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新技术篇1
摘 要 目的:探讨微技能培训法在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中的效果。方法:对18名急诊低年资护士使用微技能培训法进行专科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急诊专科理论知识、抢救技术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后急诊理论知识、抢救技术各项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技能培训法能够有效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抢救技能。
关键词 微技能;培训;急诊科;应急能力;护士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75
临床应急能力是护理人员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处理病人急危重病情的能力,是急诊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1]。由于急诊科疾病复杂多样、病情急重变化迅速、专科性强,对护士临床应急能力要求较高[2]。而工作不到5年的低年资护士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在应对急危重症病人或突发事件时难以有效应对,增加了抢救护理的风险性。因此,对进入急诊的低年资护士进行行之有效的专科培训,提高其专科技能,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2012年10月根据急诊科特点,我们设计了微技能培训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2年10月~2013年6月共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名,女11名。年龄21~35岁,平均(26.13±7.40)岁。学历:本科6名,在读研究生1名,大专11名。纳入标准:(1)均有护士执业证书。(2)急诊工作年限<5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微技能培训
1.2.1 培训内容 微技能分为急诊理论知识和抢救技术2个方面:(1)理论知识。急诊常见疾病理论知识、急危重症病情观察、治疗抢救配合、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抢救技术。心肺复苏、电除颤、机械通气、心电监护、负压吸痰、气管切开/插管、动静脉穿刺、清创包扎、危重病人接诊/转运、抢救记录书写,共10项。
1.2.2 培训时间 每周一到周五晨间交班后抽10 min,对各种原因未参加培训护士由当天授课老师补充教授,确保每位受训人员学习时间及学习机会。
1.2.3 授课老师 由急诊科获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老师轮流教学。
1.3 效果评价 对急诊监护理论和抢救技术2个方面进行考试考核,即在开展微技能培训前进行1次全面摸底考试,在培训半年后进行第2次考核。急诊理论知识考核5项,每项10分,总分50分;急诊抢救技术考核10项,每项10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3 讨 论
急诊护士应急能力指护士在急救护理工作中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准确判断,运用娴熟的技能,有效配合抢救及治疗的能力。急诊科是先进的临床治疗手段、综合性监护技术的特殊科室,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抢救能力及应急意识。急诊护理质量的优劣是评价急诊护士专业技术能力和护理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准。由于低年资护士普遍存在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生疏,导致病情观察不及时、应急处理不到位、难以有效配合抢救治疗等问题[3]。对进入急诊的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合格的急诊专科护士,有利于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减少职业风险[4,5],使其能尽早胜任急诊工作,保证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
3.1 采用微技能培训符合护理工作特点,利于护士持之以恒 传统急诊专科培训方式多采用时间块进行一次性或阶段性的集体培训,学习内容多,信息量大,护士容易学过即忘,收效不佳。一些培训甚至占用护士个人时间,导致护士对培训兴趣低、积极性不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抢救技术各项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利用时间点的微技能培训方法较传统培训模式更能有效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微技能培训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了护理工作中10 min的零散时间,每天学习某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科学利用了护理工作的重复性,一方面使短时间学习的知识能在临床工作中被反复练习,及时强化,所学内容得以巩固,最大限度提高护士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较少的学习时间有助于专科培训的长期开展,持续知识更新,而不会影响护士的休息时间。
3.2 提高护士主动性,学习工作两不误 微技能培训方法将急诊护士应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点进行有机分解,选择实用性专科性强的内容组织学习。对急诊应掌握的技能进行分解,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抢救技能、操作流程3个方面,再将3部分细化分解成子内容以符合微技能教学。急诊护理可归为反复应用的操作技能,可在低年资护士工作中对各项技术进行强化,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培训内容,使护士在工作中掌握,在掌握后得以巩固,把学习任务转变为自我技能的学习,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更新理论知识、完善操作技能,使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研究显示,通过微技能培训学习,低年资护士急诊常见疾病知识、抢救技能及操作流程熟练程度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微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
3.3 丰富了急救护理培训模式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验性学科,采用传统团体集中培训模式,培养一名合格的专科护士一般需要2年时间[3],而急诊专科性强、护理技术更新快,且对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要求高,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所需要的周期更长。低年资护士通过长时间不间断临床继续教育后,其专业成熟度在各方面可以获得大幅度的提升,表现为专科知识、救护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及效率大大提高,相比培训前,成绩明显。在急诊科室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中运用微技能培训方法,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专科护理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不失为急诊科室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新思路。
综上所述,采用微技能培训方法可以促进对急诊科室低年资护士长周期高效率的专业培养,不仅提高了护士应急能力,还能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和工作负担,从而使工作与学习互补,建立良性循环,达到满意培训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学勤,余 咏,杜德伟,等.ICU专科护士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279-1281.
