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研究对象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取不同专业同年级两组成员,每组5人,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比结果,选取视觉传达专业为实验组,动漫设计专业为对照组。
2.研究过程分配任务让两组学生都对xx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进行企业VI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计划每周辅导一次,实验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教育教学,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教学。辅导四个月为一周期,再次以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企业VI设计并将两组设计成果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组员的变化状况。同时让实验组写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教学后的自我感受报告。
二、研究目标
考察实验组参加辅导训练前后企业形象设计成果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后设计成果对比,分析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学生自然成长还是辅导的结果,哪些方面有所特长。如果有显著变化,则可以大规模展开此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成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归类与总结,本次研究以中国传统剪纸元素、汉字元素切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如何在课堂内外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很自然的融入到企业VI设计当中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三、研究方案
本课题按照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剪纸、汉字为切入点,引入企业真实案例(xx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真实案例得出相关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收集归类:利用课堂教学、小组成员分工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收集归类。企业真实案例:根据学生现有设计水准,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设计,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得出相关成果:在完成的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设计基础上,经业主认可确定终稿,并印刷成册。以真实项目研究启动观念创新。在现代社会消费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个性的展示,体现出更多的可持续性。通过其本身具有的深厚渊源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出最美的时代信息。本文的观点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无缝的融合在企业VI设计中去,迎合了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之需要,迎合了现代企业发展之路,迎合了学生原创设计的瓶颈之说,迎合了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说。在现有的艺术类教学体系中,困惑我们的是教技术还是理念,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体现,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不自觉的会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是一门具体的科学,是当代设计的营养源泉,在企业VI设计当中的运用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诠释,经济效益的体现。它们之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随着对企业VI设计与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两方面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我们将深刻地体验着传统文化艺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另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设计发展之路将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集数代人的智慧于一身,充分体现了灵秀、简约等多样的艺术手法,这些都为现代企业VI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语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与企业VI设计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全新的更有生命力的延续。该项目的研究对于项目组成员所教授的计算机平面设计、展示设计课程改革都有所启示,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更能够提供原创设计思维的源泉,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得到“民族个性”与“时代个性”相结合,真正走向“国际化”。
vi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完整VI项目设计书
一、视觉基本要素设计
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三、具体应用设计项目的展开
四、编制VI视觉识别手册
一、视觉基本要素设计
企业标志
企业标志,可分为企业自身的标志和商品标志。
企业标志特点:
其一,识别性。
其二,系统性。
其三,统一性。
其四,形象性。
其五,时代性。
企业标志设计作业流程:
调查企业经营实态、分析企业视觉设计现状,其具体包括如下现状:
其一,企业的理念精神内涵与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
其二,企业的营运范围、商品特性、服务性质等。
其三,企业的行销现状与市场占有率。
其四,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其五,企业经营者对整个形象战略及视觉识别风格的期望。
其六,企业相关竞争者和本行业特点的现状等。
1、确立明确的概念。
2、具体设计表现。
3、标志作业的缜密化:
其一,标志细部的缜密化。
其二,标志形态的数值化:
一是方格化,
二是比例尺寸标志法,
三是圆弧角度标志法。
其三,标志形态的多样化:
线条粗细的变化;
正负形的变化;
彩色与黑白的变化;
各种点、线、面的变化(如空心体、网纹、点成面、线成面等);
对应不同媒体的形态变更;
缩小或放大形态的变化。
企业标准字
企业标准字是将企业名称、企业商标名称略称、活动主题、广告语等进行整体组合而成的字体。
企业标准字特征:
其一,识别性。
基二,可读性。
其三,设计性。
其四,系统性。
企业标准字种类:
其一,企业名称标准字。
其二,产品或商标名称标准字。
其三,标志字体。
其四,广告性活动标准字。
企业命名或更名:
企业更名方案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全面变更公司名称,包括现有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视觉要素。
其二,部分变更或简化企业名称,同时推出新的标准字、标准色。
其三,阶段性变更。
其四,统一企业名称和商标品牌名称。
其五,在企业名称的标准字和标准色不变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开发出适应不同场合的变化形式,以求达到形式变化的感觉。
标准字制图法:
标准字制图法常用两种方法:
其一,方格表示法。
其二,直接标志法。
企业标准色
企业标准色,是指企业通过色彩的视知觉传达,设定反映企业独特的精神理念、组织机构、营运内容、市场营销与风格面貌的状态的色彩。
标准色的开发设定:
调查分析阶段:
其一,企业现有标准色的使用情况分析。
其二,公众对企业现有色的认识形象分析。
其三,竞争企业标准色的使用情况分析。
其四,公众对竞争企业标准色的认识形象分析。
其五,企业性质与标准色的关系分析。
其六,市场对企业标准色期望分析。
其七,宗教、民族、区域习惯等忌讳色彩分析。
概念设定阶段:
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等(如红色);
和谐的、温情的、任性的等(如橙色);
明快的、希望的、轻薄的等(如黄色);
成长的、和平的、清新的等(如绿色);
诚信的、理智的、消极的等(如蓝色);
高贵的、细腻的、神秘的等(如紫色);
厚重的、古典的、恐怖的等(如黑色);
洁净的、神圣的、苍白的等(如白色);
平凡的、谦和的、中性的等(如灰色)。
色彩形象阶段:
通过对企业形象概念及相对应的色彩概念和关键语的设定,进一步确立相应的色彩形象表现系统。
模拟测试阶段:
其一,色彩具体物的联想、抽象感情的联想及嗜好等心理性调查。
其二,色彩视知觉、记忆度、注目性等生理性的效果测试。
其三,色彩在实施制作中,技术、材质、经济等到物理因素的分析评估。
色彩管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企业标准色的使用,作出数值化的规范,如表色符号、印刷色数值。
实施监督阶段:
对不同材质制作的标准色进行审定;
对印刷品打样进行色彩校正;
对商品色彩进行评估;
其他使用情况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等。
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是企业识别系统中的辅视觉要素,它包括企业造型、象征图案和版面编排等三个方面的设计。
1、企业造型(又称之为商业角色或吉祥物、商业标识画)的设计与应用:
企业造型是为了强化突出企业或产品的性格特征,而设计的漫画式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或其他非生命物等,作为企业的具体象征。
企业造型的应用:
其一,二维媒体,如印刷品等。
其二,三维媒体,如影视媒体。
其三,户外广告和POP广告等,如路牌、车体。
其四,企业公关物品和商品包装,如赠品等到。
2、企业象征图形的设计构成:
象征图形不是纯装饰的图书馆案,是企业基本视觉要素的拓展联系。
企业象征图形的设计题材:
其一,以企业标志的造型为开发母体。
其二,以企业标志或企业理念的意义为开发母体。
3、版面编排设计:
一般的版面包括天头、版心、地脚三大部分,编排的内容要素包括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组合、正文(文字和图)、企业造型等,它们处于版面的不同位置。
版面编排常用两种方式表示其结构:
其一,直接标示法。
其二,符号标志法。
企业视觉识别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
根据具体媒体的规格与排列方向,而设计的横排、竖排、大小、方向等不同形式的组合方式。基本要素组合的内容:
其一,使目标从其背景或周围要素中脱离出来,而设定的空间最小规定值。
其二,企业标志同其他要素之间的比例尺寸、间距方向、位置关系等。
标志同其他要素的组合方式,常有以下形式:
一是标志同企业中文名称或略称的组合;
二是标志同品牌名称的组合;
三是标志同企业英文名称全称或略称的组合;
四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选型的组合;
五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宣传口号、广告语等的组合;
六是标志同企业名称及地址、电话号码等资讯的组合。
禁止组合规范:
其一,在规范的组合上增加其他造型符号。
其二,规范组合中的基本要素的大小、广告、色彩、位置等发生变换。
其三,基本要素被进行规范以外的外理,如标志加框、立体化、网线化等。
其四,规范组合被进行字距、字体变形、压扁、斜向等改变。
专用字体
专用字体包括现有标准字体和指定字体。
标准字体:
多用于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商标名称等。
指定字体:
