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1
关键词:网络、信息社会、社会结构、虚拟社会
影响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与其说是传播的内容,不如说是传播媒介本身。由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各国学者都在对网络出现以后的社会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
媒介的社会影响研究“网络”与“信息社会”是两个时髦而又神奇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概念产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而“网络”则是近几年的新概念。网络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或平台,网络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把越来越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整合到一起,整出了一个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60年代末提出。这一概念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发生了几次变化。90年代的“信息社会”则意味着媒介的融合和网络的发展。
关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传统的传播效果研究理论总有些捉襟见肘。从60年代起,西方传播学家就在探索一条更宏观的综合社会研究的道路。这当中,勒纳等人的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等值得重视,这些研究又被称为“发展传播学”。这个课题的提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冷战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战后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即全球发展计划和一系列援外协定。这是一项跨学科、跨国界的研究。丹尼尔·勒纳在其《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施拉姆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书中,他们都提出了基本的理论观点。
这类研究在90年代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泰尔。他给网络下的定义是:“网络就是一组相互联结的结点,结点到底是什么,要依赖于具体的网络而言。比如,在全球金融网络中,他们是股票交易所和其附属的高级服务中心。网络是一个开放结构,能无限扩展,所有的结点,只要他们共享信息就能联系。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i]。卡斯泰尔还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
日本的信息科学研究把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社会信息科学整合到一起的综合研究,也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值得借鉴和学习。
网络的出现使一直玄玄乎乎的信息社会概念好象一下子找到了定位,似乎网络就是信息社会,一时间“网络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虚拟社会”等等等等,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那么,我们究竟面对的和即将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这一问题。
作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信息社会许多社会发展的研究都在致力于怎样清楚地解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和轨迹,给信息社会描述一个清晰的轮廓。但是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是其代表人物,他在70年表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提出了“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ii]。但是,贝尔显然把握不住这一历史转折的深刻程度,无法以准确概念加以概括,所以用“后工业社会”一词来表述。贝尔之后,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莱昂的《新信息社会论》等很多有关信息社会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在贝尔的基础上前进多少,并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转变的过程和环节,也没有弄清楚推动着社会和经济转变的动力是什么。
日本学者长谷川把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信息化是继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国际化等社会发展过程后的一个新阶段和新课题。见图1的描述。
信息社会的概念与信息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信息社会是对社会的静态的描述,而信息化则是对实现信息社会目标的社会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然而,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结果,信息化过程总是与一定的信息社会模式联系在一起。“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社会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模式来实现。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潮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道路,或快或慢地,或是较顺利、或是非常艰难地向信息社会这一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化模式。
在信息化的研究方面,卡斯泰尔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他认为信息社会的形成是由一种新型的社会技术组织和资本主义重组所决定的,而新技术的运用和它们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又决定了重组过程的特色[iii]。我们通过他的信息化理论得到一个启示,即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化产生直接影响外,由科学技术所带动的社会发展本身也会对信息化的进程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社会社会结构分析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惯用的方法,一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社会的结构和特征。信息社会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结构
信息时代的经济结构将从以工业为中心转向以信息产业为中心。我们可以从三个产业的比例构成中分析出来,也可以从就业情况分析出来。信息化还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产业化与产业的信息化。一方面,被称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正在迅速扩张,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新行业正在从无到有地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不断地被信息化。从而使国民经济中信息生产所占的份额和劳动力比率逐年增加,直到超过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的比例。比如,英国、美国和意大利这三个国家在1970-1990年间制造业迅速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5%下降到23%,26%下降到18%、27%下降到22%,同时农业日趋萎缩甚至消失。
信息化也使社会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这表现为从事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的人员逐渐减少,而从事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的人员逐渐增多,因此,人们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超过半数当作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
信息化这不仅是发达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在很多国家往往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规划。
2、政治结构
网络时代的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的权力化,社会组织结构将进行大调整、大重组。传统的金字塔型、铁板一块和官僚型的组织框架被打破,代之以快速应变、灵活机动的网络化组织机构和形式。信息和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也是新的权力源。信息社会的权力斗争将会围绕着争夺信息源展开,现实政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流的冲击,并将在国家之间以及社会水平上普遍表现出来。由于不同团体、阶层和个人的条件的不同,掌握信息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是不同的。正如美国里根政府所明确表白的:“我们知道在现代世界上,对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是实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
3、文化结构
由于信息环境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这可以从社会思潮和社会时尚的多样化来分析。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没有停留在产业、劳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内的深化上,而是向教育、福利、娱乐、交往等广泛的精神领域和日常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也就是说,它正向我们的整个生活渗透,我们的生活也被信息化了。
信息时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待社会生活态度上发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时代,人们注重效率、追求物质享受,用世俗的、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信息社会时代,人们更注重精神、更注重情感、更崇尚冒险。
[page_break]
作为一种新社会现象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还在影响着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大都市的变化。纵横交错的网络使这些城市变为二元化,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失去了原来的城区概念,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向郊区拓展,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流动空间正逐渐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间。在流动空间中,新的产业和新的服务性经济根据信息部门带来的动力运行,然后通过信息交流系统来重新整合;新的专业管理阶层控制了城市、乡村和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专用空间;生产和消费、劳动和资本、管理和信息之间发生着新的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全球化经济。
虽然未来学研究的观点已经指出,由于卫星和光纤网络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版图在悄悄扩张的同时将逐步走向分散化,但这个变化的实际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术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我们必须深入地剖析这一变化过程和各种因素,才能理解新的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它的现代含义。
在网络社会的环境中,社会生产关系不再是一种实际存在,资本进入了单纯循环的多维空间,而劳动力由一个集中的实体变为千差万别的个体的存在。这也就是说,资本是在全球化的而劳动力则是个别化的。“从更广阔的历史前景看,网络社会代表了人类经验的巨大变化”。[iv]。那么,如何将原有的城市空间和新的流动空间连接起来呢?这需要在三个层面上把社会发展和空间规划进行同步结合: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
在文化这一层面上,地方城市社会是从领土上加以界定的,应该保护它们的个性,保持它已建立的历史根基,而不管其经济和职能是否存在对信息空间的依赖。同时,城市也必须与其他城市保持充分的交流,克服部落主义的危险。
工业时代的社会机制在信息时代失去其意义和功能。财富、生产及金融的国际化使人们感到不安,他们无法适应公司的网络化和工作的个体化,而且又受到各种挑战。对家长制的挑战及家长制家庭的危机使文化失去了有序性,使个人不再感到安全,人们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和真实而神圣的东西,从而去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在对城市的虚拟空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政府仍然担当着重要角色。它只有通过强化自身角色才能对经济和政治组织施加影响,从而恢复地方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意义。
总之,网络等信息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更多的国家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一般被称之为“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结构从工业为中心转向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其代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由工业化社会或其他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会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逐渐收缩,被信息型、服务型生产方式所代替,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大大突出。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
注释:
[i]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69,BasilBlackwellLtd.,1996.
