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83-02
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特点
经过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子的理论发展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与领域,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1-6]。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分子对各个工业部门和科技领域的渗透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在现行中国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中,如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复合材料、轻化工程、包装工程、纺织工程、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许多非高分子专业都将高分子相关知识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非本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侧重点在于阐述现代高分子科学已成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对涉及高分子科学研究前沿的理论、测试方法以及高分子的新产品介绍等内容点到为止,该课程的学习为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高分子科学的窗户,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学科中的地位,通晓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高分子在染整中的应用奠定基础[1,2]。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来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基础课程,衔接不够
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高分子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后续课程(如《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整工艺原理》和《染料化学》等)的学习必须以高分子为学科背景,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产实习、创新学分实验、创新训练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等实践性环节的开展也必须要有高分子基础,因此为了让染整方向的本科生了解和掌握高分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必须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课程学习为基础,但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设置在大二下学期,《物理化学》等课程也在此学期开设,因此课程开设时间过早,缺乏基础课程的知识,建议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内容多、学时少,课时紧张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部分,其中高分子化学部分包括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基本概念、分类与命名、基本原理、高分子合成反应与方法等,涉及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和共聚合等;高分子物理部分则侧重于高分子的结构(如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等)、分子运动、力学状态与转变,物理性能等。对于高分子专业的本科阶段,通常会开设《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程,分别在32至48学时不等;而对于轻化工程专业,只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门课程,48学时,相对来说内容多、课时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课程体系的完善、讲授内容的连贯与取舍等都显得非常重要,对任课老师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三)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轻化工程专业只开设理论学习课程,没有相关实验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相应的实验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迫切,能够让所学知识与理论在实验中得到验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从最初的原料出发,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与聚合反应,得到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用得上的高分子产品。
二、教学改革举措
针对轻化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课程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了解高分子的应用,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总结了几点教学改革举措。
(一)规划本科培养方案,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轻化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授课前完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与知识。
(二)多媒体资源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效结合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表现力、良好交互性和极大共享性等特点,它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教师几乎不写板书,学生不记笔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建议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教学难点与重点等相关教学文件进行监督,要求授课过程中课件放映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将学生上课情况、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平时作业等与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进行综合评定。
(三)增设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课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直观的现象和结果验证理论学习的真实性,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因此实验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在轻化工程专业开设实验课程,但涉及的实验众多,要求任课老师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重复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认真编写实验讲义。此外,学校和学院应重视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突破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的传统框架,增加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额,注重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效结合,开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遍及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因而在课程讲授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概论、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方案中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
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尝试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针对大学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以趣味讲座和座谈的方式进行专业介绍,了解专业背景,告知学生轻化工程这个专业是以化学与高分子为学科背景的,加强学科平台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实施学生双导师制
全面推进学生双导师制是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组成课程小组,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及承担教学任务,使专业理论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三)强化实验课程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课程采用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大纲的规范下完成实验要求,将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机结合。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资助下,实现学生创新训练的全参与和全覆盖,指导教师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在创新实验中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强化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毕业离校前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也是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应用的关键环节,因此可以从课题的选择、采取的技术路线、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达到的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所学知识与理论的应用,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轻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与高分子相关行业的人数众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为学生的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和就业奠定坚实的高分子基础。
四、结语
根据国内外行业需求和自身特色,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围绕复合型、创新型染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冬.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10,(5):74-78.
[2]刘兆丽,曹亚峰,谭凤芝,李沅.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几点探索[J].科教导刊,2013,(1):82-83.
[3]喻湘华,鄢国平,李亮,吴江渝,郭庆中,曾小平.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时刊,2011,25(3):68-70.
[4]胡建设,周爱娟,王宏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0,(5):70-73.
