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花子・春愁》是明末文学家陈子龙创作的一首词。全词用古今对比的方式,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深切表现了黍离麦秀之悲与家国身世之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愁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山花子・春愁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翻译
在薄薄的迷雾中,杨柳依依,杏花飘落,五更的钟声响起。寂静凄凉景阳殿上的月儿照着残花。
五彩的遗衣化作了蝴蝶,连金丝缕也销蚀殆尽,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气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琼楼早已朽蚀一空,剥落的画粉飞飞扬扬,留下萧瑟悲凉之景。只有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
注释
杏花零落:唐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宋秦观《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
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
鉴赏
陈子龙的词婉丽风流,独具神韵,无论叙私情,还是言国事,都“以浓艳之笔,传凄婉之神”(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这首《山花子》词就是一首凄丽悲婉的佳作。词题为“春恨”,但非关春情,也非关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为契机,发抒悲怀故国的一腔遗恨。
上片从残春的景象入笔,自然引发一脉凄婉的伤逝情愫。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清的钟声,酿造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这是残春的景象,令人仆 惶惆怅。五更钟,用语本于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这里暗用宋朝灭亡的旧典。《宋史・五行志》载,宋初有“寒在五更头”的民谣,“五更”谐音“五庚”,预兆宋朝的国祚在第五个庚申之后终止。宋太祖立国于公元960年(建降元年庚申),到 公园1259(理宗开庆元年)正好为五个庚申。果然,二十年后,宋朝就宣告灭亡。如今,这五更的钟声响起,不啻如一声声家破国亡的丧音,敲打着词人忧伤的心灵。下面“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两句,又以冷月、旧宫、残花三种意象,进一步渲染寂寞、凄凉的景况。“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公元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南下过江,攻占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陈后主闻讯,即与妃子张丽华投景阳宫井藏匿,至夜,被隋军擒获。
明朝和陈朝都建都南京。这里是用象征陈朝段灭的景阳宫旧事影射明朝的亡国。曾经照彻陈朝景阳宫殿、目睹过陈后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见证人,冷峻地观照着明朝灭亡后的惨淡景象――暮春的红花在寂寞中纷纷凋残,意味颇为深长。