常用于部门名称、设施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及其地址、广告内容、正式文书等。
设计选择专用字体应注意事项:
其一,调查整理专用字体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使用状况等。
其二,选用指定字体,应考虑同标志和标准字体等基本要素的风格相协调。
其三,所选字体的种类及文字的组合形态、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律,并形成具有可读性的、再现性的、识别性的文字系统。
返回页首
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应用要素项目的现状调查
现状项目的收集分类:
对现有应用要素的项目收集的,主要集中于以下项目内容:
其一,事务用品类,如名片、各式文书等。
其二,广告促销类,如小手册、电视广告、公告资料等。
其三,标识招牌类,如旗帜、各类导引标识等。
其四,运输工具类,如运输卡车、拖车等。
其五,商品包装类,如商标、包装纸等。
其六,员工制服类,如徽章、工作服等。
其七,建筑环境类,如外观、办公室等。
其八,展示典礼等,如纪念活动、展示环境、专卖店等。
应用要素设计开发策略的确定:
对于某个企业形象中的具体应用要素设计项目而言,在开发设计之前,应对其客观的限制条件和依据作出必要的确定,避免设计项目虽然很美,但不能使用的问题:
其一,项目的功能需要。
主要是指完成设计项目成品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形状、尺寸规格、材质、色彩、制作方式和用途等。其二,项目使用的法律性限制。
如信封的规格、招牌指示等环境要素的法规条例。
其三,行业性质的需要。
主要是指企业所在行业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或需要,如事务性用品中的单据、包装类的规定等。
返回页首
三、具体应用设计项目的展开
目录:
1、事务用品类;
2、包装产品类;
3、旗帜规划类;
4、员工制服类;
5、媒体标志风格类;
6、广告招牌类;
7、室内外指示类;
8、环境风格类;
9、交通运输类;
10、展示风格类;
11、专卖店风格类;
12、其他。
事务用品类
其项目细则包括:
1、名片
2、信纸
3、信封
4、便笺
5、各型公文袋
6、资料袋
7、薪金袋
8、卷宗袋
9、合用书
10、报价单
11、各类表单和账票
12、各类证卡(如邀请卡、生日卡、圣诞卡、贺卡)
13、年历、月历、日历
14、工商日记
15、奖状、奖牌
16、茶具
17、办公设施等用具(如纸镇、笔架、圆珠笔、铅笔、雨具架、订书机、传真机等)
主要设计要素:
事务用品类的主要设计要素一般包括:
企业标志
企业名称(全称或略称)
标志字
标准字
标准色彩
企业造型
象征图形
企业署名
地址、电话、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信箱、邮政编码
企业标语口号
营运内容
事务用品名称(如“请柬”、“合同书”)
图形、文字、构图
肌理、制作工艺等
包装产品类
包装产品类项目细则:
1、外包装箱(大、中、小),
2、包装盒(大、中、小),
3、包装纸(单色、双色、特别色),
4、包装袋(纸、塑料、布、皮等材料),
5、专用包装(指特定的礼品用、活动事件用、宣传用的包装),
6、容器包装(如瓶、罐、塑料、金属、树脂等材质),
7、手提袋(大、中、小),
8、封口胶带(宽、窄),
9、包装贴纸(大、中、小),
10、包装封缄(大、中、小),
11、包装用绳,
12、产品外观,
13、产品商标表示,
14、产品吊牌,
15、产品铭牌等。
主要设计要素:
包装形式:
单件设计、成套设计、组合设计、组装设计等。
构成要素:
企业署名(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企业造型、象征图形等),
图形(摄影、插图等),
文字(使用说明、质量保证等),
材质(纸、塑料、金属、布、皮等),
结构,
制作工艺等。
旗帜规划类
主要项目细则:
1、公司旗帜(标志旗帜、名称旗帜、企业造型旗帜)
2、纪念旗帜
3、横式挂旗
4、奖励旗
5、促销用旗
6、庆典旗帜
7、主题式旗帜等。
8、其中各类吊挂式旗帜多用于渲染环境气氛,并与不同内容的公司旗帜,形成具有强烈形象识别的效果。
基本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企业名称略称
标准色
企业造型
广告语
品牌名称
商标
图形
材质(纸、布、金属等)
员工制服类
主要项目细则
1、男女主管职员制服(二季)
2、男女行政职员制服(二季)
3、男女服务职员制服(二季)
4、男女生产职员制服(二季)
5、男女店面职员制服(二季)
6、男女展示职员制服(二季)
7、男女工务职员制服(二季)
8、男女警卫职员制服(二季)
9、男女清洁职员制服(二季)
10、男女后勤职员制服(二季)
11、男女运动服(二季)
12、男女运动夹克(二季)
13、运动帽、鞋、袜、手套;
14、领带、领带夹、领巾、皮带、衣扣;
15、安全帽、工作帽、毛巾、雨具。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基本视觉要素的运用,如企业标志、企业名称、标准色、广告语等
制服的内外造型(外观形态、内部款式等)
质料(如朴素自然的棉麻布料,庄重挺拔的毛料,华丽高雅的丝绸缎料等)
不同岗位性质的制服色彩
专制的衣扣、领带、领带夹、拉链、皮带等服饰配件
媒体标志风格类
主要项目细则:
1、电视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2、报纸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3、杂志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4、人事招告商标标志风格;
5、企业简介商标标志风格;
6、广告简介、说明书商标标志风格;
7、促销POP、DM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8、海报商标标志风格;
9、营业用卡(回函)商标标志风格。
媒体广告类
主要项目细则:
1、导入CI各阶级对内对外广告;
2、企业简介、产品目录样本;
3、电视CF、报纸、海报、杂志广告;
4、直邮DM广告、POP促销广告;
5、通知单、征订单、明信片、优惠券等印刷物;
6、对内对外新闻稿;
7、年度报告、报表;
8、企业出版物(对内宣传杂质、宣传报)。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名称略称、象征图形等企业署名
企业色彩系统的运用
媒体比例尺寸、篇幅、材质(如纸、霓虹灯等)
文字、图形图象、声音、镜头、光影及其结构格式
室内外标识类
项目细则:
1、招牌类:
2、室内外直式、模式、立地招牌;
3、大楼屋顶、楼层招牌;
4、骑楼下、骑楼柱面招牌;
5、悬挂式招牌;
6、柜台后招牌;
7、企业位置看板(路牌);
8、工地大门、工务所、围篱、行道树围篱、牌坊。
指示类:
室内外指示系统;
1、符号指示系统(含表示禁止的指示、公共环境指示);
2、机构、部门标示牌;
3、总区域看板;
4、分区域看板;
5、标识性建筑物壁画、雕塑造型。
环境风格类
项目细则:
1、主要建筑物外观风格;
2、建筑内部空间装饰风格;
3、大门入口设计风格;
4、室内形象墙面;
5、厂区外观色带;
6、玻璃门色带风格;
7、柜台后墙面设计;
8、公布栏、室内精神标语墙;
9、环境色彩标志;
10、踏垫;
11、烟灰缸、垃圾桶;
12、员工储物柜;
13、室内装饰植物风格。
交通运输工具类
1、营业用工具,如服务用的轿车、吉普车、客货两用车、展销车、移动店铺、汽船等。
2、运输用工具,如大巴、中巴、大小型货车、厢式货柜车、工具车、平板车、脚踏车、货运船、客运船、游艇、飞机等。
3、作业用工具,如起重机车、推土车、升降机、曳拉车、拖车头,公共用清扫车、垃圾车、救护车、消防车、电视转播车等。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品牌标志
标准字体
企业造形
象征图案及其组合方式,位置比例尺寸、制作工艺等
展示风格类
项目细则:
1、展示会场设计;
2、橱窗设计;
3、展板造型;
4、商品展示架、展示架、展示台;
5、展示参观指示;
6、舞台设计;
7、照明规划;
8、色彩规划;
9、商标、商标名称表示风格;
10、椅子、桌子、沙发等风格。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标准字体
标准色
文字
图形
企业造型
空间结构
灯光
材料
展品
影音等
专卖店识别风格
专卖店识别企划:
其一,准备阶段。
提出整个识别设计的进度表,并列出有关应知事宜,创意设计方案和简单说明,收集各项资料,制定专卖店识别所需的计划等。
其二,设计阶段。
根据上阶段所准备的资料,制定平面配置图及各部分的立面图、透明图;制定家具风格、色彩规划及材料计划表。
其三,编制规范手册。
制作详细的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和局部大样图;
灯光配置规划和说明;
家具配置计划图;
施工规范图;
施工规范说明。
项目细则:
1、各空间区域的平面图和立体图、施工图;
2、各类材质规划;
3、各空间区域色彩风格;
4、功能设备规划(如水电、照明等);
5、环境设施规划(如柜台、桌椅等家具,盆栽、垃圾桶、烟灰缸等环境风格,各类橱柜);
6、店员服饰风格、店内外广告招牌造型;
7、店内外标识类;
8、商品展示类(如商品陈列台、促销台、价目牌、分类牌、店卡、目录架、品牌灯箱等)。
返回页首
四、编制VI视觉识别手册
设计手册结构体系
其一,概念的诠释。
如CI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系统的构成及内容说明。
其二,基本设计项目的规定。
主要包括各设计项目的概念说明和使用规范说明等。如企业标志的意义、定位、单色或色彩的表示规定、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标志变化的开发目的和使用范围,具体禁止使用例子等。
其三,应用设计项目的规定。
主要包括各设计项目的设计展开标准,使用规范和样式、施工要求和规范详图等。如事务用品类的用字体、色彩及制作工艺等。
设计手册编制形式
其一,将基本设计项目规定和应用设计项目规定,按一定的规律编制装订成一册,多采用活页形式,以便于增补。
其二,将基本设计项目规定和应用设计项目规定,分开编制,各自装订成册,多采用活页和目录形式。
其三,根据企业不同机构(如分公司)或媒体的不同类别,将应用设计项目分册编制,以便使用。设计手册具体内容
其一,引言部分。
如领导致词,企业理念体系说明和形象概念阐述,导入CI的目的和背景,手册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其二,基本设计项目及其组合系统部分。
如基本要素的表示法、变体设计等。
其三,应用设计项目部分。
其四,主要设计划要素样本部分。
vi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时数据库;体系结构;实时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6-7437-02
随着计算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越来越明显,建设以数据库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实时数据库成为近年来在数据库技术全新发展过程中产生并蓬勃发展起来的数据库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实时数据库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但目前在实时数据库的研究文献中还很少对数据建模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论文重点针对实时数据库系统在铁路信号监控中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实时数据库系统关键技术
实时数据库系统是在数据库技术和实时技术基础上产生的研究领域,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有着本质差别,实时数据库系统主要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来解决实时系统中的数据管理问题,并不是在概念、结构和方法上的简单集成,设计实时数据库系统主要涉及如下关键技术:
1.1 实时数据模型
实时数据库领域首先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开发实时数据模型,设计允许用户说明实时数据模型中所含的语义知识的和使用户能以各种方式使用的实时数据定义和查询语言、说明“复杂事务”的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实时事务执行说明语言。通常的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都不能描述有关时间的信息,当前有两种修改关系模型以进行实时查询处理的方法:①使用“近似关系”集。为了查询的及时评价,需要为各种关系定义其近似关系,再反复地修改近似关系以获得更接近的结果和更好的查询响应。②使用关系的“片段网格”以改善查询处理。
1.2 实时事务模型
