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的内容篇1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管理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尤其是航运业的快速发展, 海事管理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航运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和内河水域环境、维护国家和海洋权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适应海事新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1】、应用型的海事管理人才是加强我国海事管理与监督的关键。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自海事管理专业设立之初就开设,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对船舶防污染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亟需对该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我国船舶防污染管理面临形势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海域的海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海运量的增加加大了我国海域船舶通航密度,加剧了海域通航环境的复杂性,使船舶发生溢油污染事故风险不断增加,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 这些情况显示我国船舶防污染管理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从高等教育阶段对未来从事海事管理人才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2有关国际公约履约的要求
《MARPOL73/78》防污公约、《2001年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2000年有害和有毒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和合作议定书》以及《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有关国际公约的全面生效,对于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学生了解掌握国际防污染管理的最新动态,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1.3有关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或修正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等多部防污染相关的条例、规定。授课内容应紧跟国内法律、规定的变化,以便学生掌握国内防污染管理的具体要求。
1.4 实验条件的改善带来的变化
海事管理专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已于2013年建设完毕,其中的溢油漂移与应急反应系统可解决船舶防污染管理应急模拟部分的实验,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作出相应调整。
2.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内容改革
2.1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履约要求对内容优化
国际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在原有教学大纲体系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优化知识模块的学时分配,如:缩减“船舶与污染介绍”内容,着重更新和补充“港口国防污染设备、文书及原油洗舱操作检查要点及压载水管理”等教学内容。
2.2根据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要求对内容优化
国内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结合最新出台的条例、规定,适当增加了“船舶油污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国内油污赔偿基金、油污赔偿机制;海上溢油检测、海上溢油处置及港口、码头应急设备配置等相关内容。”
2.3根据实验实践环节变更对内容进行优化
溢油漂移与应急反应系统的建成为海上溢油应急模拟提供了充分条件,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国内外溢油应急模拟方法的介绍,并增设了10学时的实验课程,在生动展示海上溢油行为动态的同时培养学生制定溢油应急决策预案的能力。
船舶防污染管理是海事主管机关主要管理工作之一,而船舶防污染检查亦是港口国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切实直观了解船上的防污染设备、防污染文书、防污染操作及港口防污染检查程序,教学实践环节增加了4学时(一天)的船上现场教学。
3.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不可能或缺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本文对课程建设研究的过程中,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教学方法,实施“三位一体【3】”的教学方法,即“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4】”。
3.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在对原有多媒体课件优化的基础上,着眼于改变原有单一的PPT课件讲授的模式,引入Flash等其他现代化教育手段,丰富课件的内容和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信息量等;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上,都得到了改善,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专家组的好评。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的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案例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则不再主导知识的传送,而是为学生创造能够进行独立探究的条件和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以讲授理论为主,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船舶防污染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例如引入大连7.16事故,引导学生对事故的原因、后果及应急处置展开分析,进而在货油的装卸管理、应急设备的配置、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展开探讨。
3.3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法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体;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或课题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再发现”真理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进行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研究去获取知识,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
《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是以船舶结构知识、防污染理论为依据,运用数学等方法,对船舶污染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防污管理;该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相关章节授课结束后,布置学生根据海事管理专业特点和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的现状等自行确定主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以及Internet等方式,多渠道获取信息与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等课程论文;教师也可以假定某海域发生了溢油事故,要求学生通过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一套其认可的高效的应急方案。通过实施研究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参与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束语
船舶防污染管理是海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海事管理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的支持下,在面向海事管理2010级2011级学生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学生网上测评结果优秀,同时得到了学校专家组的认可,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连续两年教学质量优秀,并获得学校2013年优秀教学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郭齐恺,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重要性,技术与市场,2013年第20卷第8期。
【2】段贵军,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面临的形势与对策,世界海运,2011,(7)。
【3】申 ,王明强,机械原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12 年第 2 期
【4】李 斌 ,姚世红,研究型教学法的操作化,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2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54-03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东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改革提出政策性规定,比如,学分不断降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授课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弊端是对于没有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知识摄取不足,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为了弥补这样的弊端,高等院校应该合理设计专业基础课,尽量在有限学分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补给基础知识,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专业基础课时常常会有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果重复的课程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教学单位,那么授课老师之间就可能缺乏对于授课内容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重复或衔接问题.本文以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两门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问题.
