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集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Internet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社会步入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在Internet的支持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标志也得以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方法也日趋成熟,并逐渐被认为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IBM、Dell、Wal-Mart、HP公司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供应链管理作为对供应链中发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要素,进行统一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战略,需要充分的相关企业和市场信息。但是,要获得供应链较为完备的信息,依靠人工环境其成本是高昂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可以为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广阔的活动舞台。因此,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两大“利器”,在实践过程中有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
1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必要性分析
1.1实施集成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集成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集成化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0%以上,等等。这些数据说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发展,其中以“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最为明显。因此,集成化管理模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在集成化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形成企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其竞争能力。
1.2实施集成管理可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刺激消费需求
现代企业均把消费者奉为上帝,而消费者要求提供消费品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为此,在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下,集成化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流通时间、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并将产品按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来,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它还能使物流服务功能系列化。它在传统的储存、运输、流通加工等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调查和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配送、物流咨询、物流解决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的策略建议等增值服务。这种快速、高质量的服务,必然会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消费者群聚增。
1.3实施集成管理可降低社会库存
传统企业中库存积压较为严重,大多数消费品供过于求。究其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供应链缺乏有效管理有关。而实施集成化管理,可以对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以优化,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减少各个环节的信息延迟,消除信息扭曲现象,促进产品需求信息的快速流通,以减少盲目生产和社会库存量,避免库存浪费和减少资金占用。以此,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库存积压。
1.4实施集成化管理可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
集成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供应商的个数且使企业伙伴减少订单流程的成本以及其循环时间。由于供应商能够借由网络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应用于采购管理的人员等都可以从这种低价值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从而用少量的人员增加流程数目。并且,由于可以借助网络对流通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因此,可以在采购过程中去除中间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精心计划流通路线,从而要有效地降低流通费用。
总之,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能使大量分散的企业连接成一个动态的、集成的、虚拟的、全球性的供应链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搜索有关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
2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企业在企业组织与管理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并初步具备了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能力。
2.1信息技术对集成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目前,条码、GIS、GP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技术逐渐被国内企业所采用,一部分企业应用Internet/Intranet,建设了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根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的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经有9万多家企业申请使用了商品条码。在产品包装、自动销售结算和物流运输等领域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采用条码表示的产品超过了100万种,应用条码及时进行自动扫描、结算与管理的各类商业超市、配送中心上万家,为电子商务和各种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还是GPS应用大国,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近300个左右车辆跟踪网络,入网车辆为5~6万辆。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每年能达到10万辆车以上的装车量,每年的相关产值有可能达到7~10亿元。
从目前发展看,虽然我国供应链管理支持信息技术的普及性与先进性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集成做好了理论与技术上的准备。
2.2集成的思想准备较为充分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一次调查中,59家企业中有3.4%的企业主管不重视供应链管理模型的战略实施;有23.7%的企业一般性的重视供应链管理;57.6%的主管比较重视;15.3%的主管非常重视。由此可看出,企业主管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是较为重视的。
可见,经过多年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我国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对高新技术的了解和利用高新技术发展企业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集成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
2.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实施集成化电子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
1997年以来,电子商务成了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数已达94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已达4160万台;.COM下的域名数已达173649个,占总域名数的40.2%。电子商务技术和应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B2B电子商务不仅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以“主导企业”为中心变得更加紧密,而且供应链的整体动作也更为高效。
2.4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国的配送业、连锁业、零售业、仓储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在我国发展势头很快,这将在供应链干线物流与末端物流间起实物与信息的衔接作用。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电子商务技术正日趋成熟,供应链管理思想也逐步被各企业所认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实施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3集成化电子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使得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电子商务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进行优化和整合,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改进流程效率,维持低库存零退货。由于有电子商务的介入,供应链的体系结构相应也发生了变化。
图1给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体系结构,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利用Internet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和信息协作,利用Internet上国际市场进行信息与资金流的交换。其中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是利用Intranet实现的,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是通过Internet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方式实现的。在这些信息技术的全力支持下,要求其供应链上各成员围绕物流和资金流进行信息共享和经营协调,实现柔性的和稳定的供需关系。
图1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体系结构
4集成化电子供应链的特征
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一场由技术手段而引发的商业运作模式的革命,传统经济活动的生存基础、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自然地,电子商务对供应链这一新的管理思想也将产生很大影响,使供应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4.1企业价值链的虚拟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生存空间由物理的市场地域转变为虚拟市场空间。虚拟市场空间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必须通过市场地域使用或享受产品和服务的状况,同时弱化了生产者必须通过市场地域获得资源、进行生产的限制。通过信息交互,各种生产、交易活动从依赖物理地域转变成为依靠市场虚拟空间进行。伴随这种转变,供应链中任何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物理价值链也虚拟化、信息化。企业可以凭借聚合、组织、选择、综合、等信息处理手段寻求新的价值创造点。这样一方面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与供应链中其他它成员发生合作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强企业对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依赖性。