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由于实时事务结构更加复杂、事务之间有多种交互,实时事务模型主要为满足更加复杂的实时事务处理而设计,主要包括嵌套、分裂/合并、合作、通信等事务模型。在实时查询/事务的接纳管理方面,查询/事务的性能依赖于可以使用的内存量。当有足够的内存时,绝大多数查询/事务就可简单地一次性读取它们操作的数据,且直接产生所需结果。若给定较少的内存,只要给定的量超过查询/事务的最小内存需求,大多数事务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I/O仍然可以运行。为了帮助事务获得期望的性能级别与定时限制的满足,实时数据库系统需要通过接纳比其最少的内存容纳事务数更多的事务来提高并发度。
1.3 实时事务处理
主要是针对实时数据库系统中事务的定时限制,按照事务截止期控制实时数据库系统中事务的执行顺序,确定实时事务的优先级,并按照优先级实现实时事务调度。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实时事务处理降低了传统可串行化并发控制的严格程度,更加关注数据的实时性,因此,实时事务处理在并发控制方面“放松的可串行化”或“暂缓的可串行化”。
2 面向铁路信号监控的实时数据库系统总体方案
本论文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面向铁路信号监控的实时数据库系统方案框架,它是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管理要求,设计实现集成、开放、模块化的人机界面,与其它商用实时数据库系统相比,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一些不常用的次要功能,注重各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和开放性,突出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显示的直观性、增强了数据分析能力和事务的处理能力,主要包括系统实现方案框架和实时数据模型总体设计思路。
2.1 实时数据库系统方案框架
面向铁路信号监控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方案框架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具体如下:
1) 实时数据管理系统:运行于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功能是系统进程管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服务。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要求它运行稳定、功能强大、可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点,并能对历史数据进行压缩进而长久保存。
2) 设备数据接口:用于实时数据库系统和指挥中心等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这个设备数据接口要求是多功能、多层次、多服务对象的标准设备数据接口。它不但能和实时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还要能给关系数据库提供数据。
3) 实时数据上层应用工具包用于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查询和分析应用程序。
2.2 实时数据模型总体设计框架
本论文的实时数据模型方案设计主要以刘云生等提出的实时数据模型方案为基础,结合本系统结构及其功能需求,在传统数据模型的基础之上,把时间概念扩展进去,以满足实时应用的定时限制的要求。本系统实时数据模型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3 实时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方案
针对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采集、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处理等关键功能,系统对“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非常严格,为此实时数据模型的操作应该包括时间关系代数操作、数据的时间一致性限制、事件及事务的时间限制等关键因素。实时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一组对象及其结构、一组操作和一组(关于对象与操作的)约束,其中的约束与传统数据模型相比更突出地包括时间限制,即:(1)定义实时数据对象及其结构集合(RTDO);(2)定义施加于RTDO的一般数据操作和时间关系代数操作(RTOP);(3)定义对于RTDO和RTOP的完整性与一致性限制及实时限制(RTC)。
3.1 RTDO实时数据对象
实时数据对象包含如下三种类型:映像对象(IMO)、导出对象(DEO)和常量对象(COO)。映像对象是被实时写入实时数据库的RWO(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值的数据对象,即一个IMO就是一个RWO在特定时刻的映像。导出对象(DEO)是经过事务的执行,通过一组IMO和/或其他数据对象计算得到。常量对象(COO)可以看作实时数据库的对象,也可以不是实时数据库对象。如果是实时数据库对象,COO可当作实时数据的特例,不随时间而改变,时标为系统初建时刻(设为t0),有效期的上限为“当前”(tc)。
基于以上分析,从实时数据对象的角度设计实时数据库Trss:设CYO(VO,ti)表示在时刻ti对现实世界中可变对象集合VO的采样操作;F(CO)表示对现实世界中常量对象CO的一次性取值,VO和CO都是RWO的子集。DO表示一个数据对象的集合,它是实时数据库Trss的子集;JSC(DO)表示对DO的计算操作;IMOn表示当前映像对象集,IMO1,IM02……IMOn-1表示数据库的存储映像对象集。
Trss={IMO, DEO, COO};
IMO={IMO1, IMO2,...IMOn};
IMOi=CYO(VO,ti), VO?哿RWO,(I=1,2,...n);
COO=F(CO),CO?哿RWO;
DEO=JSC(DO),DO?哿Trss
其中COO表示对时间不变的对象的集合,IMO表示映像对象的集合,DEO表示导出对象的集合。
3.2 RTOP时间关系代数操作
关系代数是关系数据操纵语言的一种传统表达方式,它是由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的。基于Trss系统的需求设定了选取、投影、差、并四种时间关系代数操作。
时间选取:为选取针对属性和/或有效期指定的满足条件F的数据对象。F可以是关于属性值的传统表达式,也可以是关于有效期VI的时间条件表达式,或两者都包括。被选取的数据对象的值和有效期均不变。
时间投影:为选取由A指定的属性值和/或有效期VI,构成一个新的关系。若A中未指定VI则其结果对象均为常量对象,否则结果对象中具有相同值的对象可进行时间归并。对有效期VI的投影等价于返回各对象O的有效期的函数VI(0)。
时间差:具有相同值但有效期不一定相同的对象。设R,S为两个数据对象集,其时间差P=R-S定义为:对于R中的任一Xi,仅当S中有Xj使得xi=xj,且VI(xi)属于VI(xj)时,xj不属于P;否则xj属于P,此时VI(xi)=VI(xi)-VI(xj)。
时间并:两个具有相同值和不同有效期的数据对,还需要维护有不同有效期而有同样值的IMO对象的完整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引入“时间归并”操作来实现。
3.3 RTC时间限制
数据的时间一致性:实时数据库Trss是相应现实世界的直接映像,Trss实时反映现实世界状态的任何变化,并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实时表示。数据对象的时标足够接近真实时间,使数据库的状态能反应现实世界的“当前”状态。如果数据对象的时间在当前时间的某个指定阈值范围内,实时数据库Trss中该对象与外部一致。
事件的时间限制:对于Trss系统中的各种实时应用活动总是由一事件来触发和标志,即每一活动有一与之相联的事件,因此,施加于活动(事务)的某些实时限制来自于事件的限制。实时事务由事件驱动,事务的定时限制有的则表现为相联事件的限制。
4 结束语
论文提出了铁路信号监控的实时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基于实时数据库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实时数据模型的设计思想,根据设计思想,对实时数据模型进行设计,体现出了实时数据模型不同于传统数据模型的突出特点,在模型上加上了时间概念,包括数据的时标、事件的时间限制。
参考文献:
[1] 刘云生,易岚,余利平.一个实时数据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5).
[2] 刘英,王志坚,尹燕敏.实时数据库的事务处理[J].科技与经济,2002(2).
[3] 陈祥.基于OPC技术的实时数据库研究与实现[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徐洁磐.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vi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软件故障预测;贝叶斯信念网;软件度量
1引言
当前关于软件故障预测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软件工程领域的某个方面,毕业论文如面向对象系统中利用各种度量属性建立模型预测故障数和故障倾向,利用测试过程中用例的覆盖率预测模块故障,利用专家经验建立专家知识库预测故障等等.软件故障的原因贯穿于软件开发全过程,仅从一个方面来考察软件故障是不充分的.近十几年备受关注的贝叶斯网络(BBNs)对于解决复杂系统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故障具有很大的优势,被认为是目前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领域最有效的理论模型.本文提出基于BBNs的故障预测方法,综合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信息预测软件故障.
2软件故障预测的研究现状
预测故障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1)基于数量的技术,关注预测软件系统中的故障数;硕士论文(2)基于分类的技术,关注于预测哪些子系统具有故障倾向.第一类已经有一些研究,但是开发一个有效的模型比较困难.第二类方法更成功一些.利用软件度量来预测故障倾向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和研究内容,当前的预测模型涉及软件设计度量,代码度量和测试度量.软件维护的历史数据,例如软件改变历史[1]和过程质量数据[2]也被用于软件故障预测.很多专家认为开发过程的质量是产品质量(这里默认是残留故障密度)最好的预测器.AhmedE.Hassan等人提出利用启发式规则预测软件子系统故障倾向[3].还有文献提出利用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测试覆盖率)来预测故障[2].
分析已有的故障预测模型,它们大多基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阶段的数据,或者基于一种或者几种度量,如软件复杂性度量和测试度量.但显而易见,影响软件质量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其几个度量.软件故障与软件开发全过程往往具有不确定的因果关联关系,导致软件故障的因素很多,单纯从软件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或基于几种度量来预测软件故障是不充分的.BBNs本身是一种不确定性因果关联模型,具有强大的不确定性问题处理能力,能有效进行多源信息表达与融合.因此本文提出基于BBNs构建软件故障预测模型,综合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信息预测软件故障.
3贝叶斯网络
一个BBNs是一个有向无环图,由代表变量的节点及连接这些节点的有向边构成.节点代表随机变量,可以是任何问题的抽象,医学论文如问题复杂度,观测现象,意见征询等.节点间的有向边代表了节点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有向图蕴涵了条件独立性假设,用A(vi)表示非vi后代节点构成的任何节点集合,用∏(vi)表示vi的直接双亲节点集合,则P(vi|(A(vi)∪∏(vi)))=P(vi|∏(vi)).用条件概率表(conditionalprobabilitiestable,CPT)来描述点与点之间关联,条件概率表可以用P(vi|∏(vi))来描述,它表达了节点同其父节点的相关关系———条件概率.没有任何父节点的节点概率为其先验概率.图1用BBNs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关于软件产品质量的例子[4],产品质量由管理能力和开发能力确定,表1为其CPT.BBNs对构造者的信念(专家知识和经验)建模,基于这个模型它能够提供精确的数学计算和预测.
4基于BBNs的软件故障预测方法
将BBNs应用于软件故障预测的步骤是:(1)确定变量及其顺序;(2)建立BBNs结构;(3)确定BBNs的参数(CPT).本文从软件开发过程来建立一个BBNs基本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扩展节点.
