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分析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Theil指数;基尼系数;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72-04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特征
为了观察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现以1997-2006年河北省11个地市人均GDP作为测度指标。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很多,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即利用极差、标准差来估算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来测算经济的相对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极差 R=Xmax-Xmin
标准差 S=
变异系数 CV==
加权变异系数 CVw=
其中Xmax为该区域人均GDP的最大值,Xmin为该区域人均GDP的最小值,xi为第i个地区人均GDP的值,x为所有地区人均GDP的平均值,n为地区个数,pi为各地区人口数,p为各地区人口之和。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从1997-2006年,河北省各地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1997-2002年,极值和标准差增长相对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1%、11.8%;2002年以后,极值和标准差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1.6%,说明从2002年以后,绝对差距的增长幅度也在提高。但是,绝对差异指标都会受到价格指数的影响,而且与地区发展基数密切相关,相对差异指标排除了这些因素,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差异变化。
从总体上看,河北区域经济相对差异也是不断扩大的。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从1997年的0.3043、0.3079一直上升到2003年的0.3432、0.3465;而2004年两个指标出现降低,但幅度很小,分别为2.7%、1.2%;2005年指标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7.4%、10.9%;到了2006年又出现微小下降,分别为0.3531、0.3757;2004年和2006年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的下降,说明河北省政府采取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分析
(一)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方法
为了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本文运用了具有空间可分解性质的Theil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组间差距+组内差距=∑Yi×log(Yi/Pi)+∑Yi×Ti
Ti=∑Yji×log(Yji/Pji)
Pi是第i组的人口在所研究总体区域的人口中的比重;Yi是第i组的收入在所研究总体区域的收入中的比重;Ti是未加权的组内泰尔指数;∑Yi×Ti是加权组内泰尔指数。Pji是第i组中第j个子区域的人口所占该组总人口的比重;Yji是第i组中第j个子区域的收入所占该组总收入的比重。
现根据河北省将11个市级行政区域划分为“一线两厢”三个空间单元作分析:“一线”区域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和廊坊五个市级行政区;“南厢”区域包括邯郸、邢台、沧州和衡水四个市级行政区;“北厢”区域包括张家口、承德两个行政区。这里的i=3(一线、南厢、北厢),Y用GDP指标来衡量。
为了分析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大小,我们定义贡献率
组间(内)贡献率=组间(内)差距/T
由公式计算河北省1997-2006年三大区域GDP的Theil指数。河北省的泰尔指数从1997年的0.1610增加到2001年的0.1706,是1997年的1.06倍,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5%,这说明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增加缓慢,比较稳定。但2002年泰尔指数下降为0.1698,到2005年下降为0.1660,经济发展差异有所减缓。2006年又小幅度上升为0.1688。从泰尔指数的构成上看,1997-2004年,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组间经济差异,2005-2006年,组间差异迅速减少,组内差异成为这两年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这说明从2005年开始,河北省GDP在区域间进行了重新分配。下面进一步分析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情况(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河北省三大区域组内差异主要是由一线区域内五个市的差异变化造成,说明这五个市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必须把如何缩小一线地区内部各市的经济差异作为政府缩小河北区域经济差异的工作重点。具体来看,一线区域差异从1997年的0.0561增加到2006年的0.0752,是1997年的1.34倍。在这10年间,一线区域差异有升有降,1999-2001年差异迅速上升,2002年明显下降之后两年缓慢增长,到2005年迅速增长为0.0739,增长速度为19%。从北厢区域差异来看,差异非常小且变化不太明显,平均值为0.0018。南厢区域差异从1997-2004年变化不太明显,2005年出现异于往年的迅速增长,2004和2005年的南厢差异分别为0.0018和0.0211,增长速度高达160.5%,这主要是由于2005年沧州、邯郸两市GDP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分别为46.1%和23.6%,拉大了与邢台、衡水两市的距离。
由上述公式可得,1997-2004年河北省的组间贡献率一直高于组内贡献率,且2002年组间贡献率最大达到61%,组内贡献率一直在40%左右。2004年以后,组间贡献率迅速下降,到2006年降为41%,这说明造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由组间差异转为组内差异。组内贡献率的增加表明三大区域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在扩大,要减小河北区域经济差异就要控制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增长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二)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方法
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在居民间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指标,同样可以用来衡量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这里用人均GDP作为衡量人均收入的指标。基尼系数的计算分两步:首先将某一区域内的不同地区按照其人均收入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Y=(Y1,Y2,……,Yn),Y1≤Y2……≤Yn
其中Y=Yi,yi=Yi/Y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k=ciyi-(c1=1,c2=2,……,cn=N)
其中Ck为基尼系数,Y为某区域内人均收入总和,N为地区总数,Yi为第i个地区的人均收入,yi为各地区人均收入占该区域人均收入总和的比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具有不可按地区进行分解的特点(崔启源,1994),但是,我们可以对基尼系数进行按产业分解[1]:
G=SkCk
其中,G为总的基尼系数,Ck为分项基尼系数,Sk为分项产值(人均一、二、三产值)占人均GDP的比重。SkCk/G×100%表示第k项产业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计算2006年河北省的数据可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分别为7%、53%、40%,其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说明河北省还处于工业化进行阶段。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由贡献率看,造成该省产业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因此,河北省要优化提高各市的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缩小各市产业水平的差距。
如果要分析基尼系数变化产生的原因,那么还要对基尼系数的变化率进行分解,结果如下:
ΔG=ΔSkCkt+SktΔCk+ΔSkΔCk
ΔG是总基尼系数的变化,ΔCk为分项基尼系数的改变,ΔSk是产业结构的改变,ΔSkCkt为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结构性效应”,SktΔCk是产业集中度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集中效应”,ΔSkΔCk为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改变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综合效应”(范建勇、朱国林,2002)(计算结果见表1)。总基尼系数变化不明显,2004年变化值最大。从对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来看,2002-2005年,总集中效应大于总结构效应,说明缩小区域差异可以通过减少各地区相同产业间的差距实现;然而2006年发生转变,总结构效应略高于总集中效应,影响基尼系数变化的是产业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结构效应,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成为今后工作重点。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模型分析
为了能够综合评价河北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我们选取2006年11个市的13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GDP、人均GDP、GDP年均增长率(2002-2006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投资企业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总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
因子分析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将以上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从经过旋转的因子矩阵可以看出,公因子1中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投资企业数、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都有较大的载荷值,主要表现在人均收入、对外经济和政府调控作用等因素;公因子2包括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总比重等经济规模因子;公因子3包括GDP年均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现为经济效益方面。同时,根据因子得分可以算出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唐山1.356,石家庄0.950,廊坊0.272,保定0.263,邯郸0.236,沧州0.089,秦皇岛-0.280,邢台-0.450,衡水-0.592,张家口-0.917,承德-0.927。
由上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唐山和经济发展最低的承德两者综合得分相差2.28,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根据以上结果,将河北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梯度。高梯度地区包括唐山和石家庄;中梯度地区包括廊坊、保定、邯郸、沧州、秦皇岛5市;低梯度地区包括邢台、衡水、张家口和承德。
高梯度地区具有较强的优势,唐山和石家庄是河北省最发达的两市,政府调控作用较大,外商投资条件好。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最为迅速,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资源丰富,尤其是在曹妃甸港发现冀东南堡油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煤炭、石油、电力、冶金等也是推动该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环境,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便利。中梯度地区具有较弱优势,保定和廊坊属于环京津地区,受到一定的经济辐射作用。秦皇岛、沧州的人均GDP的排名分别为第三、第四,这与它们地处沿海,拥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优势密切相关。邯郸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连接晋、冀、鲁、豫的重要经济协作地区。低梯度地区处于劣势,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张家口、承德一直处于河北省经济最落后地区,由于这两地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政府调控力度小,投资条件差。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4.
