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建设发展篇1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经济
1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身心健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严重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就是乡村道路、灌溉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网络通信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设施不完善,农业效益低下
在当前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虽然过去的破旧灌溉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节水农业发展不足,农田灌溉面积有限,水资源开源节流不足,旱作农业分布仍然广泛,这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不足都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限制作用。而农业得不到发展,农民的收入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受到限制,这样也就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步。
1.2村道建设不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经过多年的农村道路建设,大部分乡镇的乡道、村道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有一部分地方的乡村道路依然建设不足,未经混凝土铺设的路面依然存在,雨雪天道路泥泞,影响群众出行。在已经建设的乡村道路中,由于建设标准低,监管不到位,道路建成没有多长时间就变的坑坑洼洼,通行困难,影响群众通行和农产品运输,这样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1.3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在当前农村建设中,公共卫生建设严重滞后,各个村庄建设的卫生室医疗设施落后,医疗人员严重不足,村民基本的医疗保障难以实现。还有随着城镇的大力建设和小城镇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倾斜城镇,乡村教育出现不足甚至不断落后,乡村学校难留人,教学设施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1.4山区群众人畜饮水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在广大的山区,由于住户居住分散,难以集中供水,因此群众大都采用山泉水或收集降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这样的饮用水源不仅不卫生,而且矿化度高,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一旦致病,村民将脱富致贫,扶贫成果毁于一旦,这样就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2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
在当前农村的集体经济中,由于收入来源有限,因此财务困窘,收支入不敷出,在个别村集体,甚至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而现在由于农民投工投劳和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筹资金基本消失。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国家投资,因此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另外自从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户都以自由土地经营和家庭经营为主,虽然对农村公共设施依然依赖,但是保护意识相当淡薄,这样就不仅无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而且会出现倒退现象。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措施
3.1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
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3.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参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所以,各级政府要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分析目前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足的原因,然后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建设措施,只有实事求是,科学架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才能使农村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础建设发展篇2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想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从根本上扭转统计工作“弱在县级、冷在乡镇、空在村居”的局面,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谋划统计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转化为领导统计事业发展的实际能力,理顺关系,扎实推进,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一、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卸下沉重的包袱
目前基层统计报表数量越来越多,指标不断增加,报告期也越来越短,基本上是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基层负担越来越重。实际上有些报表和指标基本没用或已经过时。因此,必须把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减少基层报表工作量提到重要日程。一是精简报表。重点是剔除那些已经过时或不经常用的报表和指标,对有些变动不大,或不常用的报表、指标,扩大报告期,不要每月或每季都统计。二是实施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对现行的各项统计调查项目进行清理整合,消除重复矛盾的内容,实行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不管是统计部门还是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向下布置,做到“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三是扩大抽样调查领域,可以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的项目,尽可能进行抽样调查。要强化抽样调查的培训、设计和操作能力,使抽样调查在社会更大范围派上用场、树立信誉、发挥作用。
二、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建设,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基层统计既担负着统计调查的使命,也担负着统计服务的使命,更担负着统计监督的使命。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各级统计部门和基层统计机构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有关业务管理、纪律管理、学习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便于操作落实的规章制度及统计工作规范化流程,强化依法行使统计的监督权,并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坚持用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行为,使统计业务工作高效、流畅地向前推进,彻底改变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就统计而统计,就数字而数字的工作格局,使统计工作更好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科学开展统计调查,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三、夯实统计法制建设基础,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树立坚强的后盾
实践证明,要抓好基层统计工作,法制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各级统计部门要坚持一手抓统计基础工作,一手抓统计法制建设,充分依靠法制手段规范统计行为,维护统计秩序,改善统计工作环境。一方面,要加大统计普法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统计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进一步提高对弄虚作假行为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让县级统计人员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虚报、瞒报、迟报、拒报及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对于基层代填代报统计报表的问题要进行重点执法检查。并且要把机构人员是否到位,统计台帐是否建立,登记是否及时,资料是否可靠,工作程序是否规范等基础性工作,列为统计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
