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ICU置管;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
ICU室是医院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均会留置各类导管,护理难度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非常高,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在ICU置管患者的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我院对收治的ICU置管患者应用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佳的效果,现将详情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置管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7~75岁,平均(43.5±2.5)岁;14例意识清醒,26例昏迷、智力障碍、躁动;13例气管插管或切开置管,35例留置胃管,37例静脉留针置管,22例留置尿管。参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76岁,平均(43.8±2.2)岁;13例意识清醒,27例昏迷、智力障碍、躁动;14例气管插管或切开置管,34例留置胃管,36例静脉留针置管,21例留置尿管。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值得比较。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比如置管前进行置管宣教、固定并标识管道、防止管道扭曲或折弯等。在参照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护士、主管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下设有医疗小组长、管道护理小组长、消毒隔离小组长等。制定每位小组长的标准,并将职责明确到各个人身上,每周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分析发生或潜在的不良事件及其原因,找出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整改措施。
1.2.2风险评估 护士长应根据相关标准对置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认知及视觉异常、躁动或使用特殊药物,即可作为高危对象。对于这类患者,应意识到随时可能出现管道滑脱的风险,对患者进行床旁交接后,注意采取体化的防范对策。
1.2.3管道护理 护士长应每日评估患者的各种管道妥善固定与否、标识清晰与否、是否有管道脱出或者误拔,通畅与否,有无置管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并严格交接班,认真做好相关记录,然后体现在护理记录单上,并把它挂在患者床尾。
1.2.4心理干预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置管情况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尽可能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置管前,先耐心向患者讲解置管的原因、作用及置管时应如何配合;置管时,积极和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置管后,进行各种管道管理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保护管道的方法及脱落后应如何采取应急措施。
1.2.5改进管道固定方法 管道滑脱风险的发生与管道固定牢固与否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对以往管道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妥善固定导管,如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固定方法。该方法固定牢固,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预防损伤。
1.2.6加强保护性约束措施 对于意识不清晰或者出现躁动的患者,应将其约束改为新型约束套。该约束套由棉纱、棉布、棉垫制作而成,具有透气、柔软与吸汗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且,患者手指可随意伸展与握拳,还可预防过度屈曲,不易脱落,可有效防止拔管。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各种管道的护理合格率与滑落率进行比较,包括气管插管、鼻饲胃管、留置尿管及静脉留置针管。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的管道护理合格率对比 实验组的各种管道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Р
2.2两组的管道滑脱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各种管道滑脱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Р
3 讨论
ICU病房是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场所,而置管是该类患者的一大特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ICU置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因此,加强对ICU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非常必要。护理人员对潜在或存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称为护理风险管理[3]。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了护理风险管理,参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从表1中可看出,实验组的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及静脉留置针管等管道护理合格率均在90%以上,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参照组。这表明,通过对ICU置管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如风险评估、管道护理、心理干预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管道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导管固定操作,导管固定良好,合格率较高。从表2则得知,实验组的各种管道滑脱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由于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管道保护与固定意识,导管妥善固定,且平时注意预防管道脱落,大大降低了管道滑脱事件的发生率。这与相关文献[4-5]阐述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较高。
总而言之,ICU置管患者发生护理事件的可能性较大,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在ICU置管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管道保护意识,管道护理合格率高,大大降低了管道滑脱的发生率,对预防各种管道脱落而引发的不良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旨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君君,贾灵芝,徐德臻,等.ICU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防范策略[J].全科护理,2014,12(19):1799-1800.
[2]石慧.重症监护病房内感染的合理控制与护理管理[J].黑龙江医药,2015,28(06):1372-1374.
[3]李希西,曾登芬,杨文群,等.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5):81-83.
