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新技术篇1
1 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意义与作用
计算机软件工程属于新兴事物,它进入我国之后,在技术层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平台上,通过信息的链接和共享,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和核心技术,并且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宽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已经替代并超越了传统技术,然而,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化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考虑到一些应用技术自身创新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软件工程的应用与发展。为此,需要增强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只有在把握自主、创新的数字化、现代化技术的前提下,才能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向前、健康发展,才能为我国的国家安全防御力量保驾护航,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方面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实际业务与软件需求之间的距离,阻滞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为:(1)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需求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由于在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过程中,相关数据分析与市场调查工作还不够全面,深度也还不足,因而,无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把控。(2)后续设计与开发软件的过程中,也存在软件产品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3)由于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的干扰因素较多,加之设计开发人员的专业素质还不足,因而造成了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与设计方面的问题。
3 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的常用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
当前在科技不断成熟和先进的态势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计算机软件生命周期法。这种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法是在时间的视角和维度之下,将软件中的各项子问题进行拆分和细化,并在各个阶段中要统一标准,实现软件的合理开发。通常计算机软件的生命周期为六个月左右。
(2)自动形式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法。这种方法主要侧重于计算机软件的具体内容以及目标的实现。
(3)原型化法。这种常用方法主要是用于系统适用性和算法效果不确定或者描述不够详尽的条件下采用的,并且,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初期,设计人员要对计算机软件整体系统的功能及注意事项,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认定。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关键技术,具体表现为:
(1)XML关键技术。它是一种与HTML类似的软件开发关键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占据较大的地位,它属于描述性程序语言,重点对数据和对象进行描述,可以用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开发中的跨平台数据通信应用编程。
(2)Web Services关键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之中,Web服务是普遍应用的服务内容,它可以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不同计算机语言的链接。
(3)面向对象编程关键技术。这个关键技术为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开发提供了便利,它极大地减轻了软件开发人员的压力,并以Java作为主流的程序开发语言,使计算机软件工程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技术在软件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
4 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优化策略
4.1 强化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以软件产品与服务的优质、创新性为前提,要以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融合为切入点,成为推动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并使计算机软件工程与数字化、现代化技术相接轨,引领计算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2 积极保护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自主产权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要努力研发国内自主创新技术,并在市场的导向之下,形成市场利益共享化机制,各个计算机软件工程企业之间可以连结成软件工程技术开发联盟,为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提供市场支持、资金支持、资源支持等,从而提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创新水平。
4.3 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优化升级
计算机软件工程产品的多样化、创新化实现,要依赖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优化升级,可以利用各种开发软件工具,创设软件开发环境,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和优化,提升其先进性和针对性。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2
关键词:软件工程;现代化开发技术;计算机设备
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计算机软件作为信息技术的实现载体,其随着信息技术的优化更新,软件本身也呈现出高频率的更新态势。目前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到各大行业领域中,为人民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但从发展本质来看,计算机软件工程本身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其技术体系与应用机制的不完善,无法令其在部分市场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效用。对此,必须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进行相关开发技术研究,以此来提高技术本身的应用特性,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开发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普及,在我国行业领域中起到一定的价值效用,同时也创造的一部分的经济单体,推动着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实现平台的企业运行。正是由于此类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大部分公司只看重计算机在社会中起到的经济价值,并未从技术本身着手,进而造成盲目的追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研发,单一化研发形式将与社会市场形成脱节现象,无法令计算机软件应用到市场中,进而令部分研发企业面临着淘汰的困境。与此同时,软件工程本身在社会市场中发挥的价值,决定着以软件工程为核心的一种经济链发展生态。多数企业在进入计算机软件工程研发时,只是将短期经济实现为发现目标,这也就造成大部分计算机软件研发同质化问题,企业本身并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去开发软件工程,而是以当下最火热的软件为项目作为自身发展目标,此类模仿式的发展将无法实现创新与突破,其与信息技术下的软件更新无法形成同步,进而造成严重的发展问题。为此,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起到协调作用,利用技术与市场中的耦合机制,来建立规范化的发展体系,促进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良态化发展。