[5]蔡以兵,乔辉,王树根,魏取福.轻化工程专业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71-72.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工程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生态工程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门着眼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和技术,它根据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在系统范围内获取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不同于传统末端治理的环境工程技术和单一部门内污染物最小化的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工程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系统组合、学科的边缘交叉和产业的横向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1,2]。
生态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以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结合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基础,高效和谐为方向,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一门新兴学科。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工程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生态学领先国际前沿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1-3]。中国生态工程正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应用。生态工程的应用领域也从起初主要是农业生态工程和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扩展到多种生态产业,并且快速发展,因此对于专业生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较旺盛[1]。《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需求,但是生态工程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导致教学质量低水平徘徊的问题。
加强实践教学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倾向尽管在最近几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长期的惯性思维,外加办学资金的相对匮乏,导致教学经费尤其是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造成使用设备更新缓慢、实习经费多年无法增长,从事实践教学和管理的教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践教学只能在低水平徘徊。由此,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不会或者懒于动手、毕业后无法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的学生[4]。笔者认为,要提高本课程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当前环境科学发展,环境保护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生态工程技术人才,应该从加强实践环节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大力引进多媒体、情景教学、模型教具、运行演示等教学方式。由于生态工程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等,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实景图片、案例分析、设计模型的演示,结合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进行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5]。
比如,指导学生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实例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教师可以举例中国传统无化肥、无公害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以及南方的桑基鱼塘种植模式,结合图片展示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物质循环过程。教学中如呈示“北京市首个大型养殖场沼气发电并网成功”的新闻报道,使学生感受到遵循科学原理设计、建造和操作的生态工程,已经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学生提出:设计沼气发电的过程中,应考虑当地气候和环境,同时兼顾资金投入、科学监管等社会性问题, 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和“整体性原理”[6]。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网络互动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平台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开展预习、复习、答疑等,比如构建本课程网站,建立本课程讨论微博等。在互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层次渐进的引导、启发性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实验实践环节
开放实验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维空间和更多实验操作机会,无疑会大大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4]。将这样一种思路引入到生态工程学的教学当中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根据本学院特色,主要是依托本学院环境工程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开放实验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1) 定时开放或预约开放。定时开放即由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工程中心固定开放时间,进行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或自选的实验小课题。预约开放即由学生预先向公共实验平台或者工程中心提出申请,商定实验时间和内容。
(2) 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须做好有关准备,如预先做好方案由指导老师审阅,根据实验需求学习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等。
(3) 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应向公共实验平台或者工程中心提交实验报告及小论文,实验室可推荐优秀论文到有关刊物发表,并对相关学生予以奖励。
三、社会项目实践环节
(一)社会调查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需要,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4]。教学中增加学生进行相关的生态工程项目的实地调研内容,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工程、农田防护林等,对其规划布局特点、造林树种、空间设计、各类生态工程体系配置和使用现状等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总结。这类调查能明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等能力。
(二)引进项目、建立基地进行教学和实习
在教学中与本学院老师的相关生态工程项目结合,建立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和实习,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方便地去了解生态工程运行过程和环节,可以打破原先只能在固定时间进行有限项目实习的弊端,让学生随着课程的进展随时去参观、认识; 进行实习时,可深入基地,进行完全现场环境的实践训练,也可向工程技术人员求教,真正接触实际工作过程,体会实际工程的特点和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中的使用价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效果。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政府部门及各行业流行的口号,以及论文、会议、报刊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前美国生态学会主席Judy Meyer博士曾指出生态工程是今后生态学发展重点的第一项;而美国AT&T公司技术环境部副总裁Hentry,B.B.博士称生态工程及生态产业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1]。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承担着培养适应当前环境保护需求复合型高层次生态工程技术人才的艰巨任务,实践教学环节是当前高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素质人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加强实践环节在生态工程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生态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钦佩,安树青,颜京松.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08.
[2]杨京平.生态工程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5.
[3]李季,许艇.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8.
[4]范海燕,王玉吉.大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33-35.
[5]陈春叶,王彩霞.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2010,28(4):60-62.
