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项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培养;学生;汉字
汉字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义务不容辞的职责。因此,要教会学生认真地写好汉字,这也是小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且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写字训练,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动手、动脑、视动协调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初学写字就注意督促,从早把底子打好,是事半功倍的法门。老师可以少为学生写字操许多心,而学生一开始就养成写字的好习惯,也将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做为一名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教会学生写好汉字。下面谈一下我在牧区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几点做法:
1.培养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模仿性强。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我分这么几步走:(1)启发。我首先给学生讲明汉字是中华民族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和斗争中创造的,继承和发展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讲我国的书法艺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使学生明白了写好汉字的意义。(2)激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学生讲大书法家练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要想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就要下古人那种:“墨染池中水”的功夫。(3)促进。教学时,写好每一个汉字,这一点非常重要。通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重视书写的老师,他(她)所教出来的学生大都能写一手好字,正应验了叶老所说的话“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让学生经常观摩书法字帖,每当这时,学生们便会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都想争当一名小小的书法家。
学生的写字兴趣激发起来了,那么,怎样训练学生写好汉字呢?我是这样做的:
2.注意写字姿势
要想写好字,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这包括(1)坐的姿势:身子要正,胸离书本一尺。)(2)执笔的姿势:这也是写好字的关健,因为低年级小学生写字,握笔爱握笔尖处,这样就使手中的笔运用不自如。教学时,我总是反复强调握笔尖一寸,并逐一检查,真正做到读书写字的“三个一”。这样做,不但为写好字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保护了学生的视力。
3.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写字,如同盖房子一样,如果想盖好一幢房子,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必须安排的合适,否则就影响房子的美观;同理,一个字间架结构安排的是否正确,也直接关系到字写得好与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让学生观察好要写的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每当教学生写字时都让学生仔细观察好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强调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下中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独体字不要写得太窄。并强调偏旁部首更要写好。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写好每个字创造了先决条件。学生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写好字也充满了信心,写字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4.注意运笔技巧
要想让学生把字写得刚劲有力,必须教会学生运笔,否则,写出来的字就会呆板无力,不能给人以强劲之感。所以,要教给学生运笔技巧。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把汉字的基本笔画练好,对点、横、竖、撇、捺、横几个本子。经过一、二年的努力,我教出来的学生几乎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有的学生还在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奖,为此,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好评。
高项论文范文第2篇
在英语学习要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是衡量学生语言输出和运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体现。“写作测试是一种综合性测试。它不仅测试学生的词汇用法、语法等语言要素,而且测试学生的组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对各种语体的掌握等。只有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语言修养。”英语议论文写作是学生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都经常遇到的体裁,尤其是各类英语测试最常考到的体裁。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十几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陶滢(2006)提出了在写作教学中导入语篇思维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罗明礼(2007)提出了通过培养构思性写作意识,强化英语写作思维能力和增加英语议论文的输入量来提高学生构思性英语议论文写作水平;欧阳婷和吴云(2008)提出了将修辞结构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葛树强和郜娜(2009)认为将语篇衔接理论引入了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一些学者将语块理论运用于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当中,如陈小近(2009),郑丽丽(2010),张放(2010)等。余芬(2011)将21世纪英文报论坛版应用于写作教学当中,通过阅读和写作任务相关的语篇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
笔者认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上。基于这个原因,本文通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批判性写作能力现状,并提出了一种写作教学模式――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这种写作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丰富和充实它汲取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
本研究时关于批判性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对所选取的被试采用批判性写作教学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旨在发现:1.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是否可以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2.进行批判性写作教学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议论文批判性写作能力;3.这种写作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和学习的兴趣,以及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是否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二、试验方法
(一)试验方案设计。
我们采纳的试验方案是:1.选取被试对象,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对他们进行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测试;2.分别采用批判性写作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教学;3.学期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测试,比较他们成绩的差异;4.通过调查问卷考察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对批判性写作教学的主观评价,并通过访谈了解实验班学生对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二)被试。
本研究以石家庄外国语职业学院64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被试,这是两个自然班的学生。我们选择英语5班为实验班,在写作课上进行批判性写作教学;英语3班为控制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并由笔者担任任课教师,对两个班进行写作教学。
(三)测量工具。
我们采用的测量工具有三种,一是调查问卷,二是写作能力测试,三是访谈。
本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共两个,调查问卷一是在实验开始前对所有被试英语写作现状,兴趣和态度的调查,调查问卷二用于在实验结束后考察实验班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变化和对写作课堂教学的主观评价。
在实验前后对被试进行两个写作能力测试,前测和后测。前测的目的是证明两个班学生的写作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并确保他们写作能力的差异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而后测用于证明新的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写作测试的要求是在30分钟内完成一篇不少于200词的议论文。前测的具体要求如下:
In recent years, the existence of a generation gap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attention. Different between the cultural norms of youth and those of their elders can lead to tension, disharmony and conflict within families.
Why do you think this is? 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for young people to bridge the generation gap with their parents? Suggest some ways.
Write a composition of about 20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Bridge the Generation Gap”. You should spend no more than 30 minutes on this task.