[3]甄建岗,王建中,等.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7,(10).
[4]高丽.山东省经济区域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8).
[5]司金銮,胡章俊.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协调对策创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孙良媛,攀志刚.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5).
Analysi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Hebei Province
Cai Yuqian1, Zhai Youlong2
(1. Institute of Regional Economy,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2. Land and Resources Colleg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some relative and absolute index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strict in the region in Hebei province, the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this province is increasing. We study the reason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Hebei province by decomposing GiNi index and Theil index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have been discussed by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then we fin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cern the regional harmony development to decrease the gap in the course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区域差异分析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法;梯度分析法
一、引言
省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立足于省情具体情况,做好省区经济战略规划,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整体战略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将从定量和动性两个角度来分析云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定性分析我们用梯度分析法从人均GDP、产业结构、相关指标来比较不同的区域经济差异,定量分析则是借助竞争要素分析法从影响地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来考量地区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
二、对云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分析
本部分借助统计软件spss15.0,采用主成分的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各地州区域经济竞争力作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云南省统计年鉴2009”(2008数据)。指标的选择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行性。马力、史锦风(2006)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第一产业人员的比重。张欣莉(2006)、蔡国梁、廖为鲲、涂文涛(2005)等人也从不同的衡量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差异作出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从人均GDP(元)、人均第一产业总(元)、人均第二产业值(元)、人均第三产业值(元)、人均财政收入(元)、人均年末储蓄余额(元)、人均消费品零售总(元)、人均固定资产投(元)8个指标来衡量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情况。因人均批标更加准确和客观,所以本文对所用指标均采取了人均处理。(篇幅受限,略去原始数据)。首先,我们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后由SPSS用主成分的分析方法得到的特征与方差比表和因素得分表,如表1、表2所示。
所以根据公式可得到云南省各地州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指数,如表3所示。
根据竞争力指数的含义,判断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为:C>1表示具有强的竞争力,0<C≤1表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弱竞争力),而C<0则表示较弱的竞争力,由上结果可知除昆明、玉溪外其他地区均竞争不强或很弱,这说明云南不仅经济欠发展,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区域性差异。
三、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梯度分析
我们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运用有关竞争力指标将云南省区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高梯度)由昆明、玉溪组成,第二梯度(中梯度)由曲靖、西双版纳、迪庆组成,其他为第三梯度(低梯度)。再分别从人均GDP、产业结构2003年和2008年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对比,数据分别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04”和“云南统计年鉴2009”。各梯度人均值是由各梯度相关指标求和后再比上各梯度总人口得到。
(一)人均GDP梯度分析
云南省16(州)市人均GDP比较,如表4所示。
由表4知2003年高中低三梯度人均GDP之比为3.96:1.37:1,而2008年其相应比值为3.09:1.58:1,可以看出虽然第一梯度与第二梯度间的人均GDP差距有所缩小,但第二梯度和第三梯度间的人均GDP却有所扩大。同时从整体看,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各区域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二)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经计算我们得到云南省16(州)市三梯度2003年及2008年产业结构,如表5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高梯度地区的产业结构2003年和2008的比值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且结构相对较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低,只有8%。而中低梯度的三次产业结构较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这也比另一方面说明了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很大的梯度差异。
四、结束语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云南省经济发展提出几下同点意见:一是根据云南省“1145”的有关空间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滇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优化提升云南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云南产业升级;三是依托面向东南亚的有利区位优势,有选择地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四是抓住国家正在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为云南经济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2、周国富,张佳伟.天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J].天津经济,2007(10).