4.2市场的趋同性
在电子商务时代,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同性,即不同产品在功能方面联合统一的趋势。市场趋同性与电子商务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推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各个独立的行业中,不同工业之间的界限逐渐强化;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在市场空间中的交互,这又反过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趋同性促使生存于不同生产领域、不同生产环节的企业在各自的微战略环节上努力保持个体与企业群体的一致,这种努力使企业之间信息流与物流的交互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
4.3产销关系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发生了彻底变化。在超越传统物理时空的电子时空下,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进而发展出更加复杂多变的需求;同时由于各种生产资源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虚拟化,生产者在更大程度上具备了满足这种日益多变的需求的生产能力。结果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由生产者将产品“推”(Push)给消费者,逐步转变为消费者“拉动”(Pull)式。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伴随生产资源虚拟化程度的提高和消费者拉动力的增强,供应链上物流和信息流的“动力源”从生产者转变到了消费者。
5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两大“利器”,在实践过程中有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电子商务使得企业间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更有效的达成,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关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与其他它企业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商务模式的引用对供应链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应找到适合的系统结构和模式,而不能沿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总之,我国企业引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应对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千里.供应链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张学文.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现状调研[J].商场现代化,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注重物资供应商的选择在供应链条上,任何环节上的双方都可以成为供应商与客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对于实现供应链的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物资供应商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选择供应商主要看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物资价格,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能够保障物资的生产以及做好售后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否有为铁路提供物资的资质。此外,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考虑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层次是否与铁路部门相配,并且一个供应商的采购数量也有限定,同类型和级别的供应商不能过多。同时,供应商的选择主要依靠招标的方式产生,通过对供应商的投标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供应合作伙伴。
2.加强铁路物资的采购管理采购是供应链企业之间物资沟通的重要环节,采购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点购买数量合适的物资。当前铁路物物资采购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招标采购,主要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大宗、涉及安全运营的物资进行采购的方式。其次是集中采购,这种采购方法是为多个企业进行物资采购,了解企业所需物资,然后进行统一的大规模采购,有利于价格的商议,从而降低采购的成本。最后是对一些零星的、小批量的物资进行比质比价的采购。[2]铁路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应根据采购物资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采用采购方式,以便最大程度的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消耗。
3.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沟通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沟通平台,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分享,提供切实可靠供应链物资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办理供应链物流的手续,实现网上的供求衔接,签订物流协议,并进行网络送货,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调配送货车辆,以及流程和路线,实现网络交易、网上支付,实现网络化的供应链管理流程。[3]供应链管理都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铁路物资的采购应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是彼此独立的,但却又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到彼此信任,彼此依赖,共同进步。此外,供应链网络平台的发展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成员应为彼此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从而促进管理上的进步,实现企业双方的共赢。
4.加强供应链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供应链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方式,它涉及到多个行业、多种现代化技术,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所需要管理人员也应试具备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理论,掌握多种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例如数据的采集、交换,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物流、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用与发展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众多懂知识、懂技术的人共同努力。因此,铁路物资管理部门应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懂管理的年轻人才,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管理的方式和技术,建立一支综合性的人才队伍,为铁路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二、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新时期铁路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对于提高铁路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铁路部门应加大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资金支持,优化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提高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从而实现现代化的物资管理模式,也为今后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对石化能源企业集团的物资采购管控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及效果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系统介绍了国内某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采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集团采购、电子商务和供应商管理。该集团公司首先实施采购决策权集中,其次,实现采购职能集中。该集团公司把采购的职能从围绕项目、围绕订单处理的“小采购”向前扩展到管理需求、向后扩展到管理供应商,实行“大采购”的模式,实行“一标一议”的采购方式,而且针对战略物资建立与战略合作伙伴长期合作关系。(2)面临的管理瓶颈第一,如何保持集中采购的成果。第二,在国际化经营规模扩大、物资进口量加大和供应链全球化的局面下,如何有效管控全球化供应链风险。第三,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跟西方优秀跨国集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集团公司虽然实现了订单层面的流程“小优化”,还没达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二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及工作质量标准。三是,还没有分类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KPI。
2.对电力能源企业集团的物资采购管控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及效果近年来,国内某大型电力能源企业集团探索建立与集约化采购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权限体系及流程、物资分类明细以及物资采购专业化公司,在实施集中采购基础上又进一步对电缆等通用物资材料、新能源设备实施总包配送管理模式。该集团公司实施物资总包配送产生的积极地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升了规模采购优势,部分物资采购价格(含配送服务费)低于委托单位自行采购价格的4%到50%。第二,提高了关键战略物资供应保证能力及其剩余战略物资再利用水平。(2)面临的管理瓶颈虽然该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已经成熟,但依旧存在管理的瓶颈:第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第二,管理幅度过于扁平化。第三,供应链平衡策略没有有效贯彻在采购计划管理中。第四,集团公司及物资采购专业化公司都没有形成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机制。
二、分析及建议
1.在集中采购基础上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是必要的(1)只有解决集中采购后续问题,才能维持集中采购效益英国BP石油公司与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如果没有对供应商的后续管理,战略寻源75%成果会在18个月消失殆尽,具体如图下所示。(2)集中采购之后有必要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大型企业集团实施集中采购后,需要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将部分管理内容在联盟中内部化,替代部分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做好供应商后续管理和物资供应工作,提高供应链整体信用和保障能力,降低物资交易和配送成本,提高其效率。
