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1
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由于icu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1]。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有限,且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培训尚未普遍开展,icu护士配置通常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及新毕业护士补充,这些护士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icu护理工作,这对icu护士长是个严峻的考验。本科2004年成立综合icu以来,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对进入icu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4年—2008年进入icu护士23名(包括轮转护士在内),年龄20岁~31岁;均为女性;本科3名,大专15名,中专5名;8名为学校分配后直接进入icu,15名为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理骨干,工作时间最长者为10年。
2 培养方案
2.1 培训目标
2.1.1 新毕业和低年资护士培训目标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病种护理常规及护理要点等;同时重视新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护理工作。
2.1.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除具备以上能力,还必须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掌握化验的留取方法及化验正常值;掌握科内常见操作的配合及抢救配合;加强此阶段护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2.1.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目标
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护师及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2.2 培训内容
配备专科教材,如《icu护士必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培训教材,将计划中的培训题目分配给护士长及带教能力强的护士,按培训时间讲授,必要时单独讲解。具体内容如下:①icu的发展、现状,建立icu基本条件、布局及设施;②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班次的工作内容;③icu常用仪器操作及专科技能培训,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动脉穿刺置管术等术后的维护与护理等;④各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⑤护理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如呼吸机停电的应急预案、非计划拔管的预防等;⑥icu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内感染的监控等[2]。
2.3 培训方法
2.3.1 低年资护士及新入icu的护士培训方法
要求3个月~4个月基本完成培训内容。第1周~第2周以见习为主,熟悉icu环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线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确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种规章制度等,护士长为培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其尽快融入icu护士角色中,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训icu病人基础护理要求及方法,有专门带教老师带领进行晨、晚间护理,讲解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特点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等。第2个月培训内容为icu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等。第3个月~第4个月培训内容为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方法、各种特殊药物的配制、专用急救技能,如除颤、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除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关专科知识集中业务学习,遇特殊病例可临时安排,由护士长或教学能力强的护士讲课,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2.3.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相关科室参加短期轮转学习,如心电图室、麻醉科、大内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各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上级医院icu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类型的重症监护培训学习班,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技术及操作方法,尽快普及新技术、新知识,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
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查房,遇特殊疑难或涉及多科室的护理病例,邀请护理部及相关专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会诊,全科护士参加,会诊拟定的特殊护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
2.3.5.2 参加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讨论,从病情、治疗、手术和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巩固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积蓄护理经验,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间交班提问,提高icu护士的专业能力
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就icu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以及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全科护士进行提问。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icu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了icu护士勤学好问、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的养成。
2.4 考核
科室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分层次、分阶段考核,理论包括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各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护理操作、各项仪器的使用、icu专科技术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时结合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跟班带教中观察的情况、科室医生的评价等从劳动纪律、团结协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优、良、差3个等级,考核优或良为合格,根据考核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培训,在23名护士中,逐步挑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12名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并逐渐成为本科骨干,其余护士进入各临床科室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2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作者简介: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3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安全隐患;防护措施