3、阮桂海.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应用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区域差异分析篇3
广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省份之一,区内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就具体地区来看,旅游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以广西14个城市为直接研究对象,在建立区域旅游差异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各地市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并提出区域旅游在保持差异化的同时寻求文化认同和利益共同点,使旅游特色鲜明又具有内聚性,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平衡。
关键词:因子分析;旅游;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8
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战略性支柱产业,但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政策环境、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使得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区域旅游差异性体现了地方旅游业的特色,还反映区域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旅游区域差异性分析有利于缩小不同市区旅游区域差距,从而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旅游差异,对于提高旅游产业地位,优化旅游资源,实现区域间合作与共赢,促进广西旅游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了对广西各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以广西14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年广西国民经济和旅游经济的统计数据。主要指标有各市接待外国旅游人数(X1)、各市接待入境游客人数(X2)、各市国际旅游收入(X3)、各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次数(X4)、各市旅行社数量(X5)、各市国内旅游收入(X6)、各市旅游总收入(X7)、各市星级旅游饭店个数(X8)、各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X9)、各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值的比重(X10)、各市A级旅游景区(点)数(X11)。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5)和广西旅游政务网。
1.2研究方法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测度和评价方法很多,主要有单指标测度方法和综合指标测度方法。本文利用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对广西市域旅游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测度。为了克服综合(多元)统计指标变量之间信息的重叠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造成的主观性,文章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有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并将其与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作为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以此为依据测度14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2广西各地市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性分析
将数据进行旋转并导入 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通过内部一致性系数对信度进行检验。进行KMO和Bartlett’s Test of Shpericity测度。测度结果中为KMO值为0.693,大于0.5;且Sig显著性指标为0,小于0.001,表明该组统计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1主成分提取与因子命名
文章借助主成分析的方法抽取主要成分,借用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正交旋转,获得旋转成分矩阵。另外,依据特征值≥1.0的通用原则与方法,根据不一样的衡量指标在正交旋转处理后的因子载荷来划分衡量指标所属,并且对抽取的成分进行命名。根据解释的总方差表得出前三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4992%,高于85%,可知三个成分被确定为目标主成分。
在成功提取三个公因子之后,运用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并依照不同的衡量选项正交旋转计算后的成分载荷(因子载荷)划分选项。由旋转成分矩阵(主成分截荷矩阵)表得出,主成分1和X2、X5、X1、X3、X8指标相关性较高,可将主成分1理解为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及国际知名度情况;主成分2和X6、X11、X6指标相关性较高,可将其理解为各市地方旅游资源及对国内旅客的吸引度情况;主成分3与X9、X10指标相关性较高,可将其理解为旅游经济地位。
2.2因子得分
为了考察各个市旅游业综合发展情况,用回归法计算出各主成分得分,再与各主成分的权重加权求和得到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得分。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各个市的三个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可以通过以函数计算得出:
F1= 0.275*X1+0.283*X2+…-0.136*X11
F2=-0.120*X1-0.151*X2+…+0.062*X11
F3=-0.054*X1-0.016*X2+…+0.540*X11
2.3广西各地市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
F1、F2、F3三个主成分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广西14个市的旅游发展状况的总体水平,但单独使用一个因子并不能对各个市在区内旅游业发展的地位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按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F= F1+ F2+ F3
得出 F=0.7009 F1+0.1782 F2+0.1209 F3
计算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并求出14各市的排序,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广西14个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中,高于平均水平(总得分大于0)的城市有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其余11个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初步分析可知,各地区旅游开发经济效应综合得分排位与第一主成分排序总体表现一致,旅游收入和客流量较大的桂林和南宁在综合排序中处于全省首位,来宾和贵港则处于全省末位;但由各个具体因子的得分可以看出各个城市又有自己特色,现分析如下。
首先针对前三名的南宁、柳州、桂林分析。南宁作为自治区首府、桂林作为著名国际旅游城市、柳州作为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因此,旅游业综合实力比较雄厚。从资源品味度看,旅游资源品位度最高的区域是桂林市,桂林的A级景区数占全区A级景区数的21%,广西4个5A景区中有三个都在桂林。南宁市、柳州市旅游资源品位度在整体上要逊色于桂林,但在资源特色与开发条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府南宁市以其独特的区位可发展会展商务旅游等。柳州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汇集了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旅游形象突出。
其次是北海、河池、百色、崇左。从主成分F1和F2及综合得分来看,崇左市跟百色市得分都小于0,表明两个城市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及城市知名度与旅游经济发达的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还有一定差距。但两个市旅游资源还是比较有特色的。百色市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度高。而崇左市拥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的区位优势,利于打造崇左“边关风情探秘游”等旅游品牌。北海市与河池市的综合得分虽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但是北海市主成分F1、F3和河池市主成分F2得分都大于0,说明北海市与河池市旅游知名度及旅游经济贡献率在区内是不差的。
再次是贺州、梧州、玉林、钦州。这4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两个主成分F1与F2得分及综合评价值来看,在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较弱,景区、旅行社等数量较少都制约其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但近几年,钦州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品牌旅游景区的形象宣传已获得巨大的效益。其它区域虽然旅游开发程度较高,但旅游知名度较低,这同样制约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最后是防城港、来宾、贵港,从数据分析看,这3市的主成分F1与综合评价得分都偏低。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首先是处于排名末尾的贵港市,主要是因为旅游资源点较少,旅游资源禀赋上呈现分散的状态,现有旅游品牌带动力较弱,致使其整体旅游发展水平较低。但贵港市可依托桂平西山、道教圣地白石洞天、千年古刹南山寺等众多宗教旅游资源打造西江流域历史宗教文化中心,逐步树立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对于防城港市,近期政府提出建设国际滨海旅游胜地的目标,其未来滨海旅游迎来发展机遇;对于来宾旅游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其应依托区位和航运优势建设西江生态走廊,带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3广西各地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加强各城市旅游景点、景区、酒店等合作及区域旅游线路的连接与贯通,提升旅游资源的综合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客源互送,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与其他区域联合打造旅游线路和产品,丰富旅游元素,增加不同旅游体验。通过不同旅游区域合作规划,拓展旅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改变旅游产品单一的情况。
3.2充分发挥旅游增长极的功能,带动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
南宁、桂林一直是广西旅游的增长极,通过南宁、桂林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广西旅游发展综合竞争力。比如,桂林可往贺州、柳州、来宾辐射,南宁向玉林、百色、贵港辐射。充分发挥增长极所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从而不断减小各区域旅游之间的差距, 进而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3.3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实施梯度错位发展战略
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南宁以都市景观为特色;北海以水域风光为主;桂林以山水风光为主;百色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崇左以边关跨国、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为主;贵港以宗教文化旅游为主;凭祥以边关风情游为主;柳州以城市休闲为主;来宾以民族风情为主;梧州以历史文化为特色。依据不同城市的旅游资源特色确定自己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方向,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协调各市旅游业平衡发展面对的一大重点问题。对于旅游区位、旅游
发展定位、文化底蕴等相近的条件下的地市,应以差异
竞争、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有效地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繁荣。只有错位发展,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旅游经济圈。
参考文献
[1]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2]付志伟.基于SPSS分析的浙江省区域旅游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3]张广海,王佳.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1):3239.
[4]钱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孟涛.基于SFA模型的我国旅游业效率估计与区域差异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3,(28):117118.
[6]姜维政. 湖北省17个区域旅游产业联动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韩宾娜,张俊娇. 国外区域旅游差异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4,(02):2128.