2.必须确保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业务循环正常(1)必须明确供应链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供应链管理就是管理虚拟企业同盟,良好信用与供应商后续管理和资金流管理高度相关,供应链管理科学性与物资需求计划及预测管理高度相关。因此,需求计划及预测、供应商后续管理和资金流管理是供应链有效的重要条件。(2)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3类核心业务循环正常首先,供应链上每个企业都应建立满足动态管理要求的计划与预测机制。其次,进入供应链各环节的主体必须接受并遵守供应商后续管理规则,维持良好的信用及服务意愿,建立共同交易的支点。最后,供应链是虚拟企业同盟,与物流相伴的就是资金流,必须确保资金流与物流的基本匹配,避免长期大额拖欠资金,损坏整体信用体系。
3.必须建立与供应链管理相适应的专业化机构(1)供应链专业化外包管理存在巨大需求中国国内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较晚,但国际供应链管理领先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相比而言,境内供应链管理企业由于更贴近境内企业和国内市场,在国内供应链管理市场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应依据收益最大化原则确定供应链管理方式企业集团应依据收益最大化原则,从企业集团层面综合考虑采购与供应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外部收入最大化以及效率3方面因素来确定供应链管理方式,论证是否有必要成立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公司。
4.必须建立与供应链管理相配套的流程与标准(1)企业管理差距主要在于流程与标准一般规定性的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仅限于“道”层面,没有明确程度上的要求,因此一般企业与先进企业差距就在于流程与标准。(2)首先,在企业集团内部应统一组织管理,建立寻源、采购、供应、付款职权分离又相互支撑的的组织结构和岗位结构。其次,依据组织结构、供应链管理机制和效率要求,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第三,维持供应链管理成果,建立统一、可操作的供应商评审和绩效指标。
5.供应链管理与招投标制度并不矛盾首先,虽然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度能确保程序正义与正确,但却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制度。其次,招投标只是战略寻源的方式之一,是采购与供应周期的中间阶段,供应链管理与招投标制度并不矛盾。
6.有效管控全球化供应链风险企业集团和供应链专业化公司都应与优秀跨国集团对标,及时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别风险,在一般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别和地区风险属性差异,制定差别化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机制,有效管控全球化供应链风险。
三、结束语
企业集团和供应链专业化公司有必要在集中采购及总包配送基础上,进一步遵循供应链管理规律,扩大供应链管理范围。供应链专业化服务有较大市场需求,专业化公司应在计划与预测、采购需求定义、战略寻源、供应商管理和配送环节提供充分的增值服务。成熟供应链管理必然采用电子商务手段,提高供应链的大数据利用水平、流程化和标准化水平。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我国产业集群以大规模的生产或制造为特点,而设计、营销等其他部门则相对薄弱,这一现象导致我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底层,但是碳排放量却比较高。因此,为了应对高碳产业集群所造成的长期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并早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我国应坚定是发展低碳产业集群,逐步摆脱“碳锁定”局面。(2)提升企业竞争力。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的,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还能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促进低碳产业集群企业实施有效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促进低碳生产力和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3)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2006年,我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2亿t,超过美国并排名全球第一,人均排放量也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减排。我国作为工业生产大国,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我国应该加强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而实现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减少,企业和整个社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
2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对产业集群企业来说,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性项目。绿色理念应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之中。(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根本上预防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不是当产品对环境有负面影响时再采取措施。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过程包括采购、生产、物流和使用阶段的设计,企业应充分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和谐性,优化所有的设计因素,使产品在生产、物流和消费阶段实现资源的最低消耗,同时,使环境污染达到最低水平。(2)绿色采购。在产品设计上,考虑使用具有良好性能、功耗更低的绿色环保材料。在整个生产、加工甚至报废回收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使用高度环保的材料,可反复使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或污染少。实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含有可回收材料、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方便搬运材料等。(3)绿色生产。在生产加工阶段,通过选择原料和能源消耗较少的生产技术程序和工艺路线,企业要实现清洁生产,产生更少的废物和环境污染。绿色供应链不仅要求生产环保且对消费者没有健康危险的产品,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更少、能源消耗更低,并对工人没有害处。(4)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产品物流过程中的环保水平,主要包括产品配送、绿色包装和逆向物流。绿色包装是指包装的突出环境问题,考虑包装的设计和实施,使用可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包装以及可降解包装。(5)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了解消费者的期望、满足社会需求、带来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阶段。从本质上说,绿色营销是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绿色营销不同于社会营销的传统概念,更加注重保护地球环境问题和业务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6)绿色回收。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应该包括绿色回收活动。逆向物流就是绿色回收。如果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后不回收,将会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
我国产业集群正处于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需要加快低碳技术改革,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着力防止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下面从政府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企业管理层面对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给出全面解读。
3.1政府政策层面(1)制定导向性政策和措施。在建设低碳产业集群的早期阶段,企业会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不愿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尤其是产业集群中的小企业。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将企业联合起来开展宣传节能减排,并引进一些奖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如低碳补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以制定环保法规和标准,以抑制高碳行为,如排污费、燃油环境税等,并建立企业的低碳责任制度,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这些工作需要在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完成。然后,对于那些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的给处分,对于具有节约能源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2)规划低碳产业集群试点项目并逐步推广。主要内容是集群系统规划、交通物流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碳汇系统规划。例如,可以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这是一种新的工业园,它以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为导向[3]。它通过物流或能源流建立不同工厂和企业的联系,然后将它们转化为产业共生组合,可以共享资源以及交换副产品,这样可以模拟自然系统使工厂的废弃物变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材料或能源,同时,为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废物减量化和物质循环为闭环,还可以探索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工业分解器的循环路径。(3)发展一批生产业产业集群,用来支持低碳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专注于工业制造,但生产业产业集群是低碳产业集群的关键部分。因此,有条件的地区第一步应该是构建以生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生产业内部结构的水平,而且,推动生产业产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首要任务。此外,围绕新服务产业集群,应该同时考虑功能区块的规划和建设、服务项目的推广、服务市场主体的培育建设、服务外包产业的突破、服务投资额的增加以及服务业统计和形势分析的完善。
3.2技术层面[4](1)遵循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成本,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效率的原则,用供应链分析软件和供应链网络设计软件来进行设计工作。降低物流设施和仓库、车队及其他物流资产的施用量,提高物流设施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并采用多种运输方式来减少运输时间、交货时间和库存水平。(2)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监控和测量系统。通过“碳仪表盘”控制供应链上所有流程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一个监测系统,监督和记录供应链中温室气体(GHG)的碳足迹指标。(3)优化订单和库存:通过索引确定经济秩序,通过软件和精益管理工具提高库存管理能力,分析垃圾处理和危险材料处理的隐性成本,并使准时生产系统(JIT)提高整体物流效率。(4)低碳运输管理。优化电路设计,减少车辆行驶空闲时间,并使用电动汽车和其他环保运输方式。(5)低碳库存和配送管理。主要是应用订单设置,使用可回收的箱子、设备、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6)回收利用和排放管理。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有效管理。(7)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可以减少60%-70%的碳排放量。