[ii][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14,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iii]ManuelCastells,theInformationalCity,p7,BasilBlackwellLtd.,1991.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2
一、延展与“找回”
媒介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怔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及媒介本身的发展规律一致。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通过“人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造和利用资源,以方便和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包括对社会资源的不断整合。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媒介进化:首先是口语、图画、文字符号的渐进出现、使用——如人类早期的亲身人际传播,岩画记录下的生活与劳动片段。中国早期的文字记录直至世界范围内印刷图书形成文字信息的大规模复制、传播,再到声音、影像的利用——早期无声电影,再到文字、音、像合一承载、传播信息的出现——有声电影后的电视以至新媒体,历史所呈现的媒介进步的轨迹,都表达着人类以前行与发展的态势,将媒介信息的传受,建立在不断兴起的新技术基础上,对媒介符号和元素进行完善地利用并整合。从媒介结构信息世界的完整性角度上看,到文字、音、像等合一的媒介传播形式出现,人类外在的,如声音与耳朵,文字、图像、影像与眼睛等,这两组互为但并在的传受信息的生物显性机能,已得到较为完全的实现。然而,在征服自然之后,其“浮士德”般改造自然的“本能”,使得人类对实现最大、最好、最完善信息传受的努力,尤其显在于形式上,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于是,综合、延伸、拼贴、粘合,单项信息符号向其极致处去利用、发展——图像到影像,多项符号向综合与全面处去组合、联结——网络支持下身临其境的声像即时传递,在INTERNETER,出现与普及以后,人类的传受技能,还在以一种无可限量的前进趋势,经历巨大的变化并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开发。
那么,什么是媒介传受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具体的无止境追求的信息传受胜境是什么?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学说”,给我们做了提示。保罗,莱文森把人类社会整个媒介演化过程看作为一个“补救措施”。他指出:“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之满足我们幻想中的苛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正像这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即使人类实现了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以图书、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介基于文字符号的静态传播,以至在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体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的动态传播,已经延伸和扩展了我们用以表达和交流、沟通的可能与方式,并在配合以人类想象的当口,努力回归到真实的生存景况——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但是传统媒体因其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符号运用的有限性,依然与人类本身所处的表达与交流的自然此在相去甚远。于是,在媒介符号元素的他在走向自在的发展中,媒介最终要在人类不断的“补救措施”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然找回”。由此,媒介演化进程中,有着一定的过渡阶段——电影、电视阶段即是,一侔技术与文化环境具备,就会被再次颠覆并超越。如今,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时代集通讯、计算机数据与广播电视三网的融合,已让我们回归人类生物自然交流情境的步伐加快。而互动,作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与媒介演化规律的人性化表达与交流方式应运而生。
如此,体现在媒介信息表达与交流层面上的互动性,是人类在延展和找回的双重努力中的一种媒介传受的呈现方式:它是人类真实社会中早已存在和熟知的行为。为了连接和构建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存在的社会,个体间的表达和交流,既是一种需要,也在长期进化中成为本能,形之为人类存在的素质与能力。而互动性在人类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显性层面上,作为信息互换与流通的基本手段,可用于人类社会现实的信息表达与交流,以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情境下,形成特定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遇合与传播;在实际情形中,是现实存在。在人类社会真实情境中,信息表达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主体的实际站位,通常情况下边界不清,可以随时并任意进行身份互换,信息内容传受的流向,多在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并在下,动态行进、回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而自然的信息传受,是特定情境下生动而鲜活的生物互动的交流行为。互动性作为人类社会本能和实际应用,存在着也发生着。电子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点,正体现出人类对真实自然“找回”的一种努力与部分实现。
二、模真和营造
在“找回”自然的努力中,媒介互动性也现实地模仿了人类社会自然态的信息传受及传播形态,营造、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受主体身份的非确定性
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不同,以往大众媒介是在信息传受之前,早已给定传输主体与接主体的身份,而各自安守本分,以完成单向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一般由掌握媒体资源的组织或机构发起,大众则作为受体被传输信息。其中,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思想意识形态的存在,利益驱使出发点的不同,传输平台的垄断地位等特点,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在社会功能方面,附带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利益纷争及社会使命等大社会成分。
其实,一种新的媒介总是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出现,其后才被有心的组织或机构,因经济或政治、文化的功利目的,去运用甚至利用。所以,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垄断性,并不是媒介存在的本原形式,当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足以支持媒介自在存在,属于媒介本质的自然形态就能再次出现。在电子技术所建立的开放式平台上,媒体的垄断被突破,只有拥有一定经济或政治资源的组织与机构担当信息传播主体的历史被改写,传受主体的规定性被打破。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限定性与规范性、利益竞争性与意识权威性等,不再是新媒体全部而统一的信息表达模式的时候,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媒介信息表达和交流网络上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时或在家里接触到因特网的无限空间,通过印刷文字和音频开辟了新闻、娱乐和商业史无前例的空间。”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主体,既可能是传播的主体,也可能是接受的主体,并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
2,信息内容的日常性
在即时而互动的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中,表达与交流的主体也模糊了传与受的界限。信息内容的严正与重大被祛魅,更多是对如正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信息的表述:没有特别准备的主题,向庸常生活层面下移和倾斜。或者完成陌生主体的相识,或是完成一次商业交易,或是进行一回信息互换,不管信息传受实现的是怎样具体目的的表达与交流,在双向或多厨的媒体信息传受中,新的媒体信息传播,更多以日常与平常意味,完成人类媒介中的社会交流与表达,并形之现实、日常的生活模真。
3,信息传受的随意、随时性
“数码平台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形式”,新媒介技术平台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与影像等符号,并结合静态与动态传播形式,使得当下媒介信息传受亲和性和日常性得以出现、加强。没有在语言、文字、音像上的公众社会规定性,信息的构成,从形而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云端,降落在生活的世俗场域,新媒体传播更多采用、体现为生活常态中的表达、交流形式,让信息传受过程紧紧贴近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与活动。于是,信息传播在互动的形态中,其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状态,是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最显在的表征体现在口语的广泛运用上。口语,“被称作信息的第一载体”,“被称为早期人类交换信息的重要形式”。口语作为一种无中介的传播,“具有一种交流的亲近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因为表达与交流内容的日常性,带来了口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运用。而个性化交流和不同语气、语调,也被这种对口语的运用,带到信息传播中来。其次,在文字以外,音频、视频的运用,比如在MSN平台上的信息传受时,人的语音与影像能够同步出现,更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同自然发生的表达与交流,传受主体以各自的声音、影像,随意进行日常联络。再次,声音与影像的在场,体现出人类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信息传受成为一个模真的跨地域的人际交流过程——音像毕竟是现实通过技术而实现的再现。这样,信息互动以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状况,因需要随时形成和发生。
三、自足及在场
既然是人类自然“找回”的努力和真实社会的模真,媒介最大限度地表达、呈现着人类现实的存在,是互动性体现出的媒介存在与发展的追求。
在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表达与交流,是一个附加有自然与社会多方面辅助性元素的“场域”,或在物质性的层面,如室内或室外,冬天或夏天,晴天或雨天等等,或在精神性的层面,如引发愉悦或哀伤,引发怀想或畅想,引发狂暴或静谧等等,诸多复合元素配合着人类实际的表达与交流的形成与实现。所以,人类所发生的真实表达与交流,并不单纯是一种意义内容的单纯传输,而是结合进特定情境、具体的、以信息传受为衔接的社交行为。主体在场以及情感在场,是作为高智能情感动物的人类社会联系以至维系的常态。
但是,以传播机构为信息传播主体,受众为信息传播受体,传统媒体结构的信息传受过程,不仅在内容的规定性中,拘囿了传受双方的信息生产与接受,限定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媒介符号传递的有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单一性,使得传播成为一个他在于现实生活常态以外的自足场域,缺失鲜活与生动。
主体的鲜活在场,同时还带来了信息传播中的情感在场。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达和交流,在特定的信息传递目的以外,是带有主体特性和现场参与的情绪、情感流动的。现实的人际交流,是基于具俸情境,并在互动中不断引发传受主体情绪变化的信息互换过程。电子技术不断地帮助。人们回到本原,在传受主体影像甚至“现实”在场的情况下,让情感律动再次充溢于人类的表达与交流,因此而丰满了信息传受行为,减少了传输过程中信息的耗损,并实现人主体在信息传受以外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以达成人类社会的更好表达与交流。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3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公众舆论 功能实现