区域差异分析篇4
关键词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3-0215-06
从总量和人均方面看,中国水资源短缺,而且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水资源管理的滞后使得相当大部分区域用水浪费、水污染问题突出,这加剧了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供给形势,相当多的城市发展面临着缺水的制约,部分农村人口无法用上干净的饮用水。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政府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必须重点加以研究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水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利用方式等诸多变量的不同,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水少的北方与水多的南方存在差异,南方(或北方)的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同一流域的不同用水区域存在差异,在水资源稀缺性相似的用水区域也存在差异。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分布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布状况?基于此,本文试图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识别,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空间差异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可能途径,也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一研究对于深刻认识水资源问题,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水资源战略及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评价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可以运用比值分析、生产函数、包络分析等方法。基于研究问题的简化,本文采用比值分析法。比值分析法是根据水资源消耗系数来间接表征水资源利用效率,消耗系数越大,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这一方法常用到经济指标(如万元GDP用水量)和物理指标(如吨钢产量的水资源消耗量)两类指标。在各年的中国水资源公报中,与其相关的指标有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人均用水量、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这些指标可以用来比较某时点内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对大小。根据以上的这些指标,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参数,如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万元工业产值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率、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人均用水量年均递减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年均递减率、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年均递减率。这些参数可以用来比较某区域在某一时间段内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对变化。另外,考虑到水资源的区域特性、数据源的可得性、以及当前水资源主要由地方政府执行管理的现实特点,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为中国各省(市、区),同时在分析中也考察了传统的三大地带即东、中、西区域。
1.1 关于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直观认识
1999年-2006年间,从公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来看,万元GDP用水量大于1000 m3的基本上位于西部地区,小于200 m3的大多位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天津最低。按可比价计算,2005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比2004年下降了7.8%,比1997年下降了50%;2006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05年下降了7%。从各省级行政区看,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较高的有北京、天津、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递减率均在0.1以 上;其他地区的递减率均在0.05-0.1之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率接近0.1或0.1以上的地区占70%以上,湖南、安徽递减微弱,安徽甚至为负递减。这表明,1997年以来中国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上都在提高,但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李世祥等: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2008年 第3期从三大地带看,图1、图2显示,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都在0.155以上,中部最高,其次是东部、西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东部最高为0.157,其次是中部、西部。这表明,2000年以来三大地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此外,通过相对差距指标中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指标,也可以得到对中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的直观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区域万元GDP用水量差距的动态变化过程。中部地区以2000年为分水岭,1997-2000年和2000-2006年两个时间段内都大致平稳,但后一时间段的差距水平要低于前一时间段。西部地区在1997-1999年间大致平稳,但1999-2006年差距逐渐缩小,收敛趋势明显。全国地区在1997-1999年间差距呈扩大趋势,1999-2006年收敛特征显著。东部地区万元GDP用水量的差距却表现为上升趋势,也就是说1997年以来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距一直在扩大。也可看出,三大地带内的万元GDP用水量差距整体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水平最大的为西部,其次为东部、中部。
我们推测,区域万元GDP用水量变异系数与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数据进行回归,得到F值=209.392,调整的R2=0.8742,各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的系数为2.6928,且在1%水平上显著。结果表明,1997年到2006年间各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变异系数与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区域万元GDP用水量递减越快,其地区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越大;反之,万元GDP用水量递减慢的地区,其地区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也小。
1.2 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与差异状况
1.2.1 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选取的评价参数指标包括万元GDP用水量X1、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采用陈莹等人(2005)对中国31省(市、区)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1]X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X3、非农业工业用水比重X4、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X5、单位粮食产量用水量X6、人均用水量X7、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X8、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X9。除X2外,其他参数指标取1997-2006年间的平均值。相关数据来源于1997-2006年的《中国水资源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SPSS 12.0统计软件计算,并根据矩阵旋转,筛选出了三个主因子,其综合意义可以解释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X1、X2、X3、X4、X7决定,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社会系统的总体水资源消耗情况,包括二、三产业用水结构,因此可以定义为综合用水效率和结构型用水效率指标。第二主因子主要由X5、X6决定,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耗水大户农业的用水效率情况,可以定义为农业用水效率指标。第三主因子主要由X8、X9决定,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可定义为生活用水效率指标。
由于所得出的3个主因子对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所能解释的能力不同,因此,这里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F(表略去)。从结果可以看出,排在前7位的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山东、辽宁、浙江、广东,这些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排在后7位的分别是、新疆、甘肃、内蒙古、广西、江西、贵州,这些地区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1.2.2 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特点及分布
结合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用提取的三个主因子对中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尝试,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聚类数目为5时各类的之间的差异明显(表2)。
为了观察不同类别之间的具体差异,我们进一步计算每一类别在具有较大影响权重的5个指标上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各类别的主要差异所在。如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北京、天津,具有万元GDP用水量最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最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最少、非农业工业用水比重最高、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最低的显著特点。而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地区包括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具有万元GDP用水量最高、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最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最多、非农业工业用水比重最低、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最高的显著特点。
中国水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布的基本趋势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2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成因的分析只是零星散见于一些文献。如2002年,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在《新的流域治理观:从“控制”到“良治”》一文中指出,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水资源可得性大小,越是水资源易于获取、水量丰富的地区,用水浪费越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相反,在水资源越是不易得到、水量越是匮乏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2]。何建武(2002)在《地区间水资源利用对比分析模型研究》一文中指出:水资源利用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6个,即水资源直接消耗系数,生产结构,进口需求,出口需求,最终消费比例和最终消费结构,其中水资源消耗系数即各个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3]。这些研究有的只是从直觉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没有相关的实证分析作支撑,有的虽有理论模型但实证性不强。虽然水资源禀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虚拟水贸易等都是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区域差异的原因,但通过实证分析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1)运用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聚类结果,选取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考察指标进行逐步判别,以挑选出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重要变量。选取的参考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量、人均GDP、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水电燃料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4]、第三产业比重、技术效率指数、人文发展指数。逐步判别的结果是筛选出了最重要变量人均GDP,该变量的判别能力最强,因而对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2)利用所选取的参考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提取出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在这6个变量中共提取了2个主因子,第一个主因子能够涵盖6个变量中45.48%的信息,该主因子由人均GDP、人文发展指数决定(表4),仍然说明人均GDP是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变量。