二、促进软件工程现代化开发技术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计算机产品创新力度计算机软件只有通过作用于某项实体上,才可彰显出其价值,此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服务性功能。同时计算机软件更新与优化是以当前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想提高软件工程,现代化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原有软件工程在社会体系中起到的价值进行创新与优化。对于承接计算机软件研发的企业来讲,应在产品应用与技术创新方面找到一个共生点,将此作为发展核心,并结合社会行业中对软件技术的需求,来建立完整的产品研发创新机制。另外,考虑到计算机软件工程与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联动性,可以此类技术为跳板,将计算机软件工程进行跨行业发展,在其他相关领域找寻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特性,以研发出与行业发展相对等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通过产品本身的不断创新来提高软件工程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为社会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二)加速软件工程产业结构优化效率软件工程是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实现自身运营与发展的。在此过程中,技术的自主权是软件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技术的自主权则代表着在社会体系中的竞争实力。为此,企业必须针对软件工程本身来建立完整的产业化结构,将项目与社会市场相对接,将独立型技术与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联动,并把技术研发形式立足于项目发展之上,保证软件工程的发展可满足社会市场的动态化需求。此外,承接软件工程运作的各类企业可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将技术特性与技术应用作为交流主体,建立一个沟通平台,为行业间技术交融与技术实现提供融合路径,在保证技术自主的前提下,令技术实现最大化共享价值,以此来促进我国软件工程行业的发展。
(三)以政府为导向,建立科学性运营机制地方政府在软件工程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技术实现、资金扶持等方面也起到相关支持作用,令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不会因资金链断缺而造成研发终止的现象。对于此政府,建立正确的发展机制,针对与软件工程的相关技术来建立相对等的资金扶持体系,并以软件核心建立融资渠道,为技术实现提供一定助力。此外政府部门还可建立基金组织,专门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与运营提供帮扶。另外,政府应起到监管职能的作用,企业软件工程的发展进度进行实时测评,保证各项投入资金和精准落实的技术开发中。政府可通过自身的前瞻性功能,为企业技术开发提供相关信息,通过社会市场变动信息与技术研发路径之间的联动关系,来对技术发展路径进行统筹分配,令技术真正实现各类项目中,为社会行业领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四)建设多元性技术开发机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性、应用性、实用性作为开发原则,保证计算机软件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可起到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作用。例如,软件开发文档项目,技术人员应先对项目本身进行需求测定,然后依据需求技术的实现环节进行设计,并予以测试、运维,提高项目软件使用的有效性;软件开发形式,技术人员在项目研发中必须针对项目所处的应用范畴来建立动态化测评体系,及时发现软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此来为用户提供持续性、时效性的保障。此外,技术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从用户角度对软件应用进行考虑,结合市场在软件更新周期内的运营趋势,进一步确定出用户对软件的定向化需求,然后技术人员在对项目本身进行需求测定与使用测定,以此来达到软件开发优化的目标。
三、结语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 软件技术专业 教改研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技术行业蓬勃发展,当前的软件工程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形势,为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职院校担任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端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卓越技术”,它旨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面向技术工程、面向未来的各类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该项目的展开,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也相继展开一系列的教改活动,对提高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要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程专业比较注重培养出符合软件产业发展,拥有计算机软件技术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生,要求学生要以软件技术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实现软件技术能力。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往IT行业、研究机构、企业等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系统工作,而对于创新性能力和软件技术管理能力以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
“卓越计划”对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的中高端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软件技术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际技术的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软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软件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能力培养上的具体要求都综合了卓越计划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而“卓越计划”对软件技术专业的要求也更加贴切当前的行业人才需求。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局限性
(一)软件企业资源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工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远离现实的技术教育。当前,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是更加具有独特的环节。卓越计划中就是需要将技术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中,能和企业有密切的合作模式,这是软件技术教学的关键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地理环境、外部资源、企业类型等因素的限制,可以真正实现软件技术专业回归工程的企业资源实在太少了,软件技术产业属于新兴行业,可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软件企业少之又少,使得软件技术专业的卓越计划实施无法很好的完成。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能力不足,企业师资欠缺
教师是学生学习接触知识的指导人,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出高学历的人才,教师软件技术工程开发经历较少。所以,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开发软件课程,指导学生在实践和软件技术教学中改革,这些都需要具有丰富的软件技术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之前一毕业就踏入教师行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软件技术的实践工作,缺乏软件工程经验,这就直接约束了软件技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
