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项目;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4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能够吸收相关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学龄前儿童的口腔问题是当前临床广受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做过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当前(4-6岁的学龄前儿童出现龋齿的概率达到了80%,相对于发达国家龋齿概率10%形成了强烈的对比[1]。为了能够提升我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的质量,我院联合多家医院并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展开“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项目”,该项目和幼儿园的日常卫生保健工作进行结合,最大限度地推动该项目的开展深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区部分幼儿园,共有学龄前儿童1500名,儿童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为6岁。
1.2方法
1.2.1内容明确内容,主要如下:对儿童的家长、幼师、保健医生还有儿童本人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对于儿童的教育需要浅显易懂,指导其刷牙还有保健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定期向儿童的家长以及幼师反映儿童口腔状况,定为每学期一次。洁治:每个学期均要对儿童进行一次洁治,主要有软垢刮治以及对牙龈炎进行局部处理。对于儿童的刷牙效果通过菌斑染色剂进行检查。儿童年龄在3岁以下的用2%氟化钠溶液对其局部进行涂布,一般来说每周需要进行1次,1个疗程为4次,每天需要进行2个疗程,由幼师或家长帮助儿童完成。在符合相关条件的范围之内将六龄齿窝沟进行封闭处理并完成龋齿填充的工作。本次项目的目标为: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刷牙率不低于80%,儿童对于口腔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低于80%,保健牙刷的使用率还有儿童口腔保健的覆盖率均不低于80%,对于年龄在5岁以上的儿童,无龋率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15%左右的比例,而六龄齿的保护率则需要在原来基础上上升10%。本次项目收费价为一位儿童价格为40元,每间隔一个学期收取一次。
1.2.2培训我市卫生部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主要人员,组织起相关专业内容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对象有参加此次项目所有医院的口腔科医生、护理人员,所有参加本次项目的幼儿园保健医生。因为本次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儿童本身的特点,对以下对象进行重点培训,主要是:幼儿园保健医生、幼师以及保育员。培训内容主要如下:学龄前儿童相关口腔保健知识,刷牙牙膏选用含氟牙膏以及了解如何通过牙菌染色检查的方法对刷牙效果进行测定。
1.2.3宣传活动很多家长及幼师对于儿童牙齿口腔都持有以下观点,认为乳牙早晚都要更换,因此无须对它太过重视,这种陈旧的错误观念需要得到纠正。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得家长幼师了解儿童严格进行口腔卫生行为规范以及对于乳牙进行保护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注重口腔卫生,防止出现龋齿。
2结果
在本次开展项目活动之前,我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出现的平均概率为65.0%,而儿童的龋齿平均颗数为3.11颗。经过3年的项目开展之后,我区幼儿园的覆盖率达到了56%,所有学龄前儿童覆盖率超过了50%;而幼儿对于相关口腔保健知识也从最开始的25%左右提升到了96.2%;在项目完成之后我区妇幼保健机构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模式出现重大变化,幼师、家长以及儿童对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良好的口腔保养习惯;6岁儿童无龋率有明显上升而龋齿颗数则有所下降。
3讨论
本次项目的展开主要是为了提高学龄前儿童在口腔保健方面的水平,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这个项目有多个机构一起合作,在本次项目活动展开之后基层医院对于幼儿口腔保健的防洁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得妇幼保健机构在相关服务上面产生模式的根本性变化,以往仅仅是被动的等待幼儿口腔出现问题之后进行治疗,而本次项目则是提倡其主动走进幼儿园,这种服务模式的改变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使得幼儿园群体能够受到更加规范专业的服务从而使得学龄前在口腔保健方面水平能够大幅度的提升[2]。
本次项目另一个重要的转变在于妇幼保健机构在对幼儿园保健技术指导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两者之间构建起了网络联系,这样使得工作的展开更加顺利。妇幼保健机构能够对于学龄前儿童对口腔保健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幼儿园幼师以及相关负责人一种间接的督促,而且幼儿园能够对项目的来源还有目的等明确了解,积极配合工作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儿童对于营养的摄入以及性格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健康的牙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乳牙迟早要换掉的错误观点,使得幼师或者家长都对儿童的牙齿在保护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而这个项目的展开需要家长的配合,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经济费用,所以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不仅需要对幼儿开展工作,家长的思想工作也非常重要。幼师通过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诸如讲故事、刷牙操或者集体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刷牙爱好。