下片切入人事沧桑,抒写凭吊故国的感伤。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过片两句承袭上片意脉,呈示一派亡国的衰败景象。《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缕尽”用其事,意谓明朝的皇族贵胄死后,五彩的遗衣化作了蝴蝶,连金丝缕也销蚀殆尽,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气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琼楼早已朽蚀一空,剥落的画粉飞飞扬扬,只留下萧瑟悲凉之景。这虫蚀楼空的意象,正是奸佞卖国的象征。“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结拍两句,看似描绘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身求荣的丑恶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毫无亡国的悲恸。这两句含意隐曲,但透过言表,并不难感受到词人的义慨和愤懑。
清陈廷焯评此词说:“凄丽近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白雨斋词话》),并以“凄丽”二字概括此词特征,指出这首词凄清婉丽的风格与南唐二主李 、李煜相近;“哀以思,则揭橥这首词的内蕴以哀恸悲思故国为指归,黍离麦秀之悲,家国身世之恨,久久翻腾在胸中,发而为词,便成哀惋清丽的绝唱。”如果说,南唐后主李煜的“哀以思”,主要是哀悼失去的天堂,追思旧日的荣华富贵,那么,陈子龙的“哀以思”则更多地是哀痛故国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训。一是亡国亡家的君主,一是图谋恢复的志士,显然,后者的作品更富思想的深度。清沈雄谓:“大樽(陈子龙号)文高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者,乃《湘真》一集,风流婉丽如此!”(《古今词话・词评》)凄丽的外壳包蕴着哀以思的崇高节义,如此解读这首《山花子》词,方不辜负词人的苦心孤诣。
创作背景
明朝灭亡,作者感叹故国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训。一是亡国亡家的君主,二是图谋恢复的志士。昔日繁华景象不复返。作者来到景阳宫前,看到萧瑟的宫殿,看景生情,写下了《山花子・春愁》这首诗。
作者简介
陈子龙(1608―1647),明清之际文学家。字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授绍兴推官,升任兵科给事中。未及赴任而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以原官召用,不久弃官归乡。清兵攻陷南京,他起兵抗清,事败被俘,乘间隙投水殉国。早年与夏允彝同为“几社”领袖。其诗继承“七子”的复古精神,反对“公安”“竟陵”,风格雄健而神理自存。后期所作,抒发国破家亡之感,悲凉深痛,直追元好问,被称为明末的大家。其词妍丽婉委,哀艳凄恻,明亡后数年中所作则泣血啼鹃,愈见深沉。词有《湘真阁存稿》一卷,另见存于《幽兰草》中得一卷。有《陈忠裕公全集》。
生平
早年求学
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初一(1608年7月12日),陈子龙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城,父亲陈所闻为其取名为介。不久后,其母告诉其父,在生子当晚,梦见房间壁上有龙出现,“蜿蜒有光”,其父因此改其名为“子龙”。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六岁的陈子龙入学,勤治经史,力攻章句。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松江万余人焚毁城内董其昌及其豪仆陈明的房屋,张贴揭纸,是为“民抄董宦”事件。陈所闻与同郡举人联名上揭鸣冤,年幼的陈子龙心中便萌生反抗权贵的念头。八月,陈家迁居北城原冯恩宅。