四、深化统计基础规范建设,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构筑坚实的根基。
规范化建设是从微观上、从技术层面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必要手段。在改革完毕、体制顺畅的情况下,规范化建设不能松懈。在尚不能对统计管理体制进行彻底变革的情况下,规范化建设更是举足轻重。一要加强统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自动化水平。当前,要重点解决县乡之间的联网问题,做到县、乡两级统计机构网上互联,实现统计资料的网上传输,逐步实现统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和管理的现代化。二要加强统计资料的档案化建设。基层统计机构应当统一管理统计资料,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报送、保密和档案管理等制度。统计工作中形成的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基层统计表、统计调查分析以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管。三要加强统计机构的网络化建设。要切实采取各种措施,督促各乡镇建立健全统计站,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切实把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开展起来。在此基础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保证统计队伍的稳定性、统计工作的连续性、统计资料的完整性、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统计标准的一致性。
五、强化统计队伍素质提升,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搭建人才的平台
基础建设发展篇3
关键词:交通工具;道路建设;政策法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paperdescribestheconditionsofthecity''''stransportdevelopmentinourcountrythroughtwoaspects:thedevelopmentofroadsandtransporttoolsincity,andpointsouttheproblemswearefacingofthecity''''stransportdevelopmentinourcountry.Atthesametime,weshould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vehicle,roadandpolicy,socouldwerelievetheproblemofthetransprotaioninourcity.Atlast,wereferstotheimportantmenaningsofthefoundationalestablishmentconstructioninthedevelopmentofcityinourcountry.
Keywords:vehicle;theconstructionofroad;policy;sustainabledevelopment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血液循环系统的交通体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建设。1995~2006年的11年间,全国城市铺设道路总长度从130308公里增加到241351公里,铺设道路总面积由118181万平方米增加到411447万平方米,全国各大城市修筑桥梁数量由
32123座增加到54643座,其增长率分别为85.2℅、248℅和70.1℅。(2)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从1990~2006年间,公共交通运营的数量从6.2万辆增加到31.6万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2.2标台到9.1标台,增长率分别是248℅和313.6℅。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发现,我国城市交通体系不论是在道路建设,还是在交通工具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并且开始制约我国城市交通的健康发展。
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机动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机动汽车包括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私人汽车和地铁等,从1995年到2006年这11年间,我国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的数量共计分别增长了85.2℅、248℅。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次超过20℅的是1985(33.3℅)、1986(42.3℅)、1987(27.0℅)连续三年,第二次是1992(31.9℅)、1993(55.6℅)连续两年。这两次轿车增长也正是大城市交通最紧张的两个阶段,远远超过正常年度道路建设的承受可能。有关专家预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即将迎来又一个汽车增长快速期。而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1]。
1.2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未来交通需求量估计不足以及缺乏对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道路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路面狭窄曲折,线网的连续性、连通性与可达性差,甚至不成环不成网,瓶颈断头亦经常出现,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的需求很不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线路分布不合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停车场建设不够,只做表面文章,道路越修越宽,停车场却没有相应的跟上发展,导致市区中好多车辆停靠在道路两旁,影响了交通。按照目前北京拥有社会公用停车设施的水平,到2010年北京缺少停车设施超过60万个。
1.3交通法规不健全、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一些城市在交通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重视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相应的一些道路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在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交通控制和交通安全等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以北京和东京为例,北京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机是东京的3℅,每公里交通标志是东京的15℅,地下人行横道数是东京的4.8℅。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城市的差距则可以想见。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754919起,死亡人数达105930人,折算经济损失308787.3万元,比1997年分别增长了148.1℅、43.3℅和57.3℅。
2加强我国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
2.1加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工具体系建设
2.1.1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根据专家预测:一个人出行如果乘坐大型公交车,占路约为1平方米;骑自行车占路约为4平方米;骑摩托车占路约为10平方米;驾私家小轿车占路约为14平方米。而在我国由于交通拥挤,致使更多的人在出行时选择了自行车。在国内的许多城市,自行车已经成为市民出行首选,而自行车出行量多、频率高,是造成交通拥
挤、城市道路利用低、交通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2]。
