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1
1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定制旅游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旅游学相关知识系统对目前研究中的空白领域进行了说明。2文献分析
2.1文献综合时空分析
2.1.1定制旅游研究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定制旅游大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定制旅游研究是随着定制研究的深入以及旅游业的繁荣融合而成的新领域。定制研究起于产品生产、市场营销领域,后逐步拓展到供应链、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等更细化的领域。其研究趋势及领域详见(表1、2)。
2.1.2中外定制旅游研究比较在定制旅游研究领域,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管理、模型构建等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则更侧重于实践生产,在旅游业生产,如旅行社、酒店、景区、电子商务等领域中的应用。
2.2文献具体分析
2.2.1定制与大规模定制及定制旅游的引入定制的思想最早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AlvinToffler于1970年提出;1987年,StanleyDavis首次将大规模(mass)和定制(customization)概念合成;1993年,美国大规模定制专家JosephPine首次对大规模定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定制是指按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别的服务,大规模定制是一个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影响和产品的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现代化大批量制造模式(Peters,Saidin)[1],认为服务任务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组合。国内李靖华(2005)、冯根尧(2006)[2]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分析了大批量定制化服务的二维生成机理。Gunn在1972年提出了旅游系统的概念后,Mill和Morrison(1985)、Gunn(2002)[3]等认为让旅客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即实现定制),才能够实现旅游消费的总效用最大的目标。
2.2.2定制旅游相关概念与定制旅游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三类:自助游、半自助游、旅游超市、主题游、包价游等旅游模式;高端定制旅游、大规模定制旅游的分类;以及旅游定制营销、一对一营销、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个性化定制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定制旅游的发展历程(图1)。定制旅游是在精准的目标人群细分、兴趣细分、需求细分的基础上,整合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行供应商与跨行业资源的合作伙伴,遵循以客户体验价值为导向的产品设计原则,按需定制。
2.2.3定制旅游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定制旅游有高利润、高增长率、高市场需求的优势。利润较普通产品高10%—15%;每年约有20%至30%的增幅;据网络调查,有近93%的网友表示期待并愿意尝试定制旅游。而定制旅游的主要劣势在于对于信息的强依赖性及获取难度较大、开发成本高、耗时较长等。纵观全局,可以预测定制旅游将成为未来主流旅游模式。
2.2.4定制旅游市场营销分析是目前,定制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次:盛琦(1999)[4]从旅游市场需求及市场细分规模的变化入手,阐述了“一对一”营销战略;此外袁亚忠(2003)、胡旺盛(2003)、邹敏(2004)等对营销步骤、难点及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2.5旅游行业定制旅游研究目前对宏观定制旅游业,微观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和酒店等方面研究较多,其他领域,如旅游者、旅游交通、旅游目的地、政府机构组织、旅游企业员工等鲜有涉及。柳玉清(2006)提出主题化定制、合作制定制、适应制定制、形式化定制及弹性价格定制等旅游发展模式。定制旅游对旅行社的供应系统、采购系统、接待人员、导游人员、历史沉淀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旅行社旅游线路定制问题(孙艳红,2006)[5]。饭店业尤其是大型酒店集团的定制理念及具体措施是突破行业竞争的关键(张建业,李勇平,2003)。定制旅游将是旅游景区和目的地重组和建设当地资源的重要突破口,应实施UPS(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理念(苗红,2006),建设旅游区信息服务大规模定制系统(ISMCS)模型(张艳,2010)。
3结语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2
徐州早于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旅游资源丰富,汉文化底蕴深厚,有灿烂而丰富的汉文化遗址。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徐州发展汉文化旅游业独具优势,但近年来取得的旅游业http://绩却不甚理想。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徐州汉文化目标市场的研究,界定汉文化旅游市场的客源群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基本一致的认为文化旅游是立足于文化资源、满足游客文化需求。最早提出文化旅游这一专用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在1977年合著《旅游学:实践要素基本原理》一书,书中用“cultural tourism”作为其中一章的标题,并指出文化旅游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综合”;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游”。本文认为,文化旅游的概念是指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民俗旅游活动。
二、徐州汉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1.徐州旅游体现汉文化。古彭徐州是汉高祖刘邦故里,是汉文化艺术极为集中和典型的地方,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徐州汉文化主要包括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两汉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汉兵马俑和狮子山楚王陵自成功发掘并对外开放以来,以其“粗犷、雄浑、博大、超越”的汉文化精神享誉海内外;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被誉为“汉代三绝”,使徐州汉文化成为中国西汉物质文化的杰出代表。发展汉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徐州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人们了解徐州,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两汉文化这一状况。
2.徐州旅游市场发展所处的阶段。据统计2009年徐州接待境外游客17. 0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 84亿美元,分别增长20. 3%和33. 0%;接待国内游客1844. 15万人次,旅游收入153. 98亿元,分别增长17. 0%和28. 0%。数据表明,市场占有率低,但增长率较高,属于“问号”市场。因此,徐州汉文化旅游还处于初期阶段,这就要求徐州旅游业正确划分目标市场,采用相应策略,针对不同的客源群体增加资源投入和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之成为“明星”市场。
3.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细分。旅游企业的接待对象来自世界各地,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了解游客的地理分布,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地理细分依据包括地区、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地形、气候等,以上细分因素对徐州汉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细分如表1所示。
表1 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细分
三、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选择及差异化营销策略
1.差异化营销。差异化营销策略是指旅游企业把整个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从中选择两个以上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组合以适应旅游者不同的需要,凭借旅游产品与市场的差异化获取最大的销售量。徐州汉文化旅游业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汉文化旅游的人力、物力、财力日益雄厚,能进行多种旅游产品开发。而且徐州汉文化旅游销售额的提高大于营销费用增加的比例,所以徐州汉文化旅游业完全有条件采用差异化营销战略,以此来适应和启发旅游者的需求,增加游客的信赖感和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徐州汉文化旅游客源目标市场总体上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为辅。国内旅游是徐州汉文化旅游业的主体和基础。要发展就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差异化营销策略。
2.客源目标市场选择及对策。目前市场划分的范围较广,中间包含了很多异质因素,徐州旅游业难以决定经营方向。为此,必须根据调研资料和一定的标准,将包含着异质的全部市场细分成基本特性趋于一致的若干子市场,以便根据主客观条件,具体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必须认真评价细分市场的营销价值,分析能否实现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取得最大的营销效果。一般来说,选择目标市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市场必须与旅游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形象相符合; (2)目标市场必须与旅游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 (3)目标市场必须具备结构性吸引力。
(1)入境客源目标市场。徐州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两千多年的汉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向人们展示着汉王朝的历史。世界知名的旅游学教授莫里森曾指出2007年7月在美国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中国兵马俑在欧美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那么,打造好汉兵马俑、汉文化营销,必将吸引广大的境外游客。境外客源将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目标市场。外国游客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中国的地理概念比较缺乏,甚至将西安兵马俑误解为汉代文化。由于很多西方人对汉代文化不了解,在他们心中创建这样一个汉代文化的意识并不是非常容易。对此,徐州汉文化旅游行业可采取如下策略:要采用西方的理念和沟通方式,设计有意思的产品组合和旅游项目,要拥有完善的景点解说系统,在英文的解说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拼音或汉字;运用西方人熟悉的概念、想法和已经存在的事物来引入汉文化理念。同时,为外国游客提供精美的、体现徐州汉文化特色的纪念品,以此增加宣传效果。
(2)国内客源目标市场。2007年“中国汉文化旅游同盟”在徐州成立,西安、太原、郑州等24个汉文化城市研讨整合开发汉文化旅游资源与产品,联手塑造汉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市场互动等事项,以诚信合作、互利双赢为目标。徐州在汉文化资源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作为汉文化旅游同盟领跑者之一的地位。作为汉文化旅游的核心城市,必然会吸引国内外游客。
①一级客源市场——邻近省份。徐州居中原南北要冲、“五省通衢”要塞,中国中部人口密集,客源市场十分丰富和广阔。邻近省份的市场潜力很大,山东、安徽、还有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都是徐州汉文化旅游市场重要的客源群体。对此,徐州汉文化旅游行业可采取如下策略:优先考虑一级客源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特点;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实施“口碑”营销,增强游客参与度;要加大在这些省的宣传力度,强力打造徐州汉文化旅游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②二级客源市场——江苏省。江苏省人口密集,苏南游客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可利用假期到徐州旅游,领略徐州汉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舒适、轻松、经济的旅游使得该目标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江苏省南北跨度大,距离远,该客源市场对徐州汉文化还不甚了解,徐州汉文化旅游还没有对其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对此,徐州汉文化旅游行业可采取如下策略:克服外部环境困难,完善内部营销组合,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增强宣传力度,树立徐州汉文化旅游形象;同时可以实行网上促销,除了基本资料介绍和相关网站链接外,建立与网上游客互动机制。