[2] 王宝春,陈碧群.厦门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学习需求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300-3302.
[3] 宋红霞.心灵体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2:65-68.
[4] 宋爱琴,牛学红,李西荣.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手册的应用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58-59.
[5] 李庆印,朱志鸿,韩 璐,等.心血管ICU护士对危急值掌握情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01-4003.
(收稿日期:2013-11-21)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2
1 业务素质
需要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的业务技能。随着现代社会急诊护理工作的发展,急诊护士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首先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其次还应该注意运用相关学科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面、提高学科修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更新,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历史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因此,急诊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的继续教育,还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2 知识结构
急诊护士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由于急诊观察室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在具备新型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急诊基础理论知识和急诊观察抢救技能,并且具备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现代急诊护士还应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综合医院的急诊护理工作将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熟练使用计算机已成为护士必备的技能。所以,护士必须努力学习信息网络知识,应懂得从网络多渠道、快节奏地获得信息,捕捉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 道德素质
需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急诊护士的外在表现是语言、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在的表现是靠心理作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调整情绪以适应管理者不同的角色转换。在工作中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信任,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同性格的急诊患者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正规操作。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急诊护士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工作需要、服务观念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保持自身良好心境和平衡心态,更好地为求助者的康复提供专业指导。
5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3
关键词:急诊;护理质量;质量管理;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40-01
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高低也直接影响医疗水平,因此,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是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核心,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患者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2008年以来影响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改进的措施,以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1.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大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已成为具有福利性、公益性、生产性的特殊经营实体,而部分护士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出现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物质利益,轻理想教育等短期行为。加之护士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尚须完善,思想教育工作薄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某些人工作热情降低、思想不集中,敷衍了事,服务态度生硬。
1.2 劳动强度大
急诊科是医院第一线,就诊病人大多危重,而目前公费医疗资金紧缺,病人是非迫不得已才来就诊,致使急诊病人多,病情重,病种复杂,抢救量大。护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环境中连续工作,常常超负荷运转,使护士心身疲惫,容易产生怨恨烦恼情绪,形成仅限于完成硬性指标,出现工作责任心降低,简化工作程序,操作不正规等现象。
1.3 业务能力不足
急诊是多专科、多层次、多关系结构,在这个复杂的统一体中,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现阶段护士仍以大专学历为主,知识面窄,又因多选用身体好,年青的低资历护士,经验少,特别是抢救时缺乏应变能力。
1.4 缺乏社会尊重与理解
急诊科就诊病人病家属心情急,部分人对护士不理解,而长年在急诊工作的护士对急症病人又司空见惯,个别人员工作不紧不慢,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社会偏见“重医轻护”导致部分护士的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护理质量。
2.改进措施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职业道德是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核心。护理工作是一个为千百万人幸福所需要的高尚职业和光荣的岗位。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患者服务,它充分体现着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急诊科应开展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等活动,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职业及工作中的苦与乐问题,急诊科要做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利用先进典型事迹和开展奉献活动,启发护士对职业的兴趣,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意义及价值,树立敬业精神,树立一人辛苦,换来万家幸福的崇高思想。
2.2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为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急诊科和医院都要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护士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学习,请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讲授新业务、新技术。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各种专题讲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及训练内容,如急诊医学、危重病学、抢救程序、心电图知识等。同时,科室还开展小讲课,护理查房,每人都有任务,个个做准备,带着问题找答案,提高护士学习业务知识的兴趣。对毕业两年以内的护士,加强抢救技术的培训,提高她们的抢救技术,加强她们的抢救意识,应急能力,每人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操作考核,并记录技术档案。急诊科护士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心电图电除颤、呼吸机的使用及洗胃机等件的技术操作规程,训练她们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根据工作表现,选送进修学习,尽量让她们多学知识,确保急诊科护士素质,保证抢救病人的质量。