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陈子龙从师同邑的何先生,由于何先生不苟言笑,陈子龙对其敬而远之,唯独祖父陈善谟与之相处融洽。 陈所闻将先秦诸子所作《春秋三传》私下传授给陈子龙,并以古者忠孝节概事勉励他。陈子龙撰散体举业文二篇,何先生却因这些不是自己教授的而不予置评。同年,陈子龙听到同邑的前辈谈论辽东的战事,不禁扼腕流涕。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秋,陈子龙从事旧师沈先生,在舍旁佛寺中读书 ,开始攻读考取举人的学业,兼通三礼、史、汉诸书。 归乡的陈所闻为陈子龙聘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长女。
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的陈子龙举童子试,县试中名居第二,府试也位居高等。但在院试中,督学御史孙之益不予录取,导致陈子龙无法进学。
天启四年(1624年),当时大批廷臣因为反对魏忠贤,纷纷被削职为民或被下诏狱而死。陈所闻告病在家,每阅邸报,扼腕叹息,教陈子龙剖析邪正,明辨是非。六月,工部郎中万 弹劾魏忠贤而被杖死。陈所闻平日里与其交好,听后担心被牵连,对陈子龙说:“万 不应该一个人死。” 同年秋,陈子龙再次参加童试。县、府试后,赴江阴院试,仍未被督学孙之益录取。
几社巨子
天启五年(1625年),陈子龙先后与同郡夏允彝、彭士超、徐孚远、周立勋 、宋征璧以及苏州、嘉兴等府的一些文人学士结为好友,切磋学术,议论时务,后来他们大都成为明季江南党社运动的骨干分子。
天启七年(1627年),二十岁的陈子龙前往苏州,参加应社选文之会,并结交张溥、张采、姚希孟、文震孟、徐 、杨廷枢、魏浣初等应社诸子。
崇祯元年(1628年),艾南英听闻张溥、张采自京师回到苏州,便由山东到苏州,当时心高气傲的陈子龙听闻后则在苏州城下截住他,在舟中与其就文学理论辩难数天。 随后便写信往返争论。之后二人在王世贞的 园见面,言语不合,艾南英就在席上指责陈子龙年少无知,陈子龙见其无理便上前殴打他。 因为见解不同,艾南英最终被从应社中除名。同年冬,因三年守孝期满,陈子龙与张轨端之女正式结为夫妻。
崇祯二年(1629年),夏允彝、杜麟征二人在松江组织“几社”。最初入社者有周立勋、徐孚远、彭宾三人。陈子龙听闻后奋然来归。诸君子因其年少而惊讶,但陈子龙早已精通经史,因此落笔惊人,诸君子方才信服,于是陈子龙便成为“几社六子”之一。 很快陈子龙又结交华亭(上海松江)人李雯,并为其介绍几社的成员,引领他加入几社。 两人都提倡为文因当求古而作,并将古文放到很高的位置 ,听到的人都深受震动。之后他便赴苏州参加岁试。同年,张溥将几社、同社、闻社、南社、则社、席社、云簪社等文社合并为复社,并召开尹山大会。陈子龙与几社诸子都前往赴会,参与宴集。
崇祯三年(1630年)春,陈子龙参加科试,督学御史李懋芳将其评为县学第一名。 六月,陈子龙与周立勋、徐孚远、彭宾赴南京准备参加乡试。李雯因父亲被下诏狱而北上,无缘乡试,陈子龙顺路送别。这时陈子龙在南京结识方以智。乡试揭榜,陈子龙被录取为举人第七十五名,与杨廷麟同出华亭知县郑友玄的门下。复社中也有很多中举的士子,如杨廷枢为解元,而张溥、吴梅村等人名列前茅,张溥为庆祝而在秦淮河上举办“金陵大会”。随后陈子龙与张溥、周立勋、徐孚远、彭宾一同归乡。经过此次乡试,陈子龙等几社士子名声远播福建、广东、江南三省的商人便出重金请求翻刻《几社会义》。同年冬,陈子龙陪同夏允彝入京会试。 在京师,陈子龙受教于徐光启,并了解到《农政全书》一书。
科途坎坷
崇祯四年(1631年)春,陈子龙在京与彭宾兄弟、杨廷麟、万寿祺游学,共同研究《诗经》。当时他参加会试,卷子被温体仁所弃之不顾,主考周延儒建议朝廷重新检阅被废黜考生试卷,朝廷同意并开始重审,陈子龙答卷受到文安之、倪元璐赏识,周延儒想要把他提拔到优秀的等级,但因陈子龙卷子存在涂抹,周延儒害怕被温体仁借机攻讦,放弃录取。于是陈子龙落第,而张溥、吴伟业、杜麟徵、杨廷麟等人却高中进士。在京时,陈子龙与张溥、吴伟业、夏允彝、宋徵璧、彭宾、杨廷麟、万寿祺、杨廷枢、徐 、杜麟徵等人多日相游,打算成立燕台社,继承前后七子,后来众人因仕途升落而零散四方,此事便作罢。回到家后,陈子龙与同社诸子从事古文词,其中多有悲时伤感之作。当时他意气正盛,却因科考受挫,便又作万言书,极论时政得失,本来打算上奏给朝廷,被当时松江名士陈继儒以居下之义劝诫从而制止。