③边缘客源市场——其他省份。边缘客源市场距离徐州汉文化旅游风景区较远,而且有些是人口密度不大的城镇、农村。在分析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地域结构时,对于其他省份,距离固然十分重要,但同样不能忽视收入水平的作用。而且距离既会阻碍旅游,又会产生吸引力、神秘感。游客的游憩活动空间并不是连续的,随着收入的增加和交通便捷度的提高,人们开始热衷于选择吸引力大的长距离旅游。对此,徐州汉文化旅游行业可采取如下策略:着重培养产品的品牌,对边缘客源市场认真调研,开发其潜力;紧跟市场要求,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整合资源,大力开拓市场,提高知名度,增强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论及展望
汉文化旅游产业不是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简单的叠加,而是旅游资源、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以及政府的有机整合。通过对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的研究发现,汉文化旅游首先要正确划分目标市场,根据国内外、省内外不同客源群体的特征和需求,采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这一系列措施必将极大地促进徐州汉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3
负责任旅游可为旅游业增强竞争优势,被誉为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最佳方式之一。在重视负责任旅游实践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被视为最适当的旅游开发理念和指导原则。南非早在1996年将负责任旅游写入该国旅游开发与促进白皮书(the White Paper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nSouth Africa)中,是第一个在国家法规中包含负责任旅游政策的国家,将负责任旅游作为旅游业获得较大正面影响的开发、营销和管理旅游业的方式,并于2002年制定了南非国家负责任旅游的发展指南(De-velopment of Responsible Tourism Guidelines forSouth Africa),为旅游企业和目的地采取负责任旅游的方法提供支持与指导。继南非之后,英国、加拿大、印度、美国、冈比亚、斯里兰卡和新西兰都制定本国负责任旅游的政策,推动负责任旅游的实践。在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负责任旅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ponsible tourism,ICRT)的推动下,负责任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波及全球。ICRT在许多方面提供负责任旅游的顾问服务,包括认证、评估、旅游和保护事业、规划和管理、经济开发和扶贫、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政策和标准、负责任旅游、私人部门和供应链管理等。中心还通过每年的国际负责任旅游年会与各国政府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ICRT将负责任旅游发展为国际负责任旅游运动,并领导在南非、西非、印度、德国、伯利兹以及加拿大设置的ICRT的分部。认识到在全球实施负责任旅游的意义,世界旅游市场(World Tourism Marketing,WTM)还创立了负责任旅游日,并于每年11月举行庆典活动。这个组织认为:人们对负责任旅游已经达成了共识,负责任旅游不单单是产品或品牌的概念,它是一种从事旅游的方式,以到自然区域的负责任旅游以保护环境并维护其他生灵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世界旅游负责任旅游日通过评奖活动,以及保持海滨清洁,保护独特的风景,保护野生动物,维持历史建筑和珍贵遗产的多样化等行动来实施。然而,负责任旅游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负责任旅游这个概念,一些学者和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及研究中心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解释,形成了规模说、方法说、伦理说、开发说等几种定义[1]。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负责任旅游是一个管理旅游的方式,管理的目的是发挥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大效应,同时使目的地的成本最小化。这个目的是2002年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第一次国际会议上确定的,当时来自20多个国家共280名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在该次会议上签署了对于负责任旅游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的开普敦宣言”[2],号召旅游企业“采取负责任的方式,承诺负责任的实践活动,利用透明化和可审计的报告程序,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这个市场优势”,确定了负责任旅游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开普敦宣言中最重要的是对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达成以下共识:⑴减少负面的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⑵为当地人民产生较大的经济收益,加强东道社区的福利,改善工作条件并为其从事旅游业提供便利;⑶当地居民参与决定他们生活和生存机会的决策;⑷争取使旅游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的影响,维护世界多样性;⑸通过与当地居民进行有意义的接触,为游客提供愉快的经历,使其更多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环境问题;⑹为残障群体提供介入旅游的方便;⑺对文化具有敏感性,可增进游客和东道地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地方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几个特征后来在历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上(即2008印度客拉拉邦第二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2009年伯利兹贝尔莫潘第三次会议、2010年阿曼马斯喀特第四次会议、2011年加拿大埃德蒙顿第五次会议)每次予以重申。上述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说明,第一,“负责任旅游”要达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是旅游业发展良性与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说明负责任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维度是一致的;第二,它比可持续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更加强调“人”的因素,非常注重人的权利。例如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相互尊重、为游客和当地人民提供接触机会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参与旅游机会等等,均说明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第三,将当地发展置于优先地位,负责任旅游使当地人民真正受益,增加当地人的参与机会,提高当地人民参与旅游的能力,充分显示了负责任旅游尊重当地发展权利的特征;第四,“负责任的旅游”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透明度和责任感,即那些承诺负责任的行为主体必须敢于承认自身的所作所为;第五,它吸收了其他旅游方式的优点,例如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维护世界多样性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提出,但也被视为负责任旅游的重要特征。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表明这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旅游理论和实践,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表明这一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笔者感到,这个概念与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辨析。
二、负责任旅游相关概念
上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大众旅游的发展模式引发了旅游对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3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在解决旅游负面影响使旅游业良性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学术界和业界相继产生了几个重要概念,它们是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替代性旅游、负责任旅游等。由于描述这些概念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术语描述方式解释旅游现象,从而使不了解术语描述方式者产生概念模糊的看法。描述旅游的术语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术语侧重于描述游客的所作所为或者游客活动的地点,另一类术语侧重于描述旅游影响及其所具有的伦理价值。前者描述包括对活动类型和旅行行为者类型的描述,活动类型的术语包括探险旅游、自然旅游、文化旅游、游船旅游、度假旅游等,旅行者行为的描述如高端旅游、背包旅游、教育旅行等,这些术语针对旅游业的细分市场,基于将“旅游”单纯地定义为“旅行者的娱乐、休闲或商务”,对于旅游影响的阐述是中立的。后者的术语包括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扶贫旅游、绿色旅游、地质旅游、负责任旅游等,这种描述不单纯是利基市场或旅游业的一个细分市场,而是以环境和社会原则为基础,并且是具有伦理意义的良好的实践活动,这类旅游概念的主要特征见表1。正因为如此,具有伦理价值的旅游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为特定的旅游发展的模式,比较有影响的是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和负责任旅游,本文着重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辨析。负责任旅游与上述概念存在边界不清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旅游研究和实践中采取的分类角度、研究出发点和研究范畴等不同,从而造成负责任旅游与这些概念之间从属不清、涵义重叠并在实践中常常混用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后一种描述进一步分析责任旅游与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的差异
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在引导旅游发展方式和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具有共性,然而这些概念提出的角度、适用的特定范围和侧重点、实施的层面却存在差异。本文就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比较展开分析。
(一)与替代性旅游的研究角度差异替代性旅游是针对大众旅游而言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为避免发展大众旅游会造成不顾环境限制而进行大规模开发活动所带来的弊端,Krippendorf提出替代性旅游,作为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对的一种旅游形式[3]。替代性旅游从内涵来看是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开展与自然、社会以及社区价值观念相符的旅游活动,主张游客与当地居民间建立融洽的互动关系以及对积极经历的共享。替代性旅游包括许多形式,如“防御性旅游”、“绿色旅游”、“自然导向旅游”、“软性旅游”、“知性旅游”、“生态旅游”和“负责任旅游”等,因此从代替大众旅游的角度来看负责任旅游是众多替代性形式中的一种,如Wheeler指出负责任旅游也被定义成小规模的旅游,是对大众旅游的回应[4]。由此可见,替代性旅游与负责任旅游不同,在这里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旅游的其他方式一起,是相对于大众旅游而言的特种旅游,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是旅游数量规模小,旅游目的地选择在非大众非常规型地方,发展的方式重视环境并尊重当地居民。此外,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性旅游两者判断的基点不同,替代性旅游基于规模,负责任旅游基于旅游影响。负责任旅游不是以规模大小和产品的类型来判断,而是从旅游影响的角度来判断。替代性旅游不一定就是负责任旅游,如某些替代性旅游活动中出现破坏环境的负面影响;大众旅游也不一定就是不负责任的,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大众旅游控制在环境和社会容限范围以内,则也可以视为负责任旅游。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4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展望
一、自驾车旅游发展背景
“自驾车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是早年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旅游形式。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drive,发展到后来的Drive-Travel。1997年,“自驾车旅游”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市场,闫彬(1999)在《都市时尚――自驾车旅游》中初次对自驾车旅游作了简单的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自驾车旅游的研究日益增多,张致云等(2009)在《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中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研究划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二、自驾车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自驾车旅游概念、类型及特点研究