2.3 强化管理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要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必须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保持急诊的高标准、高水平。(1)全面质量管理: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现在已发展为全面质量经营。我国已有 20多年的历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我国急诊科的必经之路,将全面提高急诊水平。(2)持续质量改进:核心就是以病人满意为最高标准,凡是不适合急诊的工作程序、方法、步骤都要改,病人的需求是质量改进的源泉,一切为了病人满意。质量改进是最有魅力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3)零缺点的现代质量要求:核心是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好,没有失误,没有对不起,没有技术、服务、质量差错是难免的宽容自己的语言。急诊科强调质量零缺点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试想,抢救病人如果不强调零缺点,允许有失误,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质量零缺点对病人有好处,对科室有好处,对医护人员有好处,对医院有好处。(4)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核心是为了急诊病人高质量,一切人员都要为抢救病人保障好,所有人员都是为病人服务的,除此之外,还要有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急诊科人员要为抢救病人服务,全院人员也要为抢救病人服务,一切为了病人并非一句空话,这在质量保证措施中体现得最充分。(5)全程的病人满意:全程病人指急诊科接到呼叫到病人抢救诊治后离院,这个过程相当长,包括院内呼叫反应过程、车辆外出、现场抢救、途中不间断的救治、通讯、联络、院内抢救、手术、监护、会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要使病人满意并非一件易事,没有现代全面质量管理观点是不可能的,这是现代最高的质量要求。
3.效果与体会
2年来,通过我科对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建立专科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细化考核内容,理顺服务环节,强调连贯过程,使急诊科各项指标有了显著的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达98%,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陪送检查率达100%,服务态度满意率达986%,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4.结语
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护理工作要不断创新、变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才能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促进急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燕云,严君群,林敏,张桂花. 浅谈急诊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 全科护理. 2010(09)
[2] 芦良花,陈凤侠,藏舒亭.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厂矿医学. 2008(02)
[3] 陈慧琴. 急诊护士的素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05)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4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90
急诊科室医院重要的业务科室,负责接收和救治各种急诊危重病人,急诊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1]。而急诊科护士是担任何种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工作的先锋者,急诊护士的技术水平与救治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将体会介绍如下。
1分诊预检能力的培养
分诊预检工作是急诊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工作。在接诊分诊工作中,要做到腿勤,急诊患者到来时,要热情接待并迅速来到其身边,口勤,立即询问病史和伴随症状,观察病情后作出初步的诊断,予以恰当的分诊指导。眼勤,在询问病史过程中,要善于敏锐的观察患者身心动态的变化,手勤,不但要一看、二问、还要三检查。如急腹症患者,不但要问起因、疼痛的性质、部位、范围及伴随的症状,而且还要检查患者腹肌有无紧张,有无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只有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积累经验,才能做到分诊无误,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抢救时间。
2抢救技能的培养
急诊护理人员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应急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及对疾病有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
2.1坚持在职教育,不断地钻研业务,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地更新知识。
2.2护士长经常组织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常组织岗位练兵,模拟抢救训练,不断地强化各种抢救护理技术操作和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对新来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和带教的老师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严师出高徒,对护理人员来讲,道理也是一样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及工作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我刚来急诊科时,带我的老师是一位年资高、素质好、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形成了一种较好的职业工作习惯,只要一上岗,就会全身性地投入,不会被其他的杂念干扰情绪。
2.3在临床工作中,带教老师鼓励我去大胆的实践,但她手离眼不离,我的一言一行她都停在耳里看在眼里,不对的或不妥的地方事后会立即指出,这样使我练就在急救现场有娴熟的抢救技术,对病情有分析、估计和病情进展的判断能力[2]。在急救中全面发展。
3心理素质的培养
3.1急诊工作突出一个“急”字。急诊患者往往是意外的伤害,突然发病或病情突然恶化,因此时间就是生命[3]。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情绪稳定,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工作分轻重缓急,心中有数,积极增强抗干扰能力。
3.2急诊护理工作强调一个“准”字,服务态度好,抢救水平好,服务质量落实好。
4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每天定班、定人对各种抢救仪器和药品定时定期检查,班班交接,使用后及时补齐,各种器械使用后及时清理做好维修,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5体会
我从事护理工作十几个春秋,从事急诊护理工作六年余,五官科临床护理工作五年余,我深刻体会到,不仅急诊科需要急诊护理人才,而且各个普通临床科室同样需要急诊护理人才。例如,五官科是口腔、耳鼻喉、眼科综合性大科室,病种多,各种急诊也较多,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较强,口腔科颌面部外伤急诊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神智、瞳孔、血压的变化。眼科记性青光眼患者,首先要安慰患者保持安静,及时有效给降眼压和频滴缩瞳剂1%皮罗卡品。若没有及时诊断或护理落实不当,给予阿托品滴眼扩瞳,不但病情恶化,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会给患者造成失明,使患者永远失去光明。急性喉水肿是耳鼻喉一种危重急症,发展迅速,可在数分钟内发生喉阻塞,引起窒息危及生命。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管切开术准备工作,静脉推注足量的类固醇激素,同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并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疾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熟练地掌握各种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技能和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抢救过程中迅速、敏捷、有条不紊积极配合医生对为重病人的抢救,使患者得以新生。