崇祯五年(1632年)春夏之际,陈子龙与松江几社成员李雯、徐孚远、周立勋等人在文社集会,汇刻八股文范本《几社壬申文选》,集六子之文。并摘取六子诗歌各十首集结刊刻成《几社六子诗》。 几社声势由此大振,扩至百人。 八月,陈子龙同周立勋、徐孚远、顾开雍到杭州游玩,其间遇到方以智。 回到家后,方以智到松江拜访陈子龙,登“卧楼”书斋 ,陈子龙为他介绍李雯、夏允彝。 二人同访园林,观赏陈子龙所藏的名画,方以智出示所作木牛流马,所获颇多。深秋,方以智离开松江。十月,陈子龙与万寿祺同在苏州始识柳如是。 同年冬,柳如是移居松江,结交松江名士,与李待问、陈子龙、宋徵舆交往密切。
崇祯六年(1633年)春三月,陈子龙参与虎丘大会,会上复社正式成立。当时柳如是与几社诸子宴游,陈子龙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孟夏,陈子龙赴李雯横云山庄避暑。六月,周延儒致仕,温体仁继为首辅,以排除异己为能事,当时陈子龙十分担忧时局。同年秋,松江府衙驱逐柳如是,宋徵舆与柳如是决裂,柳如是于是中意于陈子龙。 九月,陈子龙同宋徵璧等赴京师第二次参加会试,颇有壮怀,感触百端。同年冬,陈子龙在京师与吴 、文震孟、许誉卿诸贤相善,并为其师郑友玄入狱一事与杨廷麟四处奔走。 当时农民军和后金两边起事,形势已经不容乐观,而朝中温体仁党同伐异不已,陈子龙感叹国事如此而自己难有作为。 十一月八日,徐光启逝世于京师,当时徐家人远居上海原籍,陈子龙前往为其含殓。
崇祯七年(1634年)春,陈子龙参加会试,因此次主管录取的是温体仁,温体仁极度排斥复社成员,陈子龙自然落榜,与夏允彝、宋徵璧黯然归乡。 受此重大打击,陈子龙几乎心灰意冷 ,回家闭门谢客 ,“专意于学问”,作古诗乐府百余章。孟秋,柳如是自嘉定返松江。二人多有酬咏唱和之作,情意日深。 当时宣大总督杨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李自成的起义军。陈子龙极力认为这项建议应当被废黜,上书却没有得到回复。为此陈子龙郁郁不乐,因而参加文会次数渐多 ,多作感时不遇之作。 此时其故交都零落天涯,陈子龙与身在外地的方以智 、吴昌时 、万寿祺诗书往返频繁。季秋,陈子龙赠予柳如是《湘娥赋》,柳如是作《男洛神赋》回应他,二人定情。
崇祯八年(1635年)春,陈子龙与徐孚远、周立勋在松江南园读书、写作。并与柳如是结为夫妻, 二人常与同郡名流游宴。李雯认为柳如是所作慷慨激昂,一扫闺阁之狭小格局,应当算作几社成员。当时国事日渐危急,陈柳二人颇多倡和,家国情愁交织不已。因陈子龙家人反对,二人被迫分离。柳如是移居横云山麓 ,但是陈柳两人仍往来唱和频繁。 当时陈子龙得到徐光启《农政全书》手稿,便呈交给松江知府方岳贡。 深秋,柳如是离开松江回到盛泽(今属苏州南吴江市),陈子龙亲送至嘉善。在苏州,陈子龙遇到应天巡抚张国维正带领军队北征 ,便呈交其所誊录的徐光启《农政全书》稿本。 在南京,陈子龙拜访兵部尚书范景文,并为徐职方诗稿作序。 除夕,陈子龙与李雯同饮斋中,回忆与柳如是欢宴情景。年末,陈子龙与同郡阉党朱国盛又起争执。
崇祯九年(1636年)春,陈子龙与李雯、宋徵舆唱和 ,并受徐 邀请,游苏州。五、六月间,姚希孟、文震孟相继辞世,陈子龙为二人作悼文 ,并为张溥《七录斋集》作序。 秋,南京乡试,松江名士俱赴南京,各有送行之作。万寿祺在南京开文社,几社诸子纷纷参与。十月,送宋徵璧上京会试。十一月,送松江知府方岳贡上京。陈子龙以继母病缓行。年底,陈子龙同彭宾启程;到扬州时,陈子龙遇郑元勋,便与他同行上京。三人一行在邵伯驿(今属扬州市江都县)因冰灾而滞留,高邮乡宦王永吉派遣私马护行,三人得以抵达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除夕,陈子龙等人到达费县、