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转向了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都采取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特别是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快速轨道方式的出现,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公共交通,并大力发展公共汽车、电车、轻轨电车、城市地铁等运输方式,北京、深圳、昆明、南京、西安等一些大中城市已开辟了公交专用车道,“公交优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2.1.2“轨道交通”——我国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是由城市地铁、城市轻轨、市郊铁路、独规铁路、有轨电车等组成,与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地铁单方向每小时可运送6万人次,轻轨交通可达3万~4万人次,而公共汽车若使用普通路面仅能运送5000人次,专用道路也只能运送1万~2万人次。其次,运行速度快。轨道交通在专用线路上行驶,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地铁列车运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可高速无阻的运行,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80~120公里;轻轨、独轨交通时速可达70~80公里,而在市区运行的公共汽车等公交车辆仅为10~15公里。其三,占用土地面积少。城市地面空间有限,征用城市土地解决交通问题困难,节约建设用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轨道交通的“上天入地”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1]。
2.1.3发展其他形式的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形式
大力发展通勤车制度。我国城市交通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客流量比较大、时间集中、方向固定,尤其是在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时期更是如此。这部分客流量主要是由各个单位和学校的职工、学生组成。如果各个单位企业和学校能建立完善的通勤车制度,上下班高峰期利用通勤车接送,就能使一些客流量得到分流,缓解公共交通的压力。
积极培育发展汽车租赁和二手汽车市场。由于私家车增长过快是导致交通拥挤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源头控制私家车增长的速度。完善的汽车租赁和二手汽车市场,可以使一部分人的汽车购买欲望转变为汽车租赁或者购买二手车辆,这样就可以从总量上有效的控制私家车的增长速度。
2.2加强道路建设
从1995~2006年这11年间,我国城市的道路建设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2006年底我国道路铺设长度和道路铺设面积与199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85.2%和248%,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但是其增长速度还是低于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我国很多城市依然表现出道路拥挤。在我国常规的道路建设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走出因单纯修路导致的系列交通问题
我们在进行城市交通道路的规划时,切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样就形成了扩建道路与交通拥挤的恶性循环。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应该做到,对交通基础的研究例如:本地交通基础数据;本地突出的交通问题与隐患的系统研究等,并且,还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交通问题研究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交通这个长期而动态的问题上得到圆满解决(图1)。
2.2.2重视停车场建设
道路的静态建设也就是城市中机动车辆停车场的建设,目前,我国好多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重建设、轻管理,道路越修越宽、车辆越来越多,而停车场的相对数量却越来越低,导致好多车辆停靠路边,严重影响交通。一些城市的停车设施与机动车拥有量之间的距离相差悬殊。由于停车设施满足不了城市停车需求,造成大量的车辆无处停车或随意停车,从“停车难”导致了“停车乱”,对城市动态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2.2.3加强城市交通的微循环建设
最后一公里建设也称之为城市的微循环系统。过去我们对城市的干道建设给于了较多的倾斜,而对于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末梢部位有所忽视。城市交通体系就像人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血液最终都要通过毛细组织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汽车也是一样,最终要通过微循环系统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看,微循环系统的初级化、原始化的确是交通拥堵、回流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许多城市越建越堵的重要原因。
2.3加强城市交通政策法规建设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快立法进度,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供法制保障。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在场站建设、车辆配备、设施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严格按照质量实施建设,提供服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督,依法查处各种非法营运活动,严厉查处侵占、破坏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危害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同时制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经济政策,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公共交通停车场站以及政府确定的公共交通建设项目、车辆更新等,政府应给于必要的资金保障。
3结论
交通问题不仅仅是交通的问题,它是城市各方面问题的一个综合反映。切实解决好城市交通体系问题,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是我国今后一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要内容。并且,如果这一难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大城市的今天就有可能成为中小城市的明天[2]。
由于城市交通建设的复杂性,单靠某一方面的建议或者政策措施,已经很难适应目前不断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形式。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城市的交通工具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交通政策法规建设统一起来,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使之从总量控制上达到最优。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新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
[2]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郭陪章.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曲振涛.法经济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郑锋.可持续城市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唐华.美国城市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路小昆.走向全面小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基础建设发展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丽政发〔20*〕13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意见》(丽安委会〔20*〕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现就本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安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突出监察执法,确保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的目标,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监管实效;全面排查并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三、主要内容
以落实两个责任主体为核心,坚持不懈抓责任落实;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为基础,坚持不懈抓建章立制;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动态监管;以提高安全文化为突破,坚持不懈抓宣传教育;以完善应急救援和推广安全技术为保证,坚持不懈抓保障建设。