重症监护室具有“三集中”的特点,即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急性危重患者,集中了各种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和生命支持装置,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1],且对医护人员要求较高[2]。因此做好对ICU安全隐患,及时解除,确保了住院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将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1 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安全隐患
1.1 患者因素
1.1.1 压疮 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由于患者病情重,需强迫,如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需要严格限制翻身,并存在高龄(≥70岁)、白蛋白
1.1.2 窒息 也是ICU住院患者易发生的问题,脑外伤、颅内高压的患者,口腔呕吐物未及时清除;各种操作不当,如对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棉球掉入口腔,鼻饲操作时未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从而引起食物反流误吸;昏迷患者及气管插管患者义齿未取下掉入气道引起窒息;脑干梗塞、有假性球麻痹,轻者出现饮水呛咳,重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未及时清除,都可能发生窒息。另外对气管插管拔管后,即刻发生延迟性误吸,主要原因是会厌反射未完全恢复[3]造成窒息。
1.1.3 坠床 ICU患者谵妄已经成为一种严重而普遍存在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ICU谵妄的发生率为30%~33% ,临床表现为急性、波动性的精神状态改变,由于此病的突发性,易发生坠床;另外对住进ICU的老年患者,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CO2储留,患者易出现头痛、烦躁等精神障碍而坠床,尤以夜间为甚。
1.1.4 管道滑脱及并发症 由于ICU患者病情大部分都危急,生命体征变化快,部分检查治疗ICU完成不了,必须转入到手术室、介入治疗、CT及MRI检查等,在转运过程中易发生管道滑脱、坠床、呼吸道窒息、如有耐药菌的话,还容易出现交叉感染,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1.5 烦躁、恐惧、焦虑 传统上ICU医护人员总是将所有精力放在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监测上,从而忽略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及对患者家属的帮助,家属多被隔离于病房之外。对外伤而神志又清醒者因早期住进ICU,角色的突变,生活不能自理,失去正常的社交、环境陌生易出现烦躁、恐惧、甚至焦虑,后来因经济负担,出现自责消沉,加重焦虑而表现为抑郁情绪,易产生自杀倾向。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给患者的身心带来痛苦,甚至生命受到威胁。
1.2.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操作不熟练,自身不重视新技术的学习,经验不足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1.2.3 沟通不到位,一个表现为患者拒绝配合、另外家属表现不理解、不能接受自己家人在短短几小时内由自由变成被约束或发生生命危险,此时的家属易发生过激行为;还有医护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烦躁不安的患者,护士以安全为出发点进行考虑,而医生以患者的病情为出发点进行治疗的考虑,两者有时不一致,个别医生会把护士对患者的约束误解为懒惰,从而医、护、患三者之间无形中发生矛盾,都易发生潜在的隐患。
1.3 医疗设备与环境因素 硬件投入不到位,流程不符,各种贵重仪器疏于管理、维护,管理不到位;床位紧张,由于加床,空间结构变小、加之ICU是一个封闭的的环境,空气流通较差,病原微生物多,给ICU患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房间结构变小同时监测设备和仪器多而复杂,电话铃声、患者、仪器移动、各种气味及有毒气体污染和杂音,护理人员易疲劳烦躁恶心都影响护理安全。
2 对策
2.1 全面评估每位患者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防范对策,对压疮高危患者建立翻身卡,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无碎屑,穿棉织品衣服,正确使用气垫圈,避免一人翻身;易发生窒息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取分泌物,留置胃管鼻饲患者,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同时鼻饲后避免翻身、拍背、吸痰以免引起误吸而窒息;对脑干梗死而有假性球麻痹患者,应防止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造成窒息;对出现精神症状,无意识烦躁患者,应注意约束好患者,必要时用床栏加以防护,防止坠床;对需要外出检查患者,根据管道情况,妥善固定与夹闭,防止反流及转运途中意外滑脱;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患者,给予积极心理疏导,适当安排与家人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2.2 加强专科知识培训,定期考核,并加强护理人员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素质、相关制度、应急预案学习、演练。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要求ICU护士熟练掌握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强调要有超前预见意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作为ICU护士同时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另外,作为ICU科室负责人要对本科室人员制定考核方案,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各种急救药品与急救器材100%准确到位,仪器设备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从而保证患者处于最佳接受治疗与护理中。
2.3 完善基础设施,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增加对ICU硬件及软件投入,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布局,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对ICU进行改建装修,使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各种仪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仪器报警声设置最小,抢救仪器搬动时尽量轻柔,将噪音控制在最小。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多多交流,有问题多请教,对待患者多几分爱心,多换位思考;地面保持干燥,患者高峰期,合理安排床位及医务人员。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避免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保证[4]。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5]、通过对ICU常见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采取了规范化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ICU患者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切实及时解决了ICU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ICU医疗纠纷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冯娟,王欣然.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临床教学实践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B):70-71.
[2] 高晓红,张三桃.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现代临床护理.2008,7(2):52-53.
[3] 刘又宁.机械通气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326.