1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分别隶属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两门课程,但其授课内容却有很大的重复性,以我校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和金融学系列教材《金融学教程》(苏平贵主编)为例,《财务管理》教材共14章,《金融学教程》教材也共14章,从其目录标题看,共有9章是完全重复,其余的章节有部分重复,也就是说,两门课程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目前,我校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根据2010级的教学计划,我校共有17个管理类专业同时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其中,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是方案内学科基础选修课,金融学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是选修课,财务管理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余的12个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资产评估、日会、注会、会计学、加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都是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意味着我校有12个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为教学计划安排而导致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只有5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来避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然而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课程的内容而同时对两门课进行了选修.由此可见,我校目前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势必造成授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造成重复授课不光是我校的问题,外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等管理类专业都同时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
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了解金融市场环境知识,以培养适应经济型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以讲授公司理财知识为主,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环境知识.《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大量介绍了理财知识.这就使得两门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授课内容重复.根据学分制的教学制度,在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这两门课程,或者如何很好地整合这两门课程,思考这两个问题,有利于重新修订或调整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2 扩展知识面
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资源分配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凸显财经特征,因此,关于《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可能:一是保留《财务管理》课程,舍掉《金融学》;二是保留《金融学》,舍掉《财务管理》;三是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协调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凸显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
3.1 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
表1列示了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
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2)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3)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3.2 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
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4 结束语
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设置.目前,管理类专业主要是设置《财务管理》讲授理财知识,设置《金融学》讲授金融市场知识,但由于这两门课分别开设在财务系和金融系,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授课内容沟通障碍,导致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很大重复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保留《财务管理》,舍去《金融学》;保留《金融学》,舍去《财务管理》;同时保留这两门课程.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2)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8):34-36.
(3)张余华.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11):89-92.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3
【关键词】基金定投;个人理财;投资学;财务管理
一、引言
基金定投是近年来非常盛行的一种投资方式,它是指以固定金额定期投资于基金,如每月1日投300元到预先选定的投资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几乎在所有银行的任何分支机构,都可以方便地看到关于基金定投的业务宣传资料。它与普通的投资大众息息相关,而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就更有必要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吸收相关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基金定投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个人理财》《投资学》和《财务管理》课程都密切相关,在这些课程中都应该有所体现。基金定投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要,但目前在其相关课程中的体现并不多,导致很多同学对基金定投的相关内容知之甚少,使他们与投资实务相脱节。如何将有关基金定投的知识加入到相关课程中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二、《个人理财》课程中的基金定投相关内容的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往往又被称为公司理财专业,学生往往对公司理财甚至国家理财的了解较多,但对个人理财知之甚少。很多同学在毕业之后甚至成为“月光族”,由“人民网-麦可思大学毕业生‘职场新人’月度跟踪调查”可知,有两成大学生毕业生成为了?“月光族”,甚至有一成大学生毕业生靠借债生活,成为“负翁”,面临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个人理财在现代社会中作用凸显。比如在国家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个人理财》也是考试科目之一,此外,我国还有专门的个人理财师的培养和资格考试。而基金定投是个人理财中最基本的内容。基金定投是一种强制储蓄计划,能抑制年轻人的消费冲动,而且也不像股票投资那样需要时时关注,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被称为“懒人投资”。学习基金定投的相关知识,无论对于生活还是工作都受益匪浅。
在这一课程中,可多介绍些关于基金定投和个人理财知识的书籍,甚至让学生看一些有关的光盘视频,或邀请在银行工作的校友为学生进行解答和交流。使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基金定投业务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三、《投资学》课程中对基金定投相关内容的教学研究
目前,主流的投资理论都认为,个人投资者不应该直接投资于股票,而应该通过投资于基金而间接投资于股市,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如何把握最佳投资时机往往是最难的,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在市场中准确的选择最佳时机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还难”,个人投资者对于选择最佳投资时机更是无从下手。很多个人投资者因为对于最佳入市时机的选择错误,而面临巨大亏损,甚至被套牢。而基金定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基金定投通过定期定额的投资,可以自动实现“低买高卖”,从而很好的规避了时机选择风险。
教师在讲解基金方面的内容时,应介绍基金定投的操作原理、方法、优势及意义和哪些基金适合进行基金定投。相对而言,指数基金采取一种消极投资的策略,较少调整其成分股,费率低,又由于跟踪某一市场指数,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所以比较适合进行基金定投。教师在介绍基本面分析时,应介绍证券投资的两大要素:“择时”与“择股”。“择股”风险的规避被证券投资领域的学者广泛研究,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或者直接购买指数基金,规避“择股”的风险。但要想有效规避时机选择风险并不简单,这也更凸显了基金定投的意义。
四、《财务管理》课程中对基金定投的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年金”概念是初学者难以理解的内容之一,教师在讲解“年金”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指明基金定投是“年金”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由于基金定投的每一期现金流量相同,因此是非常标准的“年金”。教师可以用基金定投为例子向学生们分析“年金”的机制和原理,如可以让学生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计算每年定期投入一定金额的资金,若干年之后的终值是多少。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基金定投的热情,又可以让他们很快掌握“年金”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除了上述课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鼓励他们看一些与基金定投相关的论文和学术争论,使科研和教学相结合。