后测的要求是:
Internet is becoming a dominant element in modern life.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You should spend no more than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f at least 20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On Internet”. You are required to support your ideas with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examples based on your ow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教学评价访谈提纲包括学生的背景情况、对批判性写作教学的总体满意程度以及对批判性写作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四)试验程序。
1.试验时间。实验从2011年4月初开始,至2011年6月底结束,历时12周。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进行写作能力测试和写作兴趣调查。然后开始对两个班分别采用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和传统写作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在2011年6月底,再次对两个班进行写作能力测试,并通过访谈收集实验班学生对一学期教学的总体评价。
2.批判性写作教学的具体操作。本学期的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分为四个周期,每个周期讲解一种常考的议论文类型,12周的教学完成了比较型、观点对比型、问题解决型和因果分析型四种类型议论文的讲解和训练。每个训练周期包括范文分析、模仿写作、文本体裁转换和自由写作四个环节。(1)范文分析。区别于传统教学的范文分析,在批判性写作教学中对范文进行解构、批判性阅读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谋篇布局,并带领学生对范文进行评价;(2)模仿写作环节由教师给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模仿范文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写作练习;(3)语言风格转换阶段。语言风格的转换是指把原文本的语言风格从正式转换成非正式,或者从非正式转换成正式。本阶段先由教师提供一篇正式或非正式语体的议论文并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然后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篇非正式或正式语体的议论文;(4)自由写作阶段,由教师给出写作任务,并在课上对写作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在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写的越长越好。自由写作阶段要求学生进行多次修改后最终定稿。先是自我修改,然后和同学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师评改并在课堂上评讲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教师采用分项给分的原则,分别对作文的任务完成度、结构、内容和语言打分。在作文评改时,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作文的优点,并给出肯定的评语以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和兴趣。
(五)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作文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对作文文本和访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六)作文评分标准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英语专业八级作文评分标准,包括总体印象、结构、内容和语言四个作文内容参数。作文满分为20分,每个参数设置了1-5分的5个等级:5分为优秀,4分为较好,3分为中等,2分为较差,1分为最差。
为了降低评分的主观性,增加测试成绩的信度,本研究选择了两位有写作教学经验的老师对作文进行评分,学生作文的最后得分为这两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分。评分结束后,本文作者对学生作文进行了文本分析,旨在发现学生各自的写作特点以及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前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共64名学生均参加了两次写作能力测试和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本实验所收集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
(一)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分析。表1表明,实验前,两个班的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相差很小,控制班的平均分仅比实验班高出0.05分,因此两个班实验前写作水平的差距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F=0.010,Sig.=0.920(>0.05),Sig(2-tailed)=0.923(>0.05),这些数值也说明两个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表2显示,采用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后,实验班的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平均分数从实验前的12.26分提高到了试验后的14.11分,提高了1.85分,相当于百分制中的9.25分。而控制班的平均分仅提高了0.72分,相当于百分制中的3.6分。实验后实验班的平均分比控制班的高出1.08分,相当于百分制中的5.4分。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F=2.086,Sig.=0.154(>0.05),说明方差相等,第一行的Sig(双侧)值为0.036,(
(二)学生对本班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
除了测试成绩,学生对教学的主观评价和满意度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旨在考察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对本班12周的写作教学满意度进行了评价。
从表3中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的统计结果看,实验班对本班写作教学的平均满意度是82.42%远远高于控制班的73.30%。
(三)访谈结果。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选取了实验班的六位学生参加了访谈。其中,前测成绩较好的、中等的和较差的各两位。他们对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一教学模式比以往的写作教学法更新颖、有创意,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模式,尤其是语言风格转换练习是他们第一次遇到,很具有挑战性。另外,他们认为,作文的分项打分更有助于他们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自我修改、同学互评和课上分享同学的作文对于他们写作能力的自我认识和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除此之外,被访谈者也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课上讨论发言的学生多是成绩较好的,而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发言很少,其积极性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一些被访谈者对此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通过组织课上辩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发言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议论文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1)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2)实验班学生的批判性写作能力提高的程度显著大于控制班学生;(3)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批判性写作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五、启示
高项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选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项数、项目资助金额、管理科学国际论文数量和国内论文数量等计量指标作为地域分布的比较研究,尝试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其支持环境的宏观一致性和微观协调性的角度,审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同行专家评议的总体效果。
