、“四大石拱桥――长城”等名胜古迹。
在桥上,我了解了“长城故事”、“三大石拱桥――五大桥”、“五大石拱桥――长城”和“七大桥――长城”等许多的历史故事。
我们又参观了长城的一些建筑物,有“大青桥”、“四大石拱桥――中国桥”,这里面都是我们中华用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次参观,我的感触更大了。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一定要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看红旗渠观后感 20
中国安阳的红旗渠,――,绿植无数,溪水无数,真的像仙境。
春天,万物复苏,树娃娃长出绿色的枝叶,小松鼠在枝头欣赏春姑娘美丽的脸庞。有几只刚出生的小白鹿,和父母一起去小溪里喝泉水,还有几只鹿在森林里嬉戏。
不知不觉,夏哥就来找我了。春姑娘依依不舍地回家了。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覆盖了整个大红旗渠。太阳仍然挂在空中,发出非常强烈的'阳光,照耀在绿色的草地上。
秋天到了,五谷丰登。许多树的叶子逐渐变成黄色的裙子。松柏更绿,落叶在林中飞舞。这时,小松鼠迅速收集了许多松果,小白兔迅速收集蘑菇过冬。
冬天,红旗运河变成银色,雪花在空中飞舞。树木和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松鼠在树洞里吃美味的食物。
红旗渠四季如花,真的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堂。
看红旗渠观后感 21
今天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我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我们全家驱车前往红旗渠旅游,一路上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很快就到了红旗渠旅游景区。
红旗渠是围着太行山人工修建的庞大水利工程,全长1500公里,像是给太行山系了一条腰带。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因为缺水建红旗渠的时候,科技还不先进,没有现代化的建筑工具,就靠着林县青年和妇女们一锤一锤筑上去的,为了建造红旗渠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有时甚至下河拔水草充饥,但他们艰苦奋斗,日以继夜工作。从1960年修筑一直到1969年,终于筑城了传播生命之水的红旗渠。走在红旗渠上,我仿佛听到了当年锤石凿壁的声音,听到了工人们高吭的劳动号子。他们筑城的不单是现代万里长城,更是一笔教育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
走完红旗渠,我们来到一线天,这里是一个很窄的峡谷,最窄的地方一个人要侧着身子才能通过,里面十分阴森,清凉,抬头往上看,一道线的天,怪不得叫一线天。出了一线天,再上几段台阶就来到太行山顶,放眼望去,山下风景尽收眼底,有绿油油的麦田,碧绿的'水波,美丽极了!山顶空气清新、甜润,让人陶醉。该下山了,我们要顺着滑梯滑下来,红旗渠的滑梯是亚洲最长的,从山顶直通山下。坐上滑梯还没抓紧,一下子就滑下去了,滑梯时陡时缓,弯弯曲曲,一路惊险刺激,头都吓蒙了。不过,"爽"!
这次旅行,不但让我感受了林县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了红旗渠伟大的历史,还使我知道: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看红旗渠观后感 22
人工天河红旗渠,虽没有长江的奔流不息,也没有黄河的波涛汹涌,但却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
今天,学校组织了我们四年级观看电影《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看完之后,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
电影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解决吃水问题,在杨贵书记的领导下,不畏艰险,与天抗争,誓把山河重修建,通过千里长渠将漳河水引入林县的惊天壮举。
电影中的叶儿说:“林县人一生只洗三次脸,出生时洗一次,成亲时洗一次,人死了再洗一次。”这个细节表明当时的林县是多么得缺水,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艰难。正因为如此,林县人民无论遇到多大的险阻,也要下决心把红旗渠修成。
历时十年,红旗渠在林县人民坚定不移的信念下终于全面竣工。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可以说,红旗渠不仅滋润了林县干旱的土地,也滋润了世代林县人民的心田。
电影中身为青年突击队队长的石天林,在修渠时救人被困,为了修渠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许多年以后他移居美国,可是忽然有一天他从电视中听到了杨贵老书记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归心似箭。他想趁他还能动的'时候,再看一眼家乡和故人,再重走一遍红旗渠。在他心里,乡愁就是他参与修建的红旗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至今仍散发出无限的光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心怀感恩,心生敬畏,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之下,努力学习,为国增光。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40-16496.html看红旗渠观后感
相关文章:
一切皆于手中初三作文01-13
二十年后的我六年级作文12-31
橡皮出走作文11-14
秋季养生的优美句子09-13
郑州大学有哪些专业好09-21
秋天成语140个08-30
远行的抒情散文07-20
老师新入职自我介绍简短08-22
初中学校家长会校长发言稿10-17
“教育家精神”专题学习心得体会08-16
大专毕业简历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