崇祯十年(1637年)春,陈子龙第三次参加会试,与夏允彝同中进士,房官为黄道周。 殿试时,陈子龙位列三甲,应当出任外吏,方以智寄诗勉励他积极作为。 陈子龙在京师待选时,当时的人都将他视作复社党魁,他却身陷党社之争。四月,陈子龙在西郊迎接被温体仁下令逮捕至京的钱谦益、瞿式耜。 复社之狱起,陈子龙为张溥、张采奔走,参与营救袁继咸。 陈子龙念及此倍感世态炎凉,忧触百端。同时与夏允彝、杨廷麟过从颇密,并与吴伟业连床论诗。 同年夏,陈子龙送诸同年前往任官之地,归家的念头愈发强烈。季夏时,陈子龙得选广东惠州府司理,于是离京南下。行抵河间(今河北沧州下辖县级市)时,陈子龙听到继母唐氏的讣告,便回家丁忧。十月,陈子龙在起复后打算出任东宫讲官。 丁忧期间,陈子龙与李雯、宋徵舆等仍有唱和。同年,陈子龙将之前在家所作诗歌编为《白云草》集,并刻《平露堂集》。
高呼经世
辽东清军压力与陕北饥民起义使得明王朝危在旦夕,同时促使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王阳明“心学”的后继传承者中泛滥的“空谈之风”产生强烈的不满,大声疾呼“经世致用”,陈子龙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这一时期,他为古代中国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做了两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陈子龙寄书给在京师的好友吴伟业、杨廷麟、李雯询问三人生活近况。 夏,陈子龙以“君子以识时务为贵”的紧迫感,与徐孚远、宋徵璧一起,摘取涉及时务和国政的文章,撷英博采,编写《皇明经世文编》 。并根据当时接触到的许多现实问题,对其中一些文章加作旁注。在闲暇的时间里,陈子龙还与徐孚远共论《史记》,希望得到有益于现世的一些观点。当时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陈子龙叹为“仁者之勇”,积极参与他们反对阉党阮大铖的斗争。九月,清兵分道入山海关,京师戒严,崇祯帝诏天下勤王。陈子龙遣使从江上幕府问讯。 杨廷麟因为忤逆杨嗣昌而赴卢象升军赞画,陈子龙赋诗送别他。 十一月,《皇明经世文编》成书,陈子龙寄书倪元璐 、张国维求序,议及国事。 黄道周谪还 ,在余杭的大涤山讲学,陈子龙前往拜谒他。十二月中,卢象升与清兵大战,因无援败死。杨廷麟致书众好友,直言卢象升败死实情,陈子龙为作《吊卢司马》悼念他。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春初,陈子龙听闻清兵破济南,上书巡抚张国维 、兵部职方孙嘉绩 ,献退敌之策。当时,陈子龙依旧在南园读书,与同郡诸子编校《农政全书》。又编故唐宰相陆贽 、李德裕集,颇行于世。九月,陈继儒逝世,为感谢早年其对陈子龙的劝诫,陈子龙作文哀悼。 同年冬,杨廷麟路过苏州,陈子龙赴苏州见之,询问北方军情。 秋冬,服除之际,陈子龙一度想要断绝仕途 ,无意进取 ,但实际上他仍没有忘记国事。
再仕救国
崇祯十三年(1640年)四月,陈子龙经卢沟新城入京师,为老师黄道周的事情奔走。 随后,陈子龙赠诗给方以智,感叹人世炎凉。六月,面对着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燎原之势和清军的步步进逼,陈子龙为挽救明朝国运,最终还是放弃个人打算,出任浙江绍兴府司理。七月十三日,陈子龙至昆山鹿城,晚上遇到张溥,筹议纾解军队的困难。 八月,到任之时,陈子龙闻黄道周被廷杖的噩耗 ,与倪元璐整天悲泣。在任上,陈子龙从不请谒权贵,同僚都很担心他遭受打击。季秋,张溥、李待问等相继来访。与杨文骢等诗文酬唱。冬,陈子龙以推官兼任诸暨知县,初显政治才干。由于他的辖区连年水患成灾,饥民蜂起,为了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他剿抚兼施,一边大力推行保甲法,申明连坐的命令,平定饥民暴动;一边亲司赈事,救济饥民,立粥厂,设药局,养老幼,医病疾,收死骨,救活十几万人。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陈子龙考察诸山川返回诸暨途中,见饥民满路,急施赈济。 二月,诸暨新令至,陈子龙任期满,便还府城。 四月初,陈子龙在嘉兴会见钱谦益,商议复社组阁的事情。之后陈子龙专门处理绍兴的赈灾事务,自从五月初一至八月底历时一百二十天才结束。 当时祁彪佳陪同陈子龙巡赈,陈子龙以秘密讨伐阉党朱国盛檄出示给祁彪佳。不久,凭借张溥等复社成员之力,周延儒得以复相。 陈子龙向周延儒上书建言数事,并为黄道周说情。 六七月间,陈子龙督漕嘉兴,往来嘉、湖间一个月有余,积劳成疾。 在审案时,陈子龙决断明察,即使得罪权贵也在所不惜伸张正义。 居官期间,陈子龙也没有放下书卷,并经常游玩山泽,与师友宴饮。