(三)完整的技术化过程尚未实际在生产中形成
软件技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国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处于国际化、标准化之下,大大的落后于世界。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软件技术行业发展迅猛,拥有较强的发展势力,但是国内的软件技术行业规模依然相对较少,部分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上也只能采用关键设计原则和软件技术思想,同大规模的大生产工业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学习中学习任务还是很单一。例如只能参与软件开发程序的某一环节,对整体软件开发根本不能全面理解,达成卓越计划中的软件技术工程师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三、基于卓越计划下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策略
(一)重视实践,结合自身的教学现状实施有效的校企合作
软件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所以,高职院校的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关注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了解未来软件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寻求跨学科的大平台合作,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实现良好的双向校企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需要合理的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学会在优势专业中探寻软件技术专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因地理环境而造成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校企合作资源匮乏现象。
(二)更新培养理念、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来支持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落后的培养教学方式,更新培养理念和目标,积极的寻求出适应卓越计划实施的科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不拘一格的把科研院所以及企业有软件技术专业理论经验的人才招聘为教师,尤其是对于中高层软件技术管理人员,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教师能力,从而促进卓越技术的有效实施。
(三)将规范的软件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将规范的软件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终形成以软件技术开发过程为主线,以软件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教学方式,来提高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的教学改革。我国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大都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在之后教学中大量增加实践环节,教学案例分析,通过详细的软件过程分析,让学生在软件技术学习中可以完成软件整体设计学习,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卓越计划的实现。
四、结语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促进了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ε嘌出中高端软件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卓越计划实施的薄弱之处,才能有效的采取措施来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对于卓越计划的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1]陆鑫,胡旺,张宁.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09).
[2]王梅,夏小玲,柴大平.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09).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4
1.1企业工程师和软件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软件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降低教育成本,选择以学院教师为主,以专业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由于软件企业工程师和软件技术专家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学活动,使得软件企业的工作理念、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很难被传播到软件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导致软件行业工程师和专家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容易导致软件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
1.2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现企业冷、学院一头热的情形
高职院校都希望软件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到软件技术的研发,以此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动手研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软件研发技术的特殊性和技术性,使得软件研发企业的研发项目的保密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进度安排相矛盾,教学进度、学生的数量与保密性等问题的冲突使得多数软件企业不愿与软件专业教师、学生合作研发软件,导致校企合作关系很紧张。
1.3欠缺双师型的教师,教师素质不高
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开发专业教师往往一毕业就到学院来实习工作,由于缺乏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由学生直接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搬枯燥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尤其是无法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文化、经营理念带到教学实践中去。加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没有增加企业锻炼的实践机会,使得教师缺乏对软件技术开发专业知识的有效更新。软件教师极少的外出培训机会使得软件技术教师无法与一些先进院校的老师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技术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4软件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限
由于软件专业教师的授课任务往往比较繁重,使得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加上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比较浅薄以及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申请程序的复杂,使得软件技术教师申请科研项目的数量少之又少。校企共建的核心课程不够使得教师对科研课题的来源和申请科研课题的流程缺乏相应的了解。校企共建的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对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专业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软件技术开发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软件技术开发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现阶段校企共建的核心课程较少,这很难满足软件技术专业的创新发展。校企共建的软件研发核心课程力度较弱,使得软件课程只涉及到覆盖面较小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训方案。此外,软件专家参与的时间与机会以及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较少,使得软件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限。