[6]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9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且不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这些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算与其他学科门类同步"调减",也没有必要非把7个专业变为一个专业。使得各个学校都很无奈,不得不按"专业方向"招生和组织教学。这种"改革"完全是倒行逆施,是对世界现代设计100多年各专业形成发展状况的无知或漠视。因为混淆了专业特性,在业内外无论对刚刚从西方吸收引进本应快速发展的专业,还是对陶瓷、染织等富有中国悠久传统的专业,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极大地挫伤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面对这种局面,居然还有"专业人士"闭着眼睛大唱赞歌,以至教育部从2001年起逐年批准新增目录外专业和部分院校试点专业,到现在专业种数已经超出"调减"之前了,惟独这7种专业未能够得以正名。
也正因为"艺术设计"只被视为一个专业,教育部近期制订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申报指南》,对于艺术类"艺术设计"专业只有两门课程(艺术设计导论、现代艺术设计思潮)。而《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都是历来被认为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还有其他几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却规划在工学门类里面。学科分类的不科学和设计专业合并带来的弊端展现在许多方面。
把业内外都能分辨的不应合并的7个专业合并了,却又批准设立了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会展艺术与技术等专业。难道培养教师的专业面"窄"可以,培养职业设计师的专业面则必须"拓宽"?"会展艺术与技术",这种名称的专业为什么就没有人觉得"窄"了呢?多年来,装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的许多毕业生也在从事这项专门工作,为什么长期以来就不能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开设这一专业或专业方向呢?设计类各个专业从一出现就是与相关的并且不断发展的工艺、技术密不可分的。西方从100年之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就是按专业所需知识结构(包括艺术与技术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的。
诚然,刚刚过去的20世纪,除了自然科学还在向纵深发展,艺术设计及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则更多的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上。但是,艺术设计各个专业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发展,并不应当限制在学科内,这些专业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是历史形成的。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发展,应当也必然体现与各自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交融,造就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专门艺术设计所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与设计"等专业,就是符合当今和日后细分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但是,目前这些专业依托在工学门类,是舍本逐末之举。中国本土产业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国设计",仅仅满足于"Made*in*China"是不够的。"设计"是有别于"制造"概念的,前者是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新的物象、形态、可能的创意发现,而后者只是对这些开拓和发现结果的批量加工复制。满足"中国设计"需要的设计师,对相关产业技术的了解和熟悉固然重要,但是对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仍然还是第一位的。
2.前景:日益细分的职场需要与产业技术进步结合的各种复合型专业人才
"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是近年来的时髦论调,也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者的托词。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每个专业都在与相关领域知识的交叉交融中向纵深发展。学校应当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所预测。大学学制是固定的,学生即便再勤奋,精力也是有限的。针对每个专业,教育者应当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毕业前必须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是熟悉了解就可以的。不应该以所谓的"宽口径"来不变应万变。更不应当对学生听之任之,个人兴趣不能代替专业知识的学习。否则,就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不负责任。"事实证明,拓宽后的新专业目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因为社会仍按行业(即所谓的窄专业)招聘和使用人才。所以近年来又有近200多个目录外专业诞生。这些目录外专业绝大多数是口径较窄的专业针对性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实践的结果,说明这样做是正确的。"③《新京报》2005年4月30日的一篇报道很是耐人寻味:那些为适应新产业迅猛发展而诞生的纯粹"新专业"更吸引人的眼球。信用管理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网络游戏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工种的日益细分和职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些专业的人才也正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提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初衷,笔者不清楚,但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施行。搞好饮料的包装或广告设计,当然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著名设计教育家高中羽早在1990年之前就曾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离不开一定的商业需要,所以了解有关市场背景至为重要。"④*但是这样做是需要投入精力的,于是很多学生就近"拓宽":从染织专业看到蜡染效果不错,就设计蜡染的包装、广告;从装饰专业看到壁挂好看,就给壁挂设计包装、广告;从陶瓷专业知道点景德镇、陶艺,就设计艺术陶瓷商品或展览的包装、广告。在作业中把"商品"描绘得可以乱真,你看专业面是不是"拓宽"了,专业之间是不是"渗透"了?这是"近亲结婚"。再则这几种产品对GDP的贡献并不多,而且因其商品的特点,包装广告起的作用并不大,至多也是美学方面的。只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快速消费商品、同质化商品及企业,才更需要高水平的包装和广告等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对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与众多学科交差交融中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不应当想当然地认为还与装饰、染织差不多。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到立体的判断。但凡是个医生,对人的疾病都能大致诊断,但是医学学科门类分为二级学科就有7个,本科专业不完全统计就分了29个。人类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怎样细化研究都是有必要的,看医生都愿意找专家,肯定不会有人愿意找个"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医生看病。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也是很专业化的,不仅仅是完成一张没有油画大、更没有壁画大的设计稿,而是至少涉及印制几万张几十万张之后的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到客户的产品销售,企业的兴衰。