1、完善基层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网络。以加强乡镇和村居基层安全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设为重点,强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不断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把安全生产监管延伸到村居,实现安全监管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监管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全县乡镇在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站的基础上,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达到100%,三年内村居设立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达到100%。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较多,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伍,接受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
2、掌握辖区企业状况。抓实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类动态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表、一张辖区企业分布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台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依法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现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操作有规可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4、全力组织“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地毯式动态排查、铁腕式追踪整治”的要求,全面深入整治旧隐患、控制新隐患,全力消除隐患风险。组织企业开展“明职责,守规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创建安全企业”活动。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为载体,突出抓好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及“多合一”企业消防等五大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建立全县统一的重大隐患分级公布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隐患普查基础上,建立全县重大隐患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确立隐患治理重点,落实治理隐患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资料申报登记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情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定期监测、综合风险评估和监控,逐步形成县、乡镇和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网络。
5,当前在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来抓,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程度,控制和减少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
6、突出基本建设领域“治标治本”工作。以开展基本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载体,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着实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动态监管,建立健全乡镇建设施工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标后管理,完善安全硬件设施,加强对塔吊、车辆、供电等重点设施的检查检测,督促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培训;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依法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的培训模式,分解培训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和“安全生产先进乡镇、社区,园区”创建活动。
四、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公布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周雄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
五、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基层工作主要指乡镇、村居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主要指涉及安全生产的制度性、规范性、源头性以及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各乡镇政府组织落实各项要求,县级有关主管部门对各自行业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一季度)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要将建设年活动的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等向社会,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二)活动实施阶段(第二、三季度)
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照有关认定标准,完成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实现分类管理,乡镇普遍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完成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或者确定和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以及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高危行业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力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督查验收阶段(第三季度)
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监管机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情况。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于11月15日前将有关情况报县安委会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认真落实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实际控制人)负责制。
2、切实加强督导。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扎实有效地推进活动的开展。
3、切实加强执法。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基础建设发展篇5
论文摘要: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管理的工作关系着国家的各项工作的部署与安排。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应用,带动着我国各项工作信息化进程。人口管理的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对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给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的建设都是朝着这个目标方向不断努力的。人口管理信息化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各项工作不断改革、进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热潮,无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人力方面的投入,都实现了突破。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讲,做好人口管理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实现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将会给计划生育部门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对有很大的挑战。因此,作为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体制和策略等方面深化人口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以实现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就是在人口管理的工作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人口资源,完善人口管理服务的职能,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人口管理现代化的实现的过程。