[4] 张毅,张站地,罗国萍.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与调适.2003,3(2):22.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4
关键词:ICU;人性化护理;运用
在我国疾病临床治疗治疗过程当中ICU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U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目前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的进步人性化护理是ICU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措施就行改变单纯的以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的护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护理当中以患者为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5年1月~9月来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32.56±1.25)岁,女性患者25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33.11±1.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0.13±1.78)岁,女性患者30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2.78±1.67)岁。所有患者都符合ICU治疗标准,患者在性别、年龄大小和疾病差异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55例患者当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组55例患者当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深入人性化服务意识 在ICU患者的实际护理过程当得知,人性化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指导ICU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操作的关键。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当中要语言和蔼温馨,操作文明,给患者贵宾一样的服务。另外在ICU患者的人性化护理过程当中,要加强护理人员人性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实际人性化专业护理技能。
1.2.2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上都是非常的紧张和恐慌,对治疗没有信心。因此在实际的护理的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清楚疾病的治疗病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护士在每次操作前,都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给患者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对患者说声:谢谢你。对于会引起疼痛的或不太成功的操作,如静脉穿刺一次后不成功,会向患者说一句对不起。
1.2.3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要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提高实际的护理效果。ICU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如果单纯的以白色的色调的治疗环境,患者一天到晚看到的是枯燥的治疗仪器,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当中,护士站挂有各种面部表情的卡通人物,时刻提醒护士要面带微笑。将病房墙壁、床单、被罩、枕皮、床头桌及护士服改为淡蓝色,两床之间以色彩淡雅的围帘隔开,淡化了ICU肃穆的感觉。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遮盖患者的隐私部位。将灯光调暗,符合昼夜节律,减轻仪器和报警的声响,这样提高实际的人性化护理水平。
2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80.32%,有80.73%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96.12%,有50.36%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见表1。
3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疾病临床治疗治疗过程当中ICU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U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于志红[1]研究指出人性化护理措施就行改变单纯的以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的护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护理当中以患者为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首次见面,护士会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为了加深印象,护士会用幽默的语言提醒患者注意她的特征,每天上、下班都会打招呼,给患者老朋友般的感觉。
芦丽娟[2]和张晓燕[3]研究指出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当中要语言和蔼温馨,操作文明,给患者贵宾一样的服务。陈雪[[5]和陶雪江[6]研究指出ICU设立了一个区域,通过缓冲区的方式与病房隔离,在这里家属可以进行简单的告慰或者告别,这样即方便了管理,也更具有人性化,收到了广泛的好评。通过本次看就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96.12%,有50.36%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这说明在ICU治疗过程当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ICU治疗满意度,缓解ICU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紧张心理,提高ICU实际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志红.浅谈人性化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75-576.
[2]叶小芳,王艳.德国医院人性化护理与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20:12-14.
[3]芦丽娟.人性化护理在ICU病房中的应用与体现(附835例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32:146.
[4]张晓燕.内科ICU中"以人为本"护理管理理念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0:259-260.
[5]陈雪[,袁秀,段花.ICU患者护理中行人性化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246.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5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 培训
ICU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特殊性要求ICU专科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重症监护专业理论知识及熟练的监护技术。心律失常为ICU危重症患者的常见表现,也是重症监护的主要项目之一[1]。ICU护士监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危,及时识别和发现危险心律失常,可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院在2011年承担广西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中,对学员进行了心律失常识别能力的系统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广西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2期共121名学员,来自广西各级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05名(86.78%),二级医院16名(13.22%);综合ICU 74名(61.16%),专科ICU 47名(38.84%);年龄21~42岁,平均(28.60±4.06)岁;从事护理工作年限2~24年,平均(7.67±4.72)年;在ICU工作年限5年19名(17.70%);职称:护士37名(30.58%),护师67名(55.38%),主管护师16名(13.22%),副主任护师1名(0.82%);最后学历:本科以上54(44.63%)名,大专63(52.07%)名,中专4(3.31%)名。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及内容 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采取全脱产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为3个月,第1个月为集中重症监护理论知识学习,第2~3个月到实习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在第1个月重症监护理论知识培训中,对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心电图基础知识、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的识别等,共安排18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10学时。实践内容采取分小组教学,应用心电图教学软件及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模拟教学软件分组上机练习,同时自行编制心律失常心电图图谱让每位学员课后进行分析练习,上交课后作业。