我们再看看同样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的管理学类是怎样划分专业的,应该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二级学科倒不多,只有4个,但是本科的专业种数至少有30个,包括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工程造价、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物流工程、海事管理、信用管理等等。你看分得细不细,怎么就没有人敢说这些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一样,不能称其为专业,只能是专业方向呢
大学教育的主流到底应该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一直还在争论着。其实,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专业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都是为了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出色。一些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连"视觉传达设计史"这类课程都不开,却热衷"通识教育",岂不是本末倒置。将上手和后劲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企业招聘人才不仅要面试,而且还要有试用期。只图上手快,后劲跟不上,职业位置也坐不稳。反过来,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连位置都抢不上,也就没有机会发挥后劲了。"⑤*不断学习是追求上进者毕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掌握一生使用的知识。大学教育的主流应该是培养学生毕业时"抢位置"的能力和追求上进的素质,也就是应当着力于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3.前程: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多种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
在《矛盾论》中曾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⑥*20年前,中国的现代设计与本土现当代艺术同时登场,设计与美术的不同之处,人们也是逐渐认识到的。其实,早在200年前,康德(I.Kant,1724-1804)就明确的指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⑦*"纯粹绘画的使用就是鉴赏,而实用品的使用则在于按要求发挥效用时。"⑧***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对平面广告设计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信息的传达。"*⑨杭州
年开始在西方流行的术语视觉传达设计(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是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表述极不准确的"装潢设计"。其实,从这时起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类型,当时肯定没有人意识到其后影象和计算机等技术发展的这样快,只是觉得graphic*design(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和其代表的设计内容已不能涵盖新出现的影象、电子读物、多媒体等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的设计。如今许多新专业的设立,就是基于这一体现出学科交叉与发展的原因。
虽然视觉传达设计各专业都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⑩*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备有区别的知识结构,因而新的专业必然出现和发展。如同同是诊病,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就有了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又有口腔医学与口腔修复工艺学的专业细分;因方式不同,临床医学与中医学就各自都是二级学科类,也有了放射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不同。难道艺术类的学生就都是天才,同样的学制能样样精通?中国设计业和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说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特别是搞传统工艺美术的总是只看到各专业的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些人从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仅仅只是以造型基础、图案或视觉形式为学科基础了,与装饰艺术或各种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虽然都具有可视性,但是与传达功能相比,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化毕竟是第二位的、从属性的。由于旧有学科分类的桎梏,大多数设计学研究者还无法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壑,对设计学进行立体的研究。杭州
艺术领域接近达成共识,却在其他领域又产生设计是纯科学、纯技术的认识偏差。由初期把"设计"归于"美术"范畴的僵化,到发现了"设计"的技术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另一面,而抛弃了同根生长的"艺术"。如今,工业设计专业拿工学士学位;服装设计与纺织工程联姻,其实染织设计与纺织工程的关系算起来更近;环境艺术设计紧抱建筑学的大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衍生的包装设计专业方向投入到包装工程的怀抱,广告设计将由日益壮大的广告学科拉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国际通称Graphic*Design(译为平面设计),因其一直与印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完全有理由并入到印刷工程学科里面;书籍设计也同样有理由在出版编辑学里开设……艺术设计将要变成了一个既"新"又"老"的"横断学科"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多年了,我们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初期,设计教育还是应该在认真研究总结西方10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再图"创新"为好。杭州
视觉传达设计不能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部分,也不应作为广告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等同于装饰艺术。尽管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确立视觉传达设计的二级学科地位和相应的专业定位,是设计事业少走弯路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具体行动。