3.3企业管理层面(1)确认发展以绿色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地位。集群企业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将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作为起点,与供应链节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指导下做出重要决策[5]。通过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信息共享与集成,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每个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之后,集群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这样,供应链就可以实现无缝衔接,使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和环保要求。(2)发挥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使得核心企业本身成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点[6]。环境压力对核心企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环保性能。因此,核心企业应要求相关企业提高环保性能和低碳战略的实施。
4结论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它将导致全球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利益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只有低碳产业和低碳产业集群能够给国家带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产业集群应该对社会的商业趋势有清楚的认识,把握提高经济效益的机会,并逐步把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同时,政府应努力加大制定低碳产业集群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我国低碳战略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一定会实现繁荣且双赢的平衡经济状态,同时,社会和环境也会受益。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二维条码码制的选择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首先要选择适用的二维条码类型。国外已公开了20多种二维条码标准,仅ISO/IECJTC131就颁布了PDF417、QRCode、MaxiCode、DataMatrix、AztecCode和系统一致性标准、二维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标准、二维条码识读器测试规范等标准。我国自2006年以来开始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标准,如,GB/T21049-2007《汉信码》、GB/T27766-2011《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GB/T27767-2011《二维条码紧密矩阵码》。在这些条码中,PDF417技术成熟,但字节容量较小,QR码、DM码、GM码、汉信码在字节容量、纠错等级、识读角度、抗污损能力上虽然存在差别,但都能与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集成。DM码没有国家标准可依,对汉字的支持较弱,且存在专利隐患,厂商支持较少;GM码有国家标准,也存在厂商支持度不足的问题,基本上由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支撑;QR码标准开放,产业链成熟,在我国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汉信码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有国家标准支撑,性能略优,专利开放,在二维条码中支持汉字性能最强,技术支持厂商也在不断增加,并在医疗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比较而言,QR码和汉信码能够满足航天企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需求,在知识产权和保密性方面,汉信码更具优势。
1.2二维条码应用过程涉及的标准实际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除了选择适合的二维条码码制外,还需要制定二维条码的应用标准,没有二维条码应用标准,就不能实现二维条码与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集成。二维条码应用标准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条码编码标准,二是条码使用标准。条码编码标准主要规定条码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和格式要求。条码编码标准主要为计算机运算提供依据,计算机程序依据条码编码规则把数字信息生成条码;在应用过程中,通过扫描条码,计算机程序依据条码译码规则把条码还原成数字信息,实现信息的转换。数字信息转换是通过编码和译码过程完成的,编码和译码就需要统一数据格式。二维条码使用标准主要规定条码在应用中需要统一规范使用的要求。条码使用标准主要为条码使用人员提供依据和指导,如果不建立统一的使用规范,会导致使用过程的无序化。所以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就要依靠物资条码编码标准和条码使用标准的支撑,并且两个标准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当前,不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航天标准还都缺少二维条码的应用标准,航天企业应尽快制定二维条码应用标准。
1.3二维条码编码标准二维条码的编码标准是条码应用的基础,不同的编码规则规定了不同用途的条码数据格式、含义及编码原则。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需要综合考虑信息格式的固定性、条码的永久性和简洁性。固定性是指同类事物对应同一个信息表达格式,以便于不同系统间数据库共享和交换信息。永久性是指事物信息的条码形成后,只要事物信息的属性不变,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事物属性变化的,应该重新形成新的条码。简洁性是指条码表示的内容要精炼、简短,二维条码虽然承载的信息量较大,但是信息量越大,条码面积越大,使用越不方便,条码承载信息内容越少运算越快捷,一般不宜超过200个字节。只有规范了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格式,才能按规范的数据属性格式形成条码,只有把数据信息形成了条码,才能实现自动识别和采集。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应用二维条码的事物有:物资、产品、工位、人员身份、库房货位、托盘、运输车辆、供方和顾客基本信息、作业流程、各种单据证件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Q/QJB224-2013《物资信息二维条码编码规范》基本把上述事物的二维条码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字节长度以及各项信息填写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各类条码中,管理难度最大的是物资条码。根据物资的不同性质,可以在条码中嵌入物资代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批次、生产厂商等信息。Q/QJB224-2013《物资信息二维条码编码规范》根据实际应用,还规定了每项数据填写的格式要求和最长字节长度,实际填写数据信息时可少于标准规定的字节长度,以提高条码应用能效。
1.4二维条码使用标准ISO针对不同使用对象、使用条件、数据内容和格式等制定了一些二维条码使用标准,如:ISOTC122制定了包装标签二维条码标准、ISOTC104/SC4制定了集装箱电子封装标准、ISOTC23/SC19制定了目标追踪标准、ISOTC122/104制定了物流供应链领域中的应用标准等。我国GB/T14257-2009《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主要规定了一维商品条码符号放置的通则和条码放置指南,GB/T19946-2005《包装用发货、运输和收货标签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主要规定了一维条码和PDF417货签条码的设计要求、数据表示格式、标签材料、质量和规格等内容,目前我国还缺少二维条码使用标准。条码使用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条码标签、条码印制、条码放置等要求。由于二维条码技术是一项通用技术,航天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和国家二维条码相关标准,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借鉴一维条码的使用标准。条码标签按基材或印制方式分为:纸质条码、塑料条码、金属条码、陶瓷条码、其他条码。标签基材主要考虑在产品有效期内保持标签不受环境的影响,如:热、光、污染、潮湿、磨损、撕裂、卷缩、腐蚀等对条码可读性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条码标签应选择适合基材。一般情况下,条码标签的宽度应在50mm~90mm之间,标签高度应在35mm~60mm之间,同一单位可以制定几种不同尺寸的条码标签,根据产品或包装尺寸的要求可适当选择,但不宜过多。条码符号要求条(点)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不同颜色对光的反射率不同,一般来说,浅色的反射率较高,可作为条码符号的空色,如白色、黄色、橙色等,深色的反射率较低,可作为条(点)色,如黑色、深蓝色、深绿色、深棕色等。白色作空,黑色作条(点)是较理想的条码颜色搭配。二维条码符号的条空(点)的颜色搭配选择可以参考GB/T12904《商品条码》规定的条码符号条空颜色搭配参考表。
条码印制的最小模块尺寸不低于3个像素/模块,根据条码标签的尺寸,条码尺寸可适当放大。二维条码符号印制的条空(点)反射率、对比度、尺寸误差等决定了条码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条码符号印制质量应符合GB/T23704《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按条码和条码标签放置方式分为:粘贴方式、悬挂方式、在包装或实物上直接印制方式等。在物品有包装的情况下,一般情况选择利用大批量连续印刷的方法,把条码印刷或贴在包装上,也可将条码制成挂牌悬挂在物品上。条码和条码标签的放置、粘贴或悬挂位置要保证条码符号不变形,且便于识读和操作为准则,一般宜放置在不易受破坏、折叠或皱折的位置,标签上供人识读的条码应平行于产品或包装的底部。条码和条码标签与产品或包装边缘保持适当距离,以减少标识损伤。条码标签放置应避免选择会使条码变形和受损伤的地方,如有空、口、线、缝、钉、褶皱、隆起、粗糙的地方,转角处或表面曲率过大的地方,会被遮盖的地方。二维条码直接标印技术是在实物表面通过针打、激光刻蚀等方法,标印永久性的条码标识。在实物上直接标印二维条码方式是最具是可终身追溯的标识方法。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是最早在零部件上直接标印二维条码符号的机构之一。NASA已经了条码直接标印技术及其应用的标准NASA-STD-6002B《在航空航天零部件上应用DataMatrix符号》和技术手册NASA-HDBK-6003A《使用直接零件标印方法/技术在航空航天零部件上应用DataMatrix符号》,这些标准被许多有质量追溯要求的行业所参考借鉴。常见类型包装上的条码和条码标签的放置可参考GB/T14257《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但是目前国内航天型号用产品实物上一般不允许印、刻或张贴多余物,在最小包装或纸质文件上打印或张贴条码是最简洁的条码放置方式。
2结语
航天企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除了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条码符号标准外,为了防止受制于人,还需要制定企业内部统一的二维条码编码标准和使用标准,才能实现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应用集成,通过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实现物流与供应链有关数据的自动识别、采集和同步处理。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之间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依托Internet网络,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和满足需求,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实现经营一体化。国际化供应链的功能主要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诸如供应、研发、采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配送等方面,做到最大程度地协调高效运转。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步伐正不断加快。如何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和改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中国企业直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供应链管理简约化