1、自驾车旅游概念。对于自驾车旅游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侧重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其中龙斌和张晓燕的定义较为全面,笔者比较赞同龙斌的定义。龙斌(2004)认为自驾车旅游主要指旅游者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自己驾驶为主要手段,借助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特殊人文自然环境和相关设施所进行的一系列吃、住、游、购、娱行为,是一种寓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充满个性化和无穷魅力的旅游活动。张晓燕(2006)指出自驾车旅游是指旅游者以私有或租借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以自发组织为主体的前往目的地旅行的连续过程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张波(2004)、方小燕(2005)、周沁(2006)、吴娲(2007)、杨丽(2009)等学者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
2、自驾车旅游类型及特点。翟向坤(2003)将自驾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驾车旅游,另一种则由旅行社组织,但其行程、标准等均由旅客自己确定,并指出自由与个性化是其最大特点。胡敬民(2003)将自驾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度假型、休闲度假型、极限挑战型、探险摄影型、随心所欲型等,并指出自驾车旅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掌握交通工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之后,张波(2004)按组织形式将自驾车旅游进行了划分。张晓燕(2006)从组织形式、市场分类、出游距离和地域范围四个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并指出自驾游具有自主性突出、休闲性明显、地域性广泛的特点。赵鹏等(2008)根据组织目的将自驾游分为非营利性质和营利性质。总之,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驾车旅游进行分类,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自由与个性是自驾游的最大特点。
(二)自驾车旅游市场研究
1、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机制。翟向坤(2003)首先对自驾游市场形成机制进行了总结: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激增;汽车租赁业蓬勃发展;全国公路交通设施状况大为改观;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国民更加崇尚一种自由与个性化。龙斌(2004)又补充了三点:“有本族”增加、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加、金融业悄然渗入旅游业。曹新向和雒海潮(2005)还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方式的改变是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的原因。何玉婷(2005)除考虑到自驾游发展的外在因素,更指出了三个内在因素。其他学者如苏勇军(2005)、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等的结论基本包括在以上研究成果中。
2、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广东省旅游局(2004)在2003年对当地自驾游市场游客特征及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陈乾康(2004)课题组分析了四川省自驾游市场的特点并进行了流向和流量的研究。借鉴以上两项调查研究,周慧(2005)、张晓燕等(2006)分别对长沙、华北地区自驾游者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此外,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市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曹新向和雒海潮(2005)、汪德根等(2001)从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度假行为、组织形式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关宏志等(2005)利用Logit模型对旅游者的交通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王秀娟(2009)应用涉入理论分析不同涉入程度的自驾车游客购物行为的差异。江学淮(2005)、刘亚萍等(2010)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该领域的研究都是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以个案研究为主,主要分析某个区域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特征,尚未出现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
(三)自驾车旅游影响研究
1、自驾车旅游对现行供给体系影响。翟向坤(2003)首先阐述了自驾游对旅行社、住宿业、景区和景点、旅游信息系统四个方面的影响。之后,陈乾康(2004)又补充了自驾游对旅游购物点的影响。李莉(2005)和刘中洁(2008)在以上两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
2、自驾车旅游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王小莉(2008)通过对四川自驾车旅游的分析,指出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指出自驾车旅游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郑赤建和李建达(2008)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景区容量超载和视觉污染等负面影响。周剑峰(2009)探讨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问题以及对交通带来的压力。宋莉(2009)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冯淑华和沙润(2009)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对接待地的旅游绅士化作用。
(四)自驾车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自驾车旅游发展问题。翟向坤(2003)首先对自驾游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此后,张波(2004)又补充了来自旅游者或旅游组织者自身的问题、对旅行社来讲自驾车旅游运营成本过高两个方面。钟莹锋(2006)认为自驾车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更是远远滞后于市场的需要。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指出自驾车旅游的自身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自驾车旅游行业品牌。徐绍玲等(2009)在分析峨眉山自驾车旅游时指出汽车尾气和噪声对景区造成污染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代俐(2009)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营地。其他学者如苏勇军(2005)、方小燕(2005)、贺红琼(2007)、陶云飞等(2009)、周剑峰(2009)的研究结论大都包括在以上成果中。
2、自驾车旅游开发对策。
第一,自驾游产品开发对策。在自驾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中,旅行社如何开发自驾游产品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成果相对完善。翟向坤(2003)指出旅行社可以采取“菜单式”的服务;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适当考虑与汽车俱乐部联合。陈乾康(2004)指出旅行社要调整业务重心,大力开拓长线旅游、特种旅游、跨省及出境旅游业务;发展自驾游团队业务。张晓燕、何佳梅(200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开发措施。赖斌等(2006)指出了自驾车游旅行社产品与自驾车游客的利益契合点。朱妍和赵毅(2008)应用ASEB栅格分析法提出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的策略。李莉(2005)、李勇(2007)、李伟丽(2009)、邓秀勤(2009)等学者也作了类似的研究。除了旅行社产品开发研究以外,张波(2004)指出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胡敬民(2006)从分析游客心理入手来设计自驾车旅游线路。学者黄静波(2006)、张文敏和邬琛(2006)、费永红等(2007)分别提出了红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自驾游产品的开发对策。陈文(2010)又补充了要适当增加带有体验性的旅游项目的建议。
第二,自驾游目的地对策。胡敬民(2003)指出旅游地要限量开发,规划中尊重旅游者追求自然、追求纯朴的心理,避免“圈地式”开发。陈乾康(2004)指出旅游景区是自驾游的直接受益者并提出了五条建议。余敏(2005)指出旅游景区为开拓自驾游市场应开展网上销售和社区营销活动。成海(2005)以云南省为例对自驾车旅游地进行了划分,总结出自驾车旅游地的开发模式。梁雪嘉(2006)基于风景旅游规划AVC理论提出若干提升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此后,周武忠和朱剑峰(2007)从旅游景区规划的角度,对景区产品规划和景区配套产业及支撑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李顺芳(2007)、李婷和李悦锐(2007)也对自驾游目的地的开发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第三,配套服务体系对策。翟向坤(2003)认为自驾车旅游的发展会促进汽车旅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同时还针对旅游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胡敬民(2003)指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编制各省、地、县旅游交通地图,开发新型旅游房车。张学梅(2009)将旅游信息分为气象信息、交通信息、安全和维修信息、餐饮、住宿和交通信息,并提出改善的措施。曹新向、雒海潮(2005)、方小燕(2005)和苏勇军(2005)认为应该加快汽车旅馆的建设。卢遥(2007)、葛静宜等(2009)指出发展自驾游要将露营地与国际标准接轨。朱生东(2005)、高怡和袁书琪(2008)、杨旭(2009)专门进行了旅游服务系统的研究。其他研究者还有江学淮(2005)、陈太政和张东山(2006)、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等。
第四,规范保障体系对策。有些学者认为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自驾车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龙斌,2004;陈乾康,2004)。陈乾康(2004)还提出要坚持开明的汽车消费政策,鼓励私人购买达到环保要求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壮大自驾车旅游队伍。方小燕(2005)提出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驾车旅游特点定制形式多样、灵活的险种,以使自驾旅游者规避出游风险。吴娲(2007)认为自驾车旅游市场应当建立相应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屈奇(2009)专门对我国自驾游的法律困境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出,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制定针对自驾车旅游的专门法律法规。
三、结论与展望
(一)自驾游市场研究
在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过于笼统,只是简单地分析自驾车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出游时间等,而对于专项市场的研究,只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市场细分,却没有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研究。对专项市场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自驾游产品,因此,此项研究领域有待于完善。
(二)旅游影响研究
在旅游影响研究方面,学者们更多地从自驾游对现行供给体系影响角度来研究,而对于自驾车旅游对环境污染的研究、自驾车旅游对当地已有旅游产品影响的研究还较缺乏,特别是自驾车旅游对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今后将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三)旅游对策研究
在旅游对策研究方面,学者们从旅游产品、自驾游目的地、配套服务和规范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在自驾游目的地对策研究中,自驾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研究内容较少,在配套服务体系的研究中,旅游营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专项措施缺乏具体详细研究。
(四)研究方法
通过对已搜集文献的分析,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只在旅游市场分析和交通需求方面做了定量研究,而在自驾车旅游景区或目的地环境容量方面、自驾车旅游产品生态足迹方面、自驾游中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面、旅游接待设施数量方面,特别是汽车旅馆数量方面的定量研究还是空白。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研究应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同时结合不同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1).