2软件技术研发专业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高新聘请软件技术专家和企业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
聘请软件技术行业专家和软件企业的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更加深刻地理解软件技术开发理论知识,深入感受软件研发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软件设计的文化创新理念,进而完善我国的软件开发流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双赢目标。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还有利于为学生在毕业后进行就业选择提供便利的条件。
2.2在校园内建立校办企业
在校园内,为了实现软件学院教师和聘请的软件技术开发工程师实现对软件企业的共同管理和高效经营,高校可以对外承接软件技术研发项目,构建新型校办软件开发企业。[2]对外承接软件项目所创收的利益,在减去基本成本后,将剩余的利益运用在完善教学设备,引进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科研项目的资助上,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工程师、专家的创造力和研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研发软件的创新潜力,为建立优秀的高校科研项目提供优越的条件,实现了产学合作方式的优化创新。
2.3提升软件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为了推动软件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进行软件项目的深入研发,定期对软件专业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和技术培训,提升软件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激发研发热情,锻炼软件研发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既能够提高软件专业的教学水平,又能够丰富软件技术开发的专业知识,提高软件技术开发专业教师接受高校培训的覆盖率,进而使软件学院能够积极选拔优秀的教学骨干,增加专业教师接受国外培训的机会,创新高职院校软件开发的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有效传递国外先进的软件技术开发方法和理念。为增加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和出国深造的机会,提高软件技术开发教师的教学水平创造良好的优越条件。
2.4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科带头人
高校应当创设优越的软件专业建设环境,增加软件学生科学实践的机会,完善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软件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软件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对学院教学水平的指标进行有效衡量,为提升软件公司的经营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软件专业教师还应当完善科研项目,增加教师培训、进修和出国的机会,为创设优秀的教学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应当设计独具风格的校企核心课程,完善软件研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软件研发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教师、专家和学生充分有效的互动和合作。同时制定完善的软件技术专业授课计划和科学的课程标准,提供高质量的授课教案和校本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共同发挥软件教师的创新潜能,实现软件企业元素和软件企业文化理念的充分融入社会实践,进而完善软件技术专业的产学人才培养模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软件技术研发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推进,我国高校软件技术开发专业产学合作模式的完善应当建立起新型的软件技术研发专业的教学体系,完善软件技术开发专业产学合作体系运行的解决方案,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也应该鼓励科技创新,改进软件研发技术,丰富软件研发的实践教学方式,增加校办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为软件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创造良好的条件。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5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特色课程 IT前沿技术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和面向行业的软件特色系列课程建设”(批准号:10JGXM-MS02)的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54-02
软件学院培养的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满足技术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大规模系统或应用软件研发企业不仅要求新员工有较好的软件基础知识、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也要求他们了解IT前沿技术和最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掌握将从事的相关行业的特色、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与行业有关的软件开发的特点。
为了让软件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相关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软件学院必须改革现有的软件通才培养体制,培养出能满足21世纪国家科技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如何和业界领先的IT企业合作,开设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如何面向特色行业,开设面向行业的专业课程?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大提高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水平,满足国家对软件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此为目的,中山大学软件学院与著名IT企业合作,开设了系列IT前沿技术课程,帮助学生了解IT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和趋势。同时,软件学院针对行业软件开发的特点,重点强化与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产、学、研结合的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具备较强的行业专业知识,从而缩短企业人才培养的周期。我们认为,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的研究工作为软件学院研究生培养找出了一条新路:以和特色行业的典型企业或机构共建“研究生教育行业实践基地”为基础,挖掘其具有行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开设面向行业的专业课程。
一、软件学院特色课程建设现状