(一)供应链简约化的作用
简洁的供应链能使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更加透明,非增值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会大大缩短其定单处理周期和生产周期,显著减少不确定性对其供应链的负面影响。通过Internet和EDI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以虚拟组织的形式,形成企业之间的动态联盟,简化供应、生产与销售过程关系结构,使每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和项目,这种简约化的供应链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效地管理供应链既能实质性降低公司经营费用、节约成本,也能有更多时间去关注顾客,改善终端服务。一个高效的供应链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最终也带给顾客更多的价值。
(二)供应链简约化的途径与策略
1.以客户订单为导向,改善供应链管理。一般产品要求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拥有以定单为驱动的“高效率的”供应链,实现供应、生产与分销的一体化。按照订单生产,是解决库存问题的根本。我国著名的国际化经营企业海尔认为,新形势下企业运作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一个:订单。没有订单的生产,其结果只能是生产更多的库存;库存积压,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只能陷于连续降价的泥潭,白白耗费了企业宝贵的资源。不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将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风险。所以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速度的竞争,即获取订单并满足订单需求的速度竞争。这就需要不断改进供应链的各个流程,缩短产品完成时间,使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降低在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之间的成本。
2.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简化供应链环节。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化经营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平台。整合集成电子商务系统,从而使客户—厂商—供应商协同起来,令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发挥最大效能,实现供应一体化,将会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世界IT巨头戴尔为例,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戴尔的供应链主要有两点不同:首先,它的供应链中没有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是直接由公司通过电子商务模式把产品卖给顾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次性准确快速地获取了订单信息——由于是在网上支付,还解决了现金流问题——戴尔拿到客户支付的现金后再进行生产——无须用自有现金来支持其运转,结果是现金流周期为负24天。另外,因为去掉了销售商所赚取的利润,也降低了成本;其次,戴尔公司采取把服务外包的办法,又降低了一部分运营成本。这样,高效的电子商务模式使供应商、戴尔和服务商三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
3.以部件标准化为核心,优化采购与生产流程。由于国际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单一品种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生产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使企业对采购与生产流程的管理难度大大增加,这就对我国的国际化经营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采取果断措施,实现生产部件标准化和资源重复利用,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所在。建立产品设计生产的模块化架构,明确区分需要及不需要专门设计的采购部件,使部件的标准化、设计及生产平台的重复利用、设计成果和其他知识成果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企业可以将普遍应用的部件,如金属片、扣件、电子和电气零件等,首先实现标准化和重复利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并逐渐进入更复杂部件的标准化和重复利用的阶段。随着标准化和重复利用进程的深入,国际化经营企业能优化更多部件和设备采购要求,从而简化供应商的数量,优化供应商的结构,实现规模采购,有利于通过谈判降低部件、装配线和其他资产的成本。
二、供应链管理协同化
(一)供应链管理协同化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协同化包括企业内部协同和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协同。由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各自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这种差异有时候会导致各环节之间相互发生抵触矛盾,甚至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处在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服务商都是各有其打算,但是在他们之间必须要有合作,这种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化管理比相互抵触重要得多。在构建国际化供应链的复杂过程中,我国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身的能力以及合作伙伴的资源、特点进行总体规划,做到优势互补、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
(二)供应链管理协同化策略
1.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合作。要实现供应链管理协同化,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在参与合作活动以前改组和整合他们内部供应链规划的流程和技术,保证其各个供应链技术所产生的数据是有效的、一致的和透明的;同时,由于真正的协同意味着共享需求信息,各企业必须形成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双赢观点。当这些条件具备时,合作伙伴才会互相理解对方的基本运作机制,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的流程,以便双方都能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由本田公司牵头打造的本田汽车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协同化的供应链关系。本田公司非常重视同供应商长期合作,它拥有供应商部分股权,引导供应商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共同关心汽车最终的市场效应,从而激发了供应链上每一个企业的创新动力。
2.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建立共同的供应链信息平台。协同化的供应链模式,要求企业之间要有良好的信息透明度,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应保持及时的沟通和联系,达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实现并行化、同步化。宝洁和沃尔玛的配送中心通过共同的供应链信息平台连起来,当配送中心内宝洁产品数量减少的时候,该平台会自动发送一个警示信息要求宝洁送更多的货。而且这个平台深入到了沃尔玛的每个超市,以至于任何宝洁的产品通过收银台扫描器的时候,宝洁可以通过卫星信号监控货架。有了这种及时信息,宝洁就知道什么时候该生产、发货给沃尔玛。而不必在仓库里堆一大堆产品,等着沃尔玛打电话。该平台使宝洁降低了库存,减少了定单处理成本,并且节约了大量时间,以至于宝洁愿意给沃尔玛“每天不同的低价”还能有较高的利润。
三、非核心业务外包化
(一)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意义
对于国际化经营企业来讲,为了保持核心竞争力,能够运用最佳的供应链能力比拥有这些能力更加重要。非核心业务外包可以帮助他们迅速而有效地获取新的能力,把投资减少到最低限度,把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对需求的变动或增加做出迅速而经济的反应,减轻企业的负担。另外,非核心业务外包能够适当地分散风险,使企业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优势项目上,有利于进一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的主要策略
1.生产虚拟化策略。生产虚拟化指不拥有工厂的企业作为客户的供货商,直接和海外买家签定合同,把生产任务外包给有实力的工厂,自己则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从事相关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管理与控制、以及物流等支持性的工作。虚拟生产企业实际上已经是某个产品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者,属于品牌驱动企业。这种企业可以不再具有生产厂房和物流设施,但必须具备管理虚拟供应链的技能。这类企业通过借助外力扩大产能,能迅速扩大市场占有,节省资本投入,并规避行业周期波动和季节变化风险。
2.采取物流外包策略。国际物流的高投入、高难度及其复杂性,促使国际化经营企业采取物流外包方式。物流外包,不仅使其获得了较低的成本,而且使得他们的物流网络富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渠道结构和渠道物流角色的不断变化。
四、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一)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供应链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水平。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流程,改变着企业间的联系,改变着企业交易、合作、竞争的模式;推动着企业营运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升华,推动着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国际化经营企业在全球市场变化中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进而做出更好的采购、销售和存储决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加对企业的内部挖潜和外部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途径与策略
1.以流程为导向。几年前,我们的最佳作法可能是引入自动化仓管系统、引入运输管理系统、自动识别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等,但是现在强调的是“以流程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或技能为导向。技术只是流程中的仆人。我们应该超越技术而关注流程,首先设计正确的流程,然后使用系统技术加速员工实施正确的流程。这就要求企业持续改进,在流程上持续改进。
2.以客户服务需求为依据。需求信息一旦输入系统就自动变成了客户订单,订单驱动相关部门的联动,直至客户需求得到满足为止。因此一切的采购、生产、物流配送等行为都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将客户需求信息和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商网络相联系,使产品在生产之前就做到名花有主,实现零库存。
3.采取循序渐进策略。如果在评估不到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轻率地大规模启动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建设,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数据的真实完整将成为最大的问题。从稳健的角度出发,国际化经营企业应该在条件成熟时稳步推进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消除信息失真,优化决策过程。其次,在全球供应链网络结构及成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有效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以便降低不确定因素干扰和商业秘密泄露的几率,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道立.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ThomasDouglasJ,GriffinPaulM.Coordinatedsupplychainmanagement[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sResearch,1996.