4·1一个BBNs故障预测的基本模型
影响软件项目风险的基本因素可分为两组,一是与组织相关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管理经验和能力以及过程成熟度.二是与项目相关的因素[4].影响软件故障的基本因素可以描述为图2的基本模型.方框是可以扩展的基点.“项目特征”和“验证和确认”影响到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过程,软件故障受开发过程的影响,这个模型涵盖了软件开发过程
4·2扩展的BBNs故障预测模型
我们用已探测的故障数,残留故障数,职称论文残留故障密度和测试中故障密度四个节点来描述软件故障,分别用“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节点描述需求分析,设计和测试过程.V&V[4]与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三个变量关系紧密,因此本文去掉V&V节点,将这些描述V&V节点的变量(如测试覆盖率,员工能力等)用来确定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的参数.
本文采用如图3所示的BBNs故障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覆盖了软件生命周期的规约,设计和编码;第二个阶段覆盖了测试.设计规模和缺陷数节点为整数或者一个限定的范围,故障密度为实数,其他节点有下面的状态:很高,高,中等,低,很低.问题复杂度表示待开发问题集中内在的复杂度,这些问题是规约中离散的功能需求,问题复杂度和设计功效之间的不匹配将导致引入故障数和设计规模增大.测试阶段在设计阶段之后,实践中实际分配的测试功效比所要求的少得多.测试功效和设计规模之间的不匹配将会影响已探测故障的数目,引入故障是其边界条件.已探测故障和引入故障之差是残留故障数.测试中故障密度是已探测故障和设计规模的函数(已探测故障/设计规模),同样,残留故障密度是残留故障数/设计规模.这里的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的粒度仍然较大,不利于确定其状态,将其继续扩展,建立相应子网来描述这些节点:(1)问题复杂度子网(图4);(2)设计功效子网(图5);(3)测试功效子网(图6).
4·3确定BBNs参数
接下来的问题是确定变量状态的概率和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从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各种文档记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确定性知识.对于不确定性知识,传统的方法是根据专家经验主观确定.研究人员定义了大量软件度量描述软件质量[2,5,6],将这些研究与专家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确定BBNs参数.
4·4推理规则
采用应用最广的随机模拟采样法(PearlsandGibbs算法).首先,为网络上的节点做初始实例化,证据节点实例化为观察值,非证据节点实例化为随机值;然后,开始遍历图,对每一非证据节点Y,计算在其他节点给定值的情况下Y的后验概率分布:
P(Y|WY)=αP(Y|Pa(Y))∏iP(si|Pa(si))
式中,WY表示除Y的节点集合,Si表示Y的第i个子女,工作总结为正规化因子,其余乘积项为条件概率.公式表明了本节点的概率仅与其父母节点,子节点及其子节点的父母节点有关;Pearl使用上式结果对节点进行采样,结果作为Y的新实例化,反复进行,直到近似过程收敛(设进行了m次遍历),这时查询结果为:P(Y|e)=1m∑mi=1fi,fi为第i次遍历Y的条件概率,e为证据向量的观察值.
5仿真实验
本文在AgenaRisk[7]系统中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部分采用了AgenaRisk中关于软件故障预测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数据.由于具体的项目数据难以收集,我们根据图3所描述的简化模型来做仿真实验.在实验中我们用软件需求复杂性度量和软件需求变更度量来描述问题复杂度[6].利用各种度量来描述设计功效,包括对象(模块)之间的耦合数(耦合度量),不使用公共属性的方法的个数(内聚度量),继承树的深度和继承的平均深度(继承度量)[5].用代码覆盖度量来描述测试功效,定义一个相应策略的测试有效率(testeffective-nessratio,TER),TER1是语句覆盖的测试有效率,TER2是分支覆盖的测试有效率,TER3是线性代码顺序和跳转覆盖测试有效率.我们设定的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系统,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开发过程开发,花费了大量资源在设计和测试上,尽量减少耦合,增加内聚,TER1,TER2达到100%,TER3达到90%,因此可以判定设计功效为很高(概率为100%),测试功效很高(概率为100%),如图7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到设计规模较小,引入故障数较少(期望值为17.8),已探测故障密度相对较高,剩余故障数较小(期望值为6.6),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当我们将设计功效设置为较低时(概率为100%),如图8所示,明显设计规模变大,引入故障数增加(期望值为43.1),相应的剩余故障数增加(期望值13.0),已探测故障密度减少.表2是两者的对比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分别对问题复杂度,测试功效和设计功效赋值,以检查模型对各种环境下的变化,其结果与实际较为符合,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6结语
本文从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来考察故障,给出了一个BBNs故障预测原型系统,并在AgenaRisk系统中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BBNs能够使用来自主观和客观的概率分布和不充分的数据预测软件故障数.仿真实验还只是基于一个简化的模型,将实际项目数据应用于模型,探讨建立完备网络结构和确定节点状态的方法,建立适应具体项目便于数据收集和确定节点状态的网络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oddLGraves,AlanFKarr,JSMarron,HarveySiy.Predict-ingfaultincidenceusingsoftwarechangehistory[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2000,26(7):653-661.
[2]Fenton,NE,NeilM.Acritiqueofsoftwaredefectpredictionmodels[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1999,25(5):675-689.
[3]AhmedEHassan,RichardCHolt.Thetoptenlist:dynamicfaultprediction[A].Proceedingsofthe21st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Maintenance(ICSM’2005)[C].Bu-dapest,Hungary:IEEE,2005.263-272.
[4]Chin-FengFan,Yuan-ChangYu.BBN-basedsoftwareprojectriskmanagement[J].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04,73(2):193-203.
[5]MunsonJC,NikoraAP.Towardaquantifiabledefinitionofsoftwarefaults[A].Proceedingsof13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oftwareReliabilityEngineering(ISSRE2002)[C].Annapolis,MD,USA:IEEE,2002.388-395.
[6]王青,李明树.基于SPC的软件需求度量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3,26(10):1312-1317.WangQing,LIMing-Shu.MeasurementofSoftwareRequire-mentBasedonSPC[J].ChineseJournalofComputers,2003,26(10):1312-1317.(inChinese)
vi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辅助图形 VI设计 个性化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1 辅助图形与VIS设计
1.1 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在VI设计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元素,其目的是为了延伸企业的精神和丰富标志的内涵,统一加强企业形象,因此品牌价值的建立应该具有独特性,其作用也不容忽视。辅助图形能够使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对辅助图形适当的使用,对其进行变化和强调,使品牌个性更加突出。辅助图形从图形的功能来说,它既可辅助LOGO来丰富传播现场的氛围,又可以单独使用起到解说的作用,强化企业的形象,深刻地传递企业的精神内涵。
1.2 辅助图形与VIS的关系
(1)延展和诠释VI设计中的标志。辅助图形在VI设计中的运用,它延伸和拓展了标志、标准字以及标志色,并在VI设计中配合标志来补充其所传达的信息,不仅起到了美化的效果,而且也起到延伸和诠释了标志的作用。在标志设计对企业各个方面的定位诠释比较浅显的时候,辅助图形可以通过生动的造型对标志、标准字以及标准色等各种要素进行补充说明,从而加深标志和品牌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提高标识和品牌形象的可识别性与功能性。
(2)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我们都清楚,不同企业的形象都具备它独特的个性、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得到社会大众的接受与认可,注意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性非常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行业与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例如“中国联通”与“可口可乐”,它们都分别具有辅助图形的设计,但是它们风格不一,独具特色,从它们不同的辅助图形中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分辨出来它们分别代表的品牌。辅助图形的设计与 VI S有着内在联系,起到对比、陪衬的作用,辅助图形的出发点就是要处理好其他要素的关系,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差异化,在与其他品牌尤其是同行业品牌之间相比之下,可以很好地突出本行业的特点。
(3)增强视觉美感。在VI设计中辅助图形的造型、表现方式、色彩元素的设计、变化大小、出现频率,还有辅助图形在使用时摆放的位置方面等,都会影响VI设计的整体效果。如中国联通辅助图形运用,首先对中国联通VI设计起到了装饰美化的效果,在美化联通VI设计的同时传递着中国联通的文化。中国联通辅助图形是提取了其标志的局部,对其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来传达标志所蕴含的内涵,强化了VI设计的效果,使整体VI设计也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从而在审美上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在视觉美感上也有了提高。
2 个性化设计存在的缘由
2.1 基于个性化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时间就代表了金钱和机遇,任何成功产品的开发都要抓住时机,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个性化设计表现的最为明显。“时效性”作为个性化需求的特点之一,因此,人们在个性化需求上会受到各种时代因素与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所以VIS中辅助图形的个性化设计也不例外,它也是针对特定的时期而言的。一个成功的个性化设计,不但要准确把握好当时的文化特征、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等等,从这些方面着手去了解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对于当时的技术、经济特点、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也要做一些前瞻性预测,了解大众的个性化需求的倾向,有利于个性化设计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2.2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
一方面,消费者作为产品个性化设计的中心。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设计理念的转变,“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的主流。VI设计亦是如此,只有以消费者为主,才能准确地找到设计的切入点,个性化设计方法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个性化设计才有其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基础是消费者不同的情感需求。由于个性化与人的情感世界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人多种情感需求中的一种。所以要想更有效地认识和了解个性化需求,从本质上理解和研究个性化设计,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是什么,以避免走入误区。
3 VIS中辅助图形的个性化设计方法
3.1 对标识图形的强调与重复
辅助图形的设计可以来自标志,在使用的时候进行规范,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辅助图形并运用到VIS系统的各类视觉产品中。即对标志进行选取,可以摘取标志的精华进行延伸。如中国联通的辅助图形设计,就是对其标志的部分底纹进行延伸,这个方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如全球著名的跨国 4A 广告公司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标识的图案用其他元素替代。标识本身是由手机、电脑、灯泡等媒体要素组合,衍变成火焰、枫叶、机械工具、蜜蜂、向日葵等元素的组合,用他们来代表不同的工作部门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从而体现企业的个性。
3.2 对标识的局部图形进行选取加以应用
在现代的许多标识设计中,图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注重。不一样的视觉符号的拼凑组合也应用到一些LOGO的图形中,在设计辅助图形的时候可以直接抽取这些符号或者直接选取标志局部进行应用也可以重新组合这些视觉符号再加以运用。如“万花筒”标识的设计,它蕴含的是伦敦的城市品牌形象,“万花筒”的设计用一些抽象的视觉符号作为设计的主体元素,同时这些抽象元素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伦敦的瑞士再保险大厦、泰晤士河水闸和伦敦眼吊舱。对于这样一个变化丰富的标识,设计师直接选取标识的局部图形应用在各种媒介上,的确达到了大众所希望的视觉效果,并且创造了一套充分体现伦敦魅力的个性化VI设计。
3.3 以品牌相关事物作为设计主体
这种辅助图形的获得,最为常见的是红酒的包装设计上,以张裕葡萄酒为例,不同系列的产品包装它们在内容编排设计上都很相似,辅助图形的运用是选取是以不同产地的酒庄外观建筑作为根据,经过拍摄之后再进行图形化的处理,应用到该系列产品的包装盒、瓶贴、手提袋、外箱等各种视觉设计上。
4 结束语
辅助图形的个性化设计,有利于设计师进行设计时高效传达个性信息,提升企业的传播价值与消费者的认同感。巧妙运用个性化的方法设计辅助图形对 VI S系统能起到美化的作用,在这个个性化时代的影响下,个性化设计也能够拓宽与延伸辅助图形的创意。从而为当今激烈竞争下的VI设计开拓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于显洋,廖菲.企业形象制胜[M].新华出版社,1996.