软件学院是一个较新型的办学模式。2001年教育部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育部文件“教高[2001]3号”)通知后,全国各重点高校都建立了软件学院,积极探索软件学院的办学模式。软件学院作为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育的摇篮,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软件学院纷纷对合作办学模式进行逐步探索与实践,希望各走出一条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之路[1]。这些典型探索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的“软件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以改革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教学体系[2]。2009年,中国惠普公司与重庆邮电大学共建“重庆邮电大学惠普软件学院”,将惠普的经实践检验的知识体系引用到高校教学中去,创立更符合企业需求、“方向培养”与“工学结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3]。浙江大学软件学院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突出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院―企合作,加强面向市场需求的工程型人才培养;通过院―院合作,加强Computer+X和X+Info的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此模式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学体系,实现了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该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及时掌握IT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人才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4]。深圳大学软件学院以“校企联合,注重实践”为指导方针,大力发展与企业的联合人才培养计划,创造了软件学院办学新模式。该院通过课程认证、联合办班等合作形式,与国家和地方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5]。但是,总体来说,这些探索性工作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业界还没有对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影响作系统的研究。
将行业专业知识引进到教学中也开始得到重视。已经有些教学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此办法展开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李儒、王克亮等在“跟踪提高采收率前沿技术,搞好课程教学工作”论文中提出,“在高等院校应该紧密跟踪提高采收率的前沿技术,有的放矢,搞好《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为石油工业提供基础理论扎实、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人才”[6]。傅延勋等在“对开设‘分离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的思考”中指出,“在理科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中开设“分离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拓宽这方面的知识面及其一些最新动态,掌握分离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7]。汪琨等“在立足教学改革,瞄准学科前沿―“基因工程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强调了“在基因工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瞄准基因工程技术的前沿,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8]。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在以上领域已经做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企共建IT前沿技术课程系列”的建设已经展开。其中“SOA原理与实践”课程获2009年度“教育部―IBM精品课程”、“服务工程与实践”课程获2011年度“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Web 2.0程序设计”课程获2010年度Google Research Awards (Education Innovation)等。我们在软件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中,与行业特色企业合作,挖掘其具有行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开设面向行业的专业课程的工作得到了重视。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和面向行业的软件特色系列课程建设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6
关键词:大数据;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工程;第四范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信息高速公路在美国提出以来,历经近30年的发展演进,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领域的新技术、新词语层出不穷,诸如IT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并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认为现在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时代等。笔者认为,一直以来,其中除了硬件的发展,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同样值得关注,一是数据,其是基础和目的;二是软件,其是方法和工具。唯如此,才能实现在软件生命周期即设计、开发、运行、优化,实现与大数据生命周期即获取、清洗、集成、分析、呈现等的互动。[1]换言之,现在来说,就是大数据和软件工程,二者助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是信息化的产物,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研究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数据和软件工程简述
1.1大数据简述
沃尔玛的“啤酒与尿布”是众所周知的大数据经典案例,大数据已经是当今信息社会炙手可热、耳熟能详的词汇,而且已形成共识,即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三次浪潮》一书风行全世界。该书作者美国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就在文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次浪潮,即以“农业文明”为主导的第一次浪潮,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第二次浪潮,以“信息化”为主导第三次浪潮。[2]其中首次提出了“大数据”(BigData)一词,并且,以“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这样的用词对其进行热情的讴歌。[3]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于2011年5月发布了《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报告,公认此报告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由于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源于不断的发展实践,其本身并没有严格、权威的定义。通常认为,大数据的大即大数据集的规模一般应达到10TB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PB级的数据量。维基百科称“大数据”是这样一个术语,即其是用以描述用传统的数据处理应用软件无法完好处理的庞大的或者复杂的数据集。但“大数据”这一概念并不仅仅指数据规模的庞大,还包括对这些数据对象的处理以及应用活动。IBM提出大数据通常具有“5V”特征:Volum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别多样)、Velocity(处理速度快)、Veracity(数据真实性高)、Volume(数据价值高)。[4]大数据技术分类并分平行关系,而是呈纵向、层级状结构,详见图1所示。
1.2软件工程简述
软件工程本身并没有严格、权威的定义。并且,也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出现了“软件”一词,于此之前,更多的是程序的概念,后来人们认识到与程序相关的文档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才有了“软件”一词的出现。软件发展至今天,已经远远不是程序个体或者程序员合作的方式能够完成的,即使能够完成,也会是效率低下、程序运行可靠性差,或者说根本就无法完成。于是,在1968年召开的大西洋公约学术会议上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简单理解,就是以工程的方法来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优化等技术的总和,进一步言之,就是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方法制作软件的工程”,属于一门交叉学科。[5]通常认为其包含有四个要素:(1)软件工程目标;(2)软件工程范型;(3)软件工程过程;(4)软件工程原则。
2大数据与软件工程的结合方式