3、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翟向坤.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5、陈乾康.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04(3).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5
作者简介:何效祖(1966― ),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4级博士生,甘肃省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处处长。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等。
摘 要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但各地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该标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中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概念模糊、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并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旅游资源;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6)―05―0062―06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确定旅游开发项目重点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基本上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2003年版“国标”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体系、调查规范和评价方法等实用技术路线;为便于应用,对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作了简要说明。本“国标”总体上内容全面,技术规范,便于操作,是一部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标准。但“国际”在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上明显存在不足,对个别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不够准确,各地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参照部分欧美国家的相关u标准,结合国情与笔者近两年参加评审甘肃省各市县几十个旅游规划的工作经验,重点对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问题提出一些修订意见。
一、关于“旅游资源分类”问题
“国标”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结构,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但个别地方仍存在概念模糊、层次不清、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下文列举分析。
1.概念模糊问题
“国标”虽然在《附录规范表》中,对旅游资源类型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作了简要说明,比较清楚,但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对资源的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中个别名称存在提法不够准确或概念模糊、层次不清问题,容易引起歧义。
(1)AAE奇异自然现象:概念较大。直观上理解,自然现象不仅包括地表,也包括地下(如“BAB暗河河段”、“BD泉”等)的奇异景观和“D天象与气候奇异景观”等基本类型中的奇异自然现象,在分类应用中容易引起混淆和重复。《释义》中说明为:“发生在地表面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因此,改为“AAE地表奇异自然现象”似乎更加准确。这样,像“怪坡”类即可归入此类,而天象、河流类则归人它类。
(2)ACI丹霞:概念不全。《释义》中说明为:“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一种顶平、坡陡、麓缓的山体或石体”,概念不够准确。丹霞地貌有馒头状、麦垛式、宫殿式和奇峰峭壁式4个基本类型,且基岩有暗灰、红、土黄等多种过渡色,有些则未必有“顶平、坡陡、麓缓”的特点。建议完善释义说明,以避免分类时排除其他类型的丹霞景观。
(3)BBA观光游憩湖区:概念较大,包含了“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基本类型,界限不清,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前者释义为“湖泊水体的观光游览区域段落”;后者释义为“供观光、游乐、休憩的水库、池塘等人工集水区域”。为避免应用时出错,应将前者的《释义》界定为“天然湖泊水体”。
(4)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概念模糊。《释义》中说明为:“海面和荒漠地区光折射易造成虚幻景象的地方”。事实上,海市蜃楼是只有在海岸地带才能见到的海面景观,荒漠地区常见的虚幻景象应称为“沙漠(戈壁)蜃景”更为准确,像嘉峪关至敦煌地段在夏季常见的只有蜃景,没有蜃楼,更没有海市。建议基本类型中增加“DAD沙漠(戈壁)蜃景”。
(5)E遗址遗迹:概念太大,层次不清。应改为“E人类活动遗址遗迹”,以区别于自然的遗址遗迹(如动物化石点),也与亚类、基本类型相呼应。同样,“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议改为“历史人文活动遗址遗迹”,与“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相呼应;也与“FA综合人文旅游地”中的现代人文活动相区别。
(6)F建筑与设施:层次不清,涵盖不了所属的亚类和基本类型。如“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有些在露天祭祀山神的,没有建筑设施;“FAK景物观赏点”有些可能在自然的制高点上,没有设施。建议改为“F建筑设施与现代人文旅游地”。“FA综合人文旅游地”的概念也太大,可能涵盖史前和历史的人文旅游地,建议改为“现代人文综合旅游地”,与“E”主类相区别。
(7)H人文活动:概念太大。应改为“H现代人文活动”,以区别于E、F、G三主类。其亚类和基本类型的内容也相应为现代的内容。
2.前后重复问题
主要为两者间有涵盖关系的基本类型,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典型的有:
(1)EAA人类活动遗址,《释义》为“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EAD原始聚落,《释义》为“史前人类居住的房舍、洞窟、地穴及公共建筑”。事实上,前者概念较大,包括后者,二者也难以截然分开。原始聚落不管是原态的,还是复原的,都在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离开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的复原聚落(如异地的博物馆),就不能称其为原始聚落。因此,二者应合并归类,称“EAA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与原始聚落”为宜。
(2)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释义》为“进行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场所的地方”;FBB祭拜场馆,《释义》为“为礼拜神灵、祭祀故人所开展的各种宗教礼仪活动的馆室或场地”。有些祭拜场馆是单体活动场馆,有些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也单设祭拜场馆,但只是大景区的一部分。在资源调查中,很难截然分开。对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内又单设祭拜场馆的,如按照2个景点计算,显然不合理,容易造成同一景点的重复统计,应合并改为“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在“FB单体活动场馆”的基本类型中,删除FBB祭拜场馆项,凡是祭拜场馆,都归入“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合理。
(3)FCE长城段落,《释义》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段落”;EBH烽燧,《释义》为“古代边防报警的构筑物”。事实上,古代长城的结构由烽燧、亭、障几部分构成,明代时即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因此,烽燧不管是独立的还是残存的,都应属于长城的范畴。因此,“长城段落”包括“烽燧”的概念,烽燧不应单设,否则会重复计数。资源调查时,消失的烽燧遗迹应归入“EBG长城遗迹”;残存的烽燧墩台则应归入“FCE长城段落”。即应取消“EBH烽燧”这一基本类型。
3.类型缺项问题
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仍有不少缺项。虽然在“释义”中说明“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的基本类型时, 使用者可自行增加。增加的基本类型可归入相应亚类,置于最后,最多可增加2个。”但作为“国标”,应类型全面,编排科学,不宜由使用者随意增加,且有些基本类型仅限于增加2个,显然是不够的。主要的缺项有:
(1)“AA综合自然旅游地”中,应增加“AAA山丘谷地复合型旅游地”基本类型,这是最普遍也最具旅游价值的旅游地。其它编码应依次后推。
(2)“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O彩色丘陵”类型。彩色丘陵类似于丹霞地貌,但与丹霞地貌又有本质区别。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认为,中国有大量的彩色丘陵,是地质地貌过程的重要形迹,极具旅游价值。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规模居全国之冠,归人“丹霞”显然是不合理的。
(3)“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P戈壁滩地”类型。“ACM沙丘地”《释义》为“由沙堆积而成的沙丘、沙山”,显然不包括戈壁滩地,而戈壁滩地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4)“BA河段”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BAD漂流探险河段”类型,属专项旅游的范畴。常规性观光而不具备探险性质的漂流河段,如武夷山九曲溪,则应归入“B从观光游憩河段”。
(5)“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EAE史前传说人物活动地”类型。
(6)“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CL非宗教类庙宇建筑”类型,亦可与“FCC楼阁”合并成“FCC非宗教类楼阁庙宇”。如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庙,即非书院、也非宗教庙宇和祭祀建筑者,当归入此类。
(7)“FG水工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GG人造滑雪(滑冰)场”类型,这种类型的资源与天然的“BF冰雪地”有所不同。“Ⅲ冰雪地”是天然形成的,而“人造滑雪(滑冰)场”是人工辅助于机器制造的,应属于水工建筑类型,以与天然的冰雪地有所区别。此外,应增加“FGH水电站发电厂”类型。
(8)“HC民间习俗”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CI古民族后裔聚落地”类型,因为多年来传承演变形成的现代民间习俗和有些一直保留了原始传统的古民族后裔,其习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旅游价值,细分会更加实用。如甘肃永昌的古罗马人后裔、泾川的金人完颜部落后裔、临潭的明代江淮汉人后裔等民俗,当属古民族后裔类型。
(9)“HD现代节庆”应改为“HD现代节会与专项活动”,使其范围更大。在其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DE专题交易会”和“HDF专项旅游活动”,其具体内容可在《释义》中加以界定。
4.关于类型细分问题
“国标”对有些基本类型的划分比较笼统,有必要再细分。
(1)BDB地热与温泉:《释义》为“水温超过20℃或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是3种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因其温度和呈现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旅游功能,地下热水多用于温泉浴,而热汽和出露泉多用于观赏,因此应细分为“BDB地下热水、BDC热汽、BDD出露泉”3个基本类型。甚至可以将出露泉再细分为热泉和温泉两个基本类型。
(2)FBC展示演示场馆:《释义》为“为各类展出演出活动开辟的馆室或场地”,应包括展出和演出两个方面。可细分为“FBC地域性综合博物馆、FBF专题博物馆、FBG专题展示馆、FBH地域文化演示馆、FBI大型歌舞剧院”等基本类型。
(3)GA地方旅游商品:应将“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GAC水产品与制品、GAD中草药材及制品”3个基本类型归类为“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在这一较大的概念中,只要具有本类型的产品,不同地域之间即便是产品不同,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可比性。应删除“GAA菜品饮食”,其中只能现场品尝的饮食部分,应归入“HCG饮食习俗”;可以作为商品销售的饮食制品,当归入“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此外,应增加“GAA旅游用品”、“GAC旅游书店”、“GAD旅游纪念品”3个基本类型。如此划分更便于实际操作和不同地域间的比较。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修订“国标”,使分类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细化《释义》说明,使《释义》具有旅游资源分类工作的“实施细则”功能。《释义》中,对有些比较模糊,容易引起错误归类或重复归类的资源,应加以说明界定。如具有农业观光性质的人工花卉基地,应归入“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水上娱乐设施应归入“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应归入“FAG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其他类则归入“FDH特色市场”等等。