综上所述,建立活动项目全方面地促使儿童家长以及幼师加入是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同时能够迅速提高当前学龄前儿童群体的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1:156-157.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2
1.1母亲口腔健康状况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调查儿童160人,患龋齿的67人,患龋率为41.88%。母亲患龋齿的儿童患龋率为51.43%(36/70),母亲未患龋齿的儿童患龋31人,患龋率34.44%(3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
1.2母亲文化程度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按照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分为两组,母亲的文化程度不同,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同。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儿童患龋率为57.81%,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儿童患龋率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5)。
1.3母亲口腔保健知识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按照母亲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不同分为两组,母亲口腔保健知识水平较低的儿童患龋率为56.41%,明显高于母亲口腔保健知识水平较高的儿童患龋率(37.19%,χ2=4.48,P<0.05)。
1.4母亲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按照母亲刷牙频率不同分为两组,母亲每天刷牙1次的儿童患龋率为45.16%,高于母亲每天刷牙2次的儿童患龋率30.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P>0.05)。
2讨论
龋齿是一个多因素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引起,龋齿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行为及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母亲在孕前、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胚胎时间的乳牙发育。对儿童而言,母亲是与其接触最早、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在儿童健康生活信息的获得及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母亲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该研究探讨了母亲的口腔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
调查结果发现,母亲的口腔健康状况对儿童口腔健康有显著影响,母亲患龋齿的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母亲未患龋齿的儿童患龋率。张侬等对母亲患龋与婴幼儿龋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母亲患龋水平会影响婴幼儿龋病的发生率。该研究认为母亲与婴幼儿频繁接触可能导致母婴间变形链球菌的感染,母亲患龋状况直接影响到婴幼儿龋病的发生率。也有学者认为,口腔健康状况好的母亲,其口腔保健知识水平高、口腔保健意识强,她们通过影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
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相关,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对口腔健康要求越高,对儿童教育越好,其儿童的饮食习惯、饭后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及时就诊等口腔健康行为就越好。调查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较好,这与Eckert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众多研究表明,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与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健康状况有关。母亲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或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有利于母亲改变口腔健康行为,而帮助或督促孩子刷牙、检查刷牙的效果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有保护作用。相反,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其子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就差。调查结果也显示,母亲口腔保健知识水平高的儿童患龋率明显低于母亲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低的儿童。Maternal等认为母亲的刷牙频率、饮食结构等口腔健康行为可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从而影响微生物数量及无机离子含量,最终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母亲每天刷牙两次的儿童患龋率低于母亲每天刷牙一次的儿童,但并无明显影响。这与上述研究不同,可能与调查中大多数母亲的刷牙频率都不高,样本量不够有关;也可能与儿童年龄过小,不能有效的学习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儿童口腔健康与母亲的口腔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口腔保健知识有关,而目前我国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需加强对母亲的口腔健康教育,强化母亲的口腔保健意识,提高母亲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对保护子女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口腔健康;5岁前儿童;影响因素