宏观上讲,软件工程是比大数据更为宽泛的概念,大数据的技术与应用被软件工程所涵摄。如图1所示意,虽然大数据的各项技术与应用属于垂直领域,而软件工程牵涉的是横向领域,更加关注软件产品及软件系统工程上的实现及其管理。但是,大数据无论是其产品还是其系统的完成与落地,都离不开软件工程方法论的支持。换言之,软件工程的方法与技术贯穿于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大数据也只是在软件工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概念。软件工程开发具有综合性,其应用渗透于各个学科和领域,大数据的技术与应用当然是软件工程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或者说大数据技术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软件工程的支持。大数据应用的基础是要依赖数据链条的完整性,采用相应的算法于海量的数据中进行规律分析,算法要依据相应的实际环境进行相应的升级,遵循开发的基本原理,充分调整数据分布,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将大数据技术与软件工程方法结合起来。并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网络与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在此过程中,软件技术和水平亦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二者相互作用渗透的过程,软件效率得到提高,软件效益得以提升,从而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有必备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来支持相应的数据流,随着数据流的增长,对于硬件和软件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对数据流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专家学者还会对在线服务进行研究。但是,数据流是重点,包括对数据流的使用方法的研究,对支撑数据流的软件和硬件的研究。另外,从软件工程开发角度看,无论是在服务端还是在用户端,软件的运行当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流对于软硬件的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软件工程的开发中,对于海量数据产生的环境下,更有必要做好数据流的管理,要高度重视数据流的分析研究,并且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应该引起重视,以期延长软件的使用周期。[6]
3大数据时代的软件服务工程
软件服务工程即所谓的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强调的是其相对于传统软件工程的扩展。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社会需求之一,服务功能已经是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直观理解为“软件(Software)+服务(Service)+工程(Engineering)”三个方面的交叉融合,或者软件工程与服务工程两者的融合等。其内涵可以理解为研究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原则、软件工程方法以及软件工程技术,同时利用相应的软件服务设施和平台,开发较高水平的软件服务系统。[7]软件开发者根据需求变化,在社会实际实用中,以面向服务作为主要建设目标。在开发的初期就要首先搭建好软件的框架,充分利用编程语言、构思好编程思路,确保开发软件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应用,保障软件运行时的稳定与可靠。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要求开发者运用分布式应用程序,以虚拟操作的方式提供用户相应的服务。在应用中,融合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编程,达到软件互操作的效果,并提高对数据的主动协调。软件工程开发工程师可以对数据信息共享,实现各种学习交流,对软件进行协同开发,并结合用户的反馈,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提高软件的性价比。近年来,开源软件是较为成功的软件习作模式,但是,其采用常规的研究方法,应用价值还不是很高。与开源软件相比,群体软件工程属于一种分布式软件开发模型,能够依靠网络进行任务分配,并能实现创造性的查询,通过众包形式的开发,解决开发过程中的难题。并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众包开发可以贯穿其全过程。所谓众包,一如其字面含义,是一种分布式的生产开发模式和问题解决方案。通过该种方式,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均可通过网络进行任务和责任分配。[8]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软件工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软件服务工程也支持得到拓展和延伸。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加快大数据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提升对海量网络数据进行编程处理的能力,提高软件的安全和效能,增强其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整合软件工程系统的集成度。
4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
图灵奖获得者、关系数据库研究专家詹姆士格雷(JamesGray)曾经从科学哲学的层面将人类科学研究模式总结划分为最初的实验科学阶段,之后的理论科学阶段,到通过模拟的方法进行的计算科学三个阶段,相对应地称之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但是伴随着模拟连同实验所产生的海量的数据,需要由软件处理这些由各种仪器或者模拟实验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将处理得到的信息和知识存储于计算机中。之后,科研人员只需要对这些存储于计算机中的少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再是直接通过仪器或者模拟进行研究。因而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独特的技术以及其显著的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特点,詹姆士格雷在2007于其科研报告中提出了将这种数据密集型的科学研究模式从计算机科学类型中单独区分出来的思想,随之产生了一种被称之为第四范式的新的科研模式。该报告整理后题名“吉姆格雷论e-Science:一种科研模式的变革”,成为微软于2009发布的年首次全面对数据密集型数据进行描述的论文集《e-Science:科学研究的第四种范式》的开篇文章。[9]当前,相当多的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予以了关注,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探索出了相应的方式方法,第四范式的研究被认为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研发的关键。信息化的发展与渗透,导致一切的事物都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包括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科学均在数据泛滥的影响下与之前大不相同,软件工程技术既要适应科研第四范式,又在其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传统范式下的目的与探索之间不能够很好地衔接,数据信息的应用效率难以保障,难以满足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下的技术以及理论相关内容,与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其中的存储技术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其待探索的空间和应用价值相当广阔,其数据信息研发急需相应的理论支撑,该范式下的软件工程技术应用模块,亦能够对其他范式下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于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提升处理效率,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第四范式模式下,对集成密集型数据的软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是首要的,需要摒弃以往的数据统计方法,构建新的针对大数据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的方法,这对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中,应当更新传统理念,重视其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使软件产业呈现全新的面貌,从而亦能促进其对大数据的数据分析能力。在第四范式的基础上,亦能够更好地支持第三范式,甚至于第一范式。该范式研究在我国软件工程开发中还处于初级阶段,软件工程开发人员需在强化已有数据模型研究基础上,加速由第三范式向第四范式的转变,尽快实现其应用层面的服务价值。