1.2.2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ICU护士心电监护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调查问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1)学员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工作年限、ICU工作年限、医院等级、工作科室、学历、职称;(2)接受ICU专科知识培训情况;(3)学习心律失常识别最大的困难;(4)系统培训对自身识别心律失常能力提高情况;(5)对培训教学的满意率等。
ICU护士心电监护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调查问卷在结合文献资料、临床实践需要基础上,从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模拟教学软件中选取图型10幅,每幅图判断正确计1分,判断错误不计分,总共1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心律失常识别能力越高。
3 讨论
3.1 ICU护士进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识别系统培训的必要性 ICU是对危重患者实施全程监护和救治的场所,心电监护是ICU护士观察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对致命性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处理,减低心律失常猝死率。未经培训的临床护士几乎都不能识别心电监护波形[2]。成守珍等[3]对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调查数据显示,ICU专科护士曾接受过培训的占69.1%,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培训仅占37.6%,培训方式以科室为主,24.7%护士参加的是零散的培训,而且有2.4%的护士以自学为主。在本研究中,占85.1%的ICU护士未接受过ICU专科知识培训,培训前对心律失常识别正确得分仅为(3.21±1.99)分,说明ICU护士在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上存在不足,这势必影响工作中对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判断。乔安花等[4]的调查则对获ICU资格认证护士的胜任力较满意,但在临床科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急危重症监护知识方面有待加强。徐洁慧[5]提出ICU护士对抢救知识和技能、危重患者监护知识和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3个方面的培训需求较为迫切,可作为培训内容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对ICU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时,加强对心律失常识别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系统培训后ICU护士对心律失常识别能力明显提高 ICU护士都具有心电监护的临床经验,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心内科的护士以及中级职称的护士能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比例低于60%[6]。本研究表1显示,培训前ICU专科护士对心律失常的类型识别存在不足,对常见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正确识别率较高,分别为84.3%、58.7%,其他的心律失常类型识别正确率均不到60%;其中窦性停搏、室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识别正确率不到10%,主要是这些心律失常相对少见,ICU护士缺乏相关心电图知识而影响对心律失常的识别。系统培训后,学员对心律失常识别正确得分由培训前的(3.21±1.99)分提高到培训后的(9.19±1.31)分,且10个条目回答的正确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培训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要使ICU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的正确识别,教学方法与手段非常重要。心律失常需要记忆内容较多,抽象,涉及的相关知识多,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本研究调查显示占37.2%的ICU护士认为学习心律失常识别最大的困难是基础差、难度大,62.8%认为是缺乏学习技巧和经验。因此,培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讲课技巧。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心电监护中心律失常识别的临床应用。在本院举办的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心电图教学软件及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模拟教学软件对学员进行培训,先由教师讲解心电监护各种心律失常判断要点及技巧,再由学员在计算机上反复自行练习,并在练习中进行自我考核和随机考核,结合课后的心律失常图谱分析练习,使ICU护士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对心电监护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教学手段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学员对教师的授课满意率为97.5%。
总之,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内容应重视危重患者监护技术的系统培训,以提高ICU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满足ICU临床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伟英,沈秀群.实用重症监护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68-870.
[2]高菊梅,纪炜,韩智,等.心电监护波形识别技术临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71-72.
[3]成守珍,彭刚艺,刘华平,等.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培训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9):3041-3044.
[4]乔安花,席淑华.ICU护士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94-1196.
[5]徐洁慧.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培训需求量调查研究[J].上海护理,2011,11(6):9-11.
[6]李桂芬.基层护士对心律失常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3):214.
[7]曾莉.外科ICU护士素质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05-106.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6
【关键词】 重返; 原因; 护理
重症加强医疗病房(ICU)在医院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通过多种现代化监测与治疗设备的应用和专科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但是ICU资源是有限的,只能留给病情危重的患者,因此,部分病情相对稳定者就需转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由于普通病房缺乏后续的加强监护和专业技术,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导致病情恶化,而需再次返回IUC治疗,其结果延长住院时间又增加医疗费用,还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调查患者重返ICU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能否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重返ICU,对临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760例入住ICU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住院期间入住ICU≥2次的病例数,以及这些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和重返ICU的原因,包括年龄、性别、入科诊断、入ICU时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转出ICU时的急性生理评分(APS)。