(3)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相关性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1997年以来中国各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数据折线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数据折线的走势大致重合,表明各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大致呈相同比例的变化,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万元GDP用水量相应地按照人均GDP增加的比例减少。为了进一步分析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了衡量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差距的变异系数与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指数(各地区人均GDP对数的变异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F值=68.9631,调整的R2=0.7216,地区人均GDP对数的变异系数的系数为0.5713,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表明,1997-2006年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增加1个单位 ,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会相应增加0.5713个单位。经验研究也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不同,节水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水资源消耗强度不同,经济发展决定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与发散应该是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收敛与发散的一个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1、2、3的结果,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这与王亚华(200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他认为经济因素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远高于水资源丰枯条件与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于提升中国整体的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5]。
经济发展水平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理论上是比较容易解释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伴随着较高的城镇化率,非农产业比例大,耗水大户农业用水比重小,因而可以在总体上降低万元GDP用水量;发达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和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使得供用水的规模效益较大,单位水资源的经济产出较高。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方的投资能力较强,会有更多资源用于供水和治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节约水平。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城镇化率较低,农业比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用水效率较低;而且欠发达地区生态和环境及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不足,依赖水资源而生存的压力远高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因而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低。
3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为: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视水资源本身的管理,更要注重整个经济社会的共同参与。结合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的结果,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建议。
3.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要加大水资源因素权重
发展经济学认为,区位因素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重要初始因素,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条件,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区位因素,概括而言,有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等。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基本的区位因素。但问题是,作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应该是这些区位因素中最基础的因素,那些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地区是由于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未给予充分重视而导致人口、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的结果。
对此,我们的政策建议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必须将水资源因素作为第一因 素考虑,加大水资源因素权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比如,水资源紧缺地区就不适宜发展高耗水型农业、工业,只能是发展那些对水需求量小的产业;同时,水资源紧缺地区的人口也必须得到控制,需要有适当的人口政策。水资源丰富地区要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人口、产业布局也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中国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存在没有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以及不可持续性利用方式的问题。中国北方水资源相对紧缺,但人口、产业布局却超过了水资源承受能力。
3.2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投资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中,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和最显著的影响因素。现实中,水资源紧缺的发达地区,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可以通过海水淡化等高科技手段加强水资源供给,普及节水技术而有效控制水资源需求,因而能够成功应对自然禀赋层面上的水资源稀缺。水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也面临着发挥水资源优势、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其投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而且也面临着水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压力和动力,因而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成功解决水资源问题。水资源紧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相应的财政能力和融资能力以及普及新技术的基础能力,因而面临更大的水资源的压力。水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面临着发挥水资源优势、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但其投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无法发挥出水资源优势,长期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对此,我们的政策建议是:在政策方面,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投资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包括水资源紧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水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帮助他们建立和改善水资源供给和使用的相关基础设施,以增强水资源紧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对水资源稀缺的社会适应能力、水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水资源优势的基础能力。
3.3 加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作为政绩考核的权重
水资源供给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要将水资源需求控制在与水资源供给量相平衡的范围内,控制水资源需求除了要合理控制人口、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外,还要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极度短缺的以色列正是凭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而支撑起了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而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单位产值的水资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左右,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浪费极其严重。当下的中国正是凭借着极高的水资源消耗强度来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将制约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我们的政策建议是:各级政府要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单列出来,与其他经济指标一样作为其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并给予其相对较大的权重,作为考察政府官员政绩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因子。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提出的关于干部考核“绿色政绩”五项标准中第三项就是水资源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但还需具体强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政绩考核评价中的影响权重,水资源消耗的影响力要超过其他指标。
3.4 加强水利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并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流域管理体制中国“多龙治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导致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而水资源利用效率 低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水权模糊不清、水价扭曲、用水主体缺乏节约用水的经济激励。水资源短缺而用水方式粗放的问题,实则暴露了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7]。现在,改革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水资源流域管理的呼声很高,国外也有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管理就是一个典型。
对此,我们的政策建议是,要加强水利部能够协调各部委、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要将水作为像煤炭、石油一样的一种资源来管理。水利部下设各流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流域管理体制。水利部的主要职能是统一规划各流域管理,界定用水主体的初始水权,为建立水市场进行制度安排,允许水权流转。各流域管理委员会在水利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协调,用水主体间的争议在流域管理委员会不能解决的,由水利部裁决定案。目前,中国水利部在甘肃省张掖市、四川省绵阳市和辽宁省大连市进行的节水型社会试点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水权、水市场的建立和运作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莹、刘昌明等.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82~87.[Chen Ying, Liu Changming. Adop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n the society and comparison evaluation study[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05(1), 82~87.]
[2]胡鞍钢、王亚华等.新的流域治理观:从“控制”到“良治”[J].经济研究参考,2002(2):34~44.[Hu Angang, Wang Yahua. New Viewpoint on Valley Management: From “Control” to “Governance”[J].Economy consultation, 2002, (20) :34~44.]
[3]何建武.地区间水资源利用对比分析模型研究.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1):42~44.[He Jianwu. Study on Model of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J]. Journa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College, 2002(1), 42~44.]
[4]李世祥、吴巧生等.武汉市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9):26~30.[Li Shixiang, Wu Qiaosheng. Policy Analyzing on the Adjustment of the Price in Wuhan[J]. Economic Theory & Business Management, 2005(9), 26~30.]
[5]王亚华.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J].中国水利,2005(13):175~179.[Wang Yahua. How to establish watersaving society in lessdeveloped areas[J].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5(13), 175~179.]
[6]成金华、李世祥等.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62~168.[Cheng Jinhua, Li Shixiang. Consideration on The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6), 162~168.]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age in China
LI Shixiang1 CHENG Jinhua1,2 WU Qiaosheng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China)
Abstract Fore water resources, the key problem of China is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age. Because of different regional natural conditions, soc ial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ways of water usage,the efficiency is different. Study on thisissue i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water problem in China and is also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watersaving economy,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nd fulfilling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age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 is converged distinctly, but no convergence in the eastern part. The water usage in developed regions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at in undeveloped regions. For this,we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ing level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China.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we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on the water management.