二、关于“旅游资源评价”问题
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的局限性
“国标”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评价,设立“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3个评价项目;“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项评价因子。每一评价因子按4个档次相应赋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从高级到低级分为五至一级和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这是一种传统的模糊权重评价方法,在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评价对象概念模糊
本标准是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评价。“国标”的定义为:“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据此可知,“单体”概念包括“基本类型”。但是,资源分类中对“基本类型”划分得很细,有些甚至只是一个独立的很小的而又可能会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点”(如HAA人物),因其缺乏独立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此评价方法,几乎得不上几分。更多的单体则是完整旅游景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没有独立、完善的旅游配套功能,“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几项评价因子的得分几乎为零。因此,按此方法评价的结果,各小的独立单体间没有可比性;综合性的基本类型和其中的小单体(如山丘型旅游地与山上的独峰)更没有可比性,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太大,评价会过于笼统;基本类型的单体则大小不一,过于杂乱,难以比较。因此,评价的旅游资源范畴应界定为具有综合旅游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景区。
(2)评价因子存在缺陷
“国标”指出,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是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但本标准确定的8个评价因子不能涵盖所有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将出现许多资源难以“对号入座”问题。该评价方法更适合对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基本上不适合对休闲度假性和专项活动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如参照本标准评价休闲度假性旅游资源,则“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等几项赋值较高的评分会很低,总分自然不会高,这对优质度假旅游地显然是不公平的,评价结果也不 会科学。如用于大型旅游交易会这一专项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评价,则评分会更低。因此,评价标准应依据资源类型,补充完善评价因子,重新确定赋值。
同样,评价依据中仅列4个级差,缺项问题也较为突出。如“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因子的评价依据,最低一级为:“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赋值为1分。像季节性、阶段性的专项旅游活动类资源,旅游时间一般少于100天,游客也不可能达到40%,其评分自然为零,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3)因子赋值不够科学
本评价方法是按照“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设定的“综合评价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设定了相同赋值的共有评价因子。但现实中的旅游资源存在巨大的类型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才引起游客的旅游动机。因此,不同类型或特点各有侧重的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在“资源要素价值”评价项目的各因子赋值,特别是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两项中的赋值应有明显差异。如果按照相同赋值的因子评价,就某一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出的总分与实际价值会有很大出入,不同类型的综合评分结果出入会更大,也就更没有可比性。比如,应用这一标准,对九寨沟景区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高;反之,对西安兵马俑的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高,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这样,总评出来的赋值很难说明那个景区有更高的旅游价值,二者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比较,但评价的结果却无法比较。
综上分析,本标准比较适合对人文与自然综合类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而不太适合对自然或人文类型占绝对优势的旅游资源的评价,也不适合对休闲度假类和专项活动类旅游资源的评价。应对以上类型资源,分别按照同一类型资源的共有因子,再设定4个不同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旅游地的评价可以是综合性的评价和横向比较,而旅游资源评价比较科学的原则应是同一类型资源的横向比较和等级确定。
(4)评价过程流于主观
“国标”明确提出,“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结束后,由调查组填写”;本标准是“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因此,标准显得过于宏观和笼统。虽然引入模糊权重评价方法,但也只能是概念性的定性评价,难以真正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化评估。就甘肃省的几十个市县的旅游规划来看,按“国标”进行的旅游资源评价普遍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标准》本身的缺陷使得调查、评价人员难以正确处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资源的合理赋值和对《标准》中缺项资源的评价处理,加之对世界及全国旅游资源的了解不够,缺乏可用于对比评价的知识赋存,对资源的赋值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评价标准本身缺乏不同类型的实用技术标准,难以开展可用于参考的技术性评估。如对休闲度假地的赋值,基本没有考虑气候适宜性(风效指数)、海拔高度、负氧离子含量、山体坡度、水体性质等因素的定量评估,只是主观打分。三是由调查人员完成评估,旅游业者和相关专家几乎没有参与,而评估人员也往往只是主观打分,几乎没有考虑美感质量的定量评价、游客心理刺激――反应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等基本的评价参考因素。按照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分别设定评价标准,细化定量评价的标准,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5)结论表述不够直观
“国标”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的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值。依据赋值大小,将旅游资源依次划分为: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一级以下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这种评价结论等级非常清晰,但对资源级别的描述性表述显得比较平淡,难以直观反映资源等级和市场吸引力的区域概念。建议做如下调整:五级旅游资源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四级为“国家级旅游资源”;三级为“省级旅游资源”二级为“地市级旅游资源”;一级为“县区级旅游资源”;其他为“乡镇级旅游资源”。这样,在旅游开发定位和市场推广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都会一目了然。当然,对评价项目和因子的赋分也应按此要求,做相应的调整,以求结论和实际相符。
2.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构想
本“国标”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说到底是对资源单体的评价,基本上反映不出一个完整旅游景区价值的大小。旅游资源的概念伸缩性太大,可以是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景区,也可以是小的资源单体。旅游工作中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应是对旅游景区或旅游地这一更大范畴的评价。因此,在本“国标”基础上,还有许多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问题,亟待研究,应以国标形式予以规范。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考虑设立以下国家标准:
(1)旅游景区评价标准:在地理区域和服务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旅游景区,是许多资源单体的集合,对于确定旅游地的开发重点至关重要。但是旅游景区的价值不是资源单体价值的简单相加,应结合国情,就旅游景区划分出旅游活动类型,分别确定评价标准。国内外就部分类型的景区已有成功的评价标准,如适合休闲度假地气候适宜性的“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对山地旅游活动的“地形适宜性技术评价”,海水浴场、海滩等景点的“旅游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自然风景区“风景质量分级评价”等等。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
(2)旅游地评价标准:旅游地是包含若干个旅游景区的较大的区域,可以是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市级或县级区域,也可以是乡镇级或较大的旅游景区群。对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旨在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也可用于不同地域间的旅游地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或规划与管理意义上的重要排序。对旅游地的评估,目前已有“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郭来喜等提出的“中国观赏性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价模型”等模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检查标准应是比较成熟的对城市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方法。但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亟需研究出台。
完善旅游资源单体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景区内各单体景点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景区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内各旅游景区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地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域内各旅游地的对比和重点排序,也可用于同级旅游区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这几个标准是层层递进关系,缺一不可。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三、结语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分类体系尽管在1992年版的基础上有很大改进,但仍不完善,有待修正。旅游资源的分类存在明显的概念模糊、前后重复、类型缺项和类型细分不够具体等诸多问题;评价标准只着眼于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且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既不适于旅游景区资源的综合性评价,也不适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单体评价;分类体系中的《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存在局限性,存在评价对象概念模糊、评价因子存在缺陷、因子赋值不够科学、评价过程流于主观、结论表述不够直观等问题。因此,应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单体、旅游景区和旅游地,研究并制定出系列评价的国家标准。本文最后从旅游景区评价标准和旅游地评价标准两个层面,提出了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构想,建议以“国标”形式予以修订、规范。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6