[3]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提升响应市场的能力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活动节奏也逐步加快。很多企业都真实地体验了顾客迫切的时间要求,顾客期望厂家及时交货,时间越短越好。供应链能够将用户、供应商以及生产商密切地联系起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优化,促进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产品通过最便捷的流通渠道,传递给相关机构和人员,增强了及时响应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1.2有效降低库存成本开展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组成供应链的相关流程和环节,构建优良的互动关系,在较大程度上压缩信息延迟,解决信息扭曲问题,加速相关产品需求资料和信息的流通,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盲目生产和研制的可能性,减少库存浪费现象和资金占用比例,有效降低库存成本。
1.3有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供应链能够将相关的生产商、供应商以及用户等密切地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持续优化,使众多企业成为相互联系的价值链和利益整体。这些企业相互联系和协调,压缩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和路线,加快从产品生产到消费的具体过程,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提升供应链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军工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军工企业集团,要充分利用集成供应链管理,充分整合集团力量,避免集团内部二级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同时通过集团层面的宏观调控,为二级单位制定其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使集团内部资源利用效能最大化,避免不同二级单位在相同技术方向上重复投入,实现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最终有效提高集团的整体实力,有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1.4增强抵御风险意识与能力供应链应该以核心企业为重点,控制好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从最基本的原材料采购到中间产品制造,以及最终产品的形成过程,借助销售网络将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将相关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联系起来。这种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中的各个企业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赖,它们的利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处在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能够借助这种相互依赖的特征,提升企业的总体力量,有效增强抵御风险的水平。
2推行集成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2.1优化军工企业供应链采购
2.1.1集团内二级单位关系转变在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集团各二级单位之间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宏观调控,使原本的竞争对手成为各有所长、互相弥补、互相配合的协作伙伴。
2.1.2改变传统采购模式传统类型的采购,是为了做好库存而进行,集成供应链管理可以改变这种库存模式,转变为根据订单,也就是需求而进行采购。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采购活动的驱动力是订单。用户的强烈需求驱动制造订单形成,进而驱动采购订单生成,传递给相应的供应商,这种订单驱动模式能够使供应链系统及时地响应相关用户的多种需求,进一步降低库存成本,也能够加快库存周转率以及物流速度。
2.1.3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中控制传统类型的采购管理存在与供应商之间不存在合作、缺乏柔性、无法快速地响应客户等缺陷。供应链管理这种新型的供需合作模式加强了企业和供应商的合作与信息联系,使供应商能够实时响应采购部门的相关要求,切实实现外部资源管理的事中控制。
2.1.4从传统的一般买卖关系转变为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传统采购管理一旦完成,和供应商之间短时间的合作关系就结束了。和供应商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这种新型战略关系能够降低因不可预测的客户需求变化而带来的诸多风险。借助库存数据共享,企业可以作出透明的采购决策,避免需求信息失真带来的影响,供需双方共同协商和实施战略性采购供应计划,为解决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多种便利。借助合作伙伴关系,还可以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费用,规避冗余谈判和手续,规避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错误决策,避免更大的成本损失。
2.2供应链采购绩效评估采购工作的绩效评估要围绕其基本功能来开展,考察采购部门、采购工作整体或采购人员的个人业绩。采购工作的基本功能是,及时购买企业亟需的相关物资,确保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开发科学合理的供应源,降低采购成本,从而达到最优采购目标。采购绩效评估是对实际完成采购目标和任务的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对比,从而准确评估企业整体的采购质量。评估工作的实施者可以是企业领导或相关评价机构。在评估采购人员业绩的过程中,重点是认可和肯定采购人员工作,考核目的是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成就感,并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激励采购人员努力工作,注重公平竞争。
2.2.1价格与成本指标通过价格与成本指标指标可以判断采购人员的议价能力,分析供需双方实力的具体变化状况。一般包括以下指标:时间成本、采购价格、业务成本以及付款要素。
2.2.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指供应商材料的质量水平和相关供应商在提供服务和商品的过程中的质量表现,涵盖来料质量水平以及供应商质量体系等,重点是质量保证体系和物料质量。
2.2.3数量指标采购人员为了获得折扣,达到降价目标,可能会在短期内采购数量可观的存货,导致储存费用的大幅增加。
2.2.4与供应商关系状态指标该指标针对供应商和企业关系状况进行考察,确保双方处于优良合作状态。
2.3采购人员绩效评估对采购人员而言,重点考核下列方面的若干指标。
2.3.1采购计划完成率采购计划完成率是表明采购工作者在既定期限内确保生产用料工作水平的考核标准,这个指标越高,意味着采购人员工作水平越高。采购计划完成率等于考核期实际采购量占考核期计划采购量的百分比。采购人员要分析采购周期长短,按照企业相关生产任务的具体采购要求,做好相应安排。采购进货时间过早,可能会占据较多的流动资金,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进货时间过晚,可能无法保证生产需要,进而引发生产问题。同时,购回物资要满足最基本的数量要求,保证所采购的物资材质、质量以及规格,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3.2采购准确率采购准确率指标用来审核采购过程中是否出现漏采以及错采,分析采购数量是否过多或不足的问题,并对严重程度做出判断。
2.3.3采购物资质量合格率采购物资质量合格率等于物资合格次数占采购任务次数的百分比,也就是物资合格比例。采购物资质量合格率是否达到相关技术检验的要求,代表了物资采购人员保证物资质量的程度。
2.3.4企业内部协调状况为了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采购人员不仅要与本部门积极配合,还要和企业中的设计、财务、综合管理、质检以及各个车间等具体相关部门交流和沟通,采购人员和这些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关系,并进行有效协调,能够有效提升采购活动的实效性。所以,在对采购人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单个指标,轻率确定采购工作的优劣,要切实做好具体分析,综合评价采购人员工作。
3军工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类型和要求
3.1根据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及其竞争实力分类军工企业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军工产品,对供应商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都非常高,供应商多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甚至是唯一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为军工企业创造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企业非常依赖这类供应商。而有的供应商为军工企业创造的价值比较少,行业内存在着大量可替代供应商。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存在日益密切的联系,供应商之间也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合作供应商自身的竞争力和增值作用大小决定了它为军工企业作出贡献和创造价值的大小,进而决定了供应商与军工企业关系密切与否。
3.2根据供应商的投入和回报分类企业对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同,投入也有较大差异。优秀供应商不仅非常关注自身能否在短期内获利,更关注自身能否完善和改进相关服务。有些供应商则只注重眼前利润,甚至有部分供应商还可能会给军工企业带来额外损失。因此军工企业要根据不同供应商的具体表现,给予它们不同的回报。
3.3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要求企业要以足够耐心和决心来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稳步增强供应商能力和水平。军工企业考量军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和与各层次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层次的供应商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供应要求、合约要求以及价格要求。双方要以供应链合作为基础不断努力深化战略关系,就供给和需求及时达成一致,使供应商准确地自我定位,根据军工企业的需求和目标,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构建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
4结语
国有军工企业推行集成供应链管理意义重大,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研究工作和业务实践,提高国有军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地提升和促进军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水平。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如图1所示的三层结构[1],通过在结构功能层对商流、物流、资金流的职能管理和业务推进,以实施层的信息技术、策略过程、施设设备及组织变革来实现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各流的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及“三流”之间的集成和协同,从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实现组织的最高使命和战略层的目标。
1.1结构功能层在信息化的今天,敏捷而有效的供应链规划、组织和管理,是以高效协作为前提,以信息流为手段,以有效需求管理为核心,将物流、资金流、商流集成于相互联系业务流程的协调运作,寻求供应链系统中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动态联盟与合作,从而促进供应链速度、成本、效率的优化。从商流管理来看,通过卷烟商流与资金流、物流体系的分离和流程推进,加强采购、销售、服务等营销管理,做好上下游客户服务营销,真正按市场需求,做好客户需求的获取、分析、预测,适时地组织货源的计划、采购和补货。从资金流管理来看,通过对每个运营、管理活动成本、盈利等要素的核算与监控,实现对供应链上的业务单元的准确核算和控制,以缩短对客户订单的响应周期,有效控制产品成本,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资金流的管理目标。从物流管理来看,通过DC、仓库、中转站的规划、选择和网络优化、运输管理的优化、物流服务改进来实现与供应链战略、财务约束相匹配的物流服务。