综上所述,基金定投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实际需要的投资方式,所以才会在近年来越来越盛行。它避免了投资者的投机性,降低了市场风险。而且,更为难得的是,投资者与银行签订理财合约之后,基金定投通过每月定期定额的自动扣款机制,形成一种自动的强制储蓄计划,虽然是分笔多次扣款,但是由于相当于一揽子计划,费率也比较低,而且也会作为一种投资惯性持续下去,可以较好地避免“月光族”的窘境,也不会占用投资者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广泛的汲取基金定投业务相关知识,掌握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一方面为以后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个人生活理财提供工具,而这也有赖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中基金定投内容的改革,将基金定投的内容加入到相关课程中,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胡阳.定位定额投资争论研究.Proceedings of 2012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 2012).2012
[2]益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定投回报效应分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3).
[3]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课题(课题编号:TS11882;研究期限:2010.5-2012.12)和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课题(课题编号:2010年度第147号;研究期限:2010.5-2012.12)。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4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仍然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课程教学模式传统而单一等问题。提出提升“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重视“管理会计”课程建设,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地位;加大“管理会计”课程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管理会计意识;优化“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创新“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构想,并已在初步实施的教学改革中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教学成效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重要分支,主要侧重“创造价值”,其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这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有很大的不同。早在2011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原秘书长丁平准就曾透露,国内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300万。虽然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管理会计人才的输送和培养仍然任重而道远。2014年10月,财政部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件的,充分表明了国家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视。而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的各大高校,如何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这个基础摇篮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意识和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从师资力量来看,由于“管理会计”课程开设的时间相较“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课程较晚,我国各大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并没有专业对口的“管理会计”课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相反,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师都是由原担任“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兼任的。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有些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这2门课程的侧重点毕竟不同。因此,未经过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培训的教师只能通过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活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管理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更需要具备对企业实务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我国多数高校的授课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很少涉及企业日常管理的实践领域,这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现实严重脱钩,无法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此时,如果学校教学资源与校外导师师资力量匮乏,就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导致多数按部就班学习的学生难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
(二)课程处于从属地位
从课程地位来看,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多偏重财务会计,对管理会计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使得绝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了解都处于“只知其理,不知其用”的状态,导致国内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的局面。虽然我们一般会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在理论上似乎地位平等,但是在高校教学安排上却过度强调“财务会计”课程而轻视“管理会计”课程,具体体现在课时安排少、课程内容不够深入上,致使“管理会计”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同时,“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学科交叉,例如作为“管理会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成本管理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被划分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即“成本会计”课程,进行详细的讲解,而“管理会计”课程的授课时间通常晚于“财务会计”课程,这会使学生产生这部分内容我似曾相识从而放松学习要求的侥幸心理。另外,由于多数学校的“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通常由一位教师进行授课,又因都带有“管理”2个字,许多高校毕业生对二者的区别模糊不清,甚至误认为“管理会计”课程从属于“财务管理”课程。
(三)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
从学生角度来看,“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仍然和传统“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没有本质区别,学生在课堂上仍然保持着与“财务会计”课程相同的学习模式,只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而少有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师生互动也严重不足。多数学生仍然认为课堂上出现的案例分析是“拓展内容”,而不是自己主要学习的重点。由于“管理会计”课程知识的灵活性,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思维引导,学生很难形成管理会计意识,在“管理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这种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的现象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上,还体现在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报考上。目前,各大高校毕业生普遍热捧的证书仍然是CPA、AICPA等与财务会计相关的证书,很少有人报考与管理会计相关的CMA证书考试,而且多数学生对CMA证书考试知之甚少,甚至不了解CMA证书的现实意义以及毕业后对就业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当前管理会计人才极其缺乏的现状下,CMA证书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央企、国企非常认可的资质之一,至少它可以证明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就具有了管理会计的意识,并且有意愿在该方向继续发展。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从教学内容来看,“管理会计”课程可以分为3部分:一是管理会计基础理论,如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二是管理会计职能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应用,如经营预测与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等;三是管理会计的前沿领域知识,如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战略成本管理等。另外,由于“管理会计”课程课时较少,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都重点围绕第一、第二部分的传统管理会计知识展开,而对管理会计前沿领域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扩展很少。即使有些“管理会计”课程对前沿理论知识进行了讲解,许多教师的教学课件在形成基本模式后就鲜有变动,内容的更新也相对滞后,无法紧跟社会发展的最新步伐。同时,由于“管理会计”课程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叠和课时紧张等因素,使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导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不够完整,使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形成形象完整的印象。此外,我国多数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内容过于陈旧,除一些经典的案例外,鲜有与教学时段相匹配的最新案例内容。