国内学者在翻译国外的“tourismattraction”一词时,有的翻译成旅游景点,有的翻译为旅游景区,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有的学者将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视为同一事物;另一种则是没有把握全文的观点而误译。部分学者在翻译标题、摘要时,又将“旅游景区”翻译成其他的词汇,例如,有学者将“旅游景区”翻译为“tourismscenicarea”(将其译为旅游风景名胜区更合适),例如旅游景区开发中的文化营销管理探讨:以巴马长寿产业为例(岑长庆,2010)翻译为CulturalMarketingManagementinTourismScenicAreaDevelopment:ACaseStudyofLongevityIndustryinBama。实际上,不论是英语论文译为中文为学习交流参考之用,还是中文翻译为英语为对外交流之需,科学严谨的翻译对于学科的发展、学术交流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在对旅游景区进行定义时,概念范围略显宽泛,不只是强调旅游景区的某一特征,但从定义的主要倾向上,仍然能够总结出概念界定的主要视角,概括起来,主要有:
1、从旅游者需求或旅游产品的供给角度
在《风景名胜区规划条例》(1985)中,完全以需求的角度对景区进行了定义,景区是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旅游景区以吸引游客为目的,为游客提供一种消磨时间或度假的方式,开发游客需求,为满足游客需求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张凌云,2010)。吴忠军(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2003)将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结合,认为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吸引物和明确划定的区域范围,能满足游客参观、游览、度假、娱乐、求知等旅游需求,并能提供必要的各种附属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经营场所。
2、从旅游景区的区域性角度
此种视角主要强调旅游景区在地域上构成、活动和管理等方面的特性。例如,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2006)将旅游景区定义为具有吸引物、具有管理机构、经营旅游休闲活动、具有明确范围的区域。刘正芳认为旅游景区是(《旅游概论》,2006)由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设施及其他相关条件有机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3、从旅游景区的空间性角度
此种视角主要强调旅游景区在空间上特点。例如王衍用等(2007)认为旅游景区就是一个空间环境,这个空间环境具有自然或人文景观,且人们在其中进行旅游活动。
4、从旅游景区的功能性角度
此种角度强调景观的价值能够给游客带来的体验,例如赵黎明(2002)强调的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功能,王德刚强调的参观游览、娱乐休闲、康体健身、科学考察、文化教育等活动。
5、多种角度的糅合
有的学者将旅游景区定义为特定功能的空间或区域。例如,李肇荣曹华盛等《旅游学概论》,2006)认为旅游景区是一种空间或地域,在这一空间或地域中,旅游及其相关活动是其主要功能。有的学者将景物构成和功能、地域特性相结合。例如马勇(2006)将旅游景区定义为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景点组成,从事商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确的地域边界的小尺度空间旅游地。但这个小尺度究竟有多小,该如何衡量呢,笔者不禁有些困惑。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的定义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中外学者对其概念界定的横向比较看,旅游景区的功能、旅游景区的界限、旅游景区的地域性是部分学者概念间的共同点。从整体上看,国内学者对景区的定义呈现出交叉且相异的规律,每个学者侧重点不一,都强调了旅游景区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征。同时,学者们在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时,或多或少的牵扯到旅游目的地、旅游地、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等术语,究竟这些相关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异同关系,在进行旅游景区基础性研究时,有必要加以区分。
旅游景区相关概念辨析
旅游景区是有效开展旅游活动的依托,在旅游业普遍发展的今天,旅游景区的身影不再神秘,理论概念是现实状况的描述与说明。因此,有必要结合各地区的景区现状,及现有的代表性的定义,对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
(一)旅游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旅游景区是以吸引游客为目的建设的场所,还是因为景物吸引了游客而被设立了景区?旅游景区的管理是否只是为了游客?以昆明翠湖为例,南眺碧鸡、北瞰蛇山,水光潋滟,垂柳摇曳,“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是对昆明翠湖景区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个吸引众多游客的景区最初并不是为了吸引游客建设的,元朝以前,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至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种植柳树,湖内种植茶花,才有了翠湖这个美名。之后建湖心亭、修长堤、建石桥、设八角亭,每天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翠湖公园于1958年起收取门票,2002年9月25日向市民免费开放。目前,公园的经济来源主要有游船租赁收入和商铺租赁收入及政府财政每年补助拨款,以此维持公园发展。自取消门票后,这里仍然是外来游客的必游之地,同时也成为当地市民户外消遣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不论是供给角度的为吸引游客还是从需求角度满足游客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笔者认为把旅游景区定义为具有旅游吸引力或是旅游价值显得更客观。
(二)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之间的关系
国内学者对国外visitorsattraction这一词的翻译理解为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多数学者将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视为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张超广,2008),在著述中并未作详细区分。有的学者将其做了详细的说明,认为空间范围大的旅游景点是旅游景区(李冠瑶、刘海鸿,2005)。从字面上看,景区和景点完全是一个面和点的关系,不能随便将其混为一谈,旅游景点应该是构成旅游景区的单位,旅游景区是由单个旅游景点或多个旅游景点构成的地域,例如,杭州西湖旅游景区,就包含了三潭印月、苏堤春晓、花港观鱼等名胜景点。
(三)旅游景区与旅游地之间的联系
在旅游地理学、土地规划的相关书籍中,旅游地的提法最常见,关于旅游地(tourismarea或sightseeingplace)的概念,多数学者都有以下共同认识:一是它的空间性或地域性,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高峻,2007),与旅游景区存在必然的联系(陶犁,2007)。二是它有两层基本含义(王万茂,2008;高峻,2007),第一层,旅游者浏览、观光、访问的目的地即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的所在地,这里的意思也就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目的地上的旅游景区;第二层,指土地利用方式,如同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一样,旅游地是一种游憩用地,它是政府部门规划的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地域或环境空间。如果将旅游地的景观结构进行划分,则可以分为:旅游地(区)一景区一景点(陶犁,2007)。由此可见,旅游地是一个地域范围更为宽广的概念,在其空间范围内,有各种供游客旅游的景区类型。
(四)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从旅游者角度而言的地方,是一个与旅游客源地相对应的名词,涵义很宽泛,它可以是指2某个特定功能的旅游胜地,例如西湖,也可以是某个可以进行旅游活动的县市,例如西湖所在的杭州市,甚至可以泛指整个国家。由此可见,旅游景区的地理区位在旅游目的地的范围内。(五)旅游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区别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多见于环境资源、城市规划、园林建设、旅游地理等书籍中。根据纵观众家观点,风景名胜区就是那些资源价值重大,环境优美,能够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由此可见,那些资源价值重大的旅游景区就堪称风景名胜区,例如杭州西湖是一个5A级的旅游景区,也是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1982年评定)。同时,基于风景名胜区招揽游客与接待游客的现状,风景名胜区是旅游景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其外延,上文已将易混淆概念加以分析,并各概念的外延加以图示(如图1),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很宽泛,所指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笔者将其从大范围上将其他的几个概念加以涵盖,从小范围上,与旅游胜地、旅游景点相吻合。
旅游景区概念的再认识
(一)旅游景区的定义
笔者以为旅游景区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空间综合体,是一个包含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各种有形或无形服务的地域综合体。
(二)旅游景区的内涵特征
1、具有旅游吸引力
任何一项旅游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某种项目吸引力基础上的,景区中核心景物的吸引力是引发游客需求、激发旅游动机与促成游客进入景区的核心动力。这里的核心景物可以是一项人造设施、也可以是一个自然风光、一个人文建筑,也可以是一个人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组这样的核心景物的组合。
2、具有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旅游大致有徒步、划船、乘坐景区内观光车进行观光游览,品尝风味小吃、体验节事文化、感受异样风情,景区内必然建立起各种辅助游客完成旅游活动的各种硬性的设施设备和软环境,例如交通工具、休息设施、解说系统、优良的卫生和安全环境。设施设备的齐全、环境的优劣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高低。
3、有限的地域空间范围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7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旅游;主题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在《未来冲击》一书中断言:服务经济的下一代将是体验经济。在体验经济悄然而至的今天,人们对衣食住行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追求,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许多人早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方式,个性化旅游消费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极具个性和参与性的“体验旅游”正悄然升温,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一部分。
如何适应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设计极具个性化消费特征的体验旅游产品成为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1 体验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的产物。所谓“体验”(experience)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则是令人难忘的。体验通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正如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与以往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则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由于每个人的思想、知识和感觉都不相同,而体验又是来自个人心境与事件的互动,因而两个人的体验不可能完全一样。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按照吸收和参与的程度将体验分为四大类: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美学体验。认为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