二、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人口管理的信息化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信息的创新而出现的,其本质特征是现代化,其是在现代化的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现代化的人口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挂历方法、手段等。
三、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从公安部门组建“金盾”工程以来,我国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认真的贯彻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的精神,坚持“抓创新、树亮点,强基础、建机制,高起点、快速度,重发展、促应用”的原则,进行周密的部署和组织,根据每个地区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建立程度和水平评出优秀市、县,以积极的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很多的便利,例如能够准确的了解管理地区的常住人口的婚育状况,为人口计生管理和相关人口工作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从而不断的提高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水平。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可以召开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汇报会。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是以全部常住人口为管理对象,以户为单位进行管理,涵盖公民身份信息的大型人口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针对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等因素,市人口计生委专门成立领导机构,统一部署。各区县人口计生局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定“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安排和部署信息采集、审核和录入等三个环节工作。
四、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是计划生育部门管理中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的过程,其主要包括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双重推动。
1、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社会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的信息化就是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应用的普遍化,也就是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管理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还是很有限,其中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有些地区缺乏足够的经费与人才保证。
2、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就是信息技术在人口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发挥,信息技术在人口管理信息中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层面是实现:
第一,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信息设备、信息资源和计生信息网络作为基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因此,要实现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基础条件上下大功夫,保证这方面工作的完善性。
第二,人才和制度的保证。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实现,对现代技术信息要求的水平比较高,因此,要有一定的技术人才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保证。在人口管理中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培训、院校学生的培养和引进外来人才等来建设一支具有高技术、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技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人口信息技术的工作与日常的工作进行整合,在各个环节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技术功能的发挥。
结语: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全国各级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我国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前我们更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推动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志勇,李妍艳.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分层次管理为手段提高实有人口管理的质量和效能[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基础建设发展篇6
为了使读者了解《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对《规划》出台的意义、落实重点和水利建设发展带来的影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刊将对《规划》亮点进行梳理,全面深入地进行解读。
一、水利建设四大任务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处处长张旺介绍,这四项任务是针对几个水利发展较为滞后的领域而制定的。一是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二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三是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
近期,江南、华南强降水造成4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凸显我国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仍较为薄弱。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大力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建立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县级及以下基层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难度比较大。重点和难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我国将在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建成2058个县级及以下基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对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务较重、洪灾损失较大、保护对象比较重要的173条大江大河主要支流进行集中治理,这些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第二,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农田水利落后的局面。第三,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速发展时期,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恶化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
尽管以上任务的难度较大,但我国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的情况下,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仍是有充分保障的。
农田水利建设将提速