[2] 李昌浩.VI(视觉识别)系统中辅助图形的设计研究.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2.
[3] 周鑫.Vl中辅助图形的应用表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4] 杨珊珊,洪英.VI 系统中辅助图形的设计方法思考[J].科教导刊,2011.8.
[5] 张岩,关强.VI设计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1.12.
vi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SIP协iE;订阅与通知;呈现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013-03
1.可行性要求
本文主要研究SIP协议的通信过程以及基于SIP的存在服务的实现。在网络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业务应用还没有发挥潜力,存在用户信息的使用,可以开发一个基于存在的增值服务品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实现基于SIP协议存在的服务是必要的。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Presence Server系统主要采用多进程多线程设计,采用流水线方式实现进程间通信、模块化设计思想等。该系统主要分为接受消息处理和消息处理过程,从存在的消息存在信息源通过管道接到接收消息的过程发送到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解析消息,根据事件消息处理的具体类型、客户信息和发送响应,监测到期时间线和订阅消息处理过程中创建。
3.开发环境
3.1 Sun Solaris简介
Solaris是Sun公司开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它被认为是UNIX操作系统的派生版本之一。Solaris是目前开源软件。在2005年6月14日,太阳将要开发的Solaris 11的源代码开放的CDDL许可证,这是OpenSolaris开放版。
3.2 Vi简介
有很多文本编辑器,如gedit,kwrite,OpenOffice的图形模式,文本模式编辑vi,vim(vi的加强版)。在linux中最常用的编辑器是。vi或者是hnux的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工具,vi或虽然图形界面编辑器没有简单的鼠标操作,但是vi编辑器在系统管理、服务器管理上,始终没有一个图形界面比编辑器。
4.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本章讨论实现Presence服务系统所需要的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包括数据结构的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等。
4.1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在本系统中数据结构详细设计如表1所示。
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Ps系统初始化模块
PS系统调用forko函荡唇ㄗ咏程,在创建子进程前父进程先初始化套接字,forko创建子进程后拷贝一份套接字描述符,避免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把父进程中的套接字描述符传送给子进程,从而使系统更易实现。在初始化套接字时,需要用户手动配置端口等信息,系统自动获取本地IP地址,端口信息展现给用户,在创建子进程后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套接字,避免在进程间进行套接字数据通信的复杂性。
4.2PS系统接收消息进程功能模块
PS系统接收消息进程把接收的到消息写入管道,由PS系统处理消息进程进行读取。流程图如图2所示。
4.3PS系统消息处理进程功能模块
Ps系统处理消息进程首先读取用户初始化配置文件,存放在本地群组链表中,然后循环从管道读取接收到的消息,由消息解析函数parse_header(char*buff int flag)得到消息头,parse_bodv(char*body)函数解析到消息体,在解析得到具体信息后根据事件类型请求注册,,请求订阅及通知响应事件,主要流程图如3所示:
4.4注册请求事件处理模块
注册请求事件处理主要负责处理Presentity的注册事件,判断注册事件合法性,添加新注册的用户到相应的群组链表中,同时更新本地配置文件。注册请求事件处理代码主要实
4.5请求事件处理模块
请求事件处理主要负责处理Presentity的Pres-ence信息,先判断是否群组用户的信息已经初始化,如果已经初始化,则判断Presence信息是否过期,如果没有过期,则更新群组用户的Presence信息。请求事件处理代码所示。
4.6订阅请求事件处理模块
订阅请求事件处理主要处理Watcher(观察者)的订阅请求,把请求信息存储在订阅链表中,当订阅链表中的群组用户信息发生改变时,监视群组信息更新进程将根据订阅链表中的信息通知订阅的Presentity。Subscribe(订阅)请求事件处理代码主要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4.7信息更新线程监视模块
Presence信息更新线程监视模块主要功能是在一定时间间隔遍历一次订阅链表中群组用户的Presence信息,监视Pres-enee信息是否更新,如果更新则发送NOTIFY消息给订阅了该群组用户Presence信息的Watcher。信息更新线程监视模块功能代码如下所示:
5.结束语
vi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品牌;专卖店;统一形象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的场所也发生了转移。专卖店的营销模式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专卖店也是企业在消费者面前展示品牌文化、企业理念,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品牌专卖店的设计也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透过专卖店室内设计解读其销售商品的品牌文化;对于品牌的所有者,则可以通过专卖店去诠释品牌文化,继而推广和建立企业品牌形象。
一、品牌专卖店的识别性问题
“专卖店”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连锁店、精品店、概念店、旗舰店。这些店因为经营和管理的理念有所不同而各自具有一些特质,但是还是都可以看作是专卖店概念的延伸之后所能囊括的。但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人们对专卖店点的概念更加概括,其范畴更为广阔,甚至包括了专业店,很多的零售业都会被人们以“专卖店”涵而概之。但是实质上的专卖店是专门的经营或者是经授权经营品牌商品的零售业态,其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品牌的识别性。
品牌的概念更多的还是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之中,但它却为商品制造者所拥有。作为市场营销终端的专卖店,直接和消费者接触,既是产品销售的场所,还是创建品牌的有效途径。在专卖店簇拥成团的环境下,专卖店形象就成为了品牌进入社会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接触。现今各个品牌都拥有各自专卖店的形象设计体系,以便于做到区别于他的目的,继而才能与其他品牌竞争、抗衡。从品牌传播的角度上看,对形象个性的突出就更加强烈。在具体专卖店空间形象设计上更为注重造型、材料以及色彩的使用,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是达到入店赏析的效果。同时现代的消费购物观念已经转变为休闲享乐式的购物需求。所以商业空间就要既能容纳展示商品,又要具备促销商品的作用。各个专卖店尽管在面积上、布置上、主题设置都存在的差异,但消费者在空间场所中的自身体验,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购物需求,其附加在购物之外的体验就成为其享受的增值服务,在娱乐了消费者的同时,也展现了品牌的价值。从而加深了品牌在消费中印象之中的印记,进而产生识别作用。而要识别就要有印象,要有印象就必须有独特的形象,且这一形象必须还是要统一的。这就是是专卖店统一形象设计的必要性。
二、基于VI设计为基础的统一形象营造方式
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在做CI设计时都得到了提炼和归纳,所以在做品牌专卖店设计时,CI就成为了品牌专卖店设计的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专卖店统一形象营造的首要遵循的法则。
品牌专卖店的设计中要将CIS以物态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便于通过外在物态的表现,展现内在的文化特征。首先就是造型。通常标志图形应用于品牌专卖店中的视觉造型是较为普遍的,因为标志其本身就浓缩蕴含了企业的品牌信息,是一个可以表达出丰富含义,传达出明确品牌信息的视觉符号,且容易被人识别、记忆,并且符合美学原理。最为典型的就是形象墙设计中标志的应用。还有在标志图形中提取符号图形,进行分解重构,延伸出子图形,从平面到半立体、到立体空间。从而将标志图形创造性的应用于三维空间中。例如阿迪达斯专卖店中的三条胜利线就是通过对VI中标志形体的提炼而演化的来的,还有店中的依墙而建的楔形展架也有标志造型演化出来的。三条胜利线,简洁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是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能够识别出来的形象。同时又会被鲜明、独特的造型所感染,更快、更高、更强、勇于攀登高峰的核心理念也深深的打动了人们的心。三条白色的灯带纵贯整个黑色顶棚,并且从顶棚一直延伸至墙面,再由地面的反射形成回环。并且在这里三条线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形。而是一条充满力量的跑道。给人赛场上的信心和力量的感受。(图1)
再者就是VI中的颜色在品牌专卖店中是广泛被应用的。颜色在视觉传达中有先声夺人的功效。上面提及的黑白的阿迪达斯,红白的可口可乐等等,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品牌和颜色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品牌专卖店中的标准色应用也是要首先考虑的。例如李宁品牌专卖店,其从店面的招牌到空间的各个界面再到展台展具的色彩都采用了标志中的红色,并用白色的辅助色作为辅助,形成了统一的视觉感受。从而使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和记忆都得到了加强。而当标准色的背景颜色和产品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采用降低其明度后使用,或者运用无色彩颜色加以替换或者是辅助色的参与。
还有就是在空间中导入VI中的辅助图案图形来强化统一品牌的形象,采用隐喻等含蓄的符号化了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品牌的核心理念以及企业的文化内涵。并不是简单的来源于VI中的图形形象元素,而是认真的解读分析研究品牌理念之后所得到的,能够体现品牌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的概念形象。无论是直观形象的表现还是抽象隐喻的传达,都应该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方法。同时每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也不是孤立的,要使其有机的相结合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完整、准确的传递品牌核心信息。
三、对区域性特征的融合与统一
品牌专卖店往往是一个数量庞大的销售终端体系,其遍布各地的个体都统一于统一的形象基础上的。而如何将各地适合的特色元素融合于整体的统一形象之中,成为了专卖店室内整体形象的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品牌推广者所一直关注的,也在不断的探讨和研究。
要做到这些特色的元素加入其中不仅不会与原有的统一形象的标准不相悖谬,相反还会丰富其原有形象中的元素,从而使当地消费者感到亲切,进而吸引更多的当地客户,从而做到深入人心。这种情况要求专卖店室内形象设计在以保持了统一形象的同时,还适应大环境特征,专卖店室内设计中品牌形象的统一性是基础,因为毕竟它是企业已有的宝贵资产,是不能被忽视的,更不能被破坏和遗弃。这一理念对品牌能够在形象统一的基础上再向更高的层次推进打下基础。
实际上,品牌的各个专卖店形象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品牌形象具体实施有差异。尽管所处同一时期,但是不同的专卖店有的店铺更新了形象,有的则还使用原有形象。例如刚刚更新了形象系统的李宁的专卖店。另一个原因就是地域的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点融合在同一的形象中之后,使得其外在的表象产生了一些差异。也正是这些不同的,特色的元素的融合,才是品牌专卖店室内形象设计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在对专卖店室内形象设计时要在统一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地区的地域特点、环境特色进行设计(图2)。并在各个不同特色的店内使用有所区别的手法去设计才能创造出真正优良的品牌专卖店空间。
结语
专卖店室内设计的基础是品牌,品牌形象理念在专卖店中是通过空间的表达,营造出具有品牌氛围的具体建筑空间,使得消费者能够在其中读取到品牌信息,获得对品牌的印象。在这一基础上再具体分析专卖店室内设计中影响设计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包括理念中的要素和实际的构成专卖店室内设计的物质要素,并加以研究分析之后提出具体品牌专卖店设计的方案。所以专卖店统一形象的营造必须是建立在统一的品牌形象的基础之上并融合具体的实际的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地域特色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而又有共同基础(统一的品牌形象)的优秀作品来。
参考学术著作:
[1]英格丽德•文茨―加勒.精品店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奥托•瑞伍德特.商店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埃莉诺•柯蒂斯,霍华德•沃森著.专卖店新锐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学位论文:
[1]梁晶.大众文化下的专卖店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2]廖逸群.休闲服装品牌专卖店的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3]韩放.商业购物空间环境室内设计与规划[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2
[4]邱艳飞.基于构成学理论的家具专卖店展示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林业大学2010
[5]巫鳎品牌专卖店及其设计研究―消费、展示与体验[D].[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4参考学术期刊:
[1]温少安.专卖店设计感想[J].ID+C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1:91―100