1.2从实施层来看从实施层面来看,建立在以信息技术和一定设备设施基础上的组织变革、策略流程的创新是“三流合一”和供应链快速响应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因此,信息技术是实现“三流合一”的基础支撑,也是实现供应链快速反应的前提和保证。在烟草商业供应链中,从工商的销售计划衔接、烟草商业的购进、入库,到由烟草商业对零售户的网上订货、卷烟配送构成。在这其中,烟草商业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起着承接工业、零售户的作用。其主要的卷烟商流(不包括烟叶)是指从采集客户订单到与工业企业签订采购合同的过程,包括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货源分配、订单采集、订单管理、需求采集和管理等业务活动;卷烟物流是指从卷烟出厂,到进入烟草公司仓库,再到分拣、配送到零售户为止的过程,包括仓储出入库扫码、入库、存储管理、分拣、打码、出库、出库扫码、送货签收等业务活动;卷烟资金流是指从与零售户的销售结算到与供应商的采购交易、结算、对账、资金转账等的过程。从实施层来看,需要通过对需求、计划、采购、订单、销售、补货等的需求和交易信息共享和协同实现商流的顺畅和协同;通过RDC、DC、中转站的选址、作业流程来实现物流的协同和精益管理;通过精确的资金流收支、核算和监控来实现经济活动价值目标;而每一个“流”重要环节与其他“流”的重要活动间的协同、交互和准确是实现供应链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2烟草商业“三流合一”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架构的初探(Theinitialexplorationoftobaccocommercialagilesupplychai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architecturebasedon"threeinone"concept)
2.1构建“三流合一”集成平台是实现行业敏捷供应链的重要途径国家局提出的CT-155蓝图的根本诉求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总结国内外的优秀实践。根据行业信息化应用特点,构建应用集成架构和技术集成架构一体化的集成平台是实现“三流合一”的重要途径。
2.1.1应用集成架构通过元模型方法构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级信息化架构,包括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在此基础上通过资产疏理和差异化分析,建设并实施符合行业“三流合一”的集成平台架构[2]。从应用架构来分析,从人员、活动、管理记录和活动记录四个维度来记录每一项业务活动,其重点是管控记录和三流活动记录,管控记录是对操作人员所做的业务操作进行合规管理、痕迹化记录、质量监控、平衡记分卡记录和战略关注的工具;三流活动记录是综合记录业务活动的需求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增减变化情况。应用集成必须改变管理流与业务流相脱节,制度规范众多、许多纸质文件传递、人工流转、数据和信息并非数出一门、重复输入、处理、存储的状况,改变实际运行执行烦,效率低,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与管理信息流的融合,实现数据流、非结构性数据的互通和共享。根据管理及应用的详细程度,可将管控记录和三流活动记录中的任一项变量进行细分成若干个子项,例如,资金流,可细分成收入、支出、成本等子项。因此,应用集成架构A可用以下函数表达:A=f{人员(代码、角色、分组、权限),活动(名称,前置条件,模式),管控记录(操作名称、操作者、标准、操作痕迹、质量监控、BSC记录或战略关注),三流活动记录(需求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这样,引入流程智能和平衡计分卡管理思想,进行数据分析,以便于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业务流程协同,对流程节点进行审核、监控、预警以及标准化、精细化、过程化、科学化的全面绩效管理。
2.1.2高效集成技术架构按照国家局CT-155统一应用平台规划蓝图,集成平台指行业统一平台,应具备数据分析服务能力、应用集成与协同能力、信息共享能力、数据传输与交换能力和基础设施资源管理能力。它应能实现企业级“三流合一”内部整合的功能,它一般采用SOA、ESB、BPM、主数据管理、BPEL4WS、云计算、规则、组件、门户等技术搭建可灵活配置的具有集成能力的集成环境、数据环境和行业云环境。与ERP系统架构等其他系统架构相比,这样的架构具有先进、开放、灵活、集成、集约、可配置、跨系统、可扩展、可管理的技术架构,可以更好地利用原有遗留信息系统的资产,使建设集页面、节点、表单、活动、消息、门户、报表等一体的集成平台成为可能。这种架构的优点是可以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共享,将相关企业的WebService集成到云服务环境或自身系统中。但集成的深度取决于统一应用平台基础架构的健壮性和灵活性。
2.2通过导入ERP实现企业级“三流合一”是构建敏捷供应链的基础一体化数字烟草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实施ERP,其优点是为“三流合一”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实现了财务业务的及时、高效、精准一体化的成本核算。ERP系统一般具有较强的流程引擎和较完善的流程管理功能,世界级的ERP产品在其系统架构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并保持超强的研发优势,从而保持了其产品在系统架构、流程管理等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著名的SAP的NETWAVE具有建立流程模型、、维护、跨系统组合等诸多功能;能提供支持BPMN/BPEL等协议的流程建模、定义、编辑、集成和仿真工具,确保业务流程设计开发过程的快捷和高效。同时,加上ERP在数据关系定义上严密科学,使得与业务流程相关的“三流”信息严格同步。ERP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企业内部尤其是ERP系统中的“三流合一”。为了适应供应链合作的需要,可能通过ERP提供的接口来实现与企业内部其他系统之间的互通和应用,以实现“三流”的分离推进、“三流”集成和协同运作,以信息流驱动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实行业务过程的不断优化。
2.3混合模式这种模式引入ERP管理思想和企业集成架构的理念方法,内核应用采用ERP的架构,非ERP应用则向企业集成平台发展[3]。这种模式的集成包括企业内部的ERP系统集成和外部的ERP系统集成。而对于内部集成,又可以区分为ERP系统之间的集成以及ERP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对于外部集成,也同样包含与ERP之间或其他系统之间的集成[4]。这需要从组织架构、主数据等企业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采用ESB、SOA、BPM等技术进行企业集成平台进行规划、设计和研发。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企业内部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企业的应用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实现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商务、交易、结算、物流等数据的交换;实现SCM系统与和ERP、DRP、WMS、TMS等商流、财务、物流系统之间的集成。这里举一个订单处理环节三流合一的例子:业务单元通过网订或电话订货获取的客户订单由WMS根据对零售客户的送货时间等服务承诺,对订单进行按线路优化排程,形成合理的订单波次,传送给分拣系统;同时,将订单汇总后生成的出库数据一方面传送给WMS以给分拣补货用,另一方面物流系统中产生的出库单据凭证传送到财务系统,财务系统以此进行存货核算。分拣系统在进行数字拣选处理并将订单发送给打码到条分拣中心控制机,进行分拣、打码到条处理。打码到条后的卷烟按户进行包装后,按TMS计算获得的车辆和送货线路、时间窗口进行送货和签收,保证按时送达,还可以通过ETL定期抽取到物流运作管理系统,使得物流运作管理系统能够跟踪管理整个货品的物流过程。从而实现了商流、资金流、物流的同步运作。
3结论(Conclusion)
通过以上对烟草商业物流、商流、资金流“三流”运行和敏捷供应链功能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构建具有“三流”合一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架构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而实现的路径和方式需要应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情况选择。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产业集群不仅强调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意义上资源、产业的聚集,更有产业上的专业化特征。它们在价值链/供应链上存在横向的规模化和一定产业范围内纵向的专业化,这种横向的规模化不仅仅体现于生产制造上,同时也在产业链各专业方向如研发、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价值环节上得以体现,从而形成集群网络价值链/供应链。如果没有供应链特征存在的集群网络会导致组织内企业生产同质化、无差异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是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如果没有集群网络,供应链系统组织会因只有合作而无竞争而沦为低效率的组织。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两者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具体体现在:①产业集群为供应链的良性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②供应链的发展与完善是产业集群的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和手段;③在协同、集成过程中成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在战略目标上趋向于资源优化配置,强调产业集群(供应链)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产业集群各企业的集成化管理,着重从集群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创新能力的加强等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真正优势。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
1、明确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主体。产业集群是可以看成是一种“扩展”企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类组织:①政府、宏观管理者。②核心企业。③相关中小企业。④其他组织。
从产业集群的各个主体关系来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以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往来以一定的正式规则(契约)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核心企业凭借自己拥有的特质资本(技术、产品、品牌、管理以及优秀文化等),吸附并聚集其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引导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也是集群的竞争力之所在。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讲,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产业集群的领导者,供应链管理的主体。其他组织形式发挥其相应的管理作用,政府主要是政策引导和公共产品的建设;相关中小企业在在核心企业的引导下在纵向上与其进行协作并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使核心企业不断强化其核心优势;中介机构能把核心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强化联合行动效应,逐渐形成企业网络,使分工进一步发展,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平台。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施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必须构建适合于供应链管理要求的运作平台,使集群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衔接、通畅,各节点企业在相应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除构建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平台之外,产业集群的良性运作还需其他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如构建知识传播体系,可以从建立企业家俱乐部、建立大学或与大学联合成立分校、设立产业链关键环节研究所等入手,建立企业的知识库、知识管理与创新体系、企业知识管理的风险防范体系、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等。如构建信用平台,通过金融、供应链核心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联合,建立集群内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等。而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平台应以区域政府、行业组织、集群核心企业为主,集群内各个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建设,共建、共享、共同维护。