针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的现状,《规划》提出,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 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等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为此,《规划》提出,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段红东认为,《规划》中“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章的重点,就是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尽快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与保障体系。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要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针对近年来严重洪涝灾害暴露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蓄滞洪区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我国防洪减灾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对流域和区域防洪影响较大,应进行系统治理,提高整体防洪能力。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数量众多,系统治理投资巨大。“十二五”时期,选择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河流的重点河段进行治理。
二是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在继续巩固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面广量大的411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三是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建设。近期重点是加快淮河行蓄洪区、长江和海河重要蓄滞洪区建设。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外迁。
四是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尽快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建成2058个县级行政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鉴于我国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规划》提出,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含国有农场、林场)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水源可靠性论证和工程卫生学评价,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强化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严格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让农民喝上洁净水、放心水。
“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就必须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度的科学的水网连通体系。”段红东强调,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应针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能力。抓紧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对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积极推进水库建设。对于西北等资源性缺水地区,合理建设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不断完善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着力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依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重大水利问题。到2015年,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旱灾易发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
目前,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城乡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水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满足水资源统筹调配需求,水安全保障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城乡供水应急备用水源严重缺乏、保障程度不高,特别是应对连续干旱和特重干旱的能力很低。
段红东表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要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资源调配格局。二是建设一批重点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抓好江河湖库连通,支撑国家重点区域发展,统筹解决区域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保障城乡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重点水源和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提高西南等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规划》提出,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发展小水电,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二、水利改革和管理
《规划》指出,水利改革管理有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三是推进水利科技创新。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理顺体制机制
基础建设发展篇7
一、群监工作扎实有效
1、开展“*杯”活动竞赛。一是年初以来,我们将班组无违章、无违纪、无轻伤“三无”竞赛纳入了“*杯”竞赛活动内容考核之中,上半年全矿有168个班组实现了五三违日、无三违周、无三违月的工作目标。炮采队*班被市总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综维队*被评为先进班组长,综掘队*被评为优秀群监员。二是发挥群监员作用。我矿现有群监员209名,其中生产一线149名,他们坚持每天上岗查隐患、制止“三违”行为98人次,均得到了有关单位和部门处理。三是从五月初开始,矿工会组织举办三期群监员学习培训班。对新调整上任的146名群监员利用班前会时间进行了培训,不断提高了群监员工作业务水平和安全生产防范活动。四是确定每逢6日、16日、26日为全矿职工集中上岗排查隐患工作日,并将隐患内容分类分项进行疏理,重大事故隐患提交矿长安全办公室协调解决和处理。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注重发挥女工家属安全二道防线作用。一是矿工会组织全矿职工和家属开展的“争当安全矿工、创造幸福家庭、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安全签名仪式,共有2800余人参见活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开展以职工家庭为单位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共有二十二个区队、40个家庭、1200名选手参加,同时组织14名女工和家属开展“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活动。
3、隆重召开群众安全工作表彰大会。在总结安排群监工作的同时,大力表彰了十个先进群监分会、10名优秀群监员称号和40名优秀群监员,并组织了四个群监分会和1名群监员在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有利地推动和促进了群众“*杯”竞赛活动。
二、夯实工作基础,在班组建议上作文章
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内容之一、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工会的安排和部署,先后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一是抓班组基础工作。我们在全矿二十七个重点和辅助区队,共个班组中民主选举和测评班组长。制定和完善了班组长推选考核办法,根据民主测评结果,我们组织生产职能部门和党群部门分为思想品德,安全意识、现场管理,工作能力和群众威信五个方面对在测评中总分70分以上的班组长严格考核、任用,并由矿上下发聘书,任用期满一年后重新测评、考核,不合格者不再任用。
二是办班组长学习培训班。针对班组长工作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精的实际对192名班组长进行了为期八天的系统学习培训,同时并根据班组长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我们以班组长培训教材为蓝本,聘请基层工会主席以板书的形式分章节授课、通俗易懂,实实在在、效果突出。上级组织还为参加班组长培训班的学员颁发班长上岗资格证书。
三是“红旗班组”竞赛活动广泛深入。年初以来,各单位结合本岗位工作特点,制定了活动方案和评比细则,矿工会针对竞赛活动的实际,划分为采掘维、机运通、地面服务三个区域分为个小组进行月检查、考核评比。上半年评出五星级班组7个,四本星级26个、三星级56个、二星级21个。对优秀班组和班长给予重奖。我矿通风队通风班被省总评为“工人先锋号”。