5结语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也在得到不断的应用和发展。数据挖掘指的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集中,并从中发现或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的一个过程。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是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但是本身又有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所区别,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对软件工程数据技术挖掘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发展当中所面临的任务以及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希望软件工程数据挖据技术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的进步发展服务。
关键词: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进展
互联网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当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据技术也在不断地被提高,特别是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在目前的数据挖掘技术当中,我们不断致力于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并且不断挖掘其潜力,使软工程数据能够对更加庞大的数据系统进行处理,同时,我们也对技术分析工具不断地进行完善,并使得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好地为软件工程的研究服务。
1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研究和数据挖掘研究
1.1数据挖掘研究
我们主要将数据挖掘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工程相联系,数据挖掘之所以能够在庞大的数据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信息主要是由于它采用了一种新的计算方式,所以我们也将它称为数据挖掘,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十分新兴的数据分析方式。由于现代软件工程项目所要研究的任务十分庞大,软件代码量正处在急剧增长当中,伴随着软件代码量的增长,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只依靠传统的数据计算方式不再满足现代的数据分析的要求,因此,人们十分热切地期望有这样一种数据分析模式,能够实现有效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的工作。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就是这样一种数据分析模式。
1.2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研究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属于软件工程领域当中数据挖掘的一种应用和发展,它能够通过庞大的软件工程数据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利用,也能够开发出新的算法以及新的数据挖掘技术,并通过提取、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得到软件开发者有价值的信息或者知识的一种过程。软件工程数据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传统数据挖掘技术的范畴,但它属于软件工程领域,并且有着与传统数据挖掘技术相区别的特点,其特点表现为:软件工程当中数据的提取和处理;软件开发者的数据选择;挖掘算法的选择。
2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的应用现状
2.1数据挖掘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数据挖掘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1)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网络传输带宽也在不断得到增加,在应用软件当中可以存储可供分析的大量的数据信息。
(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许多数据挖掘算法也能够被彻底地进行研究,所以许多算法都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当中,对于用户所需要的隐性需求也能够进行挖掘。除此之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其他的优点,比如存储简单方便、应用成本低等。数据挖掘技术只需要对现有的数据平台进行详细的一系列分析,并不用依附在其他技术平台当中,这就大大减少了一些硬件成本。所以,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项目的开发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
2.2软件工程数据面对的挑战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也属于挖掘技术的一种,因此,它在操作过程上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挖掘、最终结果的评估。在数据的挖掘当中,我们常见的任务包括数据的分类、数据的估计及预测、异常检测和复杂信息的提取等方面。将软件工程数据挖据和传统的数据挖掘相比较,我们会发现软件工程数据拥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这些方面:
2.2.1数据比传统挖掘中的数据更为复杂
这表现在软件工程数据除了包括版本信息和软件报告等一些较为传统的结构化的数据,还包括了注释、代码在内的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数据结构,不能使用相同的算法来运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数据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这就导致了软件工程的数据更加复杂。
2.2.2最终呈现的分析结果的特殊
在传统的数据挖掘的结果中,主要是通过文字或者报表等形式来对结果进行呈现,但是在软件工程数据的挖掘中,除了需要给用户最终的统计结果,还需要提供给软件开发者一些其他具体的信息,比如缺陷定位、涉及结构等相关的信息。所以,这就导致了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需要对一些较新型的结果提交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
2.2.3挖掘结果难以进行统一的评价
传统的挖掘技术由于发展的时间较久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价标准,就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来说,软件开发者所需要的信息更为具体全面并且复杂,这就使得表示方式有各种形式,彼此之间也无法进行比较,这就导致难以形成评价结果的统一。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的在数据的预处理和挖掘结果的表述上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3开发出更高性能的数据挖掘技术
(1)在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软件工程项目更加重视有关重用分析规则的发现和项目的检索。这主要是利用静态动态网络以及树状网络结构相结合来进行规则研究,从规则角度出发进行软件工程内部整体性的挖掘,有利于规则索引手段得到更多的发展,丰富了检索的规则形式,进一步使得检索效率得到提高。
(2)数据挖掘技术和价值的体现还依赖于应用,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所拥有的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例如,我们在市场营销当中,往往会使用Apriori算法,这是因为它适用于市场营销,这就体现在它不仅能够基于现有的数据来进行分析,还能进行预测,并且预测的准确度很高。由于传统的定位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需要将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创新融合,从而使得缺陷定位系统更加健全。由于存在一些恶意软件的检索功能,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性能更高的数据挖掘技术,及时准确地得到病毒的相关信息,并且能够对病毒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以及评估,不断对数据分析的可行性进行提高以及对软件工程开发的安全性能不断进行提高,最终使得软件工程的研究成为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当中,相信在未来一定会取得十分瞩目的发展,得软件工程项目的发展变得更加地智能化与自动化。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也会不断得到改善,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贺玮.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进展[J].科技风,2014(17):141+145.