参考文献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5
【关键词】门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应对政策
急诊是医院救治病危病人的一个重要的场所,病危病人具有多种情况,具体的伤情也是比较复杂,并且病症也比较集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我国的急诊急救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急诊医学是很多专科的门诊基础,要不断强化医院的急救和院内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这也对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急症护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护理是一门应用最少数据,使用最短时间,并且应用最佳的技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痛苦。作为年轻的医学护理的专业,它包括了所有的临床护理的急症处理,伴随着护理人员健康快速的发展,急诊的护理专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团体的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严谨的处事态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等[2]。
一、门急诊中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症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参与与求助的,急诊护理对于病人常常设计到很多学科和专科。同样这也就要求急诊必须作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救治。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短的,病人的病情比较危急,情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国急症护理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整体的护理理念欠缺,护士在接诊、分诊的理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也不是很熟练,抢救物品和管理不够完善,护士抢救的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护士队伍的年龄比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急诊护理的解决措施
1.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的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护理作为基本的指导,以护理的程序为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管理,以其中一种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护理理念,根据护理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急诊的护理专业来讲,更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疾病,需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而不仅仅是器官或是组织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由医院延展到院前,主要就是以救治病人的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快速地开展和识别现场急救的情况,在医院内,要由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多方面的护理,使病危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作为一名急诊的护士,最好能够体恤病人的痛苦,能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遭遇,要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的创造积极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病人从心理到生理到社会各方面的护理需求。给病人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本身理念得不到医务人员的认同,这样再好的工作理念,在先进的护理理念都是没有用处的,这样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理可查。
2.要不断提高门急诊重病症的护理情况
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快速性,对护士专业的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根据急救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急救工作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完善,急诊的门诊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重症护理的治疗工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的监督机制,以及抢救设施的严格管理,提高急诊病症的护理水平,并且由单纯的被动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的护理病人,体现更为具体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救中出现的相关特点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因此,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各种操作的流程,规范护理的行为,这些与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
3.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的意识,要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情况,减少急诊急救中出现的医疗纠纷,要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不断加强季节业务的培训,不断保障护理质量的安全,要不断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急救整个过程的安全。要加强业务工作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急诊的抢救过程中,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必须增强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急诊急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完善的救治,对于拒绝接受救治的家属,要耐心的劝导,并且要记录上签字。若是,发生医疗纠纷,要注重自我保护的能力,消除护理引起的纠纷,要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避免医疗纠纷情况发生。
4.注重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的患者,突发的病情比较多,抢救的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也比较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比较多,护理人员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不仅仅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三、急症护理的发展
急诊护理人员的队伍要更专业化,急诊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者,要彻底掌握抢救的基本技能,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且培育一批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急诊岗位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目前医院的急诊科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这样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并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衔接过程,这样也制约了专科医疗的整体的发展水平。
急诊技术要求规范化,急诊重症的救治,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急救规范,不断的完善急救的水平,从细节做起,不断加大管理力度,