1.2 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比)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重返的危险因素,检验均为双侧,P
2 结果
2.1 患者重返ICU的原因 在3760例入住ICU的患者中,共有79例患者重返ICU,重返率为2.1%,患者年龄3~83岁。基础疾病分布:重型颅脑损伤17例(21.5%),脑出血11例(13.9%),肝胆胰腺术后患者10例(12.7%),COPD 8例(10.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9例(11.4%),食管癌术后7例(8.9%),先天性心脏病术后5例(6.3%),冠脉搭桥术后3例(3.8%),其他9例(11.4%)。患者重返的主要原因:呼吸道问题最多为51.9%,尤以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原因最为突出,其次为心血管问题及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7.7%和15.2%。见表1。
3 讨论
3.1 ICU重返率国内外报道不一[1],本研究重返率为2.1%。重返ICU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问题(51.9%),特别是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不能自行咳出,气道管理不到位导致痰痂形成气道阻塞;高龄、有吸烟史、术前有肺部疾病、体外循环时间长、急症手术、术后心功能差、合并肺部感染等患者容易发生术后低氧血症[2];老年患者自身肺功能差,术后卧床,活动减少,呼吸道清理不畅,刀口疼痛,影响患者咳嗽排痰而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重返ICU,因此,重点做好重症患者特别是颅脑损伤患者及老年患者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肺部物理治疗,积极防治肺部并发症,控制院内感染是防止患者重返ICU的重要措施。其次,患者重返ICU原因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与患者液体管理不当,家属知识缺乏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导致输液过多、过快及病房监测不及时,处理不到位有关。
3.2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因素多,病情易反复,病情加重后不得不重返ICU;患者出ICU后,家属参与患者的照料工作,宣教不到位,出现照料失误,如喂食时不当导致误吸等;由于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发生腹泻、高热等合并症;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发生严重腹泻;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及带气管切开导管需加强气道管理,按需吸痰等而使照顾此类患者护理难度增加,家庭照护无力而要求重返ICU。
3.3 早期重返ICU是指患者出ICU 24 h内即需要重返ICU[3]。本研究中,早期重返ICU患者占重返患者的12%,早期重返与病房护士和家属对患者病情未有充分了解,家属对患者的照护缺少经验,病房值班护理人员少、经验缺乏,出ICU后后续医疗护理跟不上等密切相关,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护理宣教,强化培训护士对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有效防止患者重返ICU。
4 护理干预
4.1 转出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对要转出ICU 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患者重返ICU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和循环功能出现变化。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及部分心肺功能较差的高龄患者,至少要等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相对稳定24 h以上,肺部的感染也基本得到控制时方可考虑转出ICU。由于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少,对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经验也相对欠缺。因此,在患者转出前应评估拔除管道的可能性,最好在能允许拔除人工气道、病情平稳后才转出,避免因管道护理不周的原因而导致患者重返。
4.2 转科时详细交接班 转出前与病房护士联系,准备好床单元,需后续监护的准备好监护仪,备好吸氧、吸痰等设备,对留置管路较多者,各路管道标识应明确并妥善固定,转科时要与病房的护士进行详细的交班,确保各路管道的有效性。必要时可以开出书面护嘱,内容涉及特殊护理问题及连续性问题,让病房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抓住护理重点,确保患者在转出ICU后仍然得到加强护理。
4.3 切实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 病房应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防止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有深静脉导管的注意无菌操作,穿刺点无菌贴膜覆盖,导管外延部分用无菌巾包裹,输液治疗结束用肝素液(10 U/ml)封管;带人工气道的患者严格落实人工气道护理做到按需吸痰,这类患者在补足机体所需水份外,应加强气道湿化及雾化,实验证明:气道梗阻和呼吸道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4]。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雾化排痰,做好肺部物理治疗,防止肺部并发症[5]。
4.4 积极控制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是患者重返ICU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普通病房对ICU转来的患者应安排靠近护士站及相对独立的房间,并进行持续床旁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定期进行生物学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合理控制人员进出,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4.5 加强沟通与护理宣教 转科前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护理宣教,使家属对患者病情有充分的了解,转科后实施个性化宣教方式,利用宣教卡提供与照料相关的基本技能,在转至病房后,使家属对患者的照护能力有所提高。
4.6 建立转出患者定时回访制度和护理会诊 由ICU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定时对转出患者进行回访,跟进护嘱执行及后续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更改护嘱。对转出后疑难护理问题可提供护理会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专科护理[6],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偏差,使转出ICU的患者仍能得到持续、高质量的护理。
4.7 进行院内护理培训 进行院内护理业务讲座,提高全院护士对危重症患者护理的业务水平,另外各临床科室应计划性地培训本科护士对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安排年轻护士到ICU轮转学习,强化护理技能操作,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据报道,重返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是非重返患者的2倍以上,重返者的病死率比非重返患者明显增加[7]。因此,病房的医护人员应重视ICU转出患者的管理,做好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和护理宣教,强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既保障患者的安全挽救患者生命,又能减轻患者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Rosenberg A L,Watts C.Patients readmitted to ICU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J].Chest,2000,118(2):492-502.