[2]黄滨.VI设计在企业销售终端中的应用及拓展[J].装饰,2005,10:78―79
[3]马仿明.物质丰裕时代的专卖店设计[J].装饰,2006,2:94
作者简介:
李长福,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vi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VI设计;发展现状;结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41-01
VI设计,是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加速了优化组合的进程,其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趋繁杂,产品快速更新,市场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VI设计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还在于它有自己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VI的来源。一般认为CI这一词最早由美国的设计家来蒙特于1930年左右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
经济发展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重视工业设计和产品的视觉设计。由于美国型的CI设计引入日本以后,被日本设计界义上扩大并有所发展,称之为CIS,原本意的CI设计成为CIS设计的一个部分,被称作VI设计。此后的VI是随着CIS的引入和发展而发展的。VI设计是在CI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文中涉及到VI发展和基本情况时会提到CI的发展情况作为背景。
二、关于VI设计。VIS设计的英文全称为Visual Identity System,中文全称为: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它是通过有形的,具体化的视觉传播符号将无形的企业观念系统传播给社会,以达到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VIS设计的基本内容包含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个部分。
三、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作为CI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形象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VI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士气的低落。企业VI系统以建立企业的理念识别为基础,能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企业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使之演绎为视觉符号或符号系统。即通过静态、具体化,视觉化传播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和正确、准确、快捷地传达出去,并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中,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内容,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得以外形化,使其统一地、有控制地应用在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达到建立企业形象之目的。同时,社会公众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能使您的企业及产品在日益同质化的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在整个企业识别中传播力量与感染力量最为具体而直接,项目最多,层面最广,让人一目了然。为了加深印象,须设计能适当表现、代表这些记忆、感觉的符号。以这种符号为媒介来启发或打开这种感情、记忆。认识的程度愈深,就更加强“信赖感”。组织和系统化视觉规划和设计体现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内涵,并将企业差异性充分表现出来,形成独特鲜明的企业形象,让公众一目了然,掌握企业信息,达到识别认知的目的。
VI设计在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属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VI设计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定要参加世界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国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具有品牌意识。要向美国“耐克”公司学习,利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要向“麦当劳”学习,学习它是怎样将企业形象统一化并转变成一种信息价值。中国的VI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将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逐步挖掘、发展结合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形”象;将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通中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长江黄河,浇灌自己,奔向世界;将设计艺术民族化、现代化,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历史交给我们新一代的伟大任务。
本文通过对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的描述,梳理了它在不同时期在VI方面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在当代国内发展的情况与误区,进行了一些分析。在论文转写过程中我参考了国内外一些资料,竭尽全力,但是由于个人写作水平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文中的缺点和疏漏难免,肯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俞斌浩.VI设计教程[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vi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Petri网;工作流;电子合同;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TP31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不经意间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生活。为此,国家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修改,在2005年4月1日已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其中第十四条明确指出“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签章已然成为是我国印章史上的一场革命。电子签章系统将数字认证技术应用于印章管理中,强化对电子签章的制作和应用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电子签章持有者身份真实、可靠、安全。现有的电子合同平台如[1]中所提到的,并未使用Petri网对工作流建模来保证电子合同平台系统代码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本文提出使用Petri网对工作流建模,从而保证系统流程的安全、可靠。
1 关键技术
1.1 工作流技术
1.1.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的定义,工作流的定义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在此过程中,文档(Paper)、信息(Information)或其它任务按照事先预定的规则进行流转。业务、工作、办事等人员和应用系统之间相互的协调工作,从而来实现业务流程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换句话说,工作流就是一些能够自动运行的业务活动,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相互衔接的。
1.1.2 基于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这类方法适用于流程的可视化建模。网中的结点用来表示流程中的活动,网中的边用来表示控制流。使用这类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模型的描述是否有形式化的语义。大多数工作流产品的可视化建模方法都缺乏形式化语义。具有形式化语义的基于网的方法可以转换成其它建模方法,如基于规则的、时序逻辑的和脚本语言的方法等。在基于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Petri网和状态图(state charts), Petri网被广泛用于建立工作流模型,Ellis和Nutt在Petit网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流CN模型,它实际上是高级Petri网的一个扩展,在其描述中用库所表示活动,用变迁表示活动间状态的转移。Vander Aalst则在Petri网的基础上定义了WF-Net即工作流网。在工作流网中,变迁被用来表示活动而库所则表示活动的可实施条件。Vander Aalst七还把工作流管理联盟在规范中提出的几种基本的工作流原语映射成相应的Petri模型,由此建立了工作流网的基本组件与触发机制。
因此Petri网作为一种从过程的角度出发描述和分析复杂系统的模型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工作流的系统建模中,用Petri网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始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1.2 Petri网综述
Petri网理论[2][3]首先是在1961年在Carl Adam Petri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他在他的博士论文《用自动机通信》中首先提出将用一种网状结构来模拟了通信系统。
1.2.1 Petri网的引入原因
在分析工作流系统时,我们需要应用数学的分析方法[4]。而Petri网理论正好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在Petri网理论体系中主要有基于状态方程和代数的分析技术和基于可达树(图)的分析技术的两种建模方法。
1.2.2 Petri网的数学描述
Petri网是一种数学和图形的描述与分析工具,适合于描述并发、异步、分布、并行、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系统模型的构造、分析及评价。下面简单介绍本文将使用的与Petri 网有关的基本概念、定义、术语和性质[5]:
定义1(Petri网)
(1)基本Petri网是一个三元组N=(P,T,F),其中,P和T分别为有限非空的库所和变迁集合,P∩T= ;F P×T∪T×P是一个有向弧的集合。
(2)令Σ= (P,T,F)是一个网,对所有x∈P∪T: x ={y∈P∪T|〈y,x〉∈F}是x的前集;x = {y∈P∪T|〈x,y〉∈F}是x的后集。结点集x的前集(或后集)定义为:
。
网中任一库所结点在任何时刻都可能含有0个或多个托肯,称为库所的标记。托肯在网中的分布反映了网的状态,称为网的标识,记为M。标识M实际上反映了网中库所结点向一个整数集合的映射。在M下库所p的标记记为M(p),表示p中含托肯的数量。事实上,M是一个多重集。给定了初始标识M0的网Σ称为Petri网,记为PN =(Σ,M0)。
1.2.3 Petri网的性质
(1)可达性。可达性是任何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性质。按照Petri网的转移方法,有效转移的启动将改变标记的分配情况(产生新的状态)。如果存在一个从M0状态到Mn状态的运行序列,那么我们就认为状态M0是可以到达状态Mn的,启动运行顺序表示为:=M0t1M1t2M2…tnMn或简化表示为=t1t2…tn。可用M0 [>Mn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从M0标识表示经过启动序列到达标识Mn。在网(N,M0)中所有从标识M0可达的标识集合,可表示为S(N,M0)或简化为S(M0),从M0触发的所有可能启动运行顺序的集合可表示为F(N,M0)或简化为F(M0)。这样,Petri网的可达性问题就转化为对于网(N,M0)和给定状态Mn,寻找是否存在Mn∈S(M0)。
(2)有界性。对Petri网(N,M0)若存在一个整数,我们把M0的到任一个可达状态的数设为k,若k申购始终不超过K,即对于每个状态标识M∈S(M0)和每个状态,M(i)≤K均成立,则称Petri网(N,M0)为是以K为界或简称Petri网(N,M0)有界。若Petri网(N,M0)为1有界,即每个系统的状态只有一种时,则称此Petri网是安全的或则说是稳定的。这种网的每一个位置要么只存在一个标记状态,要么没有一个标记状态。
(3)活性。一个Petri网(N,M0)被称为活的,当且仅当从M0可达的任一标识状态出发,都可以通过按照某一种变迁执行的顺序序列而最终启动其它任何一个变迁。这就说明,无论网的开始状态如何,一个活的Petri网都可以保证无死锁发生。
(4)可逆性。一个Petri网(N,M0)被称为可逆的,仅当对S(M0)中的每个状态标识Mi,M0都是可以从Mi达到的。也就是说,一个可逆网是这样一个网,它可以使得状态返回到初始标识或初始状态。在很多应用中,比如在合同流转系统中,当我们要求哪一步合同需要重新审核时,我们只要求合同流转系统回到某个特定状态就可以了,而不必要返回到初始状态。那么我们称这个特定状态当前所返回的状态就为主要状态M′。即对于S(M0)的每个状态标识Mi,主要状态M′都是可达的。
1.3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技术
应用Petri网对工作流进行建模,利用线性结构来研究工作流的流转方式和运行效率。主要方法是先将语义上的工作流进行转换成简单的活动图G=(V,E),再通过活动图进行转换成相应的Petri网模型。采用算法如图1所示[6],对活动图进行转化,首先对该活动图G=(V,E)进行深度优先遍,将每个节点,分成顺序,与分支,与合并,或分支,或合并五类,然后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转化。对于结v∈V,分别定义 v和v 为v的前置结点集和后置结点集,图1算法将合同在线签订流程活动图G转化为对应的Petri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
Input:活动图G=(V,E),其中V为节点的集合,E为有向弧的集合,其中|V|=n。
Output:Petri网N=(P,T,F)
Initialize:P= ,T= ,F=
begin
广度优先方式遍历G,并且从1开始编号。
将图G复制到G’,把图G’中的结点vi转化为ti,那么就形成了工作流网的变迁集合T。
for(i=0 to n) //循环添加
{
if(ti∈T∧(.ti= )) //添加开始库所
{
P=P∪{pk};
F=F∪{pk,ti};
for each (tj∈ti.)