[4]张艳红,王笑碧,潘三江.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13,11(11):3140-3141.
icu护理措施篇2
【摘要】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产生多种需求,了解其需求并予以满足,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ICU 家属 心理需求
家属需求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家属对有关患者健康方面情况及自身身心支持需要的总体需求。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病情危重,其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对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相关资料
1.1 ICU患者及ICU病房的特殊性:ICU患者多表现为各类危重症或多系统功能衰竭,极易发生各种感染,使病情恶化。所以,为了降低ICU感染发生率,现行的ICU管理制度对家属的探视时间和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
1.2 ICU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互相影响:ICU是家属产生严重应激的地方,一位家庭成员突发危重疾病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危机状态。家属的焦虑和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另一方面家属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等可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ICU患者家属的需求
2.1 ICU 患者家属的需求:在患者入住ICU期间,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减轻焦虑,随后才是获取信息,获得支持和个人舒适的需求。凡是同患者生死攸关以及与病情保证相关的需求都是重要的,如患者是否有生存的希望,医务人员是否关心患者等。凡是家属不重要的需求多与家属自身相关,如能够在与护士的交流中表达一些负面情绪,能够关心家属的健康等。
2.2 影响ICU患者家属的需求的因素:年龄:50岁以下患者家属对病情保证和获取信息的需求更强烈。受教育水平:与家属教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需求是了解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心里和精神状态,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属在对病情保证方面的需求比其他较低文化程度的家属更强烈。收入:收入越高的家属认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越重要,而收入低的家属则认为帮助解决患者住院费更重要。
3 护理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沟通 重症患者受到意外打击,家属强烈希望得到医生护士的精心救治,希望在与医生护士的交流中得到尽量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使他们在交流中解疑释惑,倾诉感受,减轻焦虑,增进与护士的感情。护士希望通过和家属的良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康复.。
3.2 积极抢救治疗 抢救治疗患者是护士和家属共同的目标。患者入住ICU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去除病痛。在此期间,护士的举止,动作,面部表情,语言声音无不传递着是否急患者所急的信息,家属由此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得到最佳的救治,医生护士是否值得放心托付。医护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大的生命支持,竭尽全力救治患者。
3.3 护士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ICU实行封闭式管理,护士少,工作任务重,这无疑给护士与家属的沟通造成空间和时间的障碍,为此,我们改革探视内容。患者在ICU住院期间,让家属有一定的时间给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这段时间中,护士可以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护理技能讲解示范。这样可以使家属既能满足探视需求,也能感觉到护士对患者的真诚呵护,全力付出,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倾心关怀,从而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3.4 合理收费 患者到ICU后,家属精神上要承受亲人生死未卜的压力,还要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的压力。ICU要对患者进行科学治疗,精心护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减少医疗费用。护士应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随时对家属介绍医疗收费情况,满足家属对收费信息的需求,增加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4 小结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突出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整体护理上,而一个患者必然牵涉到家庭这个大社会中的小单元内的若干人,在积极努力治愈患者的同时关注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使患者得到正常的心理支持也是完善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icu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5-02
引言
重症监护病房集中了医院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高技术水平的医务人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使很多危重病人得以转危为安,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为挽救病人的生命、恢复健康提供了保证。护理工作任务繁重,ICU 护士作为特殊的护理职业人群,他们长期处于抢救突发患者、危重患者的临床第一线,要承受很强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1,2]。因此,探讨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对策及防治措施变得十分必要。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科从事ICU护理工作的24名护士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和一对一的聊天,年龄最大46岁,最小的21岁;护龄最长的22年,最短1年;主管护师5人,护师7人,护士12人;大专以上18人,中专6人。共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
2 结果
24名ICU护士中,睡眠障碍3人(12.5%),情绪不稳定6人(25.0%),常有疲乏感20人(83.3%),易激怒4人(16.7%)。统计分析表明引起ICU护士不良感觉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劳累、病人病情多变、知识更新、仪器设备更新、病人周转快、夜班频繁等。
3 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3.1 工作环境特殊性
一方面,ICU病房内各种监护仪、呼吸机的报警声、病人痛苦的声;另一方面,病人病情危重,随时可能突发呼吸心搏骤停,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担惊受怕,唯恐观察处置不周而延缓抢救时机。
3.2 ICU护士工作量
由于ICU护理人员数量少,尤其在人员配备较少的夜班,由于重病人多、观察项目多,当班护士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体力消耗大,精神高度紧张,主观疲劳感上升,易造成情绪波动及不良心理状态,长期持续会导致心身疾病[2]。
3.3 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误解和冲突