科学基金资助制,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作国家科技资源分配和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和国家目标的实现。科学基金制的目标就是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最有价值的项目上,提高项目的研究水平,出成果、出人才。科学基金产出效率问题也是国外学者关注的对象。
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始终与相应的管理科学研究资助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学者以我国目前的管理科学研究资助体系为对象,分别就其构成、特征,以及对管理科学研究资助的力度比较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的设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的发展。管理科学部主要资助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商管理学科和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领域。评审一直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用什么方法对同行专家的评议效果进行评价呢?基金项目的投人一产出状况是评议基金投放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与中国管理科学论文的地域分布作比较研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其支持环境的宏观一致性和微观协调性的角度,审视同行专家评议的总体效果。采用的方法是科学计量学方法。
1计量指标的选择
本文将中国各省区管理科学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的产出能力作为计量各地区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主要指标。同时,也将其视为表征管理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环境优 劣状况的指标。选择以下四项指标。
(1)管理科学基金项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自由 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统称为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年一度公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我们将其中“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情况按地区和单位统计表”作为各省区管理科学基金项数的数据来源。
(2)管理科学基金金额。数据来源同管理科学基金项数。
(3)中国管理科学国际论文数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1988年起开始一年一度大规模地对中国科技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工作。统计对象包括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两大部分。中国管理科学国际论文数据源为美国编辑出版的权威性检索刊物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国际论文统计是以中国学者为论文第一作者,被上述三种检索刊物收录的论文。一年一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报告妒11成为我国管理科学国际论文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我们将我国管理科学国际论文按第一作者单位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分类。
评价管理科学研究国际水平的最好指标是被sci和ssgi收录的论文量,这是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叉学科,国内部分管理科学研究论文被sci收录,而部分管理科学研究论文被ssci收录。但目前各省区管理科学sci和ssci收录论文量数据无法获取。这是由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把sci , ei , istp依学科和地区混合统计在一起;而国内一直没有机构开展历年ssci收录中国论文的统计工作(2006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才开始着手开展统计)。
(4)中国管理科学国内论文数量。中国国内论文的
数据源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400多种,其中管理学源期刊20多种。管理科学国内论文统计的是发 表在这些学术期刊上的管理科学论文,按作者单位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各省论文量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开的数据。
我们选择管理科学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数量作为表 征管理科学基金支持环境优劣状况的指标,以衡量管理科学基金投放的合理性,是基于下述四方面的理由。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作用是资助和支持国 内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而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科技论文和专著。据统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 目的成果中,科技论文的数量占98%以上,专著不足2%.管理科学基金项目结项统计也表明,管理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绝大多数直接反映在项目的论文产出上。这表明,管理科学论文指标是表征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主要指标。
(2)据文献[10]统讨一,1999-2004年各年度由基金资助产生的管理科学论文只分别占当年全国国内管理科学论文的23.5%,32.1%,29.1%,3 i.9%,33.6%和38.2%,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是产生管理科学基金论文最多的科学基金。尽管这一比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论文毕竟只占我国管理科学论文的一小部分。因此,我们所选择的管理科学论文与管理科学基金决非产出与投入的关系。而应将前者表征管理科学研究实力强弱的指标,视为管理科学基金支持环境优劣状况的指标。
(3)各省区管理科学研究的人力、物力也是表征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指标。但是,研究人员的数量最终都将综合表现为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为了简化研究,本文暂不将管理科学研究人力和物力作为单独的计量指标。
(4)除了管理科学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指标外,管理科学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的引文指标也是表征各地区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指标。遗憾的是,数据来源困难,只得放弃引文指标。
2四项计量指标的比较
表1列出了1999-2004年6年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管理科学国际论文篇数、管理科学国内论文篇数、管理科学基金项数和管理科学基金金额的统计数据,并依据数量大小作了排序。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管理科学论文和管理科学基金指标作四项比较。前两项比较是宏观分布规律的比较,后两项比较是对微观层次协调性的考察。
2.1基金与论文指标排序一频度分布模式比较
排序一频度分布模型在科学计量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排序一频度分布模型主要探讨不同计量单元指标频度值随其排序位次而变化的规律。用x表示某计量单元在某项指标频度值排序表中的位次,用y表示相应的频度值。建构排序一频度分布模型时,通常根据不同情况将普通的x-y坐标系转换成双对数lgx-lgy坐标系或半对数x-lgy坐标系,目的是将x-y坐标系中排布成曲线的点列转化为排布成直线的点列,从而使点列的排布特征更为明显,便于作线性回归。双对数lgx-lgy坐标系中的线性分布lgy=c-algx ( a>0)对应的是x一y坐标系中的负幂分布lgy=c-algx ( a>0),半对数x-lgy坐标系中的线性分布lgy=c-algx ( a>0)对应的是x一y坐标系中的负指数分布y=ae x(a>0)。参数。是点列回归直线斜率的总量值,是各计量单元间指标频度差异大小的表征。
a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四项指标按省区的排序一频度分布规律用负指数分布拟合更恰当。将a值及相关系数rz值列人表2。
对管理科学国际论文、管理科学国内论文、管理科学基金项数和管理科学基金金额四项指标的a值作比较,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国内论文指标的。值大于国际论文指标的a值。这表明,国内论文数量的相对差距大于国际论文数量的相对差距,因而,国内论文数量是比国际论文数量区分度大的基金支持环境指标,可作为表征各地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首选指标。