{
P=P∪{pj},F=F∪{(ti,pj),(pj,tj)}
}
}
if(ti∈T∧(ti.= )) //添加结束库所
{
for each (tj∈.ti)
{
if (Pj tj)
{
P=P∪{pj},F=F∪{(ti,pj)}
}
F=F∪{(pj,ti)}
}
if (tj T){T=T∪{tj}}
F=F∪{(ti,pk)}
}
if (ti∈T∧|.ti|=1∧|ti.|=1) //处理顺序结构
{
if (tj∈.ti∧pk )
{
P=P∪{pk},F=F∪{(tj,pk) }
}
F=F∪{( pk ,ti) }
if(!(vj∈vi. ∧pk=∈.tj))
{
P=P∪{pk},F=F∪{( pk ,tj) }
}
F=F∪{(tj,pk) }
}
if (.vi|=1∧(|vi.|>1∧(vi==1)) //处理与分支结点,“1”代表与分支//
{
if (vj∈.vi∧pk∈tj.) { F=F∪{( pk ,ti) }
for each (vj∈vi){ P=P∪{pj},F=F∪{( ti ,pj) }}
}
if (.vi|=1∧(|vi.|>1∧(vi==2)) //处理或分支结点,“2”代表或分支//
{
if (vj∈.vi∧pk∈tj.) { F=F∪{( pk ,ti) }
}
if (.vi|=1∧(|vi.|=1∧(vi==3)) //处理与合并结点,“3”代表与合并//
{
for each (vj∈vi){ if(pj∈tj.){ F=F∪{(pk,ti)}}
P=P∪{pk},F=F∪{(ti,pk)}
}
if (.vi|=1∧(|vi.|=1∧(vi==4)) //处理或合并结点,“4”代表或合并//
{
if (vj∈.vi∧pk∈tj.) { F=F∪{(pk ,ti)}
P=P∪{pk},F=F∪{(ti,pk)}
}
}
}
end
图1 活动图到Petri网的转化算法
2 电子合同系统应用流程
平台采用J2EE架构进行开发,实现登录平台用户的合同洽谈、合同签订、合同查询等功能,应用流程如图2。
图2 电子合同系统流程图
基于电子签章技术的电子合同平台实现了网上可信电子合同的洽谈、签订等功能,为有协议签订需求的用户提供安全合作的办公平台,确保用户合法权益,对用户登录系统后的操作进行处处留证的监控,为有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等意外事故提供权威的责任认定功能。
3 基于Petri网电子合同系统建模
从整体上讲,电子合同系统可以分为电子合同在线签订和在线合同洽谈两个部分。这两个流程是整个电子合同系统的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对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进行Petri网建模以及模型分析。
3.1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Petri网模型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的第一步骤,一般是由秘书或办公室主任进行拟稿。这一步是这一流程最主要的部分。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主要包括:合同拟稿,合同核对,合同相关领导会签、不合格合同回退,合同催办,合格合同归档。
(1)合同拟稿:即审批文档的起草过程。在其中要确定合同名称,拟稿的部门,拟稿人员,主送部门或人员,合同的种类,合同的密级,合同打印限制,以及合同的内容,合同所带的附件等。
(2)合同核对:将拟写好的合同进行核对以后送给领导审核。核对内容包括文字的准确性,合同的合理性,以及其他一些合同的必要属性。
(3)合同领导会签:合同会签是指在同一个步骤上允许一个合同可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公司领导同时进行签章,并进行在线签章验证。
(4)不合格合同回退:在合同核对和会签的过程中,若合同有错误,就要立即进行合同的回退,以重新拟稿。
(5)合同催办:在合同在某一步骤停留时间超过某一时间时应该生成催办信息,通过邮件系统进行提醒。
(6)合格合同归档:合同审批通过以后及时进行合同归档,以便于可以进行合同的在线洽谈和在线签订。相应的合同在线签订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活动图
将以上活动图通过图1的算法进行建模,得到图4的Petri网顺序模型:
图4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Petri网顺序模型
图4的各个变迁以及状态含义如下:
P0:合同未拟稿状态。
T0:主办人员或者单位合同拟稿。
P1:合同拟稿完成,等待审批。
T1:主送单位进行合同核稿。
P2:合同核稿无误,准备进入下一步。
T2:各个单位进行合同会签并进行验证。
P3:合同会签完成状态。
T3:进行合格合同归档。
T4:合同催办,提醒优先处理该合同,以提高流转效率。
P4:合格合同归档;
T5:不合格合同回退到第一步重新开始拟稿。
3.2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并发Petri网模型
并发模型主要是指合同在线签订过程中,一个合同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代表在同一步骤上进行会签,如此一来,在同一步骤上的会签人员可以同时打开该公文,相对于只能等待前一个单位代表操作完成才能开始审阅、签订的过程来说,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效率。会签的同时不受到任何约束。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在流程的控制上也可以更方便,更简单。一个最常见的并发模型如图5所示,其中虚线框里的是会签时的一种典型的并发模型。
图5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Petri网并发模型
图5的各变迁以及状态含意如下。
P0:合同未拟稿状态。
T0:主办人员或者单位合同拟稿。
P1:合同拟稿完成,等待审批。
T1:主送单位进行合同核稿。
P2:合同核稿无误,准备进入下一步。
T2:各个单位进行合同会签并进行验证。
P3:合同会签完成状态。
T3:进行合格合同归档。
T4:合同催办,提醒优先处理该合同,以提高流转效率。
P4:合格合同归档;
T5:不合格合同回退到第一步重新开始拟稿。
虚线框里的含义:
T21:合同进入会签流程。
P21:合同处于会签状态。
T22:会签人员1签订。
T23:会签人员2签订。
P31:会签完成,进入合同自动检验状态。
T24:检验合同是否合格。
3.3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Petri网模型分析
Petri网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可达树分析、可达图分析和矩阵方程来分析,这里我们主要采用可达树和可达图来分析在线签订流程模型。根据可达树生成算法,我们可以得到图6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Petri网顺序模型相应的可达树模型。
图6 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的可达树模型
我们可以从图6可以得到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Petri网的特性:
(1)该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Petri网是有界的,因为可达树中没有出现 。(2)该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Petri网是安全的,因为只有“0”,“1”出现在可达树标识中。(3)因图6中所有该发生的变迁都出现在该可达树中,说明了该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Petri网是“活的”,也就是说没有多余变迁。
4 结束语
随着电子合同法律地位的确定、数字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电子合同。本平台设计集成了PKI/CA技术、电子签章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等,采用J2EE架构建立起一套具有适用性、安全性的电子合同平台,有效的弥补书面合同的缺陷,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在编写代码之前,对系统流程进行Petri网并发模型建模,保证了系统可以支持两个或者以上的合同涉及方进行同时的合同会签。但同时,因为普通Petri网的一些缺陷,比如会产生空间爆炸等,运用普通Petri网对系统流程建模并不是最好的建模方法,运用高级Petri网进行建模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清彩.基于电子签章技术的电子合同平台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2]Sylvie Troncale,Jean-PaulComet,GillesBernot.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with timed hybrid Petri nets.Pattern Recognition,2009(42):562-566.
[3]H.Ehrig,K.Hoffmann, J.Padberg. Transformations of Petri nets[J].Electronic Notes in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2006:151-172.
[4]C.Mohan.Tutorial.State of the Art in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DASFAA'97].Australia.1997:544-553.
[5]袁崇义.Petri网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姜浩.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分析与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
[7]W.M.P.van der Aalst.Verification of Workflow Nets[C]. Springer-Verlag, Berlin,LNCS 1238.1997:407-426.