昝再利,传播学硕士,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社会化媒体是网络时代衍生的一个关键词,因其在构建公众舆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中国第一个论坛“曙光”BBS站的建立,此后相继出现了门户网站、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等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在形成公众舆论的过程中,给予受众极大的参与空间。相较于传统媒体,目前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维基等形式的社会化媒体正在以截然不同的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传播议题,影响并改变着社会公众的舆论生成格局。
一、社会化媒体与公众舆论构建的关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社会化媒体以其良好的参与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将以往“一对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改变为“多对多的对话”。到目前为止,对于社会化媒体尚未统一定义。魏武挥认为:社会化媒体指的是“能互动的”媒体,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是毫无内容的媒体。[1]也有学者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定义为“新新媒体”,之所以选择这个词语,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基于个体互动而建立并维持的沟通平台,社会化媒体同时包含着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沟通的社会性,因此,“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性关系”,这一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显著特点,使社会化媒体在构建公众舆论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地位。
1. 社会化媒体反映并代表公众舆论
一般而言,受众使用大众媒介的动机有三个:一是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二是娱乐消遣,满足精神、情感需要;三是获取知识。[2]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接触内容,于是被不知不觉分解成一个个小群体,他们在自己主观选择和形成的圈子里寻找信息、理解信息,然后接受。同时,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因此他们接触媒体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的,希望通过使用媒介来反映并表达自己的需求。社会化媒体用户是很有特点的一个群体,他们每天浏览各种信息,但同时又有自己固定的访问目的地。在这些虚拟空间,有人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表达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他们“倾诉”的欲望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和满足。
2. 社会化媒体引导公众舆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因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多,诸如就业难、农民工待遇、拆迁征地、房价和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比较集中,所以社会舆情会很容易产生一些波动。网络为公民创造了一定的公共领域,但同时又成为这些社会问题或者说社会矛盾引发社会情绪的集聚地。[3]针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社会化媒体用户大多是借助网络平台公开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继而形成网络舆论。毋庸置疑, 网络舆论正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它的巨大影响早已渗透至社会各层面。
3. 社会化媒体引发新的舆论
多年的实践表明,媒体对舆论起着强大的引领作用,扮演着“舆论引导”的角色。但新媒体环境中,社会化媒体常常也引发新的舆论。它以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经过连续的新闻选择与构建信息流,影响着公众对什么是当前最重要问题或事件的感觉。可以说,在社会化媒体的议程和公众的议程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即经过一段时间媒介优先议题将成为公众的优先议题。这是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但对于社会化媒体又有着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特点。传统媒体寻找议题、设置议程的过程更为明晰,而社会化媒体因其信息传播的分散性,议程设置的过程较为隐蔽。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更多表现为主观的新闻策划,而社会化媒体经常则是用户的无意识行为。
二、社会化媒体在形成公众舆论中的桎梏
对比传统的 Web1.0网络环境,社会化媒体与传统网站在内容、渠道、使用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平台, 其功能、 表现形式各不一样。社会化媒体情境中的舆论构建在受众意识、传播能力以及信息伦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由此,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众舆论的构建,同时也限制了公众舆论的形成。
1. 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决定其舆论指向泛化
传统网站的信息获取,主要是借助于搜索引擎或在线数据库等工具进行信息搜集来完成,信息内容主要表现为文字、图像、视频、动画。[4]而社会化媒体内容的建设、创造、交流、传播都是由用户来完成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所有内容和渠道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完全公开的,具有多元化特征,各种信息均成为信息获取的内容,但有些信息是传统信息获取过程所不能获得的内容,如意见观点、闲谈、日志、好友状态等。使用者积极地参与,主动地贡献内容、对内容进行分享、评价,与贡献者形成反馈与互动,构成了社会化媒体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模式。[5]这种系统互动的传播模式,因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不确定性,而使同一事件中的公众分析评论对象不一,舆论生成的指向不集中,从而也形成不了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受到传播方式限制,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并不像传统网站一样由网站建设者, 而是由用户来贡献。舆论生成过程中,社会化媒体用户提供的信息繁杂,评价褒贬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的舆论中心。针对同一事件,社会化媒体网站用户贡献信息, 其他媒体都是以转发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再推荐。这个过程不仅包含原有信息的再传播,同时还有以评价的对象为基础的用户创造内容。其实这种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模式以及社会化的特征本质,就是要形成多元的社会评价,但这种信息分享、 意见汇聚、 观点交流、 反馈的方式难免对受众信息搜寻造成困扰。
2. 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特点使舆论态度感性化
社会化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共话语平台,公众凭借这个平台可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意见交流。但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数量居多,表面上看可自由表达观点,其实已被分为极端的两类:一类是看客心理,即观望、围观的心态使他们不主动发言,只是追随者,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当然也有部分用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别人发生关联,形成共识,最终形成公众舆论。但这种过程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社会化媒体用户不是出于“公”的目的进行交流,而是从自我利益出发,感性地评价事物。其实从本质上说,社会化媒体这种通过戏谑化的跟帖、情绪宣泄的语句评价方式不是批判,只是从某种程度证明自己的“主流化”和发泄个人情感,这种方式更多是满足网民的私欲,对于有效公众舆论的形成意义不大。
另一类是炒作心理,即创造内容、群体协作,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热潮。甚至有些社会化媒体凭借其传播特性设置议题,不惜预设传播内容,增加谣言、诽谤和侵犯他人隐私等信息,增加了传播的无序性。所以说,社会化媒体信息是对受众鉴别力的一种大考验。一般而言,越是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越能引起广大网民的转载及讨论热情,越是影响重大的负面内容,传播范围越广,在公众盲信、盲从的情况下,一些负面的影响往往会被无限制地放大,由此形成舆论话题。不管怎样,这种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或根据已有信息创造出新内容予以的重要表现,只是表述了形成新的信息,并没有体现出社会化媒体强调的用户主动创造内容的含义,反而使社会化媒体自由表达的弊端显露无余。
3. 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性导致舆论群体话语权失衡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社会化媒体经过多阶段的进化,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相关,目前,我国社会化媒体用户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北京,这5个省市的用户占据总用户的42%左右。除此之外,从用户分布看,主流社交媒体用户以男性居多,18~34岁的用户占据总用户一半以上,职业主要集中于计算机互联网业和广告媒体。所以,社会化媒体用户具有年轻化、高学历、行业集中、地域集中等特点,具有精英化特点,精英人群是其主要用户。
社会化媒体刚一出现就被解释成草根的发言场所,宣扬弱势群体从此拥有了话语权。那些所谓的草根,自愿在视频或论坛网站上提供及时“新闻报道”,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地位。这种被称为“私媒体”或“自媒体”的媒体形式,是人人均可参与的媒体,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者和意见表达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处于信息传播弱势地位的群体信息,且能够部分地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表达出来。由于进入门槛降低,更多的人,包括弱势群体,可借助网络来实现自己的说话权。然而,网络的使用也需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网络话语权的分布也不平等,少数网络精英主导着网络上的新闻焦点,或引导着网络舆论的潮流。然而,网络确实满足了部分人的话语权,但并不是全部。[6]因此,看似人人掌握麦克风的媒体,实质上仍由精英设置议程,精英文化不仅没有被瓦解,甚至是在继续强化。而由于社会化媒体对用户的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求很高,弱势群体依旧很难通过社会化媒体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便有,也会被精英们的信息淹没。
三、社会化媒体在公众舆论构建中的功能实现
1. 有效监管信息传播通道及内容
社会化媒体信息内容和评论的多样性,将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强对社会化媒体内容监管,这可从立法和监控技术两方面同时着手。
从立法角度看,由于社会化媒体缺乏“把关人”,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横行。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正确引导社会化媒体在社会舆论方面的积极作用。虽然,目前我国有几部临时性法规涉及“互联网”,但这些法律法规内容滞后,其中并未涉及对社会化媒体的具体监管措施。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化媒体虚假内容的过滤。目前应用广泛的是URL地址列表法和关键词过滤技术。URL地址列表法是利用预先编制好的URL地址列表决定允许还是禁止用户访问网络信息的一种方法,这是信息过滤中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方法。关键词过滤技术现在也运用得很广泛,就是事先建立一个数据库,将一些不适宜出现在社会化媒体的词收纳在其中,一旦用户了这样的词,就被转变成“”号。相信只要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善社会化媒体环境,遏制虚假信息的蔓延。