不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术,不断规划工作的具体方向。急诊护理的知识多样化。急诊护理因素比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数对于个别的突发案例和急救情况。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候,要运用职业的水平,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雄厚的知识平台,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急诊护理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社会化。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上,还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必须要培训处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黄玉萍鲍志强郑建敏.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急诊医学[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第1期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6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 护士 管理策略
急诊科护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急”字尤为突出。急诊护理在抢救和诊治病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诊科是医院接待病人的主阵地之一。急诊病人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人员杂等情形,所以急诊护理要做到及时有效地给予病人相关的应急或预防处理。在急诊护理中,护士是执行护理任务的主要角色,扮演了“人间天使”的重要使命。急诊科护理工作千头万绪,要发挥急诊护理最优化的作用,急诊科室一方面需要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条件,另一方面更有赖于护士本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研究,探索护理工作的创新机制和理念,对于医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急诊科护士须具备的素质
1.1 以“病人为中心”,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
“医者父母心”,这充分赞扬了医生的道德情操和医术精神。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病者和家属在此最需要关心,急诊科的护士应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服务意识。急诊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工作有时难以面面俱到,若护士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强,则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差错、事故或纠纷,所以急诊科护士应坚持“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把病人的需要当作自己的使命,认真呵护病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能及时予以必要的关照和疏导,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安全感,同时护士应尊重患者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1.2 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护理技术。
预见风险,防患于未然,技术过硬、反应迅速是保证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前提。急诊科护士既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护理技术力量,又要重视平时的实践经验积累,做到能随时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急诊科处理的是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这就要求护士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养成对急诊工作的特殊敏感性。在平时护理工作中要培养自我良好的急诊护理常识,熟练掌握急救技能,面对不同患者做到有的放矢,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灵活的应变能力。
急诊科的特点是被动型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也是“临危受命”,考验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护士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护士具备处理公共关系的素质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乐观开朗的处事态度对于急诊科护士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急诊科护理工作头绪繁杂,紧急情况多,病人的病情变化多端,护士随时要做到有备无患。在实施护理工作时,护士要做到对病人一边处置、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认真做好病情观察记录,随机应变护理好患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2.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策略的探索
2.1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急诊科是医院第一线的前哨,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阵地。[1]医院必要的硬件设施是保证急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同样,良好的医护环境与和谐的同事关系是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健康发展的前提。急诊护理的实施者是护士个体,而外部工作环境的氛围对人的工作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创造充满人性化的环境和工作场所显得尤为重要。领导期望指的是领导对急诊护理护士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领导期望虽不能直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率和水平,但这种期望会通过护士个体认知从而影响她们内心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信心。在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应细心观察,善于捕捉每位护士的闪光点和优势特长;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那些工作有突出表现的护士要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宣传,认可她们的工作成绩。同时,医院领导也需要关心护士的生活,对于护士遇到的难题或困难,要耐心引导、热心帮助,创造条件组织护士进行交流、沟通,增进科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尊重护士的主体地位,人性化管理,鼓励护士参与管理。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其本质就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在注重患者疾病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完善”。[2]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就是被人尊重的需要,在研究中他发现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被社会承认。换而言之,对于急诊科护士来说,她们既要掌握社会发展的护理技术,又要面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护理要求,可想而知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是很大的,护士也渴望自己的劳动能被他人和社会理解、尊重和信任。医院要关心护士的发展,根据医院的发展,适当安排护士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进修和深造,或是举办院内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让护士在忙碌的工作中同样能有学习的机会和深造的空间。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让护士成为主体,让她们走在管理的第一线上,负起相关的责任和承担一定义务,让她们能够在工作中学会思考和学会进步。鼓励护士参与管理,鼓励她们敢于实践,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她们的工作潜能,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护士的主人翁意识。
2.3创新工作理念,增强职业道德情操,提高自身护理水平。