(五)课程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
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来看,“以教为主、以课内学习为主、以分数决定结果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课堂讲授只注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不仅抑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精神,而且难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克服教学模式单一的弊端,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较为新鲜的教学模式,但仍无法动摇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讲授方法。同时,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的获取仍然以课内学习为主,学生自我学习、探索的精神不够高涨,课外学习渠道也过于有限。此外,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模式仍然毫不动摇地选择了“选择、简答、计算”的模式,因为这种方法有其本身的客观公平性,也相对减少了教师繁重的判卷工作量,但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为了避免上述弊端,少部分高校采用了案例分析的考核模式,这不仅使教师在面对学生“玲琅满目”的答题思路时表示无奈,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教师评判的工作量。
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管理会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数理统计和经济数学、逻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技术方法,还需要了解熟悉管理会计业务运营的每个环节,并具有全局视野和优秀的沟通能力[1]。虽然各大高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鉴于目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模式传统而单一等问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为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要力求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使“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社会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意识,为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要实施教师聘用机制,积极选聘具备较高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教学工作,组建“管理会计”课程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其次,要加强“管理会计”课程教师的职业培训,为“管理会计”课程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最后,要鼓励“管理会计”课程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从制度上保证教师有机会、有时间、有精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重视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地位的提高
首先,要由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识结构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牵头成立“管理会计”课程教研组,收集整理“管理会计”课程历年的教学资料,提出教学改进方案,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其次,要结合“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实践需求,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包括国内外经典案例库和与教学年度相匹配的近期案例库。同时,为保证案例库的典型性,可以借鉴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管理会计公告》以及《教学案例》专辑进行案例库的编制。最后,要规范“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尽量避免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重复,使“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重点突出,提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地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管理会计意识
管理会计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在国家日益重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各媒体机构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日益增加。“管理会计”课程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管理会计意识和前瞻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管理会计的信息,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在“管理会计”课程课堂上,教师除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重视案例分析、完成知识拓展,改变以往形成的传统会计学学习模式,树立管理会计意识。同时,还可以成立会计专业微信宣传小组,利用新媒体形式加大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功能和重要性。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CMA证书考试,并可邀请历届取得CMA证书资格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提升管理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使“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一项技能,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
(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完成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会更加突出。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调整和凝练该课程教学内容,并在不影响该课程教学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扩大前沿、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训练强度,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捕捉关键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管理会计”课程中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企业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战略成本管理等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问题的敏感性,并设置更多的“管理会计”课程情景模拟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该课程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其他专业科目相互促进,让学生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管理会计人才除了掌握基础技能,如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会计工具的知识、数据分析技巧等,还需要具有为企业筹划未来的能力,如风险识别能力、战略评估能力、把握宏观经济的能力等。
(五)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管理会计”课程知识体系内在的灵活性更适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管理会计”课程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如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试题库、案例库等资料,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拓展[2]。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再现、论文分享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另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例如,对于偏学术型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论文分享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精读学术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偏应用型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注重情景模拟,以各单位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工作需求开展任务式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自2012年起,笔者开始关注CMA证书考试认证工作,并在“管理会计”课程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关注管理会计在国际和我国的发展动向,鼓励学生参与CMA证书考试。学生参加CMA证书考试初期,由于对考试内容和形式了解不够深入,一次性通过率仅为50%左右。近2年,随着笔者在“管理会计”课堂教学上普及CMA证书考试知识,所有尝试报考的学生经过认真复习后,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100%。一些毕业学生反映,该CMA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同时在“管理会计”课堂教学上,笔者已将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管理会计公告》1~4辑、编撰的《教学案例》1~5辑中的部分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该课程的综合考核结果表明,学生的学术研究敏感性和临场案例分析能力显著提升。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项目编号HXKC15028。
参考文献
[1]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13-20,96.