区域差异分析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念
从横向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表现为一个地区在一段具体的时期内,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进步的状况;从纵向分析,则指的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潜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即包括区域内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社会功能的完善管理等相一致。域经济发展不应该是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一个国家以及全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应当包括区域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包括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经济结构等。它所反映的是经济现象或事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差异性,体现着不同区域间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以及可持续性的不同程度。本文按照逐渐递减的经济发展程度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类到第四类地区分别为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较发达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以及经济落后区域。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
1.区域间经济总体指标的差异
我国区域间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四类区域逐层递减的趋势,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等五指标。而且我国前两类区域的各绩效指标远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后两类区域则表现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在各项支出投入方面,四类经济区域依然表现出逐层递减的趋势,而且表现为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但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有着不同的资金利用率,各项投入仍然呈现“多投入多产出”的特征。
2.区域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差异
第三、四类区域落后的经济上并不是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不足,而是由于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是有条件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低于第一、二类经济发达地区。此外,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工业带动,产生较多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质。但是,从未来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分析,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资金、技术优势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能力达到内调外治的相互结合,将会使得此类地区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随着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3.区域间运输、通讯条件的差异
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由交通运输及通讯情况所体现,通畅的交通与通讯技术可以为该区域带来新观念、新知识以及新技术。当前,我国第三、四类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新世纪信息革命中呈现明显的落后趋势,尽管新的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后来者居上”的机遇,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把握机遇,则最终将导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比较
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比较主要从居民消费、医疗卫生以及居住面积三方面入手,虽然单个指标在区域间的差异出现特例,但总体上仍然显示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居民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高而呈现增高趋势。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策略
1.促进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形成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市场经济,融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已成为缩小区域差异的纽带。中央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时,必须更多地要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培养市场经济风险意识。主要措施包括:(1)改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落后地区必须重点加强交通、发电以及引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改善投资环境达到为经济起飞铺道的效用。(2)构建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通过市场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3)加速要素市场的培育,必须通过市场经济解决制约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努力提高其资金运作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资本的增值能力。(4)经济不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经济体制转轨铺路。例如,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等商品流通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结合。
2.缩小知识资本的区域差异
若想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缩小知识资本的区域差异。主要措施包括:(1)通过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积极吸引国际与区际贸易,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我国欠发达地区还应该鼓励引进原籍的海外人才资源或者外地人才资源,增强知识资本短缺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资源作用,提升本区域科技创新能力。(3)以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有效利用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例如,为贫困地区和穷人提供更为方便的通讯系统,进一步提高电视、电脑等电子信息技术覆盖,扩大本区域公民的信息交流能力。
3.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区域差异分析篇6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济南市
1济南市房地产市场概况
根据济南市城市规划及发展特征,并结合济南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传统意义上将济南市的房地产市场分为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中部五部分。据《2010年济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济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720.33亿元,房地产产业总值为172.63亿元,超过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0%。2010年济南市土地市场中,商业用地成为主角,外来开发商成为开发的主要动力。普通住房市场则以新开盘项目为主,新盘项目多追求低价,其走量成为主基调。从均价来看,济南市普通商品房的万元房时代已经来临,精装豪宅成为普通商品房的首选[1]。公寓市场成交均价大幅上扬,更多的高端品质公寓拉升整体市场价格,供应量与成交量虽有下降,但供需基本平衡,写字楼市场均价走势较平稳,涨幅较小。
2区域特色分析
2.1土地市场
本文从土地市场的供应、成交及价格三方面进行分析。
2010年,东部地区成为土地的最大供应区,全年供应面积为179.3万平方米;其次为西部地区,全年供应量为141.1万平方米;中部和北部供应量在其之后,成交量最少的则是南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土地的供应量存在着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土地供应的主力地区。
济南市土地市场成交区域与供应区域较一致,供应量最大的东部区域同时也是成交量最大的区域,成交面积136.5万平方米,其次为西部,成交面积为101.5万平方米,中部和北部分别位于第三、第四位,南部地区成交量最少。
成交土地最高单价为1,082万元/亩,位于东部区域,而东部区域土地成交均价为472.4万元/亩,土地成交均价以中部地区最高,为578.6万元/亩,成交均价位于第三的是北部区域,均价为441.3万元/亩。有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土地的成交均价在各个区域是不同的,切差距较大。
2.2普通商品房市场
与土地市场一样,普通商品房市场的研究也是从供应量、成交量及均价三个方面。2010年济南市住宅市场的区域供应发生明显的变化,东部地区继续处于领先地位,西部地区紧随其后,全面供应面积为68.97万平方米,其他区域供应量相当。从在售楼盘数量来看,东部地区共19个,数量在五大区域中是最多的,数量最少的是北部仅有4个在售楼盘。从成交情况上来看,东部与西部成交量较大,这跟这两个区域新楼盘的热销密不可分。而从成交均价上来看,南部则为均价最高的区域,12月份均价为12,350元/平方米,其次为中部地区,中部年末均价为12,140元/平方米。
2.3公寓市场
从2010年济南市公寓市场的供应情况来看,东部占首位,占总供应量的57.2%;中部地区位居第二,占总供应量的19%;西部位居第三,北部与南部地区公寓数量较少。公寓市场与普通商品房市场一样,供应量较大的区域同时也是成交量较大的区域,东部成交量最大,高达总成交量的五成以上;其次为中部,其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两成以上;其它区域成交量较少。在价格层面上,中部地区公寓均价最高,达16,000元/平方米,西部地区均价居第二,北部地区目前均价相对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4写字楼市场
2010年济南市写字楼均价每平方米在万元以上,但整体变化幅度平稳,写字楼市场向高品质方向迈进。全年写字楼市场总供应量为40.75万平方米,总体上供应量充足,但各个板块的供应量有所差异。奥体板块是写字楼市场供应的主力军,供应量高达11.18万平方米;纬二路板块居第二,供应量为7.24万平方米;除高新区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写字楼供应。但从成交量上看,纬二路则处于领先地位,成交量为7.24万平方米,占总量的26.2%,成交量居第二位的是高新区板块,占总成交量的18%。其他的一些零星分布的写字楼虽供应量及成交量都很小,但其均价却是最高的,年末其均价为17,000元/平方米,奥体板块上半年整体均价较高,下半年则成下降趋势,高新区均价最低,全年均价9000/平方米,且走势平稳。
3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对济南市五大区域的土地市场、普通住宅市场、商品房市场及写字楼市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济南市东部地区土地供应量充足,且土地均价高,其普通住宅、商品房及写字楼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都较大,房地产市场前景广阔。西部地区目前不管是土地市场方面还是住宅市场方面,情况都不能与东部地区相提并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3.1位置因素
济南市的中部和东部,在土地市场及住宅市场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这跟其所在的位置有很大关系。东部与中部,地形平坦,山地较少,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因此,这两个区域土地的供应量及成交量是很大的。南部地区多山地,在土地供应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该区土地相对稀缺。西部地区如长清,发展较晚,房地产市场还不是很成熟,虽大学城的建立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东部相比,其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东部与中部地区交通便利,交通要道经十路即在此区,快速公交更是提高了本区的区域竞争力。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等景点都分布在本区,给本区的环境增添不少色彩,使得本区成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的首选之地。本区公共设施健全,济南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位于本区,大学林立,山东省的许多著名学府如山大,山师大都位于本区。学区房也是本区的一个卖点,这在无形中也活跃了本区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租赁市场。全运会的举行更是为本区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生机,后全运时代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全运村是海尔地产成功营销的一个案例。济南市首个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亦位于本区,随着万达广场的建成及热卖,本区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房地产热潮。
3.2经济因素
目前,济南房地产市场较繁荣的区域集中在东部与中部,即老城区部分。该区域经济发展较早,经济实力雄厚,山东省的许多龙头企业亦位于本区,如佳宝乳业、普里斯矿泉水、中国重汽等。本区在区域投资环境,不管是投资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有优势,易吸引外来投资。市场竞争的激烈是会有力地促进房地产品质的提升的[2],东部与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多,市场竞争激烈,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改区域房地产品质的提升。西部地区如长清区,由于开发时间较晚,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但前景广阔。目前,已有开发商对西部进行了开发,如鲁商·长春藤,其价格较东部低。南部由于地形原因,开发度还不高,但其独特的地形适于开发别墅,目前东部地区已经有别墅建成,品质高,价格也高。
4调节措施
济南市的北部、南部与西部地区,由于地形与经济因素,目前房地产市场开发力度还不够。这些区域应根据区域优势来开发独居特色的房地产市场,加大对这些区域的房地产开发,以满足城市化的需要。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向这些地区倾斜,如改善本区的交通状况、改善基础设施以改善这些区域的投资环境。另外,要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来源,使本区的房地产市场更具竞争力。要实行“梯度推进”和“中心城市辐射”战略,逐步把房地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3],逐步完善本区的房地产市场。对于较繁荣的东部与中部,则要继续保持优势,并要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此区域的天泰太阳树即是一个高科技的住宅。东部地区地价高,这是抬升区域房价的重要因素,并使得新房售价持续高涨[4],因此,东部及中部地区要控制好土地价格,这样才可能使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2010年济南房地产市场月报.