(2)基金金额指标的。值稍大于基金项数指标的a值。即是说各省区管理科学基金金额的相对差距更大一些。因而,管理科学基金金额是比管理科学基金项数区分度大的投人指标。如果简化比较指标,二者择一的话,可选择前者。
(3)基金指标和论文指标相比较,管理科学基金金额指标的a值与管理科学国内论文指标的。值最接近,差值不超过0.03。这是管理科学基金与管理科学国内论文排序一频度分布规律一致性的量化表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用于支持国内高水平研究的资金投人,而管理科学国内论文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水平,这二项指标宏观分布规律的一致性从定量角度揭示了1999-2004年六年中管理科学基金资助地域分布的合理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项目基金,是逐项申请和逐项审批的。除少量地区科学基金按项目倾斜到10个科技较落后省区外,各省面上项目基金金额都是逐项累加起来的,并没有人为地在省区间作平衡,更没有有意使管理科学基金按省区的分布模式与国内论文按省区的分布模式一致。二者宏观分布的一致完全归因于同行评议。是同行评议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基金与其支持环境间起着调节作用。
2.2基金与论文指标集中度比较
集中度是一个建立在排序一频度分布基础之上的概念。它表征的是某项指标排序位次居前的若干计量单元、其指标频度之和占全部计量单元频度总和的份额。与经济计量中行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不同,科学计量学中科技成果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是以普赖斯定律为基础的。普赖斯定律是这样表述的:若某一科学家群体有n位科学家,共计撰写了p篇论文,那么,最高产的n位科学家撰写的论文数大约是。普赖斯定律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科学计量指标集中度的计算。
按照普赖斯定律的要求,我们分别计算了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最高产的29个省区论文所占的份额。由于,我们首先计算了1~5位论文高产出省份的论文总数,再加上排序第6位的省份论文数量的39%,以此作为论文高产省区的论文数,然后求出该论文数占全国29个省区论文总数的份额。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数和金额指标,我们也作了类似的处理,计算结果一并列人表3。
(1>除管理科学国内论文的集中度接近普赖斯定律的50%以外,其余三项指标的集中度均大于50%。管理科学基金项数与金额的集中度与管理科学国际论文的集中度接近。这表明管理科学国际论文在高产与低产省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要甚于国内论文,而管理科学基金在高资助省区与低资助省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与国际论文类似。
(2)总体上看,各项指标的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管理科学论文在高产与低产省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正在缓解,高、低产省区间的差距在缩小。而管理科学基金在高资助与低资助省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也在减弱。
2.3基金与论文指标排序位次比较
图1直观显示出中国各省区管理科学论文百分比曲线围绕管理科学基金百分比曲线的波动。三条曲线总体走向的一致证明论文与基金总体分布的近似,但也可以看出,管理科学基金与论文曲线并非完全重合,这就显现出管理科学基金与论文地域分布在微观层次上的差异。
额与国内论文指标的排序存在较大位次差,揭示了基金资助与支持环境在微观层次协调对应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河北、山西二项对比的基金位次均落后于论文位次6位以上;而江西、宁夏二项对比的基金位次均超前于论文位次5位以上,是基金与环境明显不协调的典型。
2.4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篇均基金考察
表5分别列出各省区平均每篇管理科学国际论文和每篇管理科学国内论文所对应的管理科学基金金额,我们称之为国际论文篇均基金和国内论文篇均基金。图2显示了国际论文篇均基金随国际论文排序变化的分布。图3显示了国内论文篇均基金随国内论文排序变化的分布。
分析表5和图2、图3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结论。
(1)总体上,各省区国内论文篇均基金相差不悬殊,显示了管理科学基金与管理科学国内论文的地域分布在微观层次上的协调对应。
(2)总体上,各省区国际论文篇均基金相差悬殊。管理科学基金与管理科学国际论文地域分布在微观层次上的协调对应较差。
3结论与讨论
从管理科学基金与管理科学论文四项指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管理科学基金与管理科学论文地域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一致的,其排序一频度分布模式都是负指数分布。特别是管理科学基金金额与国内论文数量,二指标的a值相差极小。国内论文篇均基金金额随国内论文排序的变化也很平缓,从而证明,表征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管理科学国内论文指标,可以作为表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支持环境优劣状况的首选指标。
从我们直观的感觉应该是管理科学国际论文比国内论文有更好的区分度,实际上在自然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化学学科和生命科学学科领域国际论文比国内论文有更好的区分度。为什么管理科学国内论文比国际论文有更好的区分度?我们分析,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国际论文构成看,各省区国际论文数由sci,ei和istp三部分累加而成,而六年全国管理科学国际论文三者之比为1:10.5:17.5 , istp论文量远远大于sci , ei论文量。我们知道,sci, ei收录的是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论文,而istp收录的是并非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学术会议论文,特别是国内举办的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逐渐被istp收录。正是istp论文量影响了国际论文在各省区的分布结构。如果各省区国际论文量中剔除了istp论文量,应该是一个比国内论文有更好区分度的指标。由于我们没有办法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报告》中把istp论文量剔除出去,所以这个推论不能得到验证。二是中国管理科学论文领域范围较广,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部分论文被sci,ei收录外,其它管理科学领域比如工商管理学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领域的论文不在sci,ei收录范围之内,它们的研究实力主要反映在国内论文上。
实际上,管理科学论文被sci,ssci收录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收录量太少,2004年ssci收录大陆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仅有288篇,还主要集中在教育、老年心理、科学计量、精神疾病和伦理等方面。对2000-2002年科学基金管理科学443个项目结项统计也表明,资助项目的在9 010种国内外期刊上。其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共179篇(其中包括在国内机构主办的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占项目总量的5.4%,平均每个项目0.4篇国际论文;在国内期刊3 141篇,占到94.6%,平均每个项目7.1篇国内论文。管理科学国际论文所占比例很小,还不足以影响到整体基金项目的评审。
随着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壮大,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在不久的将来,管理科学国际论文会是一个比国内论文有更好区分度的指标,这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所极力倡导的。
(2)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项目基金,各省区基金金额和项数的数据都是一项一项评议结果的累加。而各省区的管理科学论文是散布于各单位中,并不一定是基金成果。换言之,我们所考察的基金指标和论文指标不是投人与产出的关系。因此,在考察基金与支持环境的关系时,应将着眼点放在二者宏观分布规律的一致性方面,对微观层次的不协调则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但基金与论文指标明显不符的省区,如本文中提到的河北、山西,应作重点考察,分析原因,以便作些调整,从资助与环境一致的角度充分挖掘这些地区的科研潜力。
(3)引起管理科学基金与论文分布微观层次不协调的因素很复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项目基金,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项目申请人在某一研究方向有深厚的积累,表现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因此,如果一个省区虽然管理科学国内外论文数量不少,但很分散,没有在学科、机构和人员方面相对集中,就很可能拿不到项目。考虑到这一因素,今后在数据来源有保证的前提条件下,进一步分析各省区管理科学研究实力的分布情况,以便使基金投放更合理。