护士面对的是饱受疾病折磨、心理状态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病人,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病人对护士的要求却是多方面的,病人和家属常会因为病情复杂、病情过重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对ICU护士产生误解,ICU护士即使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甚至辱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护冷静、平和及理解的心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压抑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3,4]。加上工作繁重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出现脾气暴躁、易怒、言行举止失常,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
3.4 不同角色转换间的冲突
护士在职业及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使他们同时要扮演多种角色。在工作中要当好医生的助手、病人依赖的护士、领导称赞的下属,在家庭中要当好贤惠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孝顺的女儿。要扮好全部角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角色转换不当出现矛盾时便产生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也由此加剧。
3.5 岗位角色转变与医护协作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低年资及新调入ICU的护士心理承受能力差,与他们心理素质低、急救业务不熟练、未能适应岗位角色转变有很大关系。由于现代医疗仪器和设备的不断更新,高难度技术的广泛开展,一些护士未能及时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知识老化难以胜任临床护理需要时,注意力和精力持续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心理疲劳。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则不能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引起护患冲突、医患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失衡。
4 讨论
面对压力,ICU护士若不能很好应对,不仅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直接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了解护士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根据各医院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管理和控制压力引导护士适当应对,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由于ICU工作特殊,当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病人的生命常在几秒或几分钟内通过瞬间诊断和紧急处理被挽救,ICU护士是危重病人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成员之一。ICU独特的环境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导致继发影响,使护士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垂死和死亡现象的刺激,可能使部分ICU护士产生强迫或恐惧心理。长期从事ICU工作的护士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来源于超负荷的工作量和频繁的昼夜班,使ICU护士体力透支、身心疲惫;ICU收治对象为危急重症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人际关系复杂;自身成就及竞争的压力;严重影响了ICU护士心理健康。因此,定期对ICU护士进行心理评估与心理疏导,对于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状态有很大益处[5]。
5 应对措施
5.1 提高护士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加强ICU护士的培训,提高各种技能的娴熟程度,提高对先进仪器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提高对各种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ICU药物知识竞赛,奖罚有度,使各级护理人员均能一定程度上熟悉常用药物知识,有效减少不必要差错的发生,护士要不断的自学,才能更好的胜任护理的需要,做到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游刃有余,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适当的放松技巧,从容面对各种压力。
5.2 提高护士地位,实现社会价值
全社会形成尊重护士、重视护士的良好风尚,有利于激发护理工作者的自豪感、责任感,从而消除其自卑感。护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要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的献身及开拓的精神。医院领导应重视护理工作,尊重、鼓励他们,适当提高工作待遇,增加晋升和深造的机会,有助于减少护士的压抑感。管理者应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充分理解和尊重护士,使其安心护理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5.3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医护、护护、护患关系,有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能使人心情愉快、工作效率提高;和睦的家庭能使护士在工作期间心态平和,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工作之余经常参加娱乐活动,如旅游、文体活动等,不但可以松弛精神,缓解压力,而且可以增进社会交往,有利于ICU护士与社会的沟通。
5.4 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
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培养抗挫能力,爱岗敬业,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才能视患者如亲人,才能对护理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探索研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注意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培养幽默感和多样化的生活情趣,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6]
5.5 科学合理地安排班次,提高夜班护士的津贴
我科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使护理人员得以充分的休息,使护士的身体处在最佳状态,护理管理者经常予以鼓励和支持,生活上予以关心,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5.6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安全陪护制度
引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护理人员,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科室应经常分析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安全陪护制度,研究相关对策,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6 结论
综上所述,ICU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ICU护士工作压力较大,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者要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掌握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加强管理,从而稳定护理队伍,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护理人员要善于运用各种应对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645
[2] 移华芳.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交通医学,
2003,17(1):113.