[2] 孙勇,池一凡,侯文明,等.冠心病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9):11-12.
[3] Angus D C.Grappling with intensive care unit quality:does the readmission rate tell us anything[J].Crit Care Med,1998,26(11):1779-1780.
[4] 张金环,吴美艳,刘君,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61.
[5] 马林见,付强恒,吴显川,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0-12.
[6] 王芳,韩美玲.护理会诊在解决疑难护理问题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107.
[7] 何晓娣,兰美娟,景继勇.重返ICU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2004,13(6):414-415.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7
关键词:ICU重症护理;隐患;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11-01
ICU是危重患者监护治疗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对重症患者的安全护理非常重要。护理隐患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损害。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排除这些隐患,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提高ICU重症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ICU的患者都是危重病人,他们多是病情严重和身体较差的病人,对他们的护理也比较复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护理隐患的发生。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某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从2013年1月-6月收治的1200名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患者年龄在60-80岁之间,其中女性1056名,男性946名,均为危重患者,并接受ICU重症护理。
1.2方法
对ICU重症护理记录的数据和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办公软件Excell进行汇总分析。
2.结果
通过对重症患者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部分安全隐患,隐患发生数量为415例,约占34.6%,发生率较高。对主要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因素做了汇总分析,ICU重症护理的预防措施也是比较及时和到位的,及时控制住了302例隐患,占25.1%。
2.1ICU重症护理隐患分析
2.1.1缺乏医患交流
目前的医疗体系在对待紧急和突况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没有明确的规定。医生为了尽快抢救患者的生命,通常都是口头陈述医嘱,护理人员接下来就快速执行和抢救病人[1]。如果医生没有交代清楚或者没有时间填写相关材料就很容易使护理人员出现护理错误或误差,从而导致对病人的损害。
2.1.2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低
主要是新技术的不断引用,使得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对器械操作不熟练,从而延误了患者的护理时机。而年纪较轻的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对护理技能掌握的不熟练,对突发状况和患者并发症处理的不够好。
2.1.3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模糊
主要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医疗文件的书写标准不重视。对护理记录的不规范和缺少记录的事情时常发生。例如,记录格式错误、漏记生命体征和体液、出入量记录不准确或者是记录与医生嘱托的不符等[2]。
2.2常见护理安全隐患有意外拔管、窒息、压疮和医疗文书书写等。具体数据见表一。
2.3ICU重症护理隐患的预防对策
2.3.1ICU各种管道的预防护理。首先是评估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如患者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肢体约束是否得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心理支持;其次是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加强巡视,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尤其是对患者易拔管阶段加强护理和巡视次数,提高护理质量[3]。
2.3.2ICU基础护理预防。在患者病床旁备好电动吸引器和中心负压吸痰装置,判明窒息原因,对症处理。吸痰要及时,负压要适中,方法要正确[4]。对患者进行调节以防反流。
2.3.3生活护理上的防范。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定时更换患者,保持床铺和会清洁,减少排泄物刺激、注意翻身动作要领等[5]。
3.讨论
医院ICU重症护理隐患的不断出现给患者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1200例ICU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护理隐患通常是因为医患交流较少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不过关等导致的。护理隐患表现在意外拔管、窒息和压疮等方面。针对这些隐患要加强ICU的巡视和护理人员的技能,以及对患者生活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梁晓莉.ICU重症护理的隐患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2,9(25):179.
[2] 李楠楠.ICU重症护理记录单常见问题及对策[J].第8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近展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6(13):56.
[3] 邵静,曾萍.重症患者护理中的隐患及预防措施[J].2013年河南省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新理念及新业务、新技术研讨班论文集,2013,6(27):105-106.