护士在护校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书本理论上,与工作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工作是集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急诊科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掌握好新业务技术,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和熟练操作。急诊护理工作的范围广泛,涉及的知识多,这要求护士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工作的需要为动力继续充实和完善自我,有计划地学习专业技术,提高护理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在护理工作中,能给予患者亲情般的关爱。俗话说爱能创造奇迹,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急诊患者中大多是病情危重,这种情况患者往往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精神压力巨大,护士在护理工作如果能对患者进行疏通和安慰,就能最大限度上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护士还需要重视风险意识教育,树立高尚的医德,要有巨大的忍耐力,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要学会多听取病人的意见,认真做好护理的记录和汇报情况,对于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要学会沉着冷静,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2.4健全护理管理制度,重视护理质量的建设。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视。[4]只有护士热爱护理工作,才能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护理安全强调的是护士在实施护理工作时既要保护好患者,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急诊科护理部门由于特殊的使命和作用,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为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结合时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根据医院的情况制定《管理条例》、《急诊工作流程》和《急诊护士的准入制度》等制度化的约束,另一方面成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组,层层把关、层层控制,负责科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整体配合效能,要加强急诊科室的药品和器材的质量监控,每个班次都要做到事前检查,加强急救知识学习与培训。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全体护士人员必须首先学会懂得安全操作急诊设备,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多掌握边缘性学科知识,不忽视任何应急工作,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而有效保护病人。
3.结语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是南丁格尔对护士工作的由衷赞美和至高憧憬。急诊科护士任重道远,要做好护理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具有奉献精神,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并且心胸宽阔、为人豁达,在面对各类急诊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能时刻保持冷静和沉着的作风,做生命守护者,这也是对所有急诊护士的职责要求。在日常工作生活化中,急诊科护士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和学会学习,及时掌握和运用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认真站好护理工作这班岗。
参考文献:
[1]张红英.急诊科护患关系的特点及调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12,(4).
[2]范丽华.急诊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J].吉林医学,2009,11,(22).
[3]陈惠贞,赵小玲.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J].海军医学杂志,2005,6,(2).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7
论文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培训提升急诊专业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方式. 方法 对26名急诊专业护士除先采用常规的,系统化的培训外,后还采用以提问、模拟急救情景的教学形式培训.比较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护理质量提高率 结果 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在满意度,技术操作,理论知识,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
急诊专业护士在绿色通道中,扮演着相为重要的的角色.对护士的要求.首先要有丰富的急诊护理业务水平.其次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具体表现在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两个方面.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科室,因急诊护士劳动强度大,病人要求既高又急,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率最高的地方.使许多优秀护理人才流失.低年资护士和部分聘用制护士专业基础知识差.基层医院分配的急诊护士无法做到三甲医院那样,轮科2—3年后,考核合格方能走上急诊护理岗位,基层医院怎样培养年轻护理人员,使她们尽快地胜任急诊的护理工作,对基层急诊护理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自2007年1月起我院急诊科在护士进入急诊科采用常规的,系统化的教育,另还采用以提问、模拟急救情景为主的培训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观察室和输液室的护理人员设常规组26名,提问组26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护士18名。学历:本科在读3人,大专3名,大专在读9名,中专11名。
1.2方法
1.2.1对每位新入急诊科护士的业务,技术能力进行评估。①由护士长对其进行专科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②利用晨会,交接班,查房,业务讲座等时机对护士进行提问,将成绩作记录。③模拟成批急救病人,入院及病情变化,医闹事件的情景,考核护士的应对能力。
1.2.2培训目标:确定培训目标,重在训练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危重急救护理能力,急诊应急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1.2.3培训计划:针对考核结果,个人特点,工作时间长短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为3个月。要求3个月结束后能单独完成各班职责。第一个月训练重点急救护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护理文件书写,职业道德,法律教育,健康教育等。第2个月基本掌握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如心肺复苏,备血,吸痰等急危重患者抢救配合。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全自动洗胃机,呼吸机的安装及使用。第3个月即进入了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中。如气管切开(插管)的配合,动(静)脉采血的操作,常见的心率失常判断,呼吸机,洗胃机常见故障的排除等。
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大家意识到急诊患者病情急,心理准备少,角色转变慢。在候诊被心理作用夸大了急诊候诊时间而影响患者的满意度。
1.2.4实施 护士长与被培训护士共同讨论学习计划在目标达成共识,排班采用弹性排班,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一跟一的带教形式。由护士长提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以利于护士们提前翻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并将问题分为3类。第一类是工作中急需了解的问题,第二类是急诊护士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第三类是急救专科理论和技能。护士长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将2,3类问题纳入计划,主要利用晨会,交接班,查房,业务学习等时机对护士进行提问。根据问题难易程度不同,对不同基础的护士进行提问,低年资的护士回答不出来先请高年资的护士回答.最后由护士长来解答.第1类问题为患者突发的或可能发生的情况.即随时提问,这类问题是对平时积累知识的复习和考核.对已经了解的护士来说是个巩固提高.对于不了解的护士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本次未回来出问题的护士要求加强学习,下次继续提问.直到掌握为止.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和抢救程序模拟等专科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急救护理技术,急救进展等新理论.新知识.