欧美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力可以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相提并论,是组成现代设计范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⑾*视传设计师历来受人尊重,法国海报设计家切列特(Jules*Cheret)对当时的海报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法国政府于1890年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the*Legion*of*Honor)。不能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基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这个手段上,而将视觉传达设计视为传统的保守的。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已经跨越了影视界限,在多媒体设计中产生非常积极和活跃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传统和范畴却依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当代印刷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印刷技术时代,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平面设计只有紧密结合印刷技术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视觉传达设计"在研究视觉造型、美学、传播学的同时,还要研究语言、社会、市场、心理、生理、物理、哲学等诸多学科。"*⑿*一旦设计因为电脑和其他的现代设备得到简化之后,设计师的大部分时间就不用化在完稿工作上,观念的形成、市场的调查、设计战略的组织等等就成为设计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人的精神因素、设计家本身的素质变成设计优劣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不得不重新注意设计家本身的素养,而不仅仅是他的手头工夫。这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和设计教育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挑战。
正因为视觉传达设计自身关系的特点产生了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的多样化,从而导致了设计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门学科的特点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中,其他门类的学科的参与只是对其自身发展的强调和补充,这可以使其自身的特点更加突出与鲜明,而不是混淆与取代。"从长远看,视觉传达设计必定是更科学、严谨、合理的概念名称,蕴涵着未来设计的趋向。"⒀*视觉传达已是一门多元素、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学科类。
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细分设置的前提,在于每个专业的毕业生达到每个岗位对专业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在固定的学制内完成能够而又必须掌握、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知识结构的完善。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专业细分设置还必须考虑到便于国际对接。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目前可以包含6个专业: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包装设计(Package*Design)、书籍设计(Book*Design)、广告设计、电子视传设计(电影电视片头、影视广告等影象,电子读物、多媒体等的视觉传达设计)、会展设计。
会展设计,目前有的学校开设在工业设计专业。其实会展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空间设计形式,是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兼有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因素并与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专业。
插图专业很有独立开办的必要。字体设计专业也越来越显现出开办的可能和必要性,工学门类里的焊接专业能从本科到博士后都研究不完,而中文字体作为特殊技术产品早已经供不应求,却遭到学习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藐视。
视觉传达设计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可由学科平台课程和各个专业的方向设计(含史论与设计思潮等)课程组成,尤其应当注意适度加强各个专业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学习,加强传统认为是上下游专业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和熟悉,使得学生毕业时在其专业领域内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职场是需要能够一进去就能创造业绩与效益的专业人才,也只有具备这样能力与素质的学生才具有继续深造培养的价值。
在现阶段,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门类经过一些讨论是容易得到确认的,"设计学"能否被确认为一级学科门类肯定有争议的过程。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紧随时展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因其特殊性和所含专业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学科归属性,这种二级学科类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只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进步而发展,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
[1]、[7]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页,41页
[2]钱颖一.大学学科布局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艺术学的下划线是本文作者引用时添加
[3]、[5]周玉.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光明日报.*2005-07-19
[4]高中羽.视觉表现28谈[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2页
[6].*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84
[8](日)朝仓直己,*辛华泉译.造型基础[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4
[9]、[12]何洁.平面广告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5页
[10]张福昌,王延羽.视觉传达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前言(引自日本《デザイン小辞典》)
[1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8
13]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9,
[14]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其后批准设置的专业,笔者认为是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干课程的,应当作为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类的专业有:(1)050408艺术设计专业包含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视觉传达、平面设计),(2)040330W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3)*081403包装工程包含的包装设计专业方向,(4)050427S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还有展示设计专业、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因尚未查到准确信息,无法确认,但已有一些院校招生,显示出这两个专业的独特性和需求性。另外,历史和专业的特殊性决定"广告设计"也应当属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类,而不应当作为广告学专业的一个方向。