2. 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社会化媒体在新闻和信息的报道和披露方面成为先锋。而纸媒报道的时间性限制及传统程序,导致在很多有关重大问题的报道总是缺失的情况下,社会化媒体以第一现场报道的形式来进行报道。同时,社会化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媒体,还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不但提供信息,且在传播过程中还附有传播者和接受者个人感彩的评论,容易影响信息的客观性,甚至会丧失社会化媒体形成公众舆论平台的作用。
面对以上问题,首先,政府应学会利用社会化媒体合理引导公众,设置吸引受众关注的议题。目前国家从政府层面也开始重视社会化媒体在治国中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不少省市开始设立官方微博,试图形成与民众进行顺畅交流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如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微博开通不到3个月,粉丝数量达到24万之多。同时,由于社交媒体用户的广泛性和提供信息内容的不可预知性,也对政府应对政府危机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危机,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开诚布公与高速回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突发事件。“雷政富事件”就是政府有效处理社会化媒体事件的一个典型。从事件的爆料到事件的有效处理仅用了63个小时,这样的速度受到了公众的好评。此事件虽具有偶发性,但也可表明政府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提供的线索高度重视,对反腐问题高度关注。
再者,要想使社会化媒体成为形成公众舆论的平台,尚须加强网民媒介素养。社会化媒体的网民只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形成的是“圈子文化”,长此以往会导致不同阶层、利益代表群体在相互理解、交流与互动上的困难。大家无法将有关共同利益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最终将导致公共性协商可能性的丧失。因此,为形成有效的公众舆论,一方面,网民应基于“公”的立场发表言论,形成社会能够普遍认同的观点,即打破社会化媒体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标准,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致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化媒体公共领域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强网民面对社会化媒体中负面信息的思辨能力和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才能自觉抵制其消极影响,最终也才会有助于健康文明的媒介氛围的形成。
最后,媒介也应加强自律,在尊重公众民主的公共性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公开的批评,从而正确引导社会化媒体的积极作用。
3. 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渗透融合
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通过提供信息和评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媒介时代,公民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虽然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的观点,公民提供的只是“碎片化”信息,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有力补充和平衡。社会化媒体虽在新闻报道方面和专业媒体相比缺乏深度和整体性,但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互动性方面却优于专业媒体,即在设置议程和表达民意方面扮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尤其随着3G手机的普及,信息的成本接近于无,任何人都可简单、便捷地内容和观点。所以说,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组合在一起时,最终呈现出来的媒介环境要比只通过专业媒体提供的媒介环境更为立体、更为真实,也就是说,二者组合而成的媒介环境更接近于客观环境。
随着手机等网络移动终端功能越来越先进,操作越来越简易便捷,社会化媒体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对传统媒体机构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挑战,也使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多元,增加了舆论传播的复杂性。同时,对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发展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和可能,它为传统媒体改善现有业务、开发新兴业务、扩大受众范围、拓展市场空间等提供了新的手段、平台和途径。所以传统媒介未来将向深度报道的方向发展,去验证社会化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去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分析事件的潜在影响等。比如新闻可能会以社会化媒体为起点,其他媒介进行多角度、多形态的报道。报道不再是单渠道、单角度、单形态,而是组成一个由传统媒介、网络媒介、社会化媒介共同组合的立体报道体系,原有媒介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形成新的媒介融合方式。新整合的媒介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并不是各种媒介传播效果的简单叠加,甚至会产生“协同效应”。2008年,CNN就上演了一场电视媒体画面嵌入社会化媒体connect的直播页面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Facebook用户可在直播的同时进行即时评论,传播效果显著。所以说,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加快了相互融合;二者在相互制衡的同时也逐步实现多元化共同发展,传统媒介与社会化媒体的交流合作、深化与渗透融合将成为一种必然,媒介新的融合正在逐步形成。
可以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在将来还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信息传播媒体,还有增长的空间。目前社会化媒体还只是处于其发展历程中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存在一系列问题,但社会化媒体能否成为未来信息传播领域的主流媒介形态、最终会形成怎样的传播格局和社会影响,目前尚不能妄下结论,但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朱鹤.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EB/OL]. http:///question/19565344.
[2]段鹏.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05.
[3]马杰. 政府微博探析[D]. 湖南师范大学,2011:31.
[4] Stewart C.Measur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Beyond the Case Study[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May,2011.37(3):270 -272.
[5] 范哲. 社会化媒体情境中信息素养的内容框架研究[J]. 情报杂志,2012(10).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4
[要害词]多媒体艺术;信息设计;信息化社会;特性;
产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写作论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延伸,现代设计艺术也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载体。与以纯艺术、绘画、雕塑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欣赏相对应,现代设计艺术的视觉传达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更正确而快捷地把所需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其中视觉信息是其传达的精髓,或者也可将现代设计艺术称之为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
作为多媒体艺术的信息设计,拥有无限复制和瞬时传播的功能,使艺术设计从传统的个体创造向现代群体复制拓展,“制作”成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概念。现代高科技替代了传统精细、繁琐的手工劳作,减少了设计中的重复劳动,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艺术载体也从“作品”转向“超文本”、“超媒体”。例如,信息设计者在娴熟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又在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撑下,通过综合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地表达设计意图,真正达到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设计效果。这种新的多媒体艺术在形式上模糊了艺术和技术的界限,构成了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新的审美趋向。
一、信息设计的起源与定义
当今的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几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发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可以说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整个地球被它收缩成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周游世界,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了社会化和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许多计算机软件具有绘图、三维动画、数据统计、资料检索功能,交互式传播媒体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人类逐步进入了真正的信息化社会。[1]随着人类生活向信息化社会转型,设计艺术也在一些表现形式和设计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设计艺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卫·斯莱斯在1990年提出信息设计关注于使信息易于获得并为人所用。国际信息设计学会认为对信息设计很难下定义,因为它是跨学科的,它综合了平面设计、写作和编辑、插画和人因学的方法,信息设计师试图综合以上领域的技能,使复杂的信息更易于接受。彼特·邦戈兹在2009年提出信息设计是带有特定目标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与某一群体的人以及相关的信息被转化为适合这一群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形式。罗伯特·霍姆在2009年提出信息设计是加工信息的艺术和科学,使信息被人高效地利用。卢内·彼得森在2009年的解说更为详细,他认为,为了满足目标受众的信息需要,信息设计综合了对信息内容、语言、形式的分析、策划、表达和理解。无论信息的载体是哪一种媒体,优秀的信息设计作品都应该满足美观、有效、人因工程和受众的其他要求。2009年在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举行的国际信息设计学术研讨会上,使用了英文“Informa-tionDesign”,它是信息(Information)和设计(de-sign)的合成语。但对于这个新兴并布满活力、不断处于发展中的交叉学科领域,也许不宜过早地给出定义,我们可从以往学者对它的描述和认识中把握这个领域的一些非凡性。内森·舍卓夫在2009年针对信息设计的发展,指出信息设计不是要取代图形设计或其他“视觉传达”学科,而是一种使上述学科通过信息设计这一平台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论证“利用图像沟通科学和技术信息”的耶鲁大学爱德华·图弗特教授,在关于可视化信息设计的开创性著作中指出好的设计是“将清晰的思想可视化”,这一认识可以作为信息设计功能的另一解说。总地来说,信息艺术设计是信息化社会高科技的产物,也是在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感性艺术与理性科学完美结合的历史性成果。信息设计主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效应度和符合目的的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转换成数码信号,并进行储存、加工、处理、供给,让使用者利用更多样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可视化(Visualized)、智能化(Intelligent)、个别化(Personalized),带给使用者多样的、立体的、游戏式的快乐。