[2] 顾文昌.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城市开发,2004(03):60-62.
[3] 陈浮,王良建.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区域差异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2000(105):104-107.
[4] 龙莹,张世银.基于区域差异的房地产价格波动成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5-39.
区域差异分析篇7
陈诗,(1990.-)女,贵州省遵义市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财。
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贵州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9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合贵州省的省情分析各因素的作用方式,得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灰色关联分析
第一章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人口总数约为3238.7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149.39万人,占总人口的4.61%;“五普”时人口总数约为3625.86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约为210.3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79%;“六普”结果显示,人口总数约为3474.65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97.72万人,占总人口的8.57%, 65岁及以上人口绝对数量持续增加,且比重也呈上升趋势。
由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计算得到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贵州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2.84%,老少比为34.02%,0-14岁人口比重为25.26%,年龄中位数为32.67,均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社会各项临界值,贵州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是九个地级市的老龄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1-1.
第二章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的灰色关联分析
2.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简介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用灰色关联度提示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大小、强弱及次序,是一种多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灰色理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灰色综合评价问题,是灰色系统分析、评价和决策的基础。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系统动态过程中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实质是比较若干数列构成的曲线列与理想数列构成的曲线的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间的关联度越大,发展变化态势越接近。
2.2贵州人口老龄化区域差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本文从贵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1,2,3,4],选择以下九个指标因素分析贵州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这九个因子即比较数列:X1-少年儿童比重(%),X2-出生率(‰),X3-死亡率(‰),X4-区域人口密度(人/km2),X5-城镇化率(%),X6-人均GDP(元),X7-人均消费水平(元),X8-文盲率(%),X9-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参考数列X0取老年人口比重(%),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关联度分析。初始数据见表2-1,求得的关联度系数见表2-2。
由表2-2,所选的9个影响因素与老年人口比重的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r2(0.8757)>r7(0.7907)>r1(0.7857)>r3(0.7769)>r6(0.7012)>r5(0.6932)>r9(0.6885)>r4(0.6804)>r8(0.5125)。所有关联度均大于0.5,可以认为所选9个因素均对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有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且现实中,差异往往并不是来自一个因素的单独作用,通常情况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3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度,按影响力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出生率、人均消费水平、少年儿童比例、死亡率、人均GDP、城镇化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区域人口密度、文盲率,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分析。
第一,区域人口发展水平。灰色关联度中排在首位的是出生率,少年儿童比例和死亡率分别排在第三、第四位,可见区域的人口发展水平对区域的老龄化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出生率与少年儿童比重的变化是一致的,出生率高的地区少年儿童人口数多,老年人口比重相对降低。而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死亡率的下降从整体上增加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尤其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这两个群体,使两个年龄组的人口比例都有所增长,但死亡率下降对老年人口比重的作用程度要大于对少儿比重的作用,且对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变化影响正在减弱,而对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影响正一步步加大[1] ,因此死亡率低的地区其老龄化水平一般会较高。
比较贵州各地级市的相应数据,出生率最高的黔东南州其老年人口比重却也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个地区是少数民族人口居住较多的地区,而我国最初对少数民族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宽松,早期出生率高的一批人使这些地区如今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应较大。但从9个地州市的相应数据,死亡率高的地区其老年人口比重普遍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贵州省宜人的气候使整体人口寿命较全国平均水平长,高龄老年人口比重比较大,2010年“六普”时,贵州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42.36万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9.49%,由于人口寿命的有限性,这些高龄老人的高死亡率使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率增加幅度相对较大。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仅次于出生率与老年人口比重关联度最高,人均GDP排在第五位,这两个指标都直接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老龄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首先,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通常相对较高,生活的环境及当地医疗设备相对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也较为健全,这些都有益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死亡率会有所下降,从而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加,在老年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也增加,老龄化程度高一些;其次,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通常会吸引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人口的迁入,这使得迁入地的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从而该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降低,与此同时迁出地的老龄化程度会相对提高。贵州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指标与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并未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这是由于人口迁移带来的不同地区两方面作用的程度差异,但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地区老龄化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第三,社会发展水平。主要包括城镇化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区域人口密度。镇化率与老年人口比重的关联通常主要是考虑农村与城镇生育率的差别。农村的生育率要大于城镇,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农村人口越少,总和生育率也就越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低,老年人口的比重相对越高。但从表2-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贵州各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反而相对较高,这与贵州落后的经济水平相关,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力人口迁入,而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更多的是劳动力人口的迁出,这使的这些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对增加较大。
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医疗条件。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增加,则每个人在需要就医时得到及时专业护理的可能性就提高了,从而可以从一定水平上降低死亡率,尤其是老年人口,因为这个群体得病或是需要照顾的机率更大一些,所以卫生技术人员较多的地区,其老年人口的比例较大。贵州省只有毕节地区的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少于2,其老年人口比重也最小。
人口密度表示了一个地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基数,一般情况下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处于同一年龄组的人口相对密度小的地区要多,从而增加了竞争压力,社会整体生育水平会相对低一些,从而老年人口比重会高些。但贵州有其特殊性,由于经济欠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整体较低仍是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经济水平低与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仍是当前贵州各个地州市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有不少劳动年龄人口外出打工,有些连少年儿童一起带入打工的城市生活,空巢老人数量增加,这使得老人居住地的人口密度很低,但老年人口比重却偏高。
第四,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来说,文化教育水平高或是文盲率低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一方面,文化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的生育观念及养老观念等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诸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样的想法会使该地区的出生率较高,从而少年儿童比重较高,则老年人口的比重就会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程度也影响着人们的谋生技能及生活方式,接受教育时间越长的人通常眼界比较开阔,思想相对进步,更容易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也更愿意寻找除土地外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最终带动生育率的下降。同时,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妇女的生育率水平,当她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或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娱乐或文化事业上时,生育率会有所下降,这样老年人口比重相对提高。比较贵州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与文盲率,文盲率较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低。
第三章结论
通过以上对影响贵州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因素分析,人口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与文化教育水平共同对区域的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起作用,但相对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一因素是造成贵州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与所选部分因素变化趋势与一般意义下的走向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平衡各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重点在于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作者单位:1. 贵州财经大学;2. 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袁俊,吴殿廷,吴铮争.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 口科学,2007,3:41-47.