1.2.5:①满意度的测评:护士长每天用30min随机调查2个医生和患者.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护理操作,工作程序,健康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五个方面.②理论知识考核,每日一次的理论知识考核.③技术操作考核,每月进行急救护理技术.如心肺复苏,洗胃,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④护理文书,通过学习法律和医学法规,使护理人员进一步认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应.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对已公开的医务纠纷和事故,分析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要求每个护理人员主动杜绝安全隐患.护士交接班前后互相提醒,当班有什么遗忘吗?在治疗室,治疗车,服药车醒目处张贴“三查七对今天你做到了吗?”的文字题幅。并将书写工整,病情描述确切,重点突出的护理记录,作为范文让护理人员学习。
1.2.6 考评:由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急诊科护士长成立急诊护理人员培训考评小组,对满3个月,再用入急诊科时相同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及科室满意度,护理文书书写,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将成绩作前后比较.总分需提高30分者方可留在急诊科工作,并进一步的学习.
2.结果
26名急诊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分,x+s)
组别 人数 患者满意 科室满意 理论成绩 技术操作 护理文件书写
度
度
成绩
常规组 26 77.30+5.56 75.80+6.65
70.70+8.63
67.40+7.99
87.23+20.5
提问组 26 96.10+2.08 9.710+1.83
97.00+2.21
98.80+1.03
95.80+1.46
P
3.讨论
在国外及国内重点三甲医院,护士要2—3年的轮科培训方可进入急诊科工作。但由于人力的严重不足,几乎容不得护士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就要直接进入急诊科工作。因此短时的边实践边学习的训练模式是切合实际的。也被国内大多数护理管理者所采用。我们采用以模拟急救情景、提问为主的培训形式。将其融合于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和考核之中。对此各护士先后进行了3个月系统培训。其中一名不合格,另一名没有明显提高,此二名护士均是毕业后未从事护理工作二年后考上执业证书直接进入急诊科培训,可能不太适应此短期培训模式及急诊护理快节奏有关。因此,在无其他科室工作经验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急诊科工作,就影响了培训的正常进行。24名护士在培训后均能胜任急诊科工作。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均有较大的提高。
4.体会
笔者通过以模拟急救情景和提问为主的培训来提高急诊专业护士结合能力。主要具体五个优势:①有益于提高护士的语言构思,组织和表达能力,使其与患者交流更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②能督促护士自学,因护士长提前一周将计划告知全科护士,任于大家预习,既养成了自学的良好风气,又可以让护士们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学习。③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急诊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急诊抢救时,护士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经常预设某种病情变化及情景,对护士进行提问和教学相当于模拟练兵,提高了护士对突发情况的应变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模式的训练增加了感性认识,十分便于记忆。④提问随机性强,有益于提高护理质量。因提问不需占用无门的时间,可随时随地针对某一患者的某一突发情况或护理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现场的示范和交流,使护士掌握了最佳的护理措施及时机。当被问的护士答不出来时,由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来解答,这样融教学与提问之间,互教互学既可以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与治疗,又能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到了治疗护理中来。
总之,我们在急诊科实行以模拟急救情景和提问为主培训护士的方式。对提高急诊专业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显著的成效,而且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有效地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芬芳. 探讨急诊管理中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法.[J]上海护理,2005.2(3):05—66
[2]牛倩敏.余平 提升急诊专业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对策.[J]上海护理,2005.5(2) 56—57
[3]王慧.孔学敏.王冬云 晨间提问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习护理杂志,2003.19(5):35
急诊护理新技术篇8
【关键词】急救;护理管理
在护理管理中急救护理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评价急救护理质量,是检验护理管理者能否胜任角色的标准之一。护理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掌握急救护理管理质量评价的新方法、新内容,及时做出准确全面的质量评价,以促使急救护理管理向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1 急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急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们对急诊服务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治疗疾病发展到要抢救快速,效果显著,收费合理,服务周到,解答耐心。而护理队伍的整体观念尚未完全跟上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只是满足完成日常工作,不是积极地观察治疗效果及反应不能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听取患者与家属的意见,帮助患者解决身体和心理的需要,对患者和家属不能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1.2 抢救设备的普遍应用对护士的实际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的急救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进口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器、专门的呼吸系统等操作均需一支高层次的急救护理队伍。