四是加强职工之家建设。在20*年建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了考核目标,并将全矿四十二个单位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制定了评比考核细则。矿工会于六月中旬对全矿职工之家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和考核。基础工作比较好的有21家,活动效果比较好的34家,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的8个单位在工会主席月度例会上进行通报。
三、关心职工生活、关注弱势群体
按照集团公司工会安排,结合全矿工作实际,我们以“两大节日”为重点,突出抓了几件事:
1、元旦、春节期间集中救助。基层单位成立了四十二个走访。矿25名副总以上领导分户进行一对一地慰问、矿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自掏腰包慰问贫困家庭。保证职工过好年。
2、在“6.28”事故三周年祭日期间,矿党政班子拨出专项资金走访慰问遇难的职工家庭。
3、每逢职工及家庭遇有婚丧嫁娶等事宜,矿工会代表矿上进行走访慰问。
4、年初以来,矿工会坚持每季度生活困难的特殊家庭和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家属,保证职工家庭有饭吃、子女有学上、患就医,特别是综采队、汽车队、岩掘一队等单位工会还发挥职工互动的作用,为困难职工捐款捐物,做到大事有区队、小事有班组,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工友情谊。
5、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针对职工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同时召开不同层次的职工座谈会倾听群众心声。如夜班职工无通勤车问题,职工违章罚款捐款难度大问题,摩托车办证难问题以及农民工班后餐等问题都是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反馈到行政主管部门解决。保持了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四、“双增双节”活动扎实有效
一是按照年初集团公司活动的具体要求,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双增双节”活动方案,在全矿建立健全了40个活动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三是分解指标。集团公司下达的“双增双节”指标是500万元。我们自我加压,主动分忧,全年按照600万元指标分解到各区队班组,做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队队班组指标,为广泛开展“百千万”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全矿井上下建立了38个回收点、26个修旧点。同时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回收一个道板、一颗螺丝钉、一架棚、一根锚杆”等“五个一”活动,不断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四是为把活动落实到实处,我们采取加奖工分,奖励现金等形式吸引职工参加活动中来。1-5月份全矿“双增双节”价值351.1万元。我们并在工会主席工作例会上通报活动情况。
五、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一是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在工作面,在掌子头、在作业现场。在活动中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干什么、练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的原则,引导广大职工广泛参与活动。1-6月份已有十七个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十九个工种的技能比赛。矿工会还为获得优胜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品。二是组织举办以职工自编自演节目为主要内容的春节联欢会活动,并聘请市艺术团演员同台献艺,提高了职工艺术80位。三是举办职工长跑接力赛、全矿有条件、有能力四十个单位组队参加。四是开展集趣味性、益智性和知识性的迎新春千条谜语竞猜活动和春联征集大赛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五是举办职工首届卡拉ok大赛活动,有四十个单位、56名选手参加,在活动中发现了骨干,培养了新人。六是组织103名农民工去海棠山旅游观光。七是组队参加了集团公司乒乓球、象棋赛和学习《中国十五大知识抢答赛》以及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并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我们还聘请了集团公司老年艺术团为我们矿工做专场演出,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
下半年工作设想
集团公司二届七次全委会结束后,我们坚决按照公司工会的安排和部署,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结合我矿实际,安排今后工会各项工作任务。下半年我们矿工会的工作就是重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特别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件事:
1、加强职工安全第一思想教育。结合不同月份、不同任务,各区队工会主席有针对性地做好班前会备课笔记,每月必须两次以上,并协助班子成员开还班前会。
2、要以“无三违”为主要内容,开展“三无”班组竞赛活动,以此促进“*杯”活动健康有序展开。班与班、组与组要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没有事故的单位给予奖励。各单位要建立活动评比台帐,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杯”竞赛的规定动作加以完善。
3、加强群监员上岗排查隐患的力度,每月必须八次以上,完不成指标的酌情扣分。
4、认真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由各区队进行疏理,并加以落实,切实将重大隐患消灭萌芽之中。
5、适时召开上半年群监工作表彰会。对在上半年做出突出贡献的群监员组织和群监员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活动中的先进典型。
6、抓好对上半年安全演讲评比工作。组织女工家属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到职工班前会进行巡回演讲,使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7、全力抓好职工安全征文活动,评出优秀作品和名次,利用班前会时间进行宣传学习,大力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这种形式创建安全文化氛围。
8、认真开好座谈会反馈安全工作信息,特别是要搞好职工代表安全视察活动,区队每月一次,矿里每季一次,要定时间、定地点、定路线。在活动的同时要及时排查隐患,隐患于未然。
9、大力开展职工家属安全家书征集评选活动,组织优秀作品的作者到全矿个单位进行巡回演讲。
二、发挥点面作用,取得“双增双节”活动的全面胜利。
根据集团公司工会的要求,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要虚心向兄弟单位学习,进一步动员全矿职工投入到活动当中来,全面完成活动各项指标:
一是加大活动力度,将“双增双节”成果向班组延伸。各班组要充分发挥回收点、修旧点的作用,发挥能工巧匠的自身优势,对回收上来的物件经修补验收合格后重返井下,能修复的坚决不领用新品。
二是坚持量比考核,将“双增双节”指标落实到人头上。各区队要自我加码,自我加压,深挖内潜,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定岗位、定成本、定指标,千方百计完成矿、区、车间下达的“百千万”活动年度目标。
三是抓住重点、点面结合。各区队要围绕现场工作实际发动职工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满足生产需要。特别要专题研究易损易坏机械配件的维护和保养科目,将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减少机械效率,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注重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鼓励和支持他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谏言献策。特别是对在“双增双节”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在提职晋级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让他们有才有位。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职工之家建设
矿工会要坚持“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和谐”的理论,把完善建家机制构建和谐小家作为基层工会的规定动作。
1、不断提升建家质量。要在小家内涵上下功夫。一是通过班前会学习、安全职工文化素质要有较大提升。二是通过练兵比武活动,职工岗位操作对能有较大提升。三是通过参与班组管理,职工民主意识要有较大提升。四是通过开展有益活动,职工文明化程度要有较大提升。五是通过建家、管家形式,小家环境要有较大提升。为此,全年力争职工之家建设达标率90%以上,模范职工之家建设达标率60%以上。
2、不断加强班组建设,在创建星级班组上下功夫。一是在培训班组长工作的基础上,要跟踪考核班组长。二是对在测评考核中合格的班组长下发聘书。三是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红旗班组竞赛内容,进而星级班组活动质量。四是坚持旬检查,月评比的制度,推动班组建设深入开展,为此,全年全矿星级班组建设率要达到90%以上,星级班组达标率20%以上。