[2]余婕.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管理会计”课程设计[J].财会月刊,2015(9):117-119.
[3]陈丽花,赵曙明.会计职业胜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J].南大商学评论,2007(4):82-102.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5
管理会计是传统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学校在开展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及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提高管理会计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有效性管理
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20世纪初产生的新生事物,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其内容侧重于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结合计算来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不像财务会计那样受到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法都不够成熟。在中专学校的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也没有提起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学生也不能理解学好管理会计对自身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教学的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中专学校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和优化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1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管理会计课程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特别强调实践性。但是从目前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普遍存在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实用性差的问题,尤其是管理会计本身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有很多内容存在交叉现象。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没有将这几门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导致管理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严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和清晰,更无法有效地将管理会计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2教学方式单一
在部分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当中,有些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符合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落后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打消,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也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和空间,尤其是对于管理会计这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单一的教学方式更不利于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3课程体系构成缺乏科学性
不同于财务会计从基本理论到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比较淡薄。在中专院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当中,除了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之外,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的方法、实践内容、管理会计实务分析等都没有提起重视,特别是实践类的课程内容比较匮乏,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将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岗位工作当中,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2提高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针对目前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现状,需要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技能型优化整合。第一,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要充分结合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进行形象化,要调整和充实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帮助学生从案例中掌握过程和方法,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实际密切联系。中专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要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市场对管理会计类人才的具体要求,然后再根据社会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的创新,进而建立起适合现代企业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会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解决企业中实际存在的管理会计问题,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第三,针对目前中专学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本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会计教材内容进行改进,在重点、难点的设计上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交叉关系,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从而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质量。
2.2创新教学方式
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管理会计课程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新时期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转变为主动学习。比如,管理会计课程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企业经营实例供学生分析参考,在组织学生解决案例中实际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强化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尤其是在生产经营预测决策、成本控制等内容时,案例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根据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开展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这是因为多媒体能够将本来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管理会计课程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动画等于一体的表现形式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强化实践教学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强调实践教学。为了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中专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了解企业对管理会计类学生能力的要求,并将企业变成实践教学的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地,同时也为企业培养满足实际岗位需求的管理会计类人才。另外,中专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适当增加实践类的课程,加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指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加会计类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职业技能。
3结语
综上,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科目,需要中专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从而提升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者:张洁 单位:杭州财税会计学校
参考文献:
[1]张云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03:156-157.
[2]董宝裕,刘季佳.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4:125-128.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6
《纲要》强调,当前应该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良性机制,建设优质课程体系。为此,必须以课程内容建设为核心,充分优化整合课程内容,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通识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课程建设既要重常规、又要重创新,要注重课程的通识性与创新性的双重结合。常规性课程内容与特色性课程内容相结合、基础性课程建设与创新性课程探索相结合、共性课程与个性课程相结合,是当前学校开展课程建设活动的基本原则。例如在高中教育阶段,《纲要》强调,应该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另一方面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实现课程创新。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很多学校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正是坚持“厚、宽、精、新”的原则,追求课程内容通识性、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导向性的整合。这里的“厚”,主要是指基本知识要宽广,基本理论要深厚;“宽”指的是专业口径和知识面要宽;“精”指的是精简课时、精选课程、精练内容;“新”则指发挥高校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鼓励学科交叉,开设新课程,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把科学前沿的知识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如何把握课程建设过程中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当代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世界性课题,对于中国的课程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这一课题的一般提法,是要在课程建设中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起来,避免在任何一个方面走向极端。这样的提法不仅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在国内也十分普遍。这样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客观的、公允的、正确的。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恐怕还不是哪一方面过于极端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要完成的任务,也不是这两个方面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最现实的任务与其说是二者的“统一”,毋宁说是两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加强建设,也即在加强课程人文建设的同时也加强课程科学建设。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需要的,是自觉地、明确地提出两个方面基本建设的任务,是从两个方面与各自对立的陈旧落后的课程传统进行抗衡,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真正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扎根和完善。”〔4〕(三)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当前,在高中教育阶段,《纲要》强调,要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坚持课程内容基础性与理论性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张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倡导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纲要》则强调,当前应当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至于高等教育,《纲要》也强调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主张课程内容的知行统一,倡导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张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纲要》提出的上述这些指导性意见,着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点,那就是课程内容必须理论性实用性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掌握牢靠扎实的基础理论,又不游离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四)课程难度与学生可接受性相结合课程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一直是课程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一点,也是要调整课程难度,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课程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相结合。《纲要》也同样如此,它一方面强调坚持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基础性标准,同时又强调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提出课程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可接受度相结合。