体验经济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有意识地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手段,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消费者以货币来换感受、换体验、换快乐的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过程结束以后,留给消费者的记忆将是难忘的。正因为这一过程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所以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和同步性。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舒畅”。 综上所述,在体验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将“体验旅游”理解为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运作经营旅游全过程,由旅行社安排更多参与性的活动,使游客离开都市的喧嚣、现代生活的压力,返璞归真,打“心眼”里感悟旅游真义的一个过程。它除了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之外,更要着眼于向游客提供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性认知体验、身体体验以及与某一团体和文化相关所产生的社会特性体验等,满足旅游者多种多样的、健康的体验需求。通俗地说,体验旅游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更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这里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即旅游者从一般意义上住、行、观光的被服务者转化为一种特殊生活、一次特殊仪式、一些特殊经历、一回有保障的冒险的参与者与体验者。
可以说,体验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2 体验旅游产品的特征
在体验经济的刺激下,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产生了新的需求特点。
2.1 产品内容的极具个性化
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促使旅游者开始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甚至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更多的游客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独特魅力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诸如野外生存训练、挑战极限等极具个性的旅游项目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正为此,在体验旅游中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即实行旅游产品市场的高度细分化和产品类型的高度差异性。
2.2 产品内涵的情感化
体验旅游将旅游企业从原来只重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开发模式中摆脱出来,开始注重游客追求快乐体验的旅游目标。根据游客更加注重情感愉悦和满足,渴望自由、温暖和舒适的愿望,增加了旅游产品中情感要素的比重,拓展了产品体验的领域和类型,主要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等,希望旅游者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体验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进而融于其中获得心理愉悦,从而消除疲劳,留下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2.3 产品设计的高度参与性
在体验旅游中,游客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被组织”、“被安排”转变为“自己组织”、“自己安排”。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从被动购买整体产品发展到自己组织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从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在旅游过程中,更愿意选择散客旅游而非团队旅游;从只重视消费到注重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
3 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各个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转变,纷纷在“体验”上做文章,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但整体上仍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挂体验牌走传统路
许多企业为了适应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满足游客注重参与性的心理,纷纷打出体验旅游的旗号。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多数地区在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中未免有较大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在市场宣传时美其名曰“体验旅游”,事实上却只是为了引起游客的旅游兴趣,并没有为游客提供深入开展体验式旅游的内容,更无法真正达到愉悦身心、体验快乐的效果。
3.2 产品主题模糊,体验内容雷同
受旅游企业自身偏好及过度关注经济利益的限制,我国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目前仍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在产品的开发上的主要表现为模仿、跟风现象严重,产品主题模糊,缺乏鲜明的特色和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没有将旅游者的体验作为投资开发的重心,未能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致使开发出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获取不同旅游体验的需求特点。如目前各地较为流行的“祭祖风”,尽管祭拜的对象形形色色,也确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不能不说各种祭祀内容都很单一,缺乏新意。
3.3 参与性差,缺乏更新换代
主要表现在提供的成品多,提供半成品让旅游者自己“组装”的少,整体参与性较差,无法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体验。此外,多数企业虽然有发展体验旅游的愿望,也做了较好的开发,但产品几年下来一成不变,缺乏新意,无法适应旅游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导致景区的吸引力在逐年下降。
4 体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策略
游客的最优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但体验是旅游主体(旅游者)与客体(旅游吸引物、设施、服务)角色互动的产物。对于体验旅游的游客而言,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全部体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旅游产品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旅游项目这样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旅游的食、娱、游、购、行、住等甚至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态度等多种影响旅游者旅游经历质量的全部要素的一个复合概念。当然,在旅游产品之中,旅游项目是核心。旅游项目策划的核心是致力于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为旅游者创造某种特殊的体验。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这样的需求特点迫使旅游企业必须加强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深度,为旅游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旅游市场的旅游需求。
4.1 细分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
由于在旅游市场中,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功能、特点需求不同,因此,未来的旅游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根据对不同体验主题的认可程度将旅游总体市场细分成几个不同需求特征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目标细分市场的特征、竞争环境、旅游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提供体验式旅游产品的难易程度,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细分市场,并将这些细分市场建设成为一个或多个体验式旅游区,以便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在个性化的体验设计中,要依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游客需求特点,进行体验式场景设计和体验氛围的营造。从服务人员的服装、服务态度、言语到旅游地周围的环境和旅游产品,都要适合游客的个性需求,让旅游者感到舒畅、新奇和亲切,充分调动游客的全部感官。迪士尼乐园就是个性化体验场景设计的经典案例。园中所有的景观、设施、服务人都完全模仿迪士尼公司最成功动画片中的情节,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形式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童话王国,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场景,吸引了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4.2 确立鲜明的体验主题
成功的旅游景区无一例外都有着鲜明的体验主题。体验主题是营造环境,烘托气氛和情调,吸引旅游者注意力,并给旅游者以强烈印象和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顾客的心理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旅游体验主题的确定和提炼,关键是要抓住目标客源所追求的体验价值。具体而言,是指必须在充分了解不同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需求类型的基础上,对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欲望进行准确的把握,并根植于旅游地或旅游景区的地脉和文脉,从而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如杭州的宋城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了一千多年以前两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景象,使旅游者仿佛乘上时光机,体验着当年宋朝人民的生活。
4.3 加强能调动旅游者感官的体验产品的开发
成功的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以下特色:①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性、第一性与多样性。要给游客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为游客提供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其次景区产品具有唯一的特征,即这一产品不能与其他景区雷同;最后要给游客提供多种选择性产品,避免单调。②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体验的前提是参与,这样的特性决定了游客与景区是互动式的旅游关系。一方面,旅游产品的设计要为游客服务,另一方面,游客也要参与其中,不仅在旅游中体验旅游乐趣,获得精神满足,还要参与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和组合。③挑战性:现代人追求个性、挑战自我的心理,使得产品的挑战功能越来越重要,尤其对广大中青年更具吸引力。近几年来,极限旅游颇具市场发展潜力,正是极限运动给游客极大愉悦感和自豪感的结果。
