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戊午元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时间:2025-01-30 11:42:40 74

    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戊午元日二首》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宋代刘克庄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朝谒作闲人。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译文/注释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河清易俟鬓难玄:等黄河变清虽是不易之事,但是白色鬓发重新变黑却更是难上加难。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耄齿:年老高龄。鸠杖: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瞽言:不明事理之言。还如“瞽见”、“瞽论”。此为作者自谦。瞽,昏昧。”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溪:周吕尚的别称。传说吕尚未遇文王之前,曾在溪垂钓,故以借指。淇澳:原义是淇河的曲岸,此指卫武公。香山:即白居易,晚年隐居后号香山居士。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同“疏”,松懈,疏远。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黄麾仗:此指权贵。乌角巾: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菱照:照镜子。菱:即古代菱花镜的简称。古时铜镜多为六角形或者背面刻有菱花,名菱花镜。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全文赏析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这两首诗是作者在戊午年正月初一所作。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第一首诗首联和颔联写光阴似箭,不知不觉自己年事已高,与孔子和周瑜相比,感慨自己虚度年华,无所成就。颈联写自己虽已届耄耋之年,却仍为为国家大事在君王面前献计献策。尾联言志,写自己虽不敢以吕尚和卫武公自比,但也要向白居易学习。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第二首诗歌首联写自己年老多病,疏远国事。颔联写众多公卿趋向皇权,很少看重被君王疏远的人。颈联写作者揽镜自照,发觉岁月无情,自己已到暮年。尾联写儿孙们对自己身体和诗歌的夸赞。9g6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3329.html刘克庄戊午元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爱情的抒情散文07-20

    小满手抄报简单漂亮05-23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11-22

    爱心礼品盒的折法10-28

    经典药品类广告语10-26

    古建代言人丨时间尘封的宝藏05-23

    公司员工个人工作总结09-23

    依法行政工作总结报告(十六篇)09-09

    小学学生检讨书11-09

    外出申请书01-02

    七年级上册语文感受自然作文01-02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后初中作文11-09

    为自己喝彩的作文10-19

    新疆单列类二本投档分数线 塔里木大学新疆籍考生二本分数线09-16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0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9

    《打电话》优秀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