高项论文范文第4篇
毕业论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否提高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认同度、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毕业论文是否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表4显示,只有43%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很重要,有57%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不是很重要,甚至有10.9%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完全没必要,一点用都没有。这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并不认可。为了了解毕业论文在提升学生能力方面的效果,笔者参考专业培养目标给出了八项能力供学生进行多项选择,分别是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八项能力按出现频率排序依次是: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外语能力。毕业论文提升的能力项数主要集中在第2项、3项和4项,只有0.8%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全面提升了这八项能力。至于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的区别,只有34%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有很大区别,有63.8%的学生认为两者有一定区别,而2.3%的学生认为两者基本没有区别。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毕业论文是有别于课程论文的一种综合训练。
二、毕业论文与课程的关系
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训练和考核环节,而是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及四年本科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毕业论文与平时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来了解毕业论文和课程的关系。首先,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否了解这一问题,只有52.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这说明,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只有24.2%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有很大帮助,63.4%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帮助,而12.5%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基本没有帮助。第三,完成毕业论文的困难按出现频率依次是文献以及案例资料、数据来源有限,专业知识不足,文字表述能力欠缺,时间太紧等。这进一步反映了毕业论文辅导和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此次问卷调查显现出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就业、考研等存在冲突以至学生没有在毕业论文上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目前的师生沟通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毕业论文没有很好地显现其在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毕业论文辅导和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使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其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功能,从而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探索实务模拟类的毕业论文形式
所谓实务模拟类论文,是指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案例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项本专业领域的实际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实务模拟类毕业论文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理解。此外,实务模拟类论文涉及的专业知识十分广泛,且大多是平时课程学过的知识,这使得其能很好地反映课程学习情况,并区别于平时的课程论文,达到综合训练的效果。再次,实务模拟类论文模拟的是现实的案例情景,有时甚至就是学生将从事的工作,因此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调和毕业论文和就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实务模拟类论文的工作量较重,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同时,团队合作形式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跨专业的实务模拟类论文,可以考虑让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指导组进行集体指导。当然,实务模拟类论文对于指导老师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务经验。
(二)改善师生沟通方式,增加师生见面的次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学生最希望以见面的方式与老师沟通。相对其他沟通方式,见面的确能更好地传达老师的指导意见,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撰写。因此,可以考虑制定相关制度来规定师生之间见面指导的最低次数或最低小时数。
(三)改进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时间与内容设置
目前,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是放在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内容主要涉及文献、资料搜索、文献阅读、理论前沿讲座、案例性论文写作训练等。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仍然不甚了解,而且普遍感觉文献以及案例资料、数据来源有限。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可将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放入大四上学期以便和毕业论文启动时间相衔接,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印象。同时,改进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内容,如,增强文献、数据搜索能力的训练,增加实务模拟类论文的辅导内容等。
高项论文范文第5篇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对护理科研的促进作用。方法改进护理科研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科研培训,比较管理措施改进前(2013年)后(2016年)护理科研质量变化。结果经过连续3年持续改进,护理论文由2013年的269篇升至2016年的386篇,专利由14项升至127项,新技术由4项升至88项,学术交流由3人次升至94人次,学术任职由22人次升至77人次;专著及科研成果由2013年的3部及1项升到2015年的4部及2项,但2016年无。结论实施科研绩效管理及持续改进对护理科研有较强的提升作用;科研成果及专著是护理人员科研中的短板,需全体护理科研人员攻艰克难来弥补。
关键词:
护理人员;科学研究;护理科研;绩效管理;管理机制
随着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与医学同属一级学科,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1]。精准医学的发展,也对护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与医学相比,护理科研还比较薄弱,这主要体现在护理科研起步晚、水平低、发展慢,护理人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够[3-4]。护理科研和临床护理相长,护理事业要保持快速发展,必须要以临床护理为基础,以护理科研作支撑,采取多维的研究策略[5],并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护理理论。为提高医院护理科研水平,我院从2014年开始实行护理科研绩效管理,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开放床位2860张,设有临床科室27个。全院共有护士1730人,男102人、女1628人,年龄19~63(29.40±2.97)岁。学历:硕士8人,本科968人,大专742人,中专12人。职称:护士913人,护师663人,主管护师126人,副主任护师26人,主任护师2人。
1.2方法
1.2.1制定并改进科研绩效管理制度