[2]马保平.关于对软件工程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196-197.
[3]黄世云.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研究进展概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1):89.
软件工程新技术篇8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关键技术探讨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软件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从计算机存储或是整个IT环境,在硬件平台的搭设基础上,越来越多的软件功能丰富的大数据时代的主体内容。做为人类发社会发展的必经道路,大数据时代在不断适应和改造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在软件工程设计分析时,我们要结合大数据的整体时代背景,进一步缓和软件工程发展的进程,并且不断优化传统的信息结构资源,强化软件工程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软件工程与网络的结合度。
一、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服务类型
随着我国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服务软件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以服建设为基础的软件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变化,现代软件工程服务通过分布式的应用和互操性虚拟化管理对软件工程展开维护工作,通过这样的管理信息方式将网络中的虚拟化软件变为动态化情景下的操作系统,通过解决集成系统和工程软件协作的问题,来进一步扩大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服务的应用范围,例如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所要求的网络化和软件工程服务化,这让现代软件开发也变得更加开放,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和学术信息共享,在共同协调开发的基础上采集用户评价信息,对建设性价比较高的软件进行进一步的投入,例如,开源软件就是在我国现阶段软件工程中较为成功的软件习作模式。所以,我们在开源社区中要加强合作、优化结构。但是以往的软件工程研究方法并没有太大的突破,部分学者虽然运用社会网对数据进行的一定的分析,但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开发团队等核心人员由以往的传统团队逐渐转为外围开发者为主的科研研发队伍,整个软件工程研究模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源软件工程建设除了以往传统软件的典型性之外,在现如今群体软件工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在众包基础上的研发过程,众包基础指的是以一种分布的形式来解决研发问题和生产问题,这就让开源软件或是其他商业软件都可以通过络进行软件工程研发责任分配,通过多方面研究提出创意或解决现有问题。所以,在软件工程关键技术的研发处理上,无论针对哪个阶段都可以采用众包的方式进行了重点问题的研发解决。
二、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软件工程上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就是结构更为复杂,数据容量更加巨大,与传统的数据形式相比,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之间也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以互联网结构为载体的数据网络,经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现有的框架上也很难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以硬件为主要搭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未来网络的应用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软件工程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型计算机网络框架技术,完善现阶段的网络数据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打造开放式的网络传输结构,实现将计算机硬件基础与网络性意识处理二者之间的分离,对未来网络框架进行重新定义,将网络软件工程推展到更高的层面。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还有网络有效的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结构,这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项网络结构能极大地推进大数据环境发展,能够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的局限性,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软件软件工程中的发展创新了基础。此外,也解决了许多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和开发中不足的方面,构建我国多元化的网络发展模式。
三、结语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282.html软件工程新技术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国庆节手抄报的内容10-05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8篇08-15
温暖的早安朋友圈问候语摘录11-30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工作总结六篇(精选)01-07
制药认识实习报告12-24
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活动总结09-15
计算机专业实习总结07-17
冬天预防疾病的广播稿12-28
消防通07-26
遵守考风考纪,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07-26
阅读是什么排比句12-05
勤俭节约的名言11-09
我的好老师100字作文09-13
用我想知道扩写句子08-23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4年8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08-16
河北传媒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