*
摘要: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产物,既缺乏科学依据又层次混乱。1998年将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7种专业合并为"艺术设计"一个专业,是对设计教育发展的倒行逆施,如不抓紧纠正,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应当着力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视觉传达设计是紧随时展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也称二级类)。视觉传达设计的特殊性,该学科类各专业的相互关联性和学科归属性,决定了这种学科类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关键词:视觉传达;学科;专业;艺术学;设计学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SWOT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结合内部条件(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要素(机遇、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战略选择方法,以选择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威胁的战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作为一项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战略规划工具,SWOT分析法也可以运用于高校继续教育内部发展战略制定。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即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并据此开展战略转型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综合性、立体化的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之路。
一、2009年学院发展状况SWOT分析及矩阵构建
2009年,东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面临整体实质性合并,成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办学实体。同时,学校要求学院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开篇布局:一是实现全成本核算;二是充分发挥办学实体作用,明确学院独立开展继续教育业务,涵盖从招生市场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教务管理、师资聘请管理、学生支持服务到技术支持保障的全环节;三是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保持4000人左右,远程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无到有,争取2015年达到8000人左右;四是改革用工制度,总体人员规模维持在40人以下。在这重要时期,学院不仅在意识形态、资源重组、办学布局、内部管理上存在众多变数;还受到信息技术迅速更迭与社会教育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学院会同有关专家,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评估内外环境状况,挖掘关键战略要素,形成SWOT分析矩阵并进行逐一分析,选择未来五年学院“能够”或“可能”采取的发展策略(详见表1)。
二、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实践
面对紧迫逼人的形势,学院迎难而上,运用SWOT分析法为“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坚持“继续教育、自主办学”原则,大力推进非学历教育,拓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稳步提高成人与网络学历教育质量,加强现代远程技术的运用,努力办成一个有特色、多层次、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发展目标,学院按步骤采取了一系列转型举措,以优质的组织运行促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奋力开创转型综改新局面。
(一)组织更新,切实适合学院内外发展条件
第一,两院整体性合并。2010年,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完成整体实质性合并,组建“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整体合并后,思想观念得到统一,办学优势真正互补融合;学校对学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财务政策,人、财、物资源聚合并统一管理。
第二,组织架构更新。学院结合发展需求灵活设置部门,于变动中追求办学、人力等资源的优化组合。以直面市场的对外联络部为例:2009年学院改组项目拓展部,作为非学历培训项目拓展及管理的职能部门;2011年项目拓展部和学历教育招生办公室共同组建市场部,以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招生资源共享融通;2014年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及校友会(筹)共同组建新的对外联络部,充分开发教育市场。
“十二五”末期,学院下设行政事务部(办公室、后勤服务部)、成教学历部、远程学历部、对外联络部(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校友会),以及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机构上与学院并立,含教育研究部和信息技术部),形成了包括招生与市场拓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管理、学生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在内一整套清晰、科学、高效的组织构架。
第三,设立校级终身教育研究机构。学院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设立继续教育研究室,从事继续教育研究与规划决策咨询工作;2012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作为学校的二级机构正式设立;2013年,为对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需求,学院设立了教学资源部;2014年,将教学资源建设职能纳入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进一步推进现代远程技术、新媒体技术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融合。
(二)文化引领,提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一,价值观凝练。一是提出创建“美在东华”的学院文化,突出美育特色;二是提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的终身学习理念;三是提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及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四是鼓励“胸中有学院,目中有他人”的团队协作文化,多渠道增强队伍凝聚力。
第二,文化载体建设。学院的文化建设活动几经更新丰富,目前已经形成“团队建设月活动”等五大系列。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活动,培育健康与美的学院文化氛围,尤其在加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队伍职业素养、提高师生服务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学院文化在引领学院发展上起到了“凝聚与促动,做文化育人的推动者;激发与倡导,做健康与美的追求者;训练与分享,做职业化进程的带动者;关怀与温暖,做人心工程的传递者”的重要作用。
(三)人事创新,实现学院人才队伍跨越式发展