课程建设过程:优化课程管理,不断调整完善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在不断优化管理,促进课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越来越走向现代化、接近科学化的课程管理,昭示着课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也给当前我国的课程建设以重要的启示。为了优化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5〕(一)健全课程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课程管理系统有效运转,既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课程其他方面改革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我国目前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对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真正保证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课程的中介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课程管理体制,协调好学校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课程管理人员、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行政人员、学生等各类人员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二)规范制度与完善机构这是健全课程管理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特别重视制定课程评价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各层次评价制度和标准,研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课程运行各个阶段的科学评价,控制课程运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对学校的课程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全面提高课程质量。(三)灵活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要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加强服务和咨询,构建新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比如,改革和重建行政手段,减少行政命令的随意性,增强其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考试和督导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引入并加强技术咨询与服务手段,恰当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进一步强化法规手段,等等。(四)优化课程管理队伍,夯实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我国的一些课程政策之所以一进入实践领域就走了样,达不到预期效果,正是因为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有问题,缺乏科学性。因此,目前必须优化课程管理队伍结构,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扎实的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熟悉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这样才能把握课程跳动的脉搏,领导课程改革。同时,还应该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除教育管理的一般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诸如进行课程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的技能,制定教育管理法规的技能,把握管理时机、促进管理反馈的技能,等等。总之,课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课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课程管理质量和效益,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课程资源开发:倡导全资源理念,促进课程资源共享
当前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课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共享、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仅从物质资源的角度,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倡导全资源理念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教育发展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契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可以说,全资源课程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课程形态的一个新发展。所谓“全资源”,主要就是以信息技术系统为依托,以全面提供课程资源为导向,以纸本教材为核心,以课程网站为平台,不断动态更新课程资源、全程进行教学指导和研修的立体型、多样性、全方位的课程资源系统。建立在此资源基础上的课程形态,即为全资源课程。〔6〕我们相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课程形态正在产生着也必将继续不断地产生重大变化,也许,“全资源课程”将逐步成为未来学校课程的主要形态或者至少是主要形态之一。在“全资源课程”时代,课程开发、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之间将依托信息技术形成三位一体的运行体系,并整体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说来,目前的全资源课程形态主要包括纸本教材、音像资源、电子光盘、资源网站等,其资源内容则全面涵盖了知识原理、案例素材、教学指导、学术动态、专题文献、远程交流等不同领域。全资源课程理念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导向价值。它强调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而且使课程建设上升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调整改进过程,它也必将带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并有希望成长为21世纪学校课程的基本形态。(二)促进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纲要》对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诸多要求。比如,在不同课程资源类型之间,提出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与部门之间,提出应该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等教育机构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在不同地域之间,提出应该大力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为我所用;而在不同利用途径方面,则明确提出要利用资源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来创新课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起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等等。(三)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有效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是《纲要》明确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要求。可以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是有效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与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重要措施。当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又为教育系统得以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认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核心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工程。正因如此,《纲要》才把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如此等等。分析上述内容的要点,可以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如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建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等;二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即“建设有效共享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三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法,如完善网络教学模式、开展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当前应该在现代教育质量观的科学指引下,发挥各级课程建设主体的积极作用,以课程内容建设为核心,以优质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管理,深化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7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57-03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各高校为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纷纷开始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促进了课程质量的提高。但其中的一些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精品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与科研脱离,单一的讲授方法与重识记的考试手段等。笔者于2010年负责福州大学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建设工作。做好该门课程的建设工作,应首先从思想上明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在分析当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实现课程建设的目标。
1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好该门课程,首先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回答重点建设的原因,这是做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比较,具有其他管理所没有的公共性的特点和属性。什么是“公共性”,这不仅是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与伦理的判断。所谓的事实判断,就是根据事实标准,如效率、技术、资金和执行力等作出的判断。所谓的伦理判断,就是根据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世界观等作出的判断。与事实判断典型的客观性相比,伦理判断具有典型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既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体现事实判断的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公共管理价值属性的要求。
1.2 保证公共管理合理性的需要
公共管理广义上的合法性,不仅在于与法律一致,即狭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也在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政府合法性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合约,具有自然递减的特性。”[1]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依法管理,而且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当今社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比前者更加重要。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理念等符合社会的期待,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公共管理伦理是社会期待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文本化最集中的的体现,缺乏公共管理伦理的课程,或对课程建设不够重视,有可能使公共管理人才即未来的公共管理主体不顾社会的期待,甚至一定程度上把公共管理异化为企业管理,降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最终损害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1.3 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需要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而社会期待是一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是一定环境下主观判断的产物。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随之提高,实际上是对公共管理主体伦理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共管理主体的理念、方式等还停留在以前的期待上,必然会出现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从而降低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所以,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紧密结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体现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定公共管理环境下主观对客观的产物,公共管理伦理价值、准则与规范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