[3] 李亚萍.浅析护士心理疲劳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5,10(4):231.
[4] 马珂.ICU护士的压力分析及疏导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544.
[5] 谢莉,秦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评估与调适[J].护理学杂志,2003,18(11):870.
icu护理措施篇4
【摘要】ICU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ICU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加强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ICU;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尤其是ICU病房。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ICU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等,因此加强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ICU基本为封闭式管理,家属定时探视,除治疗护理工作外,病人的生活护理也由护士完成。ICU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结合目前ICU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本文总结如下。
1 ICU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业务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开发,护理工作中技术要求的内容日益增多。ICU抢救仪器设备多,个别护士不能熟练掌握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设备的操作,抢救病人时手忙脚乱,影响抢救。
1.2 护理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目前ICU护理人员数量与床位比例未达到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要求,人力资源缺乏,医院ICU护士缺编严重。其次,护理模式转变,医疗新项目不断开展,病人的要求也在提高,护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安全隐患也增加。
1.3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ICU作为封闭式管理病区,没有家属或陪护的监督,若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医嘱及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未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将给病人带来不安全的后果,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此外,如责任心不强,巡视病人不及时,气管插管脱出,补液外漏等等,均会给病人带来致命的危险。
1.4 医源性因素: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的后果。例如工作中昏迷、瘫痪卧床病人,护士在工作中翻身不到位,造成病人皮肤破损或压疮等,导尿管不通畅未及时发现造成病人不适等。
1.5 环境因素:ICU是医院急、重、危等病人集中的场所,侵入性检查、治疗、护理都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极易引起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使院内感染率上升,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
1.6 管理因素:护理管理者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如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等均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2]。
2 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3] : 有关资料显示,ICU床护比应为1∶3~3.5[4],国内多按床护比1∶1~2来配置ICU护理人员。我院ICU床护比为1∶1~1.5,更是低于国内水平。如何合理安排ICU人力资源,以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成为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我科护士长是根据病人数随时进行弹性排班,并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有抢救病人时加强人力,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并从多渠道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2.2 加强ICU护士的上岗培训制度:ICU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服务性工作,因此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5]。医院应选择高学历的年轻护士,经过内外科、心电图室轮转学习或院外进修学习后再进入ICU。进入ICU后再由高年资护士带教一段时间使其充分融入ICU环境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后才能单独上班,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3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使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各项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制度管人,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保证安全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2.4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安全教育:针对工作中易发生护理缺陷环节进行分析讨论,对易发生差错的人要严格要求,强化教育。
2.5 控制院内感染: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诊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严格按照洗手流程清洗双手,这是保证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严格管控好ICU空气质量。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健全的各项制度,严把护理质量关,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转变服务观念,善于发现潜在问题,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6]。护理人员必须加强预见性安全护理意识,正确评估病人,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 杨蔚.浅谈现代ICU护士素质和能力[J],国防护理学杂志,2006,25(3):195~197