1我国儿童5岁前的口腔健康情况分析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高,5岁儿童患龋率与龋均都不断增高。农村儿童的龋病的流行状况要比城市儿童严重,通过对三个区域的调查都显示这种特征。就好发牙为来说,患龋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下颌乳中切牙。那么危害5岁前儿童口腔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这与儿童的家庭环境、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状况、饮食习惯、口腔治疗等都有重大的关系。
2影响5岁前儿童口腔健康的因素分析
2.1地区因素:郊区和农村儿童龋病严重儿童所在地区是影响患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地区不同,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就会不同,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会有差别,在对待儿童的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郊区和农村儿童的龋病要比城市严重,都是影响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农村家庭的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缺乏,态度不积极,很多儿童有含糖饮食习惯,也没有很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龋病率很高,是城市市区儿童的1.8倍多。
2.2家长文化程度因素调查显示家长文化程度与儿童的患龋情况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患龋情况就越轻,反之就越严重。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家长,其子女患龋病的程度要明显轻于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家长,因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能力更强,而且具有主动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意识和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这容易让他们得到更多、更丰富、更准确的口腔保健知识,且对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持正面积极的态度。
2.3含糖食物的摄入的方法与频率调查显示患龋严重程度与睡觉前含奶瓶儿童的频率呈正相关。含奶瓶睡觉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奶瓶中的含糖液体与乳前牙会有长时间接触,这时期的乳牙刚长出不久,还没有完全矿化,很容易受到糖分的侵蚀。再有含糖饮料与食物等摄入的频率越高,儿童换龋病的概率就越高,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因为糖的摄入增加会令儿童口腔内的变链菌等致龋菌可分解底物增加,进而增加产酸,侵蚀了牙齿。在5岁儿童中,每天吃甜点两次及以上会比每天吃少于一次甜点的患龋严重程度高4倍多。因此应该在以后的口腔健康宣传教育中重视对含糖食物合理摄入频率的教育。
2.4主动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治疗龋病而不是预防经过多因素分析,5岁前儿童龋病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是“过去一年有没有看牙”,但是结果却令人惊讶:过去一年接受口腔服务的儿童龋齿情况反而更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分析发现,原来只有15%的儿童是去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和预防性治疗,而85%是为了治疗已经发生的口腔疾病。即主动就诊是为了治疗而不是预防,只有当龋病严重了才带子女就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即使像巴西这种发展中国家,主动就诊中接受涂氟等口腔预防措施的也达到60%以上。
3加强5岁前儿童口腔健康的对策
3.1加强郊区与农村儿童口腔健康保障力度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家长学历低、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这些一般发生在郊区和农村当中,其家庭中子女的患龋率也高。这些地区是口腔保健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但却拥有很庞大的儿童数量。为此必须将口腔保健的公共卫生资源向郊区、向农村倾斜,构建郊区和农村的口腔保健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既要将口腔保健宣传教育走入乡镇、农村,更要走进每家每户。
3.2家庭干预策略家庭干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低龄儿童和学龄儿童干预策略。
3.2.1低龄儿童家长家长要尽早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培养儿童接受口腔清洁的意识,这些要从一点一滴的行为中去实现。比如每次喝奶后,用清水纱布擦拭孩子口腔,帮助婴儿提前感知口腔清洁;在孩子萌出第一颗牙后,就帮着婴儿刷牙等;基于含奶瓶睡觉的危害,睡前应尽量减少喂奶的次数,提倡多量少次;睡前不能清洁婴儿口腔的,应该在喂奶后饮用清水,达到间接清洁口腔的目的。
3.2.2学龄儿童家长学龄儿童这一阶段的身体和心智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养成自我的口腔清洁习惯,教授孩子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例如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对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教育,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对儿童第一颗恒牙的保护,比如窝沟封闭,氟化物的应用;对于含糖食物的控制方面,家长可以记录儿童含糖食物的量和时间,指导孩子正确规划合理的摄入量,培养孩子自我口腔健康管理能力。