二、信息设计的时代性
多媒体艺术信息设计成为当代信息化社会中的一员,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艺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其主要功能在于正确无误地传递信息,紧随社会流行文化的变迁,反映社会发展中的大众审美趣味,所以以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为综合的信息设计,作为一种信息化时代公众性的艺术形式,有着明显的时代特性。
(一)信息设计的类型以信息设计表现出的实质性形式和使用者认知的特性为中央,笔者将信息设计分为五种类型。1.基于信息与设计的构造化信息集合体。它是信息设计的最基本的形态,将事实和数据进行构造化转换为信息,主要使用于私人信息系统、电子地图、航空旅客时间表,具有使用者为了自身目的很容易地查找信息等直观性特性。2.以状况、顺序、流程、构造的表现为前提的信息设计类型。这主要使用于导游指南、使用说明书、processdiagram等,具有反映信息使用者的逻辑性认知特性。3.基于信息与设计的控制系统操作。它和汽车导航系统及PDA相似,是将系统操作的信息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在产品设计领域中,主要以使用者的计算机图形界面的体现为主要目的,具有为了产品和系统操作的安全性,并更多地提供给使用者直观性或逻辑性的特性。4.基于信息与设计的通信传播系统操作。这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讯信息于一体的网站、交互式视频、多媒体扇页等以信息传达表现为主的设计形式。这样的信息设计形式具有顺畅而便利的通信交流、使用者进行反馈的前提下的反映性认知特性。5.属于文化性操作的信息设计。这是到目前为止在信息设计中最有扩张性和整合性的形态,其中包括服务于互联网共同体的信息设计、表达文化象征的信息设计、评价大众反应而出现的信息设计等设计形态,在当代文化性设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软互联网、understandingUSA、Seattle’smod-ernodysseys等。
(二)信息设计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信息设计对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影响表现为内容的数字艺术化、设计形式的虚拟化、设计过程的无纸化以及设计服务的个人化。1.设计内容的数字艺术化在信息社会,设计的形式、实质和内容都有所改变。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某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逐渐地脱离了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方面靠拢。设计从静态的、理性的、单一的、物质的创造向动态的、感性的、复合的、非物质的创造转变。诸如网络艺术设计、智能化界面设计、氛围设计、互动媒体设计、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的设计,均是着重于调动消费者的感觉系统并试图在人与非物质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功能,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它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表达方式的限制,创造出新的设计形式以满足人类在信息社会生活与工作中的新需要。2.设计形式的虚拟化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形式由现实走向了虚拟。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仿真技术,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形式,它与用键盘、鼠标等传统人机交互方式不同,是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运用图形学和人机交互技术制造一个三维仿真环境,使人在与计算机沟通时能产生立体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反馈。虚拟现实打破了人与机器的对立,为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寻找到了一种最好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军事练习、航空航天、远程医疗、建筑设计、展示设计到商业、通讯和娱乐业,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本质的变化。3.设计过程的无纸化集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讯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基于数字信息网络的跨国境的设计协同,从视觉、触觉、嗅觉上,多维地模仿虚幻世界的虚拟现实技术,彻底地实现了设计表达和交流过程的无纸化。传统设计表达的方式是静态的图纸或几何模型,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设置产品的模仿装配过程、模仿拆卸过程和模仿运行过程,将三维设计实现动态的可视化,将产品设计横向延伸至制作作业,纵向延伸至产品维护以及市场销售过程,从而增进企业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加速对正在进行的设计达成一致认识,以完成真正意义的创新。4.设计服务的个人化以机器化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时代,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操作化方式生产的经济形态。以电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减弱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中,信息变得极其个人化了,产品与人就如同人与人之间一样熟识,产品对人的了解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相上下。这些变化要求设计师面对的设计对象是包含智慧的产品,并应努力以电脑语言的工具和技巧来寻求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支点。[2]
三、信息设计的产业概况多媒体艺术之信息设计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世界各国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对信息设计方面的需求都十分强烈。信息交流与互动类的产品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信息媒介交流的角度构筑全新的、简洁而优美的信息环境,已成为高科技人性化和生活化的要害。例如,美国以2%的人口生产的粮食就能够满足全体国民的需要,假如再以2%的人口生产家庭其他用品就能够满足全体国民的需要,那么,人类的精神需求如文化和艺术的需求将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对此,未来学者们认为,在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数字时代”,人们的精神生产包括艺术生产必将发生“出人意料”的“革命”性的新变化。[3]数字革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所生产出来的数字内容催生了当今众多的朝阳产业,以数字娱乐、动画和游戏产业为例:全球现有1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市场(并仍在持续快速增长);美国娱乐界中第一大行业是数字娱乐业;2009年全球数字娱乐业的规模和产值已经超过了电影;日本经济的1/5由数字娱乐及动漫画产业所创造;韩国数字娱乐业近几年增长率高达40%,成为最具盈利前景的一个产业;在我国,游戏也已被列入“863”国家发展规划。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娱乐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将使数字娱乐超越传统娱乐方式,数字化游戏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娱乐产品,数字娱乐产业推动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革命的进展也是相称惊人的。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为例,2009年1月,CNNIC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9年6月增加了4800万人,2009年一年就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天天增加网民20万人。[4]中国有着巨大且竞争激烈的娱乐市场,拥有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和极为丰富的数字化题材,为了避免成为国外信息和文化产业的“来料加工厂”,我们必须着眼未来,开发、设计、创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数字内容产品,为我国巨大的信息和文化产业市场提供丰富、健康的现代数字内容体验。这不仅将对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更有利于将创意文化产业的“话语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信息产品界面的开发、设计与评价;软件信息界面的开发、设计与评价,数字娱乐、游戏的开发、设计制作与评价(项目系统策划设计、角色、情节设计和界面设计),远程互动教学产品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价,网站设计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测,展示空间的信息界面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图形图像系统设计(如图表、地图、手册、路标、符号等),数字化环境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价,存储介质(如光盘)的互动产品(如以知识、文化传播、促销等为目的的多媒体产品),视频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以及声音与图像等12个方面。综上所述,多媒体艺术之信息设计是理性科学与感性艺术的结合体,是前沿的科学技术与历史悠久的审美传统亲密接触的产物。信息设计的诞生与发展,将得益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设计艺术的完美结合,使信息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听觉艺术,信息传达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于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同时,印刷业、摄影业、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整个设计程序构成了构思、设计、绘制、印刷的统一体,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然而这从另一个意义上却产生了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不少设计者沉溺于计算机系统和软件中,忽视艺术设计的真正目的,即设计观念的创新,缺乏人机共同创造意识;设计的作品偏重于理性表现,忽视作者的主观体现。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操作系统和设计应用软件相继推出,设计专业系统层出不穷,在使设计资源与治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设计方法与程序也变得简朴化与模式化,客观上影响了设计创造性的挖掘与原创性的发展。笔者希望今后有关艺术设计界和文化艺术治理部门在此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动,并给予重视,使中国的信息设计和产业更加专业化、市场化,让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设计师有别于纯粹的艺术家和纯粹的工程师,他们是科学和艺术间创造新神话的时代创造者。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设计联盟.网络形象设计(IVIS)与视觉文化时代[EB/OL]./redirect.php?tid=177419&goto=lastpost.