2013年,我院的护理科研管理还是粗放的目标管理,即根据每个科室的护士人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设定论文投稿数量和发表数量的最低值。2014年开始按照科研绩效管理规定进行护理科研管理,科研绩效计分项目共7项,包括论文、课题、专著、新技术、专利、学术交流、学术任职,每个项目按照具体的评分标准对分数进行累加,如课题计分方法为省部级(军队、重庆市)立项计15分/项,校级立项计10分/项,院级立项计5分/项。科室最后的护理科研绩效分数为上述7个项目得分之和除以科室注册护士人数。经2年运行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有些比较重要的项目如成果奖并未纳入科研绩效分数的计算,有些项目如非统计源期刊论文、实用新型专利可能不再适合计算绩效分或计分过多。针对这些问题护理部组织了部分骨干护士长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将讨论初稿发给全院护士长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最后确定了改进的绩效管理规定,以前的7项增加至9项,包括论文、课题、专著、成果、新技术、专利、小发明与小革新、学术交流、学术任职。新技术、小发明与小革新的解释:新技术,分为诊疗新技术和护理新技术两大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率先开展的,以临床应用为基本前提,以技术创新为突出特征,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医护服务质量为根本目的,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标准和新规范。小发明和小革新是指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舒适照护对临床用物的形状、构造、用途、使用方法等提出适用于临床的新创意和改变。改进后的绩效管理规定具体调整如下: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CSCD)期刊杂志系统评价论文和论著计10分/篇,其他论文计5分/篇;统计源期刊杂志系统评价论文和论著计8分/篇,其他论文计3分/篇。发表的论文如发现有抄袭、弄虚作假等情况则按同等论文加分分值的2倍进行减分。课题,中期检查评价为中或差或不能按时结题则按相应级别课题的加分分值进行减分。新技术类,获得医院护理新技术准入立项计1分/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计10分/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计1分/项。学术交流,参加境外或国外护理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计10分/人次,进行壁报交流计5分/人次;参加市级以上授课得分每个护理单元每年最多可计20分。
1.2.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2014年,医院成立了科研学组,结合医院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学校统计学教研室老师的建议,制定了2014~2015年科研基础知识连续培训计划,共计40个学时,每年20个学时。每次培训保证科研学组成员78人全部参加,其他感兴趣的护理人员亦可根据自身需要参加。培训需签到,培训后计院内学分。培训内容包括临床科研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况调查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病例对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临床对照试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疾病预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专利及新技术准入评定、护理课题和成果奖申报、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与软件使用、计数资料与等级资料的统计分析与软件使用、系统评价及软件使用、新技术经验交流会。2016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循证护理科研,特别邀请台湾实证护理师资团队5人来院对45名护理科研骨干进行为期1周的系统培训。
1.2.3评价方法
每年12月各科室针对科研绩效项目数及具体细项进行数据收集和自行按照标准计算科室科研绩效分数,护理部对科室收集统计的项目和佐证材料及分数进行最后核准。统计时间从上一年12月1日至当年11月30日。统计源期刊论文根据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确认。CSCD期刊论文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核准。护理组最后科研绩效得分为护理组科研绩效管理所涉及项目分数之和除以注册护士人数。医院对科研绩效分数排在前5名的科室年终按规定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
1.2.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Excel工作表进行汇总统计,行统计描述分析。
2结果
全院护理人员2013~2016年度科研成效,见表1。
3讨论
3.1科研绩效是护理人员科研工作的方向性指引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或者团队的绩效。绩效管理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早已取得共识,而将绩效管理与战略相联系,则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绩效标准,为员工的认识和行为方式提供统一的方向和标准,并向员工发出行为导向的信号。我院的护理科研绩效管理规定明确各个项目的计分标准和方法,为护理人员指明了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虽然我院的科研绩效计分项目包括9项,但因为专著较难,学术任职受诸多因素影响,真正具有普遍指引作用的项目有6项(见表1),最普遍的项目是护理论文,几乎每个护理单元都会涉及。从表1可以看到,实行科研绩效管理后,论文、专利、新技术和学术交流数量与质量均有很大提高。2016年成功获批1项发明专利,这在我院的护理人员所获专利中也是零的突破。另外,论文总数从2013年的269篇增加到了2015年的625篇,非统计源期刊的论文增加最为明显。2014年和2015年还有SCI论文1~2篇。2016年修改绩效管理规定后,统计源期刊论文数量有很大的提升。实行绩效管理后,外出进行学术交流(本文中的学术交流是指论文投稿后被选中参加壁报交流或大会发言)的人次也明显增多。在2016年,外出进行学术交流达到94人次,分别在全国、全军和重庆市的护理专业或各专科学术会上进行大会、分会场发言或壁报交流。11月,还有4名护士赴台湾参加了第四届提升照护品质实证竞赛,并在两岸交流会场进行了系统评价论文报告。这充分说明了科研绩效管理对护理人员科研工作的方向性指引和激励作用。3.2及时发现和改进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绩效管理偏离组织目标从表1可以看到,有几项数据快速攀升。这让我们高兴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一是非统计源期刊论文数量,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均比上年度增加150余篇,而这三年间统计源期刊论文每年增量最多也仅30余篇,最少时只有15篇。实用新型专利每年比上一年度增加30余项或40余项,但没有一项专利转化。2016年新技术的申报项数达到178项,最终通过院内准入评审的项目为88项,通过率不到50%。另外,有科室反映,非统计源期刊论文虽容易发表,但版面费贵。按照我们最初的计分标准,1篇统计源期刊论文计5分,1篇非统计源期刊论文计1分。即使如此,非统计源期刊论文还是占了较大比例。非统计源期刊论文年增量是统计源期刊论文年增量的5~10倍。从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以及新技术申报的数量和质量看,一些人有为了分数而论文、为了分数而专利、为了分数而新技术之嫌。在申报课题时大家比较积极,可是在课题研究方面,不论是在中期检查还是课题结题时都有些项目完成得不太好。这种重数量轻质量、重分数轻实效的结果与我院的组织目标和创新发展理念相悖,同时也表现出对绩效管理目的认识不够清晰,从而产生了绩效管理终极性与手段性的冲突,把绩效管理手段当成了目标,片面重视绩效结果的达成,以致目标与手段脱节。借鉴国外的理念[6-7]并结合我们的实际,2016年我们修订了科研绩效管理规定。非统计源期刊论文不再计分,实用新型专利每项计分从2分变为1分,新技术准入每项计分也从2分减为1分。课题中期检查评价为中或差或不能按时结题则按相应级别课题的加分分值进行减分,而且对院级课题的申报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未来专利的绩效计分还需修改,并且应注重专利的质量,更多强调专利的转化[8]。只有不断发现和改进绩效管理中的问题,才能保证管理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4小结
在科研管理实践中,通过科研绩效手段,论文质、量均有了较大提升,专利项目也有较大增长。同时,科研绩效还很好地调动了全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新技术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激发了护理人员勇于担当学术职务的勇气。但因为我国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9],难免出现重分数而轻实效的现象。在以后的科研管理中,还需要加强科研方法培训,拓宽护理科研范围,探索成果转化路径,进一步探索如何应用绩效手段促进护理科研发展[10],避免绩效管理偏离组织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颜巧元.精准医疗背景下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J].护理研究,2016,30(30):3713-3716.