3.3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去拜访专业口腔医生龋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儿童治疗时的不适感也越少,将来对于口腔治疗的恐惧感也越小,同时疾病的预后也越好。但是很多家长没有主动定期带儿童看口腔的意识和习惯,直到孩子龋病发展严重了,才带孩子去看,这种被动就诊导致龋病发生率增高,且严重。所以我们应该向家长强调儿童龋病的危害以及早期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去主动了解儿童的口腔状况。
参考文献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托幼机构;儿童;龋齿;患病率;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38-02
龋齿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细菌性疾病,可以引发牙齿病、根尖周围炎等疾病。龋齿疼痛影响儿童进食,严重者甚至影响恒牙生长,对儿童的发音及容貌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危害了儿童身心发育健康。为了解博山区托幼机构儿童龋齿发病情况,探索适宜的干预措施,笔者现将3年来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0年博山区39个托幼机构13184名儿童查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6683名,女6501名;城区9378名,农村3806名;年龄3-6岁。1.2方法
2008年起,在托幼机构儿童查体的同时,自然光线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我院儿科医生按照视诊法检查口腔,按照国家龋齿病统一标准,凡牙本质滑面或沟窝有明显的色、形、质龋性改变者诊断为龋齿。不分度,不计数,只统计乳牙,牙齿成块损落及修补龋齿均列入统计范围。查体期间对托幼机构儿童发放口腔保健宣传单。做好口腔保健指导,指导儿童正确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并进行1年1次氟化泡沫防龋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39家托幼机构2008年儿童龋齿患病率为4353%,2009年儿童龋齿患病率为3553%,2010年儿童龋齿患病率为27.67%。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儿童龋齿患病率逐年降低,2年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3.1儿童龋齿原因分析
儿童龋齿发病原因主要有:①乳牙解剖形态易致食物滞留;②乳牙的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③儿童饮食多为软食,含糖量高,并且喜吃甜食,口腔产酸多;④儿童口腔的自洁能力弱,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差,因此儿童易患龋齿。3.2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儿童摄取过多的甜食、软食之后,未及时清洁口腔,会使牙齿表面的菌斑pH值急剧下降,使牙齿脱矿进而形成龋齿。因此养成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等习惯能够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3.3口腔卫生宣传的重要性
家长对儿童口腔的认识与儿童龋齿的发生密切相关。家长与儿童的生活密切,及时地监督和指导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做好口腔卫生保健。3.4氟化泡沫防龋效果
氟化泡沫是目前公认有效的一种新型局部防龋材料,它能增加牙釉质表面的抗酸和再矿化能力。氟化泡沫以泡沫形式附着在牙齿表面,并连续不断地释放氟化物,以确保牙釉质达到最大量的氟离子吸收,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多种口味,易于被儿童接受。3.5城区农村儿童发病率差别
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家庭食物种类已与城区没有太大区别,并且农村家长对儿童健康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因此采取同样的干预措施,城区与农村儿童龋齿患病率将明显减少。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 R 788+.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54-02
【关键词】 牙,乳;龋齿;儿童,学龄前;聋
儿童龋病可以波及多个乳牙,引起广泛龋损,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1]。研究儿童龋患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学龄前聋哑儿童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2]。为了解学龄前聋哑儿童龋患,为聋哑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参考,笔者于2006年6月对鹤壁市聋哑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鹤壁市学龄前儿童975名为对象,其中聋哑学校198名、社会福利院44名、博大幼儿园450名、商业局幼儿园28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聋哑儿童242名,非聋哑儿童733名。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按照临床常规检查方法,统一诊断标准后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采用自然光线,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包括探针、镊子、口镜等)进行口内视诊,直接检查龋齿个数,以明显龋齿洞或黑点为诊断标准进行记录。
1.2.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学校教师和福利院保育员,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刷牙习惯、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统计有效刷牙人数和有效刷牙率。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75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儿童患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聋哑与非聋哑儿童患龋情况 3岁与6岁儿童患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聋哑儿童:χ2=5.07,P<0.05;非聋哑儿童:χ2=4.91,P<0.05)。见表1。