[3]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icu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ICU;脑出血;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脑出血在ICU病房中较为常见,因在抢救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最大[1]。肺部感染会使病情加重,对患者康复情况造成严重影响,并加大住院成本,造成患者住院费用的增加。因此必须找出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降低感染率,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好转。本文主要分析ICU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8例ICU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在21至85岁间,平均年龄57.85±6.68岁。患者出血部位:皮质下10例、全脑室5例、丘脑12例、基底部23例、脑干10例、颞叶下8例。
1.2 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要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年龄、胃管留置、肺部疾病、意识障碍等状况进行统计。
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38例,不超过60岁的患者30例;有意识障碍者25例,无意识障碍者43例;留置胃管者45例,未留置胃管者23例;有肺部疾病者35例,无肺部疾病者33例。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研究得知,在6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6.8%。ICU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意识障碍、留置胃管、肺部疾病。如下表所示,从下表中可得知,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表1)
经研究得知,真菌是最主要的肺部感染病原菌,所占比例为24.3%。随后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7株、大肠埃希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粪肠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1株。
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表2)
3 讨论
ICU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若护理不当,极易出现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便会加重病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常见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胃管留置、肺部疾病、意识障碍。
3.1 肺部感染危险因素
3.1.1 留置胃管
留置胃管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留置胃管后,咳嗽反射能力下降,易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对胃肠道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且易对咽部造成刺激,使局部黏膜受到损伤,细菌会长期停留于咽部[2]。脑出血后,通常会使用制酸剂,导致患者胃内PH值上升,增加胃内细菌定植,易诱发肺部感染。
3.1.2 意识障碍
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反射与咳嗽反射均减弱,患者痰液排出困难,再加上脑出血患者常因颅内高压,引发呕吐症状,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而言,此时极有可能产生误吸的情况,引发吸入性肺炎。
3.1.3 肺部疾病
有肺部史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因患者抵抗能力弱,心肺代偿功能较差,且因脑出血,长期卧床,甚至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内存在大量分泌物,并积压于患者肺底,此时诱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非常大。脑出血患者主要因肺功能差、大量痰液分泌等影响,易发生肺部感染。
3.1.4 年龄
肺部感染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防御功能、免疫力已经逐渐退化,患者器官老化,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因患者呼吸道内中大量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且活动受到限制,可能会产生坠积性肺炎。
3.2 护理方法
3.2.1 护理
取患者正确,降低误咽、误吸发生率。脑出血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舌后坠可能会阻碍呼吸道,导致患者缺氧,发生误吸、误咽的可能性较大。良好的护理可降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取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将其头偏于一侧,放低口角位置,为引流分泌物提供条件[4]。在进食过程中,取半卧位,尽量不要说话,以免出现误咽、误吸状况。
3.2.2 饮食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要通过静脉补液保持体内营养的摄入,当患者意识恢复后,要指导进食,患者需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可予以鼻饲,在鼻饲前,观察胃内是否留有胃管,控制鼻饲的温度与速度,鼻饲后,在短时间内,不能将患者随意搬动,尽可能降低吸痰率,否则可能会诱发反射性呕吐,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形成[5]。
3.2.3 清理痰液
咳嗽有利于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与其他异物清除,是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指导患者咳嗽,将痰液排出。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则需采取刺激吸痰措施,在吸痰过程中,要注重操作方法,若操作方式错误,会损伤患者的喉部黏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护理人员也要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状况,了解吸痰指征。
3.2.4 机械通气护理
患者行机械通气时,护理人员要完全掌握无菌操作与吸痰技术,对于吸痰管的选择非常重要,气囊与气管套管被拔除后,要将口腔与气道分泌物充分吸收干净,不能留有残余。
3.2.4 保持病房整洁
确保病房室内的整洁,并定期对病房消毒,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0至23摄氏度间,根据患者康复需要,可适度提升温度。另外,减少探访人数,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刘曼丽,宋微微,柯有韬等.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34):43-44+49.
[2]王艳丽.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11):51+126.
[3]韩秀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34):121-122.