[2]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3-191.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5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三、科技信息制作戏剧化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c)-011-03
1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形式
为了使社会公众普遍了解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兼顾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市公司应在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前提下,合理地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系统披露,以便借此公开公司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等信息。总体上讲,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内容及形式两个方面。其中,内容主要有公司收益高低,人才开发使用,社会责任履行,参与公益及社会福利程度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等,这些内容看似独立,实则息息相关。上市公司本质上是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故其收益的高低可以说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基础,而且也只有获得更丰厚的利益,才会对员工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利益更为关注,也只有这样才会更多地开发产品新性能,注重使用安全性及客户满意度,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并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更多地强调环保意识,提升新能源使用而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等,在此过程中,表面上看公司在短时间内加大了资金及精力的投入,但长远来看,上述做法均对公司的社会公众形象提升大有裨益,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盈利商机。而针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规定各有不同,国际上的多数国家常采用:描述性报告、增加相关会计科目、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增值表、单独设立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进行内容的辅披露,虽形式各异,但利弊不同。描述性报告往往信息量较小,同时有可能掩盖公司现阶段社会责任缺失而降低披露质量;增加相关会计科目虽能通过会计报表途径进行披露,但也会因报表模式及篇幅的局限,使披露难以更为深入及全面;而欧洲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增值表,在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披露得更为准确、直观,但在编写格式和标准上至今尚未完全统一;而最后一种披露形式则结合以上各种方式的优点,定量和定性地阐述了公司在股东、员工、环境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应承担的责任信息,达到了披露准确性的要求。所以,国内要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需立于国情和行业特征出发,选择适合的披露内容及形式,以实现上市公司在此方面管控水平的大幅提升。
2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存问题
近年来,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持续披露状况愈来愈好,其不乏政府部门大力促进与倡导的政策支持作用,但从微观上看,它还不能满足当下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将其现存问题列示如下。
2.1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主动披露意愿较低
纵然国家已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公开、持续披露作出明确规定,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习惯于以往作为,只在传统报表内列示有限信息而缺乏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独立披露。另外,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国内年报准则中加以规定的强制性指标信息公开情况较好,主要涵盖股东及员工类的指标都采用货币计量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记录,但对于法律和准则中尚未涉及的指标,上市公司披露的意愿性就较差,因此,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对外公开披露的内容有待扩充,现代化公司不单要将精力只集中在经济与环境责任上来,其社会责任亦不容忽视。
2.2会计科目尚不完备,缺乏系统独立报告
目前,我国尚未有公司单独设置专项社会责任相关会计科目,而是将很多上市公司日常履行的社会责任视为常规财务问题处理,使得会计科目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亦使得会计信息报告缺乏系统独立性。在实践中,大部分公司将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归入会计中的传统科目,诸如公司将当年缴纳的环保排污费计入“管理费用”中,将按规定承担社会责任而相应得到的政府鼓励性扶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将因责任缺失而产生的罚没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将处理污水的专项购置设备列入“固定资产”,将环保工程建设列入“在建工程”等,此做法虽解决了公司已承担社会责任的财务核算,但并没有严格遵循项目实质进行科目划分,导致信息使用者对具体款项产生的原因难以区分,从而无法对公司财务报告中列示的社会责任信息合法合理、真实准确性加以判断。
2.3披露内容呈表面化,法律监管亦不完善
在国内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公开化披露方面,公司多采用非货币计量的主导形式进行信息传达,而恰恰正是因为我国目前大部分公司采用这种大篇幅文字叙述法,使得社会责任信息没有具体量化指标,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将其切实地纳入到会计信息对外公开披露体系中去,故信息的真伪难辨。同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呈现方式中以货币计量的数据较少,使得偶尔对社会公益福利及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数据列示显得表面化,流于形式。另外,从法律层面上看,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应尽的社会义务,故也需要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法律性规范。然而,我国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较国外相关法律而言也仍有欠缺,这对公司和其利益相关者来讲,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对于披露方式和内容而言,也没有具体执行规范与专门监督机构,所以法律规范的空白固然会影响此类信息的披露质量。
3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存的三项问题来看,究其原因,需从公司内部及行业外部两大环境加以分析。
3.1公司内部因素
上市公司的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股权性质、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所处的行业大类都是影响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资产负债率合理,国有资产比重较大,独立董事较多、占董事会比例较大,且越具有规模的上市公司往往越侧重公司的知名度与商誉,愿意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途径获取更高的社会认可度,从而将强劲的经济实力与丰富的公司资源投入到日常基础运营之外的社会责任中,并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展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项着重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公司一旦选择承担社会责任就势必要付出相应成本,故对于与之相反的上市公司而言,其逐利行为会导致公司只为追求更多利润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届时,有关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就较少。再有,公司还会基于经营状况、财务风险及股东稳定性的考虑,不愿将公司尚不富余的资金改为他用,再加上行业类型的制约,如重工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会出现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等问题,所以其一定会更多关注和披露生态环保信息;而石化、药品、核电等行业会对员工健康产生影响,故其对员工所处工作环境及产品安全倍加关注,当然,并不是说非高污染性的生产行业就可以忽略生态环境等相关社会责任,因此,行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重点不同,披露内容就会有所侧重。总之,公司因内部因素差异选择了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使得公开化的信息参差不齐,有所差异,披露质量也因部分公司对社会责任的不关注而大幅下降。
3.2行业外部因素
相对于内因而言,外因是动力并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法律的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政府监管,抑或是理论支持等都是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影响因素。日趋完善的法律环境下,有关上市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并公开披露相关会计信息的地位已逐步上升,故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条文亦应进一步优化,但鉴于国内对此类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区域性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资本条件、技术条件与管控水平仍没有达到国际水平,监管方式尚有待改进,而对于具有权威性及规范化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公开持续披露体系的建设也处于进行中,使得上市公司部分内部人员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往往避重就轻,对亮点过分渲染,对没有承担的责任只字不提,从而降低了公司的透明度及信息披露的实际内涵。
4优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创新举措
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特作出如下创新举措。
4.1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监督管理
只有提升社会各界与上市公司整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他们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与时代紧迫感观念,并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信息披露的习惯,再结合行业特色分析,披露准则确定,追责方式完善,政府机构监管,才能在政府及社会大众的监督控制之下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得更为丰富与具体完善。
4.2开展理论研究,促进多元发展
在新《公司法》实施过程中,虽提出有关公司应承担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有关信息披露和评价等的法律法规尚未随之出台,故研究机构有责任做好该项研究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法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另外,研究机构还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本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信息公开披露和评价体系框架,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国社会责任披露及相应会计领域职能的多元化发展。
4.3创新融于传统,规范优化模式
上市公司可在现有会计报表格式及内容中增设反映社会责任的栏目,并在附注中定性披露,以克服文字的主观和传统科目的失真。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用于环保及安全生产的资产项目单独列示;在利润表中,将循环经济收入、薪酬福利等单列披露,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立“环保治污”“、环保绿化”等,并将无法量化的会计信息,用文字叙述方式补充说明,从而将单独会计科目融于传统报表中,使得报告列示更为优化,进而达到客观上编制独立报告的管理诉求。
4.4转化披露角度,顺应时代需求
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应单单从上市公司自身出发,只考虑投资者而忽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诉求,而应是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时,转换信息披露角度,设法使公司欲将披露的信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全面、真实且具有实效性地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扎实地落到实处,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要求。
参考文献
[1]周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统计分析[J].财会通讯,2013(3).
[2]刘新什,李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会计,2013(23).
[3]李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统计分析[J].西部金融,2013(1).