[4] 齐颖,张萍,徐艳,周春燕.ICU重症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西部医学,2011,3(3):572-573.
icu病人的常见护理篇8
【关键词】高原地区 急诊ICU 医院感染 措施 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68-02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一支以危重病医学为专科,专门从事危重病救治的专业化队伍的临床基地,它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监护设备,对所接受的重症病人进行连续严密的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抢救[1]。我院于2004年3月成立急诊ICU,由于其接受病人的特殊性,成为医院感染及细菌高度耐药的高危科室之一。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大于48小时)发生的感染或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常见的有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血行感染等。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中很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做好感染管理,从细小环节上加以预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近 2/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ICU的医院感染率约为18-50%,较普通患者高3-18倍以上[2]。不仅会导致治疗上的困难,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还会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加,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加重病人家庭负担,严重时会导致病人的死亡。
本文旨在通过对ICU医院感染的分析体会,综合阐述高原地区ICU的医院感染的控制预防措施,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ICU收治重症患者436人,医院感染人数为125人,感染率为28.7%,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占主要地位。住院时间超10天者占73.2%,所有患者均实施了侵入性操作,培养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2.2%,革兰氏阳性菌占33.3%,真菌占14.5%。
2 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2.1 患者因素
2.1.1 基础疾病严重 入住ICU患者中,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胰腺炎、高血压脑出血、重度颅脑损伤等重症患者较多,患者在各种严重疾病和创伤下,会导致心衰、呼衰,机体防御机制严重损害、抵抗力差等均能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
2.1.2 外科术后伤口的存在:80年代,美国在全国医院感染检测效果研究中最终选出三项危险因素作为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预测与指标,包括:患者全身状况差,手术时间持续长,手术伤口属污染伤口;这说明以上三项是造成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原因[3]。
2.2 各种侵入性操作
2.2.1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因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成为医院感染常见类型。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或人工机械通气破坏了气道的生理屏障,菌群移位侵入下呼吸道定植,引起感染,即ICU获得性肺部感染(VAP),又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见于实施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病人,一般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国内有医院调查显示: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其病原菌主要来自于自身菌群,而误吸则是导致菌群移位最主要的原因[3]。鼻饲病人在频繁、剧烈的呛咳时可引起胃内容物返流及胃部细菌的定植、移行,人工气道使上呼吸道屏障作用消失和局部有创伤,都为细菌侵入提供了门户。导管、呼吸机管道、湿化器中的水、氧气湿化瓶、吸氧管、吸痰管,均是潜在的病菌滋生地,消毒不彻底或二次污染等因素,均可致细菌逆行感染,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间越长,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越大。
2.2.2 ICU获得性尿路感染 国内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构成比中约占10%,导尿管相关菌群可达37.5-56%,插导尿管和留置尿管是ICU内尿路感染的最直接因素,在有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的病人中,约有20-60%有尿路感染,其中80%与导尿有关,20%与尿路器械有关[4]。而导管菌尿症,主要与留置导尿的时间、插管的方法、导管护理技术及病人的免疫状态有关。
2.2.3 中心静脉置管(CVC) 患者皮肤表面的菌落是菌血症最主要的来源。一般导管放置72小时后,每增加一天,感染率增加1-2%,5-7天为高峰期,此时皮肤细菌较开始时增加了10倍,感染发生率增加50%,CVC是由深静脉插入的导管,如操作不慎,致病菌可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间隙处逆行进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或血液污染,CV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感染率在3-10%[4]。另外,输注全胃肠外营养者导管内溶质含量高,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溶质粘附于导管壁,容易堵塞管腔,从而使细菌感染更易发生。
2.2.4 医护人员的手 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媒介,由于ICU危重患者集中,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加之ICU护士配备不全,一名护士通常要照顾多个患者,这就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率。如不洗手或洗手不彻底,而紧接着护理另一位患者,尤其是呼吸护理,极有可能造成病原菌在患者中迅速传播。
2.2.5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ICU患者使用抗生素机率非常高,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占ICU患者总数的80%或者更高,院内感染者抗生素使用平均天数为15天。ICU中术后患者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改变正常微生物的寄生,导致细菌的侵入并最终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
2.2.6 ICU环境布局不合理 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对于医院ICU专科的配置从ICU的规模、人员配备、医护人员专业要求、医疗管理、病房建设标准及硬件设施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要求[5]。我院地处高原地区,海拔2800米,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寒冷、缺氧、风沙大,急诊ICU是由普通病房改建而成,存在的问题有:建筑布局落后,装修材质劣质,不便于清洁除菌。沙尘大、探视人员流量大、空间不够,每张床占地面积小于11、设施不足,例如:病房内缺乏必要的洗手设备,没有排污及防腐系统,物品、空气及人员流向混乱[6]。每月空气培养合格率低。以上原因导致在ICU住院3-4天的危重患者受感染的可能性要比仅住1-2天的患者高3倍。