[2]张纯,曹广忠.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 (2) :56-61.
[3]何建宁,朱霄雪.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0(6):29-33.
区域差异分析篇8
关键词: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积累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本是通过遗传或投资获得的为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一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两厢地区,人力资本向收益较高地区的流动,造成了区域间人力资本的非均衡配置,这种不均衡是不利于河北经济的整体发展的。鉴于数据的限制,本文只对人力资本的主要方面进行区际比较,包括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质量。
一、人力资本总量比较
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现实人力资本存量是社会和家庭长期投资的结果。下面从人力资本存量的角度对河北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
1、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本文采用劳动力简化系数法估算比较河北省区际间的人力资本存量。结合国内有关劳动力简化系数的研究成果,以0.6和0.4为权数,对目前常用的按受教育年限确定的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简化系数和按不同部门技术复杂程度确定的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简化系数进行修正,可得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和大学(含大专)等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力折算系数分别为1.0、1.6、2.28、2.92和3.98。
2、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比较。在获得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劳动力简化系数后,根据2000年河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即可估算出河北省一线两厢地区及十一地级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单位是:万基准劳动力),一线地区是6,535.03,两厢地区是6,278.83;人力资本存量占人力资源存量的比重,一线地区是68.21%,两厢地区是66.75%,河北的平均水平是67.27%。
比较得出:一线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明显高于两厢地区;两厢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占人力资源存量的比重是66.88%,比同期河北平均水平(67.27%)约低0.39个百分点,比一线地区平均水平(67.65%)低0.77个百分点。
总之,河北一线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比两厢地区相对丰裕。
二、人力资本质量比较
1、人力资本质量总体比较。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甚至劳动者的敬业精神等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只选了若干反映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指标进行区际比较,见表1。在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方面,选取各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高中(包括中专)人口所占比重和成人识字率等指标。在健康方面,选取反映营养状况的若干指标作为健康水平的代行指标,选择了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指标以比较区域间的差距。考虑到物价水平对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本文还计算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价值量构成(用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表示),以反映居民食品消费的质量差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整体上说,河北一线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高于两厢地区。表现在:在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一线地区均优于两厢地区。其中,教育方面: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及以上人口和高中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成人识字率,一线地区均高于两厢地区,这说明一线地区的教育水平质量比两厢地区高;健康方面:通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城镇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三个指标的比较,得出一线地区居民对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高于两厢地区。
2、人力资本教育比较。反映教育水平的指标很多,现选择文盲半文盲率、人口教育程度系数、受正规高等教育状况(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城镇居民家庭每年人均教育支出4个指标来衡量。河北一线两厢地区的教育及收入分配状况见表2。(表2)
由表2可知,河北一线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两厢地区,这种教育水平的差距也拉大了两个地区的人均收入的差距。(1)在反映教育总体的指标中,一线地区人口教育程度系数比两厢地区高出0.34年。在受正规高等教育状况上,一线地区高层次人才的比重是两厢地区的1.52倍。(2)从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一线地区比两厢地区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城镇居民家庭每年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一线地区比两厢地区高出142元。(3)这种文化素质上的差异以及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差异决定了一线地区的居民比两厢地区的居民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对各种资源具有更强的配置能力,因而具有更高的人均收入。而且,由于人力资本乘数效应的存在,这种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线地区比两厢地区分别高出1,739.3元、1,013.9元。
3、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比较。本文选取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政府支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政府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和床位数5个指标,来分析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差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一线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力高于两厢地区。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教育经费、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以及医疗卫生设施水平,一线地区均高于两厢地区。这说明一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力资本的形成能力潜力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人们对营养状况比较重视,人力资本质量高,而两厢地区却相反。
4、人力资本结构比较。人力资本结构主要反映在人力资本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文化结构两个方面。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河北的人力资本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存在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首先,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从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大,第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小,这种人力资本结构制约了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次,人力资本的文化结构不合理,文盲半文盲多。河北人口文化构成受高等教育比重小,低等教育和文盲半文盲率高,其中一线两厢地区差异更大。由表4可见,一线地区文盲半文率比两厢地区少2个百分点;人口教育程度系数比两厢地区多0.34年;受高等教育状况一线地区是两厢地区的1.51倍。(表4)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述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与对策:
1、从人力资本存量的数值来看,河北省人力资本存量分布、区际差距非常大,一线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比两厢地区高。一线地区的大多数地级市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在7年以上(除了保定、廊坊),而两厢地区各地级市都在7年以下。
2、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一线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两厢地区,是两厢地区的2倍还多。
3、从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来看,体现在教育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和人力资本结构上,一线地区都优于两厢地区。只有重视教育投资,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就业结构和文化机构的合理,缩短一线两厢地区的人力资本差异。
笔者认为,基于河北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平衡区域人力资本格局。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对两厢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待遇,并有计划地向人力资本缺乏地区输送人才。
其次,加强人力资本激励,吸引人才。人力资本激励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发挥效率以及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两厢地区大量的高质量人力资本流向一线地区,主要是一线地区比两厢地区拥有很好的人力资本激励措施,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区域人力资本的增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加强人们对教育、医疗保健的认知,以求提高个人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政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是对本地区人力资本政策引导,增加区域人力资本,缩小区域人力资本差异。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280.html区域差异分析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培训考核内容范文8篇08-15
下大雨的朋友圈说说怎么发07-05
项目设计师工作计划11-27
文秘实习个人总结11-22
高中生毕业的自我鉴07-20
医学生个人简历的自荐信11-16
学习先学后教心得体会07-26
文秘专业知识07-17
开学典礼校长致辞07-16
动物的寓言故事的作文300字09-21
小熊作文400字09-06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