第一,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学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开展领导论坛、师傅带教制、业务培训、职工讲坛、新员工培训、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形成“有章理事、有人干事”,开放、奋进、创新的职业氛围。工作时团结紧张,提高职业化程度;工余时活泼友爱,培育家庭化氛围。
由于用人政策调整,学院新进人员多为人才派遣员工,至2014-2015年已近学院职工半数。年轻化且对学校情况较陌生是这批员工的特点。2010年起,学院定期举办新进员工专题培训,并作为整个员工培训系统中重要一环加以落实,培训内容涵盖学院各项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学院,为其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交流平台。
2012年,学院制定出台《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2014年,学院的队伍建设方案进一步系统化,修订《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及增加年度院内评奖评优作为配套政策,内容涉及继续教育政策解读、新技术新媒体知识更新、职场礼仪与办公技能等。走上内训讲台的,既有受邀专家、学院领导,也有部门主任和基层职工,形成一种“外有引进、内有挖掘、人人培训、全员提高”的良性机制。
第二,改进用人制度。学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一是岗位一年一聘,实行分级和目标管理,竞争上岗,岗酬相应,权责挂钩,允许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二是建立以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五年来,学院的人员规模始终稳定35-40人之间,但整体办学规模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实现了活力激发、减员增效、结构优化的良性发展局面。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学院持续改进优化用人制度,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一是实行绩效工资,职工的工资收入由国家、上海、学校、学院4部分组成,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二是基本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公开且基于贡献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考核机制。
(四)关系理顺,释放学院多种形式办学活力
第一,改革资源配置,优化办学布局。学院强化自身优势,积极引入各方优质资源,确立服务上海地方发展、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整体办学布局,以开阔的思路引领学院发展。一是2010年起面向纺织服装行业恢复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在纺织服装行业聚集地逐步设立学习中心;二是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点展开评估,设立优胜劣汰机制,合理优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结构。
在大环境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学院“十二五”期间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现代远程学历教育重点面向行业开设,自2011年恢复招生以来,学生数逐季递增,至“十二五”末期在校生规模已达8000余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第二,专家治学体系建设。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学院专家委员会、法律顾问、专业主任、教学督导等在内的,分类、分层次的专家治学体系,使学院从发展战略与方向的确定,到规范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充分发展专家智库作用。
第三,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各类人才培育基地中心建立。2010年至今,学院已建立“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全国纺织服装师资培育与专业发展中心”等多个政校企行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人才。
第四,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服务地方与行业。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化政企校合作,不再单纯追求人数增加等硬性指标,大胆尝试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广东、广西等产业集聚地政府,与上海宝钢化工、江苏阳光集团、浙江莱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安徽华茂集团、山东岱银集团、广西华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五)资源盘活,实现优质教科资源的建设与推广
第一,加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一是参与了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包括“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分银行’认定非学历证书”“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研究”等教育部、上海市课题;二是“网络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现代远程教育嵌入型、现场式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网络教学环境下染整专业特色化、适用型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教改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东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是连续五期参与上海市社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开展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老年教育不仅是学院拓展终身教育办学视野,延伸教育格局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需求迫切的领域之一。2013年,学院启动“上海市高校老年大学发展研究”课题,推动高校老年大学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材改革、师资培训等提升工作。丝网花艺术创作是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分校的特色课程;2014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筹建“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为我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人才培养及艺术交流搭建平台,并积极筹备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为行业协会等提供优质资源与服务。一是主办或承办全国性、行业性、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高规格、大型活动,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年会”“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海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2014论坛”等;二是加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全国微课程建设联盟,参加全国数字化学习资源成果展等。