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55.37%)和龋均(0.90)均高于非聋哑儿童(46.10%,0.64),2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
2.2 聋哑与非聋哑儿童刷牙情况比较 聋哑儿童住校期间或在福利院集体生活中,在刷牙习惯、刷牙次数及刷牙时间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刷牙率为38.43%,有效刷牙率为39.78%;而非聋哑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与监督下刷牙率为71.90%,有效刷牙率为54.08%。聋哑儿童刷牙率和有效刷牙率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6.47,P<0.05或P<0.01)。
3 讨论
调查显示,该市3~6岁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非聋哑儿童,患龋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30%)[3],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聋哑儿童的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与聋哑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及社会、家庭对聋哑儿童口腔卫生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机体各种内在因素均影响龋齿的发生,而不良的口腔内环境是导致龋病的直接原因。由于聋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口腔利用率较低,在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产酸,在口腔细菌和口腔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使牙齿失去钙质,随之脱矿、变软、变黑,最终形成龋坏。
聋哑儿童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调查的聋哑学校与福利院中,聋哑儿童大部分为寄宿制儿童,多数来自农村或为被遗弃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口腔健康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口腔卫生观念和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聋哑儿童的有效刷牙率仅为39.78%,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54.08%),这是导致聋哑儿童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的又一因素。经调查,许多聋哑儿童的家长及教师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对儿童口腔保健的要求很低,加之口腔科医生在为聋哑儿童服务时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
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最主要的致病菌。邹静等[4]研究认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被调查的学龄前聋哑儿童过着寄宿制集体生活,由于混合使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变形链球菌容易在儿童中形成水平传播,导致患龋率增高。被调查的非聋哑儿童多为散居生活,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釉质发育期间的不良因素。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预防龋病。口腔健康行为以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定期检查较为重要[5]。因此,聋哑儿童的龋病预防应从加强聋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聋哑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特殊语言教育,指导聋哑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有效刷牙率,适当增加口腔功能利用度[6],加强集体用餐管理,减少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的水平传播。社会相关部门应把聋哑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纳入儿童保健范畴,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李晓枫,高晓虹,张翠丽,等.大连市某区3~5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 003-3 004.
[2] 杨是.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140.
[3] 岳松龄.中国人患龋情况初步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1):55.
[4] 邹静,尚冉,凌均,等.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388-390.
[5] 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01-102.
[6] 张忠丽,顾文军.口腔致龋原因分析研究.口腔医学杂志,2004,5(13):76-79.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正畸治疗;防龋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错颌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居龋病、牙周病之后,其中学龄前儿童的错颌畸形患病率为51.84%,正畸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龋患发生,对保护儿童口腔健康意义十分重要[1]。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特点是甜、粘、软,且口腔卫生的维护防护能力差,这就加重了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龋患的发生。本实验正是研究如何降低正畸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3月到2010年8月本院辖区内3~6岁儿童长期进行口腔检查,全部为乳牙,全部乳牙萌出并建合进行正畸治疗前对其口腔内患龋病及牙髓病的牙体进行完善的治疗,全部治疗和研究过程均在本医院门诊完成。