[4]雷法特・别克强塔伊夫.肺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
[5]王巧平.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4):454-455.脑出血在ICU病房中较为常见,因在抢救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最大[1]。肺部感染会使病情加重,对患者康复情况造成严重影响,并加大住院成本,造成患者住院费用的增加。因此必须找出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降低感染率,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好转。本文主要分析ICU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8例ICU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在21至85岁间,平均年龄57.85±6.68岁。患者出血部位:皮质下10例、全脑室5例、丘脑12例、基底部23例、脑干10例、颞叶下8例。
1.2 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要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年龄、胃管留置、肺部疾病、意识障碍等状况进行统计。
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38例,不超过60岁的患者30例;有意识障碍者25例,无意识障碍者43例;留置胃管者45例,未留置胃管者23例;有肺部疾病者35例,无肺部疾病者33例。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研究得知,在6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6.8%。ICU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意识障碍、留置胃管、肺部疾病。如下表所示,从下表中可得知,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表1)
经研究得知,真菌是最主要的肺部感染病原菌,所占比例为24.3%。随后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7株、大肠埃希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粪肠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1株。
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表2)
3 讨论
ICU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若护理不当,极易出现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便会加重病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常见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胃管留置、肺部疾病、意识障碍。
3.1 肺部感染危险因素
3.1.1 留置胃管
留置胃管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留置胃管后,咳嗽反射能力下降,易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对胃肠道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且易对咽部造成刺激,使局部黏膜受到损伤,细菌会长期停留于咽部[2]。脑出血后,通常会使用制酸剂,导致患者胃内PH值上升,增加胃内细菌定植,易诱发肺部感染。
3.1.2 意识障碍
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反射与咳嗽反射均减弱,患者痰液排出困难,再加上脑出血患者常因颅内高压,引发呕吐症状,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而言,此时极有可能产生误吸的情况,引发吸入性肺炎。
3.1.3 肺部疾病
有肺部史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因患者抵抗能力弱,心肺代偿功能较差,且因脑出血,长期卧床,甚至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内存在大量分泌物,并积压于患者肺底,此时诱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非常大。脑出血患者主要因肺功能差、大量痰液分泌等影响,易发生肺部感染。
3.1.4 年龄
肺部感染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防御功能、免疫力已经逐渐退化,患者器官老化,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因患者呼吸道内中大量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且活动受到限制,可能会产生坠积性肺炎。
3.2 护理方法
3.2.1 护理
取患者正确,降低误咽、误吸发生率。脑出血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舌后坠可能会阻碍呼吸道,导致患者缺氧,发生误吸、误咽的可能性较大。良好的护理可降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取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将其头偏于一侧,放低口角位置,为引流分泌物提供条件[4]。在进食过程中,取半卧位,尽量不要说话,以免出现误咽、误吸状况。
3.2.2 饮食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要通过静脉补液保持体内营养的摄入,当患者意识恢复后,要指导进食,患者需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可予以鼻饲,在鼻饲前,观察胃内是否留有胃管,控制鼻饲的温度与速度,鼻饲后,在短时间内,不能将患者随意搬动,尽可能降低吸痰率,否则可能会诱发反射性呕吐,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形成[5]。
3.2.3 清理痰液
咳嗽有利于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与其他异物清除,是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指导患者咳嗽,将痰液排出。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则需采取刺激吸痰措施,在吸痰过程中,要注重操作方法,若操作方式错误,会损伤患者的喉部黏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护理人员也要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状况,了解吸痰指征。
3.2.4 机械通气护理
患者行机械通气时,护理人员要完全掌握无菌操作与吸痰技术,对于吸痰管的选择非常重要,气囊与气管套管被拔除后,要将口腔与气道分泌物充分吸收干净,不能留有残余。
3.2.4 保持病房整洁
确保病房室内的整洁,并定期对病房消毒,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0至23摄氏度间,根据患者康复需要,可适度提升温度。另外,减少探访人数,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刘曼丽,宋微微,柯有韬等.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34):43-44+49.
[2]王艳丽.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11):51+126.
[3]韩秀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34):121-122.