基础建设发展篇8
大青少年为推动我村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突出重点,紧扣形势,加强青少年的理论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
1、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用理论武装青年,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切实将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引导团员青年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积极投身到我村建设,把全村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我村工作中来。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团委将结合“十六大”精神学习,开展以“完善自我,迎接挑战,做新世纪的主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等,唱响爱国主义颂,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使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激发团员青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3、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的新变化,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载体,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持久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准。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深化“文明素质进万家”活动。
4、广泛开展新技能培训,加强新知识学习。要着眼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不断帮助青年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继续坚持开展青少年实践基地活动,拓展他们的眼界,提高实践能力,要大举学习之风,坚持不懈地学习现代经济知识,学习科技知识、金融知识、法律知识和历史知识,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
二、大力实施青年文明工程,以特色活动服务社会。
1、推广深化“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深化对“青年文明号”这一品牌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拓展青年文明号的争创领域,力争在新经济组织开展争创活动。
2、认真组织“青少年绿色环保行动”。进一步扩大绿色环保行动宣传面,提高环保知识普及率;壮大绿色环保行动志愿者队伍,提高社会参与率;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建立绿色环保行动激励机制。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少先队组织“一队一绿地”的签约活动、“维护环保一片绿”主题队会、评选“绿色环保小卫士”及环保夏令营等活动。
三、着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多方位地服务青年。
1、积极引导青年就业创业。高度重视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的先进性、创新性,立足岗位开展创造性劳动、积极宣传自主创业和岗位创业意识,引导和促进青年人改变观念,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并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信息上的服务,营造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
2、探索做好外来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团支部要积极探索,在活动中起到牵动和“穿针引线”的作用,依靠和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多种形式开展为外来务工青年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义务服务、优秀青年与外来务工青年结对子、外来务工青年文体活动等为广大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服务和帮助,引导他们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深化青少年维权工作。要把青少年权益工作纳入社会大系统,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团委将在开展创建优秀“青年维权岗”活动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权益工作的意见》,建立法律宣传志愿队,开设法律培训班,深入广大青年,特别是外来务工青年中开展维权工作。
4、大力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建好青年人才库档案。完善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举荐机制,及时向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推荐优秀青年人才。深入开展各种学习竞赛,倡导“日日一小时,月月一本书”的学习理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创建学习型团支部。
5、引导广大青少年文明使用网络。通过多种形式与渠道增强青年年的网络知识和网上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网络法制观念和网络文明意识,及一些教育书籍、科普、就业类的站点,与关工、妇联、综治等部门共同合作,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
四、适应新形势需要,加强共青团的自身建设。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准确规划调整后的村建设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依托党建带团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积极探索新时期团建的道路,以现有社区团支部为基础,根据本地区青年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强化社区团建,适应我村的发展需求,在基层团组织的管理、组织方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团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根据工委的统一部署和团委的要求,成立“三个代表”青年学组,组织团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南京市第十五届团代会精神,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配合工委组织部门,配齐配强团干队伍。继续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组织
好村团支部委员以上团干部参加每年两次的团干部培训班,积极为团干部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创造条件。加强团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好团干部的后备队伍。
3、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加强团员发展工作,在河西新区建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抓好流动团员管理。加强团员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建好年度团员名册、青年花名册,进一步深化“推优”工作,健全“推优”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力争每个团支部都有一名以上的“推优”对象,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坚定、数量稳中有升的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4、加强宣传、调研和信息工作。立足团工作的实际,着眼基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全街道各级团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影响。高度重视团的调研工作,继续围绕团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大面积拆迁,团员大量流失后如何开展团工作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为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102.html基础建设发展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台词07-25
感谢公司领导的话语08-19
2024年酒店前台工作总结(十六篇)09-13
省劳动合同08-15
大学创业策划书10-05
编程学习心得09-09
读谈美有感07-17
好词作文300字11-24
初一四季作文300字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