1.4 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在客观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公共性。具体到某一政策环境下的公共问题,是否是需要公共管理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不同的公共性选择意味着公共性的偏离,甚至是背离,违背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最大限度避免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背离,体现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公共管理的主体进行公共伦理的培养。在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伦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2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2.1 课程建设主体学科综合性不够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授课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直接决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跨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学,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学。课程的交叉性无疑要求讲授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要具备有关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背景,这也是建设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在目前的公共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主体学科背景综合性不够的问题,笔者为了弥补有关伦理学知识基础的不足,曾听过几个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课程,都暴露出跨学科不够的问题。缺乏伦理学基础的教师,把该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公共管理学;相反,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该门课程当成了伦理学。缺乏学科背景,即使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必然是浅层次或表面的结合,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满足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建设精品课程。
2.2 科研与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术水平的反映。”[2]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也就无法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和其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对相应的科研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否则,缺乏科研基础,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然有限,会导致照本宣科的局面,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搞好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承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师很少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3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总体上属于哲学的范畴,内容具有抽象性与生涩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课程内容应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但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学生难以领会理论,而且也降低课程的实践价值,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4 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
根据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满足实践性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有讲授,而且应有案例讨论;在考试中,不仅有知识识记的内容,而且应有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但据调查,绝大多数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即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知识识记的考试方法。
3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在充分领会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中现存问题,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索。
3.1 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主体,决定课程建设的成败。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后,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师资建设,安排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进修哲学或伦理学课程,哲学(伦理学)背景的教师进修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笔者为了弥补伦理学基础的不足,安排时间到人文学院跟班听课,通过与伦理学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老师反映,进修、听课等方式避免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脱离的现象,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使公共管理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而不是公共管理学或伦理学。当然,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指望讲授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影响课程的建设,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教师的选拔上,应首先把好入门关,把跨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基础作为选拔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授课教师学科背景问题。
3.2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是衡量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前提在于结合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申请相关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课程领域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体现课程内容先进性。以科学性与先进性为例,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时,申报了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不断查询最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融进教学内容之中,大大加深了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明显增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内容建设中,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强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并始终保持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先进性、科学性,实现校级课程内容建设的目标,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3.3 案例教学兼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公共管理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适合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案例讨论是课堂唯一的选择。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的内容时,这几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城管部门管理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管部门是依据法律履行职责,那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其原因,在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管理中的伦理,具体体现在无视弱势的基本尊严、粗暴执法与缺乏同情心与人性关怀等。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公共管理需要伦理。在结合案例时,务必辅之以讨论方式,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先讲解案例、再分析案例,最后总结案例机械模式的境况,降低案例讨论分析的效果。
3.4 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一份只重视知识识记的考试试卷,只会让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所以,精品课程建设成效还有赖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考察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运用公共伦理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是开设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宗旨和目的所在。据此,公共管理伦理学考察的重点应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识记。笔者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考试中,除适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外,把案例分析能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把上课讨论发言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挥棒,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能力。
4 结束语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构建、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实践教学、网络建设等。上述关于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只是从课程主体、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与考试方法等微观的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尽管实践证明,这些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精品课程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的基础之上。当前,高校还存在许多不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环境,如不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或把教学研究当做低层次的学术研究,“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教学学术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在考评方面聚焦于更为显性化的科研成果”[3],短期行为等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桎梏。所以,加强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关键在于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营造精品课程建设的软硬件环境,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黄健荣,向玉琼.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5-42.
[2]曹霞.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62-63.