[4]曲坊健,马杰,徐玮.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业会计,2014(12).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7
一、延展与“找回”
媒介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怔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及媒介本身的发展规律一致。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通过“人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造和利用资源,以方便和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包括对社会资源的不断整合。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媒介进化:首先是口语、图画、文字符号的渐进出现、使用——如人类早期的亲身人际传播,岩画记录下的生活与劳动片段。中国早期的文字记录直至世界范围内印刷图书形成文字信息的大规模复制、传播,再到声音、影像的利用——早期无声电影,再到文字、音、像合一承载、传播信息的出现——有声电影后的电视以至新媒体,历史所呈现的媒介进步的轨迹,都表达着人类以前行与发展的态势,将媒介信息的传受,建立在不断兴起的新技术基础上,对媒介符号和元素进行完善地利用并整合。从媒介结构信息世界的完整性角度上看,到文字、音、像等合一的媒介传播形式出现,人类外在的,如声音与耳朵,文字、图像、影像与眼睛等,这两组互为但并在的传受信息的生物显性机能,已得到较为完全的实现。然而,在征服自然之后,其“浮士德”般改造自然的“本能”,使得人类对实现最大、最好、最完善信息传受的努力,尤其显在于形式上,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于是,综合、延伸、拼贴、粘合,单项信息符号向其极致处去利用、发展——图像到影像,多项符号向综合与全面处去组合、联结——网络支持下身临其境的声像即时传递,在INTERNETER,出现与普及以后,人类的传受技能,还在以一种无可限量的前进趋势,经历巨大的变化并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开发。
那么,什么是媒介传受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具体的无止境追求的信息传受胜境是什么?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学说”,给我们做了提示。保罗,莱文森把人类社会整个媒介演化过程看作为一个“补救措施”。他指出:“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之满足我们幻想中的苛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正像这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即使人类实现了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以图书、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介基于文字符号的静态传播,以至在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体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的动态传播,已经延伸和扩展了我们用以表达和交流、沟通的可能与方式,并在配合以人类想象的当口,努力回归到真实的生存景况——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但是传统媒体因其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符号运用的有限性,依然与人类本身所处的表达与交流的自然此在相去甚远。于是,在媒介符号元素的他在走向自在的发展中,媒介最终要在人类不断的“补救措施”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然找回”。由此,媒介演化进程中,有着一定的过渡阶段——电影、电视阶段即是,一侔技术与文化环境具备,就会被再次颠覆并超越。如今,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时代集通讯、计算机数据与广播电视三网的融合,已让我们回归人类生物自然交流情境的步伐加快。而互动,作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与媒介演化规律的人性化表达与交流方式应运而生。
如此,体现在媒介信息表达与交流层面上的互动性,是人类在延展和找回的双重努力中的一种媒介传受的呈现方式:它是人类真实社会中早已存在和熟知的行为。为了连接和构建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存在的社会,个体间的表达和交流,既是一种需要,也在长期进化中成为本能,形之为人类存在的素质与能力。而互动性在人类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显性层面上,作为信息互换与流通的基本手段,可用于人类社会现实的信息表达与交流,以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情境下,形成特定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遇合与传播;在实际情形中,是现实存在。在人类社会真实情境中,信息表达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主体的实际站位,通常情况下边界不清,可以随时并任意进行身份互换,信息内容传受的流向,多在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并在下,动态行进、回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而自然的信息传受,是特定情境下生动而鲜活的生物互动的交流行为。互动性作为人类社会本能和实际应用,存在着也发生着。电子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点,正体现出人类对真实自然“找回”的一种努力与部分实现。
二、模真和营造
在“找回”自然的努力中,媒介互动性也现实地模仿了人类社会自然态的信息传受及传播形态,营造、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受主体身份的非确定性
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不同,以往大众媒介是在信息传受之前,早已给定传输主体与接主体的身份,而各自安守本分,以完成单向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一般由掌握媒体资源的组织或机构发起,大众则作为受体被传输信息。其中,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思想意识形态的存在,利益驱使出发点的不同,传输平台的垄断地位等特点,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在社会功能方面,附带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利益纷争及社会使命等大社会成分。
其实,一种新的媒介总是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出现,其后才被有心的组织或机构,因经济或政治、文化的功利目的,去运用甚至利用。所以,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垄断性,并不是媒介存在的本原形式,当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足以支持媒介自在存在,属于媒介本质的自然形态就能再次出现。在电子技术所建立的开放式平台上,媒体的垄断被突破,只有拥有一定经济或政治资源的组织与机构担当信息传播主体的历史被改写,传受主体的规定性被打破。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限定性与规范性、利益竞争性与意识权威性等,不再是新媒体全部而统一的信息表达模式的时候,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媒介信息表达和交流网络上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时或在家里接触到因特网的无限空间,通过印刷文字和音频开辟了新闻、娱乐和商业史无前例的空间。”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主体,既可能是传播的主体,也可能是接受的主体,并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
2,信息内容的日常性
在即时而互动的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中,表达与交流的主体也模糊了传与受的界限。信息内容的严正与重大被祛魅,更多是对如正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信息的表述:没有特别准备的主题,向庸常生活层面下移和倾斜。或者完成陌生主体的相识,或是完成一次商业交易,或是进行一回信息互换,不管信息传受实现的是怎样具体目的的表达与交流,在双向或多厨的媒体信息传受中,新的媒体信息传播,更多以日常与平常意味,完成人类媒介中的社会交流与表达,并形之现实、日常的生活模真。
3,信息传受的随意、随时性
“数码平台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形式”,新媒介技术平台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与影像等符号,并结合静态与动态传播形式,使得当下媒介信息传受亲和性和日常性得以出现、加强。没有在语言、文字、音像上的公众社会规定性,信息的构成,从形而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云端,降落在生活的世俗场域,新媒体传播更多采用、体现为生活常态中的表达、交流形式,让信息传受过程紧紧贴近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与活动。于是,信息传播在互动的形态中,其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状态,是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最显在的表征体现在口语的广泛运用上。口语,“被称作信息的第一载体”,“被称为早期人类交换信息的重要形式”。口语作为一种无中介的传播,“具有一种交流的亲近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因为表达与交流内容的日常性,带来了口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运用。而个性化交流和不同语气、语调,也被这种对口语的运用,带到信息传播中来。其次,在文字以外,音频、视频的运用,比如在MSN平台上的信息传受时,人的语音与影像能够同步出现,更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同自然发生的表达与交流,传受主体以各自的声音、影像,随意进行日常联络。再次,声音与影像的在场,体现出人类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信息传受成为一个模真的跨地域的人际交流过程——音像毕竟是现实通过技术而实现的再现。这样,信息互动以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状况,因需要随时形成和发生。
三、自足及在场
既然是人类自然“找回”的努力和真实社会的模真,媒介最大限度地表达、呈现着人类现实的存在,是互动性体现出的媒介存在与发展的追求。
在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表达与交流,是一个附加有自然与社会多方面辅元素的“场域”,或在物质性的层面,如室内或室外,冬天或夏天,晴天或雨天等等,或在精神性的层面,如引发愉悦或哀伤,引发怀想或畅想,引发狂暴或静谧等等,诸多复合元素配合着人类实际的表达与交流的形成与实现。所以,人类所发生的真实表达与交流,并不单纯是一种意义内容的单纯传输,而是结合进特定情境、具体的、以信息传受为衔接的社交行为。主体在场以及情感在场,是作为高智能情感动物的人类社会联系以至维系的常态。
但是,以传播机构为信息传播主体,受众为信息传播受体,传统媒体结构的信息传受过程,不仅在内容的规定性中,拘囿了传受双方的信息生产与接受,限定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媒介符号传递的有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单一性,使得传播成为一个他在于现实生活常态以外的自足场域,缺失鲜活与生动。
主体的鲜活在场,同时还带来了信息传播中的情感在场。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达和交流,在特定的信息传递目的以外,是带有主体特性和现场参与的情绪、情感流动的。现实的人际交流,是基于具俸情境,并在互动中不断引发传受主体情绪变化的信息互换过程。电子技术不断地帮助。人们回到本原,在传受主体影像甚至“现实”在场的情况下,让情感律动再次充溢于人类的表达与交流,因此而丰满了信息传受行为,减少了传输过程中信息的耗损,并实现人主体在信息传受以外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以达成人类社会的更好表达与交流。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篇8
论文摘要: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很多,本文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信息技术及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促使生产力现代化,使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根本性变革而最终导致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潮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向信息社会迈进的程度、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和制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国际数据公司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和企业信息评价法。下面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马克卢普法