[2]崔长钉,颜琬华.试论转化医学在护理学发展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7):86-88.
[3]高祖梅,张龙.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4):75-77.
[4]张庆玲.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培训见闻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6,30(27):380-381.
[5]胡静超,章雅青.美国护理研究领域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5,30(3):85-88.
[6]来欣,刘晓英,桑美丽,等.山西省护理专利转化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7):42-45.
[7]彭俊秋,姜广荣,石燕.设置护理科研专职管理人员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31(11):80-82.
高项论文范文第6篇
(一)能胜任专业基础课或基础课的讲授工作;系统主讲两门(专职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可要求讲授一门)以上课程,其中一门必须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且教学效果好,学校教学督导人员、所在院(系)教授委员会和所教学生综合评价良好。
(二)具备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具有担任班主任或专职辅导员工作经历或指导硕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经历。
第二条业绩成果
(一)申报教授资格
取得副教授资格以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三条,其中1、2条是必备条件:
1.论文
发表本专业论文5篇以上,其中应有1篇为教学改革论文。提交的论文至少有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或至少有1篇被SSCI检索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蒙语授课教师提交的论文不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下同)。或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其中应有1篇论文为教学改革论文,提交的论文至少有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或至少有1篇被SSCI检索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具备下列业绩成果2件次以上:
(1)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原创作品;
(2)获得省部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奖励(一等奖以上)。
2.项目
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前5名),或主持省部级(含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或以主要成员(前3名)参加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或主持横向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2项,或自然科学类项目2项。
3.学生培养
作为首席指导教师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项;或在自治区专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3项.
4.个人技能
本人在表演、创作、设计、创编等专业比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国家级三等奖1项以上;或创作、设计的作品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性展览并被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机构收藏或重大设计项目被采用,或在自治区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5件以上,其中至少有1件参加全国专业展览。
5.专著
出版与从事专业一致的专著,本人撰写部分字数不少于8万字,如果是几部著作累加,字数不少于10万字。著作应是本人承担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或本人多年学术研究系列论文积累形成的最终结果。
6.教材
主编或参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由全国、全区大中专蒙文教材编审委员会或有关部委教材审定机构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本人编写字数在5万字以上。
7.教学奖
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前5名);或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前3名)、或二、三等奖各1项(前2名);或获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一等奖。
8.科研奖
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相同级别奖项(下同)二等奖以上1项(额定人员);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前5名),或二、三等奖各1项(前3名);或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前2名)。
9.艺术奖
被评为自治区级艺术(含文学)“索伦嘎”奖、或“萨日娜”奖、或“骏马”奖、或“五个一工程”奖、或“美术展览”一等奖以上、或“分赛区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等奖以上奖励。
(二)申报副教授资格
取得讲师资格以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三条,其中1、2条是必备条件:
1.论文
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其中应有1篇是教学改革论文。提交的论文至少有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或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其中应有1篇是教学改革论文,提交的论文至少有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并具备下列业绩成果1件次以上。
(1)在本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原创作品;
(2)获得省部级以上专业比赛(展演)奖励(二等奖以上)。
2.项目
主持或参与(前5名)省部级(含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校级(地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或参与(前3名)校级(地厅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
3.学生培养
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直接指导的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或入围全国专业展演1项以上。
4.个人技能
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高,本人在表演、创作、设计、创编等专业竞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或创作、设计的作品参加盟市级以上专业性展览并被盟市级以上专业机构收藏或重大设计项目被采用或在自治区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3件以上。
5.著作
出版与从事专业一致的著作1部,本人撰写部分,字数不少于5万字,如果是几部著作累加,字数不少于8万字。著作应是本人承担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或本人多年学术研究系列论文积累形成的最终结果。
6.教材
主编或参编自治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或全区大中专蒙文教材编审委员会批准立项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本人编写字数在3万字以上。
7.教学奖
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额定人员),或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前5名),或二、三等奖各1项(前3名);或获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二等奖以上奖励。