[4]雷法特・别克强塔伊夫.肺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
icu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效果
气管切开手术是ICU中对危急重症病人实施抢救的手术,手术完成后能够明显缓解不同类型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1]。因危急重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身体素质低,气管套管留置时间较长,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手术完成后的主要并发症[2],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也为后期的治疗带来较大阻碍,因此,预防和避免此类病人出现并发症,是医疗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我院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ICU收治的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患者92例,以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组2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13-47岁之间,平均(28.7±2.8) 岁。对照组2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15-46岁之间,平均(62.6±2.6) 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含体征观察,用药护理等内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护理,病人所处的ICU病区每天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通风,保证病人处于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每日进行2次消毒,病区内尽量安静。在病区内工作的医疗护理人员应当按照无菌规范进行操作,家属探视安排在规定时间段,并严格按照相应章程施行。(2)关注患者体征。检测病人的体温,同时关注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关注病人的意识水平及肢体活动改变,观察病人对光的反射与瞳孔的改变。对于糖尿病病人应当定时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如病人发生危急严重病症情况时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汇报给主管医师并积极进行处理。护理时动作尽量小心,柔和,防止病人因刺激而导致血压水平发生改变。(3)气管切口护理。留意病人病人切口情况,特别是当发生出血时,切口部位应当保证清洁、干燥,按照其敷料分泌物和清洁标准对病人药物进行替换,通常每日要替换敷料一至二次,如果纱布上发现痰液,浸渍,应当立刻进行更换,并用对碘伏对切口进行消毒,切口每日两次消毒;(4) 呼吸道湿化:气管切开病人采用湿化系统(MR850),调整痰液钻稠度减小,形成的痰痴减少,留意勿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5)加强吸痰护理:对手术后病人实施护理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操作。及时将分泌物充分吸出,使病人在吸气时,肺部能够膨胀充足,在吸痰前后间隔2一3分钟进行氧气护理,每8小时采取1次雾化吸入并按照痰液的细菌化验结果为病人选取合适的药物。(6)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有创性治疗器械和用于例如气管插管、注射器、胃管、尿管、吸痰管等选择一次性物品,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吸痰时要能够按照无菌规程进行操作,吸引器导管连接管每日按时进行清洁灭菌,按照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防止由于呼吸道分泌物没有充分清理而发生感染。
1.3 评价标准 痊愈:病人肺部感染的症状完全消失,病情得到康复;好转:病人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改善,病情有所好转。有效率=(痊愈例+好转例)/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卡方检验。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4.34%)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ICU 重症病人常常会发生无法顺利呼吸等呼吸道问题,因此对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能够明显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的情况[3]。因不同原因所导致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时,为了吸痰,使气道畅通,可选择采取气管切开,例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出现上述情况时,因咳嗽反射消失或者患者由于痛感而不愿意咳嗽,分泌物滞留在下呼吸道中,阻碍肺泡气体进行交换,导致血液中氧浓度下降,二氧化碳含量提升,切开气管后,将分泌物吸取干净,使肺泡气体能够正常进行交换。同时,手术完成后吸入的空气不通过咽、喉两个部位,使呼吸道的死体积降低,进一步使肺部气体交换更为顺利,同时也有助于促使肺功能回复正常水平[4]。但是,切开气管后,病人的创口直接与外界发生接触,所以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导致肺部感染[5]。所以,在对病人采取气管切开手术后,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4.34%)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芳,蓝惠兰,冯婷,李海艳.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4:4116-4117.
[2]谯林林. 观察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14,22:154-155.
[3]李泉.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和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4:2796+2798.
[4]徐晓晓.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 生物技术世界,2015,02:66.