马克卢普法是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开展研究的。他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第三章“生产知识产业及其职业”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产业是一类或者为自己所消费,或者为他人所用而生产知识、提供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厂商、单位、组织和部门或其中的班组,有时可能是个人和家庭。他将知识分为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没有文字的知识。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范围大到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这种“几乎无所不包”的知识产业主要由5个分支30个产业构成,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信息设备、通信媒体、信息服务5大类,相应地分为教师、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演员、律师5大知识职业。马克卢普法主要是从宏观上测算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及信息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总收人的比重大小来间接描述信息资源的作用与贡献。马克卢普在书中主要考察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精辟地分析了知识生产与分配的经济机制,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与方法。
马克卢普计算公式为:GNP.C+I+G+ (X-M)。其中,GNP表示独立的商品化信息部门的GNP值;C表示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I表示企业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耗量;G表示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X表示产品和服务的国外销售量;M表示产品和服务从国外的购买量。
马克卢普选择1956年和1958年为测度基准年,通过对美国1958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调整测度得出:1958年美国知识生产总值为1 364.36亿美元,大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8.5%。通过计算,马克卢普得出知识产业各分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从高至低依次为:教育、通信媒介、信息服务、研究与发展和信息设备。可以认为,知识产业中各分支之间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排序,对于分析国家经济发展与投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卢普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方面:①知识产业的概念过于宽泛,例如.马克卢普将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也列人了知识产业的范围;②将许多未被列人常规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内的社会活动或准职业列入其核算范畴。
2波拉特法
波拉特法又称经济结构法。继马克卢普等人之后对信息产业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马克·波拉特(M. U. Porat )。波拉特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开始潜心研究信息经济,他以马克卢普的理论为基础,吸收了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的思想,发展了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将范围扩展到全社会所有的信息活动,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与信息活动分离出来构成独立的信息产业,进一步对美国信息产业进行了定量测算,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977年,美国商务部出版了马克·波拉特的研究报告《信息经济》,波拉特在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关于信息经济分析的概念框架,对美国经济,特别是1967年的信息业的产值和劳动力进行了测算。马克·波拉特的工作为定量研究信息及其相关活动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法,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信息产业的研究,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本、委内瑞拉、欧洲共同体和我国都采用了波拉特的方法对信息经济进行了各自的测算,用数量化的图景向人们展示了信息在当今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波拉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3个问题:一是将社会的基本产业结构从克拉克的三分法发展为四分法: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他把服务业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信息服务业分化独立出来,现实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得到了理论上的反映。二是创造了二级信息部门这一概念。例如,波拉特把从事信息活动的部门分成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一级信息部门指直接向市场上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部门,二级信息部门指只把信息服务提供给内部消费,而不进人市场的部门。由此测算出,1967年美国信息经济产值约占GNP的46%,信息部门就业者的收入占国民收人的53%以上。三是波拉特对信息行业和职业划分上存在的和非信息行业、职业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况,采用了具体分析典型调查、确定百分比的方法来解决,也是一个创造。
波拉特发展了马克卢普的思想,成功地利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统计数据对信息产业的结构和经济规模作出了更为精确的描述,因而对信息产业经济研究具有重大的贡献。
但是,用波拉特法测度信息化水平也有明显不足。它基本是从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衡量的,而对社会生活、公用公益事业的促进方面则反映得很弱。一是信息产业中的传统部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甚大。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的重要时代特征在该指标体系中未能很好地得以体现。二是由于各国或地区的统计方法制度、产业分类标准等存在较大差距,不得不进行估算,因此造成计算结果的较大偏差。用波拉特法的测度值大致表示“经济信息化”程度,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描述社会信息化水平。
3信息化指数法
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为信息化模型,是1965年由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峙清介首次提出。这一方法问世以后,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也备受各国的青睐。信息化指数包括一套指标体系,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由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指数(U) 4个主要因素构成,具体又分解为11个小的变量。分指标结构见图1。
由于上述分指标是不同质的量,无法进行比较,首先需要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换算成指数,然后才能求得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的总指标(即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步算术平均法和二步算术平均法。一步算术平均法假设11个分指标对最终的信息化指数的贡献是等价的,即各指标(变量)的权重相同(为1/11)。首先将基年各项指标定为100,然后分别用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侧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的指数相加除以项数,即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二步算术平均法假设4个因子以及每一组的组内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是等价的,但分属不同组的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则不等价。该法测算年度各项指标值指数计算方法与一步算术平均法相同,然后分别计算出Q, E. P, U这4个组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即对每一组的变量指数值求算术平均值,最后将4个组的指数平均值相加除以4,即得到最终的信息化指数。
与波拉特法相比较,信息化指数法确实弥补了对社会生活信息化方面统计太弱的缺陷,而且数据容易收集,统计方便,计算简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对比性,实用性强。同时,这种方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相对阶段和相对差距用量化的方式反映出来,不仅能间接反映信息及其相关要素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还可以对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作出趋势预测。人们利用该模型可以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纵向历史进程,以及横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信息化程度的差别。 但这种方法的问题和不足也比较明显,对在国民经济中信息化的作用又反映太弱,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明显感到对整个体系概括得不全。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化指数仅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有限的几个方面选取试图描述信息化的指标,其结果只能反映这几个方面的信息环境状态,而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如信息需求与利用程度、规模)在模型中未能体现出来。同时,缺少现代通信设备和其他信息产业变化情况的指标,忽视计算机和网络在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中的重要性。也没有反映人均生产方面的指标,因而没有准确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第二,用算术平均法求信息化指数,未能按实际情况区分出不同变量的权重,难以确定真实的信息化进程,和事物本身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是不相适应的。第三,该模型过于简单、不全面,有些重要的信息活动指标未能体现和包括;算术平均得出的测度结果没有区分不同参数或不同因子的贡献大小,掩盖了实质上的差异;同时其结果是在确定了某一基准点前提下的相对比较值,只有相对意义,无绝对意义。
4国内学者对信息化测度研究
国家统计信息中心受原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委托,按照信息化指数法的思路,综合了波拉特法和指数法的优点,结合我国国情,对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筛选。分别按国家确定的信息化6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将每个要素都分解为2一5项具体指标,共计21项指标(见表1)。
这些指标的数据绝大部分都可从国家、地方和有关行业统计年鉴中查到,算法较简单,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从定量角度掌握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或差距,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应用广泛。
利用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信息化测度指标设置过多,而且有的指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容易造成相同因素在计算中占有过大份额,从而评价结果有失合理性;另外,权数采用德尔菲法仍然存在主观人为因素,有的指标目前尚没有相应数据,要做特别调查,不便于各地区动态测度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只重视对信息化现状水平的测度,而不重视对信息化质量和潜力的评估,其测算出来的信息化规模或信息化指数并不能真正反映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全貌。
5结束语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320.html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大学线上教学范文10篇08-15
美文摘抄加赏析10-05
乡镇个人工作总结简短系列(8篇)08-09
美丽的除夕夜作文200字10-19
可爱的星星六年级作文10-05
青蛙和小鱼作文09-28
中秋节的三年级作文08-10
怎么考取韩国的公立大学10-11
历年大学专升本考试真题11-22
司法考试模拟试题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