1.2治疗方法项研究工作由专业的儿童正畸医师和儿童牙体牙髓科医师共同协作完成,研究者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正畸治疗过程平均为6个月。接受正畸治疗的学龄前儿童2100名,平均随机分成三组,每组700名,第一组为氟化泡沫与窝沟封闭组,即治疗前接受教1~2次氟化泡沫涂布和一次后牙窝沟封闭治疗;第二组为口腔健康教育组,即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初诊时健康教育和治疗中健康教育,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日常饮食指导、矫治器日常清洁方法等;第三组为对照组,即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未采用任何防龋措施和相关治疗。
2结果
三组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的发病率,氟化泡沫与窝沟封闭组、口腔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患龋情况比较
例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总例数700700700患龋人数3352216患龋率(%)4.77.430.83讨论
近年来儿童患龋情况明显好转,患龋率及龋均较以前明显降低,这表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2]。包括技术方法和思想教育宣传方面。在本实验中受检儿童患龋率及龋均明显下降的经验分享如下:所有3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都进行每年两次的涂氟保护漆工作。氟保护漆可以在牙釉质表面形成氟化钙,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氟离子可以渗透到牙釉质内,以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这与本试验第一组情况相吻合。其次家长和幼儿园应该通力合作,多举办爱牙、护牙讲座,强调乳牙防龋的重要性,为孩子购买含氟牙膏刷牙,督促早晚刷牙,减少食糖量。邀请保健医经常对儿童进行防龋爱牙宣传。这与本试验第二组情况吻合。本项研究对于龋病的认定标准统一,即牙釉质出现脱矿。实践证明,学龄前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中进行氟化泡沫保护、窝沟封闭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患龋率,合理有效的初诊及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十分必要H,同样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3]。在基层医院的口腔科医师应宣传和普及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广泛开展正畸治疗前及治疗中的防龋治疗措施,儿童口腔正畸科医师应该与儿童口腔内科合作,促进治疗的完善[4]。
目前有研究显示,儿童戴正畸固定矫治器之后,牙齿的釉质表面形成的脱矿白斑增加。原因是在矫治过程中,儿童的口腔自洁能力降低,容易导致菌斑沉积,食物残渣滞留较多。有研究检测了正畸儿童的龋病活跃性,了解了固定矫治和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牙齿矫治过程加强监控,同时采取重点的预防措施。儿童口腔里定居的的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有研究人员对正畸儿童组和正常儿童的组间龋病活跃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示正畸儿童口腔的变链菌和乳杆菌计数都比正常儿童组要大,两组细菌的产酸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另外发现对比儿童固定矫治中龋病活跃性结果发现,细菌的产酸能力在正畸治疗中3~6个月中显著增强。龋病和链球菌的关系十分密切,有链球菌致龋研究显示变形链球菌是各种链球菌中具有最强致龋齿能力的菌种,一些学者采用计数变形链球菌数量的方法对口腔菌斑的致龋能力进行分析。Jordan等学者对儿童正畸治疗前和正畸治疗过程中 1~4个月的儿童患者的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进行了计数,结果显示变形链球菌数量在矫治过程中有显著增多的现象。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在佩戴了矫治器之后经常有牙龈炎、牙周炎、龋坏和溃疡等口腔疾病出现,这些疾病的引发原因和口腔卫生不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儿童耐心说明养成餐后刷牙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的患者刷牙的习惯一般在早晨,其实这是一种被误解的刷牙方式。正确的刷牙方法一般是要做到餐前漱口和餐后刷牙,儿童喜好吃零食所以要特别注意进食零食之后要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对于口腔的卫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需要向患儿以及患儿的家长讲清楚正畸矫治器附件是不影响刷牙的,只要刷牙方法得当是不会使托槽脱落、唇弓折断、牙龈出血和牙齿磨耗等现象发生的。刷牙时的牙刷要选用软毛牙刷或者软毛的正畸专用牙刷,原因是软毛牙刷不仅能够使牙齿和矫治器件得到清洁,而且还能使牙龈得到按摩,防止牙龈炎发生并且有一定的治疗炎症作用,同时患儿牙齿本身的机械磨损作用也低。牙膏的选用,一般最好选择含氟和有去渍功能的。刷牙方法和常规的方法基本保持一致。每个患儿都要先进行牙周清洁再进行矫治,在矫治过程中由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很难进行,牙面上很容易附着软垢,这就导致牙结石很容易产生,还容易导致牙龈发炎,如果自身处理较困难则由医护人员协助洁治。口腔的卫生维护需要贯穿矫治的过程始终。在装配矫治器时每一个细节都和口腔卫生维护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杰.武汉市中小学生患龋情况10年对比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3):158-159.
[2]郭影,黄薇.儿童龋病与吃糖行为的关系.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22-23.