课程管理的内容篇8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财经院校人才培养已直接面向生产经营企业,而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生源状况,为管理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结合本校专业实际对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把不同专业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原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加强通用基础知识教育,解决不同专业对基础知识的不同要求作为重点。
课程围绕学生专业思想、专业通用基础知识教育做好管理学课程内容设计。针对各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从精简课程内容、突出核心重点和难点、避免内容重复的原则出发,把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当中,科学界定管理学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明确分工,使之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紧密衔,构建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系统化体系。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运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并系统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了解、学好管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以及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统筹安排的方法等,是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基础。提高对管理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通过重点对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技能和方法。
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中要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原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管理思维模式,教师就要经常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了解和收集具体的管理案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是做好管理学课程优秀教材选用。二是采用数字化更新管理学的课程内容。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原则, 把更新管理学教学文件与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整合,形成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
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典型企业的数据和实例。几年来,本专业的教师编写了15万字的《管理学习题案例集》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
3.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适时修订教学大纲,使理论课程内容满足能力培养需要。以课程论文形式加大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全院各专业开设专题讲座,把最新的管理学理论与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二、探索适应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把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出发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案例等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素质教育。
1.案例教学法
紧密结合我国企业改革和上市公司实际,将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搜集整理编写了《管理学习题案例集》,辅导学生学习。教师将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指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大一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管理学课程刚刚接触,对管理知识陌生的实际,结合专业思想教育,重点启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知和兴趣;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前景,结合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形成师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为培养学生对经济类专业学习兴趣,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3.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企业生产运作的全过程,实施ERP沙盘模拟实训模式,师生团队合作,以小组形式完成。学生在灵活运用管理学原理,自选方法与路径完成一套完整的决策方案;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规则,并进行沙盘初始化,带领模拟第一年决策,编制报表。通过企业模拟运行,使学生能在模拟实战中愉悦地体验管理者应掌握的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通过该项目实训,使学生领略了完整的工作流程。了解掌握基础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过程,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具体分析、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习热情。
三、建立适应管理学课程改革的考核体系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期末考核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以基本理论与应用够用为度的原则设计考试内容,强化本课程的实践能力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民办高校学情分析,本课程的考核体系如下:
1.课程考核比例
平时课堂考核占总成绩20%,由书面作业、出勤和课堂讨论发言加权得出;课后考核占10%,包括实训报告、企业管理专题调研报告等方面内容;课程期末理论考核占70%,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
2.考核内容与题型
考试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70%,卷面实行百分制。考试试题覆盖全课程,其中第1~3部分占30%,第4~7部分占40%,第8~10部分占30%。考试题型原则上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七种类型;其中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考核为闭卷,笔试,实行教考分离,密封集体评卷,做到公正、客观,学生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这种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管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适应未来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管理学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建设
加强管理学课程建设,保障条件建设是持续搞好优秀课程建设的需要。对此,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同时,加强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使教材建设、网络资源整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保证了管理学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收集、归类、整合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
一是收集和整合与管理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源, 既有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改论文,又有生动典型的案例,促使学生能在人性化的网络环境中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增加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二是进行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由课程大纲、媒体教学、案例习题、前沿动态、视频课堂等五个模块组成,管理学课程网站设立交互功能,由学习评价、在线答疑、实践教学三个模块组成。
2.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进行教学
一是通过管理学课程网站,使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内容和各章节的电子讲稿,以及课题组统一制作的PPT讲稿得以在网上呈现。二是录制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三是通过互联网下载企业的基本状况,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经济与政策发展态势等。
3.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是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进当前国际最流行、具有明显实效的“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模式。二是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走产学合作道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互利共赢。目前全院已与61家企业签订了教学实践合同,师生在不同的学期到企业进行锻炼。
4.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核心保障
几年来一直鼓励教师在职攻读高级学位,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说课、讲课竞赛,参与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实践与基地建设以及科研课题研究;有计划地组织课程组成员到签约企业参加管理实践活动,开展企业咨询服务等项目,提高其学术水平。教学团队中,课程组成员在研究方向、教学经历、学历结构、年龄阶段、职称层次等方面形成互补。通过团队学习和研讨的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升了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强化了教师自身的团队意识,从而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快速和持续提升,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同时为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管理学课程建设的反思
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缺乏创新思维。目前,管理学教学模式仍是传统教学占主导,学生参与性较弱,并且教师过多依赖媒体教学。为了实现管理学教学多层次目标,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深度学习,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需要提高和优化。此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不适应;学校与生产经营企业的联系还不广泛,阻碍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教改研究,2008(10).
[2]武忠远,王成,李兴开.管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J].教育探索, 2008(7).
[3]王丹.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教改研究,2013(4).
[4]贾明清,方林.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基金项目:本成果来自长春财经学院“管理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长财经XY201330)。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131.html课程管理的内容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六月你好唯美文案11-16
简短的经典语录36条07-26
简明商业计划书08-15
小学生英语作文08-19
《顾准全传》读后感1000字07-23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在外面租房子吗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