[8]W.M.P.van der Aalst. Workflow verification: Finding control-fowl errors using Petri net based techniques[C].Springer-Verlag, Berlin, LNCS 1806,2000:161-183.
[9]E.Badouel,J.Oliver. Reconfigurable nets a class of high level Petri Net Suppotring dynamic Changes within Workflow Systems[EB]. Publication Internet Number 1163,IRISA,France,1998.
[10]D.Moldt, R.volk. Object Oriented Petri nets in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C]. Springer,Berlin,LNCS 1806,2000:254-273.
作者简介:谢汉天(1990.07-),男,浙江省金华市,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vi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隧道;通风监控;组态软件;PLC
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自然风和交通风无法完成隧道内空气的转换。当CO浓度很大时,会危及人的身体;烟雾粉尘则会给驾驶员的视野造成障碍,增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必须采取机械通风方式,有效及时地排出隧道内的有害物质,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尤其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或者火灾的特殊情况下,机械通风就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在隧道中建立通风监控系统意义十分重大。
1.通风监控系统的组成
隧道通风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计算机、CO/VI检测器、风向风速检测器、风机和区域控制器等组成。
1.1 监控中心上位机
此隧道监控系统软件的上位机系统是利用北京三维力控公司的Forcecontrol 6.1组态软件进行设计。上位机可以发出指令给区域控制器,以便来控制隧道内的机电设备,也可以接受区域控制器的数据来分析和处理。
1.2 CO/VI检测器
CO/VI检测器由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探头、评价控制单元、安装支架、连接电缆等部分组成。一氧化碳检测采用的是非扩散检测红外波段中的一定波长对非对称分子吸收能力的变化值(即δ值),再变换成电流的变量,把这一变量又用数字信号传至隧道监控室中心计算机并显示出来[1]。能见度测量是通过另一分离通道,由发射/接收单元发射光波,通过10米测量通道到达反射单元,反射光再经原来的10米测量路径反射到发射/接受单元,光束经过衰减,得到的信号经过评价控制单元处理为测量值,就是能见度检测值。
1.3 风速风向检测器
风速风向检测器采用超声波的原理测量隧道的环境温度和风速风向,由二个超声波发射/接受单元、数据处理评价单元、安装支架、连接电缆等部分组成,具有现场显示功能。
1.4 区域控制器
此次设计下位机的区域控制器采用honeywell高性能可编程控制器(PLC),负责管理和控制相关区域的现场设备。区域控制器由机架、CPU、电源模块、I/O模块、通讯模块等组成。主要设备清单如表1所示。
2.隧道通风的方式
目前隧道机械通风方式可分为纵向式通风、半横向通风和横向式通风三种方式。纵向式通风是从一个洞口直接引进新鲜空气,由另一洞口排出污染空气的方式。这种通风方式一般适用于单向行车的隧道;半横向式通风是将新鲜空气经送风道直接吹向汽车的排气孔高度附近,直接稀释排气,污染空气在隧道上部扩散,经过两端洞门排出洞外。使用这种方式的隧道仅需设置排风道,比较经济;横向式通风的特点是风在隧道的横断面方向流动,一般不发生纵向流动,因此有害气体的浓度在隧道轴线方向的分布均匀。该通风方式有利于防止火灾蔓延和处理烟雾。但需设置送风道和排风道,增加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4]。在本系统中采取纵向式通风方式。
3.隧道通风监控系统的功能
3.1 数据的采集及显示功能
该通风监控系统能检测出隧道内CO浓度、能见度、风速和风向,并显示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上。
CO浓度(单位:PPM)和能见度(单位:1/km)都由CO/VI检测仪检测所得。风速主要采集的是纵向风速(单位:m/s),风向指隧道内的纵向风向,分为正向和反向,用箭头表示,数据由风速风向检测仪检测所得,输出形式为一个继电器输出。
检测到的CO/VI值和风速为模拟信号,在4-20MA之间。数据采集后要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之后才能显示在界面上。
3.2 风机状态的监控功能
通风监控系统可以返回每一台射流风机的运行状态,包括风机的正/反转、停止、故障等状态信号,然后将这些状态清晰、明了的显示在监控系统界面上。该系统把处在一个断面上的两台风机作为一组来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分为远程自动、远程手动和本地控制三种。远程自动控制就是监控中心上位机将采集到的信息处理后,当达到一定的限值时实时地发出指令;远程手动控制就是操作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人工发出指令来控制风机运行;本地控制就是操作人员在现场低压柜按下风机的启停按钮。
3.3 辅助功能
1)报警功能: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数据超过规定的报警限值或低于规定的报警限值,实时报警窗口就会自动弹出,报警数据、设备和区域就会在报警窗口显示出来。用户也可以设计报警声音,以便更好的对操作员进行提示。
2)趋势曲线:现场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依照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储存,通过趋势曲线可以更好的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
3)报表: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打印等功能。
4)事件记录:记录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并可记录系统上位机相关程序的启动、退出及异常的详情。用户可以通过记录来对系统进行维护。
5)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级别管理、安全区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及工程加密管理。
4.隧道通风监控系统设计
4.1 上位机软件设计
(1)I/O设备建立
力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通过I/O驱动程序对I/O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下置,实时数据库与I/O驱动程序之间为客户/服务器运行模式,一台运行实时数据库的计算机可通过多个I/O驱动程序完成与多台I/O设备之间的通信。本监控系统中,首先对Honeywell PLC进行设备设置,通过标准MODBUS(TCP)协议建立相应的I/O设备,并输入IP地址,以便和下位机建立通讯。I/O设备建立如图1所示。
(2)数据库组态点建立
点是实时数据库系统保存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在创建一个新点时首先要选择点类型和所在区域。点类型分为数字I/O点和模拟I/O点两种,本系统中CO值、VI值和风速值为模拟点,风向、风机运行状态的反馈及控制点均为数字点。每个点都需要对基本参数、报警参数、数据连接和历史参数进行设置。
(3)界面建立及动画连接
根据监控系统的要求,设计了监控主界面、手动控制界面、报警界面、趋势曲线界面和报表界面等。画面建立完成后,将画面中图像对象与变量或表达式建立连接,这样就可以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在监控主界面上可以清楚的显示各检测数据、风机在隧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风机的运行状况。在监控界面上点击风机控制按钮,进入风机手动控制界面,操作员根据不同情况点击正转/反转/停止状态按钮进行操作。隧道通风监控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
(4)脚本程序
在隧道通风监控系统的设计中除了监控界面的建立,编写脚本程序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在本系统中需要编写的脚本程序有如下几项:
1)每台风机启动时需要短暂的延时,上一台风机达到额定转速后,再启动下一台风机,以减少对变电站供电的冲击。
2)风机控制时如果在左转,此时右转按钮灰掉(即被屏蔽了),必须先按停止后,才能再按右转按钮启动风机。
3)通风系统远程自动控制。
在正常行车条件下,若隧道内测点CO浓度或能见度值时,正常交通状况下交通活塞作用所产生的风速足够完成隧道通风,则射流风机组无需启动;若隧道内CO浓度或能见度并持续10分钟时,每一组开启一台风机;若测点CO浓度或烟雾浓度并持续10分钟,射流风机全部启动。此时风机转向应同风向是一致的;若隧道发生火灾,则开启隧道内的全部风机。此时风机的转向应向距离火灾点较近的洞口吹去。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本系统区域控制器应用的是Honeywe-ll MasterLogic-200系列PLC,采用SoftMaster-200作为编程软件。用户可以进行系统配置和程序的编写、调试、仿真、在线诊断PLC硬件配置状态、控制PLC的运行状态和I/O通道的状态等。
(1))首先通过CPU的USB接口连接PC机,在SoftMaster-200软件中对PLC进行配置网络地址并写入,建立PC机与PLC之间的通信。
(2)配置I/O设备信息,明确上位机软件数据库组态点与PLC输入点的对应关系,各输出点与各输出执行单元的对应关系,创建全局变量和本地变量。调用全局变量的步骤如图3所示。
(3)按照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程序。
在编写梯形图时要注意变量与上位机组态软件数据库组态中变量的对应关系;风机的延时启动;风机的单点控制及自动控制;上位机监控界面中按钮之间的互锁等。梯形图编写界面如图4所示。
(4)程序编程完成后,选择“联机[Online]”-“写入数据[Write]”,然后选择要传输到PLC的数据,然后点击“确定[OK]”,将选定的数据传输到PLC。
(5)进行联机调试。
5.结论
本设计对通风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工程设计,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模块划分和上下位软件设计。应用力控Forcecontrol 6.1组态软件设计了通风监控系统的主界面、风机显示界面、风机控制界面和风机预案管理等。应用honeywell PLC进行区域控制器设计,并编写了后台控制程序,实现了通风监控系统的各项监控功能。
本系统有效地保证驾驶员、隧道养护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的危害,提高了车辆运行安全系数。整套系统已投入运行,经过多次现场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还仅仅是初步的,今后仍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曹力.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组成与作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159-175.
[2]刘嘉群,郭泽宜.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9,19(1):39.
[3]李林锋.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监控系统综述[J].交通科技,2011(4):44-49.
[4]叶建华,钱虹,张蕊,黄张青,王潇鋆.高速公路隧道风机/防火门监控系统组态软件的实现[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8,24(4):346-348.
[5]孙巧燕.隧道通风和火灾报警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任桂山.城市公路隧道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袁杰.基于模糊控制的城市隧道智能通风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潘胜.城市公路隧道汽车尾气排放浓度的研究及通风方案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张金萍(1987—),女,河北人,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隧道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等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662.htmlvi设计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小学入学自我介绍11-26
新学期英语的学习计划07-26
家长工作计划09-18
公司入股合伙协议书11-09
军训实践心得体会11-28
幼儿园老师简历07-17
充满变化的世界作文12-20
南平红荔电影观后感800字12-17
续写稻草人的故事11-22
20年后的家乡300字作文10-31
十二生肖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