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四月中,黄道周受贬谪而南归还 ,陈子龙在塘栖的船上同他见面。 随后,陈子龙又在大涤山同湖州府太守陆自岩访问他,一天后离开 。因绍兴知府王孙兰外迁,陈子龙统领绍兴郡事。 在府试中,陈子龙录取士子公平公正,缙绅刘宗周致信称赞他。 巡按左光先巡视部下,携陈子龙相随,颇相处融洽。 五月,在浙江巡抚董象恒节制下,陈子龙督抚标兵千余人到浙江遂昌县,积极参加浙、赣、闽三省会剿,平定多年来活动在三省交界处的福建汀州人邱凌霄父子为首的山民暴动。 叛乱被平定后论功行赏,陈子龙得以增俸行取(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但是凭军功得职并非其所愿,所以陈子龙拒绝了升官。八月,陈子龙任浙江乡试同考官,录取黄涛为解元。十月,陈子龙北分配到监考武试。 仲冬,李雯同宋徵舆到绍兴访问陈子龙。 年底,李雯随父上京,陈子龙寄书想要挽留他未果。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陈子龙作书招徕弟子王 到浙江,并给王 介绍很多文坛前辈。 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承天府,南京大震。陈子龙受董象恒委派负责筹划军备,在余杭等地筑关建台,整修绍兴城,铸炮储硝,并督运军粮入南京。 四月,陈子龙被京察列天下廉卓(为官清廉而政绩优异)者第一名。 夏秋之际,陈子龙来往绍兴、杭州间,睹怀国事,闷然不乐。 年底,因为南京粮运受阻,陈子龙亲自催促粮食入南京。 还没有出都,陈子龙就听闻浙东爆发许都之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陈子龙因招抚浙江东阳县诸生许都暴动有功 ,论功升授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但许都投降后,由于浙江巡按左光先不顾陈子龙的再三要求,违背当初许下的只要许都自缚来降,“当待以不死”的诺言,在许都率众出山投降之后将许都及部众六十余人杀死,徐孚远、何刚与陈子龙绝交。对此,陈子龙很是不满;又闻祖母病甚笃 ,便没有去赴任,于三月乞身归里。 不久陈子龙改任兵科给事中,又奉旨巡视两浙城防守备。 与同郡诸君子谋救京师,然势已不及 ,即募练水军,以备再举。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2304.html春愁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文章:
简单的入职自我介绍01-07
大学生酒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07-25
动人的早安问候语短信47条10-26
家长对老师的感谢和赞美的话09-13
描写云南之行的趣味优美文案摘录09-13
临床医生工作自我鉴定10-24
教师培训汇报材料09-26
辱骂老师的检讨书11-09
聘用证明书10-05
黄龙景区导游词10-05
参加六一儿童节心得体会感想 六一儿童节活动心得体会09-26
感动文作文900字12-17
不能说的秘密作文11-19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优秀作文500字11-09
吊兰三年级作文300字10-05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哪里10-17
蚌埠三中高考一本达线率是多少?10-01
背影课内阅读题及答案09-13
最新中元节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