第四,探索终身教育新模式。学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拓教育技术新应用领域,一是着力研发网上微课、微电影,2013年,学院微课作品《省道造型》及《数码照片精修:人物巧换衣》分获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二等奖、优秀奖;2015年,学院微课作品《百变丝巾》获得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暨全国总决赛作品评选一等奖,《艺术拼布》和《指尖上的时光》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二是服务校内外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
(六)以人为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学院着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人、成就人,创新点皆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核心,创设完整、高质量的学习过程和多样化服务载体。
第一,学分制改革。2012年起,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推进学分制改革。一是梳理所有专业,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二是不断深化教改内涵,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充实课程设置。学院结合素质教育需求及艺教传统。一是从2010年初试讲座学分,课外讲座年点播人数已上升至万人;二是2013年起增设体育与艺术课程,成为上海第一所将体育类课程列入公选课的继续教育学院,“交谊舞”“乒乓球”“羽毛球”“拓展训练”“艺术拼布”“艺术心理学”等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
第三,调整教学模式。一是在丰富授课形式上,2009年起大幅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用于成人教学,至今已有31000余人受惠于半网或全网式的课程学习;二是在精研教学过程上,注重提高教学实效,建设继续教育实训中心,夯实工科教学质量根基;三是彰显艺教特色上,连续五年正式出版艺术类学生作品集;2015年还举办了艺术类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静态展、动态秀等大型活动。
第四,优化师生服务。学院树立了日常管理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抓住一个重点(学生管理),强化一种意识(服务意识),服务一个目标(和谐校园)”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建立三级立体网络管理制度,完善全体教务人员担任班主任、校友兼职学生辅导员助管、学生班干部自我管理的学生三级管理体系;二是形成相对完善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框架;三是建立主讲教师――课程助教――教务管理三级支持体系,管理人员工作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全程对接,师生咨询回复率100%。
第五,彰显学风教风。学院加强师生评奖评优、学生奖助学金工作,设立“学习之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美在东华?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美在东华?教学优秀奖”“美在东华?资深教师奖”等奖项。
第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来源结构“总体超稳定、封闭式、内循环”的问题,学院在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师资结构上持续努力。一是健全教学管理人员、专家团队、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的听课巡检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二是为实现师资管理常态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师资库,合理运用教师聘用、评价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七,建立基于项目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方式。一是鼓励和推进非学历教育多途径办学,实行项目制管理;二是优化培训流程,培养复合型培训项目管理人才;三是摸索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丰富培训项目类别,形成包括艺术类、创意类、纺织服装师资类、企业技术类、管理类、社区教育类等在内,面向社会与面向行业并举,普及型、技能型培训与高端型培训共生的多层次、有特色、强品牌的培训格局。
(七)管理升级,推动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第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十二五”期间,学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始终严格依法办学。在招生工作、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建设、学生支持服务、校外教学点(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等方面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一是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段搭建学院信息化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与教师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化学生管理和师资管理平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和教师管理的信息化;三是改版门户网站,使多样化的教育类型有更为直观的展现;四是组织开发院内自动化办公系统,推进院务信息公开及无纸化办公;五是教学与教务管理综合平台全部新建,拓展多类终端传递学院资讯;六是系统硬件平台统一规划、定期升级;七是将各类收费纳入财务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八是建立全院统一的数据中心,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整合,提高学院整体信息化水平。
三、小结与展望
综合评价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转型成效,学院在人员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整体办学规模扩大,结构布局明显优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队伍得到锻炼,业务功能实现拓展;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声誉大幅提升,为行业、企业乃至社会的服务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今,学院已成为一个集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终身教育研究等职能于一体的办学实体,初步形成了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综合教育体系。五年来,学院共获集体和个人各类奖项32项,其中,市级以上奖励20项,校级奖励12项,集体奖项17项,个人奖项15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对研究和制定高校继续教育新一轮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推动上海高校继续教育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254.html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中秋节手抄报09-13
经典美文朗诵10-19
好运的句子10-17
输赢哲理句子09-27
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八篇(通用)01-07
技术质量部工作总结11-22
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家长代表发言稿01-10
霸王龙兄弟的读后感07-26
我们的作文500字01-13
经典的名言警句12-23
描写冬天天气的优美段落12-05
一日游作文优秀11-19
爱的回报阅读答案10-26
谜语水果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