基于以上特点和旅游者的消费趋势,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必须在旅游服务项目、游客参与、知识发现、文化价值挖掘、交际以及提升游客的自我感觉等方面下工夫,了解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感悟到,在旅游观光时,由表及里从“心眼”中领略到一点什么,比“肉眼”看到了什么更有意思。正是为此目的,从传统旅游中生发出的度假型旅游、疗养型旅游、探险型旅游、拓展旅游、休学旅游、“做一天农民”、“当一天军人”等旅游形式备受游客喜爱,这些旅游形式都为游客旅游提供了感官刺激,调动了旅游者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体验旅游的发展,更应注重旅游者的参与,增加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并不断深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设计。
4.4 注重旅游产品的包装
旅游产品包装包括文化包装和科技含量包装。文化包装是指挖掘文化内涵,在旅游产品中注入各种文化因素。科技含量包装是指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品让游客感受现代技术的魅力。包装后的产品能够充分表达亲情、友情,使人们在购买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的过程中,品尝文化的韵味和体验这些感情的珍贵。
4.5 强化体验式产品营销
在体验式产品营销中,提供体验服务的要素包括旅游工作人员的仪表仪容、态度、行为和能力。其中,服务态度至为重要。服务是游客与景区互动式交流的中间环节,服务的好坏程度决定着旅游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优秀的员工在营造旅游氛围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顾客接触的每一细节。当前的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moment of truth)的管理,如果将景区比做舞台的话,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就是舞台上的演员,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顾客有求必应的服务态度都是游客获得快感的最直接来源。所以,必须将景区的工作人员融入景区氛围的营造之中,形成员工与游客互动的演职人员,共同创造令游客难忘的深刻体验。
筹划旅游产品体验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过去的促销模式。根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花在电视上的促销费用占整个促销费用的80%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50%以下。作为体验式营销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建立展示体验的促销舞台,使用户能够在他方便接触的地方,尝试这种体验。在这种促销活动中,单纯的电视、平面和广播广告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大力加强户外促销、店内促销等形式的促销活动,这种促销活动更要侧重于营造一种体验环境,以便让客户试验相关体验来激发购买欲望。建立健全游客与旅游企业间的沟通渠道也是旅游促销成功的重要一部分。通过沟通,及时了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喜爱的购买渠道,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赢得顾客的信赖。
另外,建立体验式旅游的营销队伍。在体验式营销中,营销人员就像演员,通过各种刺激游客感官的形式来表演,表演的目的就是让游客参与其中,即购买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参考文献:
[1]谢新华.体验经济及其基本特征[eb/ol].中国管理传播网,2003.
[2]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3]柴伟.体验经济与云南旅游业的发展[j].学术探索,2003(8):18-20.
[4]楼筱环,毛国良.浅析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开发模式[j].中国,http:///hangyejingji/200901/221700.htm,2009-01-14.
[5]周霓.基于体验营销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08(3):107-108.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篇8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营销
旅游业在我国和世界其它地方都是历史以往就已出现的行业,但大规模发展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足而推及至全民。当旅游成为一种常态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而不是只满足走马观花,四处溜达。文化旅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壮大,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参与游客不断增加,文化景区不断发展,逐渐引领。文化旅游不仅成为一种时尚,更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旅游。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最早提出文化旅游这一专用概念的,是1977年由美国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书中用文化旅游作为一章的标题,并指出“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1]
在《浅析体验经济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内涵》中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借助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能体现其文化内涵的特色个性吸引物,通过观光、学习、参与等行为媒介使旅游者体验和感悟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内涵,求同存异,寻求高层次精神文化享受和生活理想实现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与文化旅游相对应的是旅游文化,这是一个需要区分的概念。徐菊凤(2005)认为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对概念,文化旅游侧重点在旅游,旅游文化侧重点在文化;文化旅游研究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文化研究重点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旅游文化属于基础学科[2]。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通常以游客数量和收入为标准考核的社会市场背景下,旅游景区和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部分旅游景点开始注重提供景区旅游的文化层次面的水平,以求摆脱恶性的低水平的竞争。而其中,文化作为一个软实力,被称为旅游的灵魂,对这个需求而出现的旅游景点中的文化,笔者不知是否该归为文化旅游一类。
二、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而细分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娱乐休闲和吸收文化营养充实提高自己的旅游形态,某一程度上代表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文化旅游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然具有规模产业之势。徐群(1999)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主要指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Y仪[3]。龚绍方(2007)认为文化旅游产业系统应包括三个层次:核心层是文化旅游景区企业,中间层是产业相关要素供应商,最是产业相关管理机构和服务企业,外层是为内层服务的。李云涛(2009)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指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李庚香(2009)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创意产业,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和创意的理念来指导产业发展。
从研究现状来看,对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界定含糊,尚无统一定论。
文化旅游业在实践中也有重大发展。Richards的研究表明, 在1970年和1991年之间, 游览欧洲遗产的游客上升了100% ,在英国上升了200%, 在法国上升了130%[4]。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留下了大批以绍兴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学、宗教等文化圣地,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重中之重。绍兴文化旅游名城,河南黄帝故里公祭,襄樊三国文化,山东水浒文化,儒家文化,少林武术文化等等。文化旅游从量到质都处跃之势。
三、文化旅游的营销推广
在文化旅游营销中,除了文化层次的软实力以外,本身的硬件条件也需要很出色。比如解说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解说系统作为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5]。成功的旅游解说系统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体验,对旅游区进行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6]。
文化旅游是旅游中一种,营销的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收入。顾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对顾客的忠诚度以及口碑营销意义重大。符全胜提出保护地游客满意的定义有3层含义,即:1.游客满意是游客和管理人员都期望的一种心理状态;2.管理者可以调控这种状态;3.这种满意状态必须是以不破坏自然和文化环境为前提的,而且满意的状态可以反过来促进对资源的保护[7]。
旅游商品的开发对文化旅游营销也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商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记录、储存、认知、助识、传播、交流等功能,因此在旅游商品的营销中要突出文化性[8]。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在北京等五地针对旅游市场旅游商品需求的专项问卷调查表明:77%的人表示在旅游时肯定会购买商品,14%的人表示偶尔会买,只有9% 的人表示不买。如何推出既有创造性又能承载浓厚文化价值的商品也是文化旅游营销的一个重要思考。
四、总结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火爆发展之后,市场细分以及游客追求更高层次旅游的产物,虽不算是最新的事物或行为,但其出现的时间较短,理论研究起步也较晚,然而却是有巨大潜力和市场的旅游科目之一,普遍被看好。
尤其是皇帝故里公祭大典通过重金重炮媒体一炮而红后,众多自认为有些文化底蕴的地区纷纷上马文化旅游,很快将呈遍地开花之势,但很多是重复性低层次的模仿,抄袭。如何摆脱低水平的重复性竞争浪费,进行这方面的理论指导,学术也行,功利也罢,总之是有很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金托什.蒲红译.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67.
[2]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4).
[3]徐群.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与开发[J].北方经贸,1999(12).
[4]Richards G. European Cultural Tourism [J]. Annuals of TourismResearch.1996,26(1):261-283.
[5]崔会平,陈娟,张建国,陈调,韩华柏.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旅游解说系统调查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420-425
[6]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85-587.
[7]符全胜.保护地游客满意理论和满意度测度[J].绿色中国:A版,2004(18):51-53.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161.html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学校食品安全的标语12-05
小学生日记400字:跳绳比赛11-19
学校活动欢迎词11-09
国庆黑板报资料:喜迎国庆09-28
身心受益的智慧语录69条12-31
很纯很暧昧的话12-25
教师节经典祝福语录09-06
收费站收费业务工作总结11-09
秋季开学汇报材料10-25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08-16
业务月度工作总结(6篇)08-09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08-15
征文比赛策划书01-12
孙子满月酒邀请函01-12
教师节教师代表演讲稿09-06
护理技能心得体会08-16
群体作文300字12-14
经典搞笑的征婚启事08-10
秋收作文08-10
写景抒情叙事作文07-27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