8.科研奖
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前5名);或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前5名),或二、三等奖各1项(前3名)。
9.艺术奖
高项论文范文第7篇
《中国卫生统计》2003-2012年累积出版60期,共刊载论文2579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823篇,基金论文率为31.9%,在逐年基金论文率方面,虽然高低不一,但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在823篇基金资助论文中,1项基金资助545(66.2%)篇,2项基金资助的论文180(21.9%)篇,5项以上基金资助的论文共5(0.6%)篇。多项基金联合资助的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该刊越来越重视多项基金联合资助课题论文的刊载。
2.资助基金项目等级
资助基金级别的高低虽然与论文研究水平高低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却能够从侧面反映该学科所受资助基金的主要来源,以及该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内所受的关注程度。目前,我国各级基金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自由申报、专家评审、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择的方式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工作者给予资助。同时,期刊所获基金资助项目的数量,也是衡量该学科领域内科研项目价值及期刊受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卫生统计》近10年刊载的基金论文所获基金资助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823篇基金资助论文共获得1236项基金资助,篇平均受资助1.5项。其中,国家级和省市级基金资助论文991篇次,占资助基金总数的80.2%,国际级基金资助论文28篇次,占资助基金总数的2.3%
3.基金论文在各栏目分布
《中国卫生统计》近10年刊载的823篇基金资助论文分布于10个栏目中,论著刊载433(52.6%)篇,应用研究(论著摘要)载文237(28.8%)篇。
4.合著率及合作度
《中国卫生统计》在2003-2012年刊载的823篇基金资助论文中,2人以上合作完成的论文数为792篇。其中2人合作完成的有127(15.5%)篇,3人合作的有185(22.5%)篇,合作人数最多的由17人共同完成。823篇基金论文共涉及作者1002人,合著率为96.2%,作者合作度为1.2人/篇。在合作完成的792篇论文中同一单位作者合作类型的论文有331篇,占41.8%,不同单位及跨地区间的合作类型的论文有461篇,占58.2%。
5.作者发文机构
《中国卫生统计》刊载的823篇基金资助论文分别来自202个不同的发文机构(以第一作者所在机构为统计对象),其中高等院校共发表基金资助论文722篇(医学类院校384篇),占论文总数87.7%,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9篇;各级医院共35篇,其他医药卫生相关部门共发表文章27篇。由此说明,《中国卫生统计》基金资助论文的发文机构涵盖范围广泛,运用普赖斯定律确定该刊基金资助论文的核心发文机构。核心发文机构共25个,占总发文机构的12.4%,共发表基金资助论文517篇,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62.8%。在25个核心发文机构中有高等院校2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7.多产作者分布《中国卫生统计》近10年刊载的基金资助论文第一作者发表文章数量分布情况详见表6。823篇基金资助论文涉及第一作者640人。发表文章数量超过3篇的作者有16人,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2.5%,共发表文章81篇,占基金论文总数的9.8%。由此可见,基金论文的高产作者群已基本形成,卫生统计基金课题研究者已把向该刊投稿作为发表其研究成果的稳定期刊。同时,将上述16人列为《中国卫生统计》基金资助论文的多产作者
6.提高期刊质量,加强品牌建设
基金论文数量的多少,是研究者们科研能力的反映,更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卫生统计》近10年基金资助论文数量与所占比例均大幅增加,该刊基金论文比(率)从2003年的14.7%发展到2012年的50.9%,至今仍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期刊质量的提高,核心是精心选题并组织优质稿件,把握我国卫生统计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针对实践需求组织稿件,并且还应重视期刊的学术规范,注意作者署名、参考文献著录等问题。此外,期刊要紧跟卫生统计学科研究热点课题,如全国人口普查,了解研究的最新进展,实现对热点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研究成果报道具有层次性和深度性的目标。同时,期刊要顺应时展的潮流,通过宣传活动及其他领域的媒介维护来加速期刊品牌的建设。
7.增加合著者数量,吸纳优秀稿件
拥有数量庞大的优秀作者群体是《中国卫生统计》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该刊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作者,陈峰、贺佳、高晓凤等高产作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单一作者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及时间精力等都较有限,只有通过行业间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才能保证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中国卫生统计》刊载的基金资助论文的合作度与合著率还需不断增加,从而产出更多的优秀稿件。该刊应充分加强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从而获取优秀稿件,形成"优稿-优刊"的良性循环。
8.拓展基金来源,增强国内外影响力
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从立项申报到评审通过需经过专家及各管理机构严格评审和审批确立。近10年在《中国卫生统计》的基金来源中,国家级资助基金占主导地位,共518项,其中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主,应适当增加吸纳国家社科类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除此之外,该刊论文获得国际级基金资助较少,应注意加强刊物的国际化元素,通过增加外籍编委、刊发国外学者的文章等方式拓展基金来源。此外,该刊基金论文在论著和应用研究两个栏目所占比重最大,《中国卫生统计》要在继续重视这两个栏目的基础上,拓展开发其他栏目的基金论文稿源,提升期刊质量,巩固学术地位。
9.强化编辑业务工作,缩短出版周期
科研论文的及时快速发表对期刊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编辑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各学科前沿问题,提高道德素质等。同时,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中国卫生统计》的刊期和发表周期,例如将双月刊改为月刊这能极大地促进期刊的发展,吸引更多作者,形成更加庞大的作者群,使论文数量及基金论文率不断上升。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统计学专业相关研究的文献数据相对较少,在具体分析中缺少必要的参考材料,较难与其他专业领域核心期刊的研究进行比较。研究中没有涉及基金论文关于引文数量方面的分析,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广泛性,这些都是以后研究的方向。(本文来自于《中国卫生统计》杂志。《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简介详见.)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294.html高项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公司新入职自我介绍08-02
祝前女友生日快乐的话10-05
商场员工年终总结10-23
机械设计工作总结10-23
私人卖车协议书11-16
编制教师辞职信10-28
江雪描写雪景的词语12-26
承诺的高考素材12-23
大学圆梦助学金申请书12-12
难忘小学生活的作文11-26
香港研究生拒信多久收到11-25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有无烟宿舍吗11-02
浙江2024年9月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专场考试时间:9月28日09-19
《公输》原文以及翻译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