icu护理措施篇7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01-01
气管切开手术是直接迅速解决气道阻塞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及途径,已经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1]。但是气管切开会使得各种细菌直接经气管切口侵入患者的支气管及肺部等部位,加上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从而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出现。在对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2]。本研究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院ICU行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00例,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9~78岁,平均(62.19±5.49)岁;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18例,颅脑外伤10例,呼吸衰竭7例,心脏骤停复苏术后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7岁,平均(60.28±5.67)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19例,颅脑外伤9例,呼吸衰竭8例,心脏骤停复苏术后4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保持ICU室内空气流畅,温度及湿度保持适宜的程度,每日定时对ICU室内装置与地面进行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与陪床人数,医护工作人员操作前后勤洗手并注意佩戴无菌手套,预防患者出现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健康宣教。患者在入住ICU之后,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病变发生部位、文化程度以及疾病控制等针对性较强的健康宣教活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肺部感染进行全面地了解,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先兆症状,应立即告知值班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急救措施,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性,预防窒息的出现。(2)药物使用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告知患者药物应用的必要性,提高患者配合度。如:患者在输注抗生素时,护理工作人员应强调输液滴速的控制情况,千万不可自己调节滴速。若出现心慌与脸煞白的情况应及时地向值班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通报。(3)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气管切开创口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地观察,并仔细检查是否有出血症状的出现以及创口是否清洁,按照分泌物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消毒等。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包括[3]:(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以及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2)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出现显著好转,且生命体征趋于正常水平;(3)无效:肺部感染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或改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转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他指标以“ X±s”的形式进行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临床情况观察对比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转出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3 讨论
icu护理措施篇8
【摘要】目的 探讨ICU病房临床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ICU病房护理事件《ICU护理风险分布情况调查》进行收集和分类,调查ICU病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对防范护理风险措施实施前十年护理风险主要为护理操作中的风险、责任心不强、护理技术不熟练、中药名称不熟悉、文书书写不规范、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其他,采用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有效的降低了临床护理过程的风险发生率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P
【关键词】ICU病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ICU病房是医院特殊的科室,需要提供高效精确的护理服务,随着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对临床医疗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临床ICU病房中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面对护理风险压力也随着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降低ICU病房中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逐渐提高人群享受护理服务的水平[1]。本研究选择我院护理过程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ICU病房护理事件和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ICU护理风险分布情况调查》进行研究,收集我院ICU病房近十年来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进行统一的分类,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ICU病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进行调查,2008年3月到2010年4月为护理风险规范管理实施前,2010年5月到2011年8月为护理风险规范管理实施后。
1.2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按照调查问卷中ICU病房发生护理风险的分布情况进行指定有针对的措施,应将护理风险的防范提前到护理风险可能发生前,提出的防范措施。包括制定全面有效的ICU病房护理人员值班管理细则、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责任心的教育和培训,增加优质护理人员的奖励机制,加强相关中医院专业知识的培训,规范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文书书写,举行定期的考核和临床抽查,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增加对患者隐私的保密,明确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防范措施实施前十年ICU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研究: 对防范护理风险措施实施前十年护理风险发生分布情况分析表明,主要为护理操作中的风险、责任心不强、护理技术不熟练、中药名称不熟悉、文书书写不规范、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其他,见表1。
2.2 防范措施实施前后ICU病房护理分析: 防范措施实施前后ICU病房风险事件例数及风险率比较可见实施前发生率为5.82%,实施后风险率为0.82%,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性(P
3 讨论
研究显示中医院ICU护理风险发生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应针对每项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针对ICU病房护理对象多为病情比较重、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应制定自身特有的护理措施,加强自身护理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建立相应的护理风险监控措施,针对ICU病房每个护理细节制定完善全面有效的操作措施,不断提高ICU病房护理人员的素质,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率,进行持久的风险意识防范教育,加强对护理过程中风险的预防。严格对护理过程中各种管理制定并进行监督,按照有章可依的原则,保证ICU病房护理过程中急救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防止长期松懈管理造成大的护理风险的发生[2-3]。同时应在ICU病房护理过程发生情况建立以人为本的机制,注意医院与护士沟通、护士与患者沟通、患者与医院沟通,建立一个良性的信息回馈机制。及时发现在ICU病房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及完善。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临床提供优质全面科学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针对中医院特殊的情况,应加强护理人员对中医药的了解力度,防止出现由于护理人员对中医药的不熟悉而发生的护理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理风险方法措施可有效的提高ICU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应加强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建平,韩宏妮,刘霞,等译.护理管理的作用于责任[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34
[2] 余滢,郭金凤,武华玲.科室环节管理与护理风险防范[J].护理研究,2005,19(7):1288
[3] 廖容,王石,刘志霞.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6,9(6):40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051.htmlicu护理措施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毕业综合实践报告范文10篇08-15
初中入团申请书07-25
高情商家长感谢老师的话09-13
《夏洛的网》读后感400字07-20
以元旦为话题的作文11-21
我的朋友作文2000字08-03
美好的相遇作文600字08-02
《走走停停》观后感07-23
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0-09
渔家傲・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