然而,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由于受教育体制、教育经费、护理专业技术培训、质量考核标准等多种因素影响,与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医疗体制的改革向着提高护理水平和管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医疗卫生事业引入经营竞争和价值观念,达到了优胜劣汰,促进自身建设的目的。而护理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仍未跟上新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受着传统的、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管理手段滞后等。因而急诊工作存在与医院整体配合不协调,不同步,急诊患者切实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仍较难,急救护理质量管理局限于表面形式等问题。
2 急救护理管理的提高与改进
2.1 急诊抢救“急”是抢救工作的特点及标志 急诊科是一个医院的重要窗口单位,急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缩影,急诊科的护理管理更是护理管理的集中表现[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即要突出一个“急”字,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抢救技术。管理要做到抢救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和高效能,对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形象及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2.2 护理人员配备合理及协调合作是急救工作的基本保证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各班人员人力配备齐全,技术力量搭配合理,良好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现我院急诊护理人员配备每班次最少4人由主管护师带班,且注重队伍的相对稳定,保证100%护理人员经过护理专业技术培训、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达标。80%以上护理人员从事急诊工作5年以上,其他护理人员配合抢救、缝合、输液等处置的完成,做到了稳、准、快,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2.3 完善制度是急诊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 建立建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将危重疾病抢救流程图明示于墙上,以便提高工作效率[2]。我院急诊科制定详尽的各室规章制度,各班工作职责,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各项护理操作常规,各种疾病护理常规,抢救流程等。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即保证了患者的权利,也维护了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利和义务。
2.4 持续质量改进是急诊工作永恒的主题 科室成立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有明确的质量改进管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达标措施,护士长每天进行质量控制,质控小组人员每月检查,考核和评价,对未达标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提出改进措施,使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及持续改进意识不断增强,而急诊急救护理管理工作得到快速提高。
3 讨论
急救工作只有通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才能提高急救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建立和建全护理管理制度,确定管理内容,改善和选择有效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个人力量和潜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参与与创造性,客观的评价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可作为评价护理质量高低的依据。对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急诊科必须制定科室的管理目标及明确的考核标准。护理管理者的检查方法和力度,质量评价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结合急诊护理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管理者经常调整视角和改进思维方式,把视角放在急救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上,使影响急救护理质量技术管理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人员的质量,工作的质量确保服务质量、规范质量行为,以适宜的护理质量管理,有效的体系和有竞争的价格来为患者提供最满意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君英. 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调整的探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70.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100.html急诊护理新技术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新人如何做自我介绍简短01-14
2025年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精简(十三篇)01-10
礼仪工作计划10-11
财务部实习个人总结09-13
收购持有土地的公司协议书12-28
英文邀请函的语句12-28
给予作文11-26
假如我是一名交警作文10-20
穿越时空遇见李白作文09-23
西瓜的说明文07-23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06
湖北工业大学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5
爱莲说注音原文及翻译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