3、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的运行机制。①产业集群的协调机制。产业集群供应链协调机制在供应链运行中具体有以下几种策略方法:a.集群企业同步供应链计划。实施集群企业同步供应链计划既符合集群整体利益又是集群生存的需要。产业集群把各企业分散的计划纳入以产业中龙头企业为主的整个供应链计划中,集群内企业成员根据共享的市场需求、生产、库存、销售及流程信息而进行的具体生产安排、库存补充等措施,在联合设计和计划下对产业集群进行整体集成化管理,实现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而使集群供应链有效地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性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b.协调业务流程。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由于信息充分交流共享以及实施同步供应链计划,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便形成步调一致的业务流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企业包括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合作设计流程并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或改进,并尽可能将流程机制化,实现协调、紧密、及时、准确和高效率。c.协同管理。一是库存的协同,通过库存的协同,使整个集群的供应链中的库存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在各节点企业间传递,使各企业步调一致,形成合理的供需关系,降低库存水平。二是技术的协同,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协同管理,在一定条件下共享技术资源,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大大降低了集群运作成本。三是人力资源的协同。在集群内部实行人力资源的协同,能充分利用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并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集群的人力资源水平等。
②激励机制。在产业集群里实施激励机制,首先要进行一个全局性的合作规划,对各个成员的行动进行优化组合,使集群的供应链合作能够达到最佳利益点;其次要在全局规划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各个成员的要求,使集群的激励机制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行动激励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一个良好的集群供应链激励机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对成员的有效激励,激励成员提供真实的信息,激励成员采取供应链合作规划所规定的行动;实现供应链合作总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持公平性;激励措施的适用范围要广,适应性强,容易实施;实现集群整体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最佳,竞争力最强。
③集群文化。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产业集群文化是指有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它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它所倡导的信任与合作精神、共享的商业理念和行为规范、积极创新和奋发向上的事业态度是产业集群供应链运行机制的基础,否则,谈不上集群企业的协调与激励。产业集群是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而构成的企业群体。文化是一种“粘合剂”,集群企业因为集群文化所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管理制度和道德准则而凝聚在一起。
4、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提高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水平。ERP系统是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例如,2002年福州东南汽车公司启动了“东南汽车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
①追求整体供应链效率促进企业之间使用同样的ERP系统和企业管理模式。东南汽车公司外资合资方在台湾的母公司运用了鼎新的ERP系统,因此,合资企业成立后东南汽车公司也采取了同样的鼎新ERP系统,实现了福州公司与台湾公司在管理模式上的趋同。但是,由于东南汽车公司的配套厂的信息化水平并不是很高,没有利用ERP来管理企业。因此,尽管东南汽车公司追求的是零库存,但是由于配套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人工干预过多,导致配套厂的库存高,整体的供应链效率低。于是,东南汽车公司根据配套厂的ERP需求,把配套厂的ERP系统的实施纳入到了东南汽车公司的“东南汽车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中”,由东南汽车公司牵头在神州数码公司的配合下分三个阶段对30家配套厂实施了与东南汽车公司一样的ERP系统,实现了30余家配套厂与东南汽车公司的管理模式趋同。
②企业计划管理模式趋同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同步生产。东南汽车公司属于混线生产,得利卡、富瑞卡等几款车同时生产,因此,对于配套交货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极严。ERP系统的使用使得东南汽车的配套厂与整车厂有了趋同的计划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之间的计划标准化、计划之间的衔接与转换继承性强、封装性好,实现了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同步生产。东南汽车公司以及配套厂的ERP系统中除了典型的销售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外,还有看板管理系统、MRP计划执行系统等。因此,30家上了ERP的汽车配套厂可以直接从东南汽车公司的供应链网站下载供应计划,将东南汽车的订单、序列、未来6个月的成车计划、旬定单转为配套厂的销售定单。东南汽车网络制造与供应链协调以各个企业的ERP系统为基础在汽车城区域网络和信息交换平台上进行企业之间的数据直接交换,使得汽车城的供应链协作更加顺畅,实现了企业间的联合同步生产,协同成本下降,企业集群的柔性和敏捷性增强,更主要的是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提高了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水平。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在物流活动中,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对或错的组织结构,并且每个企业的自身特点不同,所处环境的也不相同,因此适合任何企业的物流组织设计方法其实是并不存在。但是,在企业多年来的发展和总结的经验上表明,创新企业物流组织存在一般的模式,这些模式对大多数企业是适合的。主要表现在:智能化组织向一体化组织延伸,虚拟化物质组织,水平组织结构以流程为导向,建立物流战略联盟,整合与外部企业供应链,提高集体竞争力。
二、创新物流管理技术
物流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之一,物流管理上的创新就是要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集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保障生产厂商尽量避免出现库存积压的现象。同时,为了满足企业物流管理的需求,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减少产品运转周期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现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必然离不开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物流硬技术,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首先,企业必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资金、先进技术等来改善我们的物流设备、设施,要转变企业的一些落后观念,如注重眼前的利益、将精力放在扩大规模上以及对企业下层部门的垄断保护等。其次,企业还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形成一个虚拟、动态、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系统,实现企业物流活动各环节最合理的增值。最后,企业应加大投入、建立起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以物流管理信息化带动物流管理现代化,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三、创新现代物流管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建立和创新现代物流管理机制,以确保企业的每项物流管理职能能够全面贯彻于物理服务中。如企业可以建立物流管理领导小组,设置物流办公室等物流管理部门,赋予这些管理部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同时,明确其规划、组织管理供应链职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建立物流协调会议的相关制度,企业的管理者要定期召开企业内部商谈会议,或者邀请相关的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参加,共同商讨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及如何改进企业物流管理等。
四、培养创新性物流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在物流创新中,培养创新性物流人才,不仅关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还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专业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物流人才培养机构的联系,深入到高校物流专业中,组织物流从业人员参加高水平的物流培训班。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人员竞争机制,让相关技术骨干进行物流操作示范,树立良好的职工榜样,提高职工内部的竞争力,督促其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企业必须同实际工作者进行理论与经验上的交流,吸取其他国家或企业的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更多的创新性物流人才。
21世纪的物流时代,是供应链的时代,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创新。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物流创新工作中,企业及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创新性的物流服务理念、物流组织、物流管理技术、以及现代物流管理机制,培养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物流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307.html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老九门经典台词分享11-09
描写三月的雨优美句子07-22
护理专业实习报告11-29
临时工作证明优秀10-31
顶账的协议书10-18
毕业晚会活动策划书优秀08-27
看《动感伙伴计划》感想01-07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10-05
新生入学的新闻稿08-10
新起点优秀抒情作文12-17
初中材料作文11-26
描写动物的说明文11-19
初一我们是一家人的主题作文10-28
初一语文《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反思12-23
小学一年级谜语09-27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