2.2.7 医护人员观念陈旧,感染控制意识淡漠,我院地处高原边远地区,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学习的紧迫感不强,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感染控制工作较多停留在表面,此项与高原地区ICU工作起步晚、护理人员年轻化、培训不足及缺乏经验有密切关系[7]。由于缺乏医院感染控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在制度落实方面缺乏持续有效的监督措施及效果评价。
3ICU医院感染控制体会
WHO通过调查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高效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监测,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8]。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科结合实际,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率,体会如下:
3.1 全身营养支持 对于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早期营养持选用全胃肠外营养,一旦患者病情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应立即过渡到肠内营养。鼻饲及胃肠减压患者保持胃管通畅。
3.2 加强ICU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熟悉基本的医院感染控制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医护人员在各种治疗、护理、操作中要时刻树立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科室感染控制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不定期的进行日常工作中感染控制环节督促、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整改并报告。定期进行总结性评价,分析影响院感制度落实的原因,消除不良影响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率。
3.3 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征,加强环节管理。实施各项侵入性操作时,严格遵守消毒灭菌规范,保证医疗物品和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清洗、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更换不宜太勤,理想更换时间为7天,频繁更换反而更易发生感染。导尿管争取在2-3天内拔除,最长不超过7天,长期留置导尿管极易发生感染。对昏迷及休克患者需长期导尿者,每日需冲洗膀胱,并消毒尿道外口。对于CVC患者,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既能将导管入口与外界隔离,又便于观察导管及穿刺点的状况,穿刺点定时无菌换药,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3.4 医护人员的手:加强手部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卫生部要求,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病人的隔离[1]。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的六个指标:①接触病人前后;②摘手套后;③进行侵入性操作前;④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⑤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部位;⑥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物品(包括医疗器械)后。使用手套可使手部污染降低71%。在接触不同患者之间,必须更换手套或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据调查,医院仅有两成的护士能正确洗手,近八成的护士用白大褂或公用毛巾擦手,再次污染严重。因此,强化医院感染意识,普及正确洗手技术的相关知识教育非常必要。
3.5 降低急诊ICU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规范ICU的流向,如人员,物品及空气流向,三者均与建筑布局有关。首先,要尽可能的改造建筑不合理的地方,保证自然通风条件,每天自然通风2-3次,20-30分钟/次,控制好空气流向保持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其次是统一人员,物品的通道,并清楚标识各通道方向,工作人员进入ICU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口罩帽子。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ICU,缩短在ICU停留时间,严格限制家属探视,有感染家属严禁探视;再次是尽可能更换装饰材料,以减少污染物,并便于清洁消毒;最后是重新明确区域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均要有明显标识。
3.6 合理应用抗生素 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是切断流行菌株及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应用抗生素时,应加强病人病原学检测与药敏试验,参照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合理选药,用药。目前,我院实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主张缩短疗程,即于手术前,由静脉给药,术后维持2-3天,必要时延续到5天,很少有超过7天的,延长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应每天检查是否有真菌感染,并加以预防。
3.7 加强ICU内空气、物表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并定期反馈监测结果,定期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浓度,含氯消毒剂应每日测试定期调查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及时反馈调查结果。
3.8 加强保洁员的管理: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8]。应加强ICU保洁员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的培训,重点加强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正确洗手及戴口罩防护的培训,使保洁员能够正确认识清洁、消毒、隔离等概念,了解、掌握、熟练运用清洁与消毒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工作质量,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秦霞. 李萍. 张翠萍. 新疆地区三级医院ICU专科建设现状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11.3.37-39.
[2] 陈瑛瑛. ICU院内感染与抗药性微生物之盛行率及其对住院天数和医疗成本之影响探讨.1994
[3] 刘慧琳. 刘栓虎. 刘雅丽.ICU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分析.2001.3(6):677-678.
[4]徐秀琴. ICU病室感染的控制与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3.23(8):921.
[5] 中华医学会重症急救医学.2006.
[6] 叶庆临,廖骏.医院感染与建筑.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3(25):288-290.
[7] .危重症监护病房监测与护理实用全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0-248.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067.htmlicu病人的常见护理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报告08-03
自主招生的自我介绍07-26
中小学生励志名人名言08-23
机场员工年终总结07-07
含有感恩的句子10-31
拥抱高三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