[3]黄海燕.青少年口腔正畸相关因素的分析.当代医学,2009(07):131-132.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7
龋病、牙周病、牙髓病等口腔疾病已经给儿童口腔健康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5岁儿童乳牙疾病的患龋率为66.0%,有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 28.9%,表明我国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较高,接受治疗的却很少[2]。为改善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口腔健康标准,“牙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在口腔保健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不少研究表明,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在口腔保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为此,本文综述如下。
1 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主动了解并掌握足够的口腔保健知识,家长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对儿童口腔保健的教育[4]。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牙齿发育阶段提倡使用不同的口腔保健方法,家长指导孩子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孩子在牙齿萌出初期,晚上不要让孩子含奶瓶睡觉,或者尽早不让孩子使用奶瓶,避免孩子的乳牙刚萌出不久就龋坏。从3岁以后,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并教其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要限制孩子甜食的摄入,多吃五谷杂粮,锻炼口腔的咀嚼能力,多吃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5]。家长也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口腔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通过检查也能发现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常见疾病,如龋病,发现后,即可将其控制或预防在萌芽状态。
2 学校教育
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口腔状况。在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后,尤其是进入的学校采取住校全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学生的生活方式对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更是大,学校应积极进行干涉引导和教育。在课余时间里,学校可以邀请口腔方面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传授口腔保健知识,可以开展小班化论坛,面对面解决学生、老师关于自身的口腔问题,更正其对于口腔保健的常识性错误,可以搭配宣传单,宣传资料的发放,反复播放广播和视频,积极开展一些关于口腔知识的竞赛,进一步巩固知识。学校也可以对老师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教案培训,教授最新的口腔知识,介绍口腔保健的经验和方法,让老师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一对一的解决[6]。
3 儿童本身
儿童本身对于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和日常养成的习惯极大地决定了其口腔的状况。处于成长期的儿童,接受能力强,求知欲足,通过家长、学校的教育和自己的学习之后,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大大增强,他们能自主选用小头软毛牙刷,每天刷两次牙,每次刷牙3 min,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竖刷等,他们能够渐渐意识到经常吃甜食喝饮料对牙齿有害,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对牙齿有益,锻炼身体能增强免疫力,避免一些口腔疾病的发生。一段时间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经过6个月的调查,儿童受教育后,其牙石检出率,患龋率显著降低,菌斑指数,龋齿数结构有明显改善[7]。在同辈中,会存在一种同龄人领导的潜在性影响,同龄人之间的学习速度甚快,没有心理障碍,孩子在互相学习的环境中,能更好得将口腔保健知识掌握好[8]。
4 医疗预防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篇8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 班学生共150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各50人,通过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口腔健康 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教育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在教育前3组差异无显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性 (t=9.38~24.14,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组 和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5)。结论 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这项工 作有效、经济、广泛、持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农村人口;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资源有限,长 期以来没有规范有效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持续开展,造成农村儿 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 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总结多年农村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就 是将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儿 园、学校老师,替代医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这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长期、广泛开展,逐渐形成 规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对这套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际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班学生共150 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 对照组各50人。模式教育组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 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训.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分 为3~5岁、6~11岁、12~18岁3种版本,分别制作 了教育幻灯、手册、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岁版本。其教育内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识:牙齿的解剖构造、恒牙介绍、口腔健康标准;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疗知识:龋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疗知识;③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刷牙方 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线的使用,窝沟 封闭,健康饮食及定期检查牙齿等知识;④儿童前牙 外伤的紧急处理知识.
1.3 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 为养成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识、态度和行为,学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个月用相同调查问卷测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统计软件对结 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 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 性(t=25.14、15.83,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q=1.51,P>0.05)。见表1.
2.2 口腔健康行为养成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养 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30、9.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显著性(F=40.78,q=11.94、10.12,P0.05)。见表1.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是实现 人人参与并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也是口 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通过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口腔保健意 识也会相应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组和医生 教育组在教育后无论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n=50,-x±s) 组别时间知识知晓率(χ/%)行为形成正确率(χ/%) 空白对照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医生教育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与同组教育前比较,*t=9.38~24.14,P
腔保健行为养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证明 该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可以在临床、学校、社区等场 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3]。与学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 知识[4]。小学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期,小学生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学到的 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 的意义[5]。本模式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学校老 师完成,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项优势,解决了农村医 疗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能持久广泛地 开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针对我国农村现状,由于我 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发过程中,不仅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制作了简易展板,使这项工作能在各种教育条件 下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与专 业医生所达到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为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我们在青岛周边农村实验推广这种模式, 通过当地教体局组织,对该区学校相关教师进行了 培训,在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远期效果.
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被我国所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创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没有这方面的报 道。本课题组通过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这项工作有希望科学、有效、广泛、持续开展,作为农村儿童口腔 疾病预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我国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91-93.
[2]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张展堂.山东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
[5]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91.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956.html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极端天气供热公司应急预案12-07
初一寒假日记08-02
简单的优美古风句子摘录08-19
幼儿园老师秋季开学新闻稿01-1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想与体会01-12
黄山玉屏峰导游词12-23
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07-17
读书笔记三体01-07
二年级滑雪作文12-31
我的名字作文400字12-28
少年梦作文300字10-10
矿山地质专业学什么12-02
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