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损芦衣》的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闵损芦衣》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闵损芦衣》的读后感 1
《闵损芦衣》:闵损,字子骞,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他在儒家当中以美德和老成、审慎得名,特别他的孝顺闻名天下。
子骞的母亲去世得早,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后妻又生下两个儿子。继母比较讨厌子骞,冬天的时候给他两个儿子用棉花做衣服,给子骞的.衣服是用芦花絮做的。
继母的偏心,惹来了父亲的愤恨。父亲很生气,所以要决心休掉继母。子骞含泪恳求父亲能够留下后母,并且说:“母亲有三个儿子,一旦后母走了,三个儿子就孤苦伶仃了。”这是一句发自内心的话,子骞的继母遭到感化,真是一句孝子安全家”
看完这个故事,我也深深地为子骞的精神所感动,子骞忍辱负重,为了维护家庭,为了不破坏父亲和继母的关系以及他与两个兄弟之间的感情。他都委曲求全没有说出真相,真是非常懂事与孝顺。
读完《闵损芦衣》,除了孝顺,还有一点给我的启发就是我们凡是要学会宽容,宽容是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闵损芦衣》的读后感 2
《闵损芦衣》讲的是孔子学生闵损德孝双全的经典故事。他的后母只疼爱自己的两个孩子,让他们吃好的,穿暖的,却把脏活累活全扔给他干,在数九严冬只让他穿根本不保暖的芦苇絮做的“棉衣”。在一次外出驾车中,因为寒冷闵损缰绳脱手而遭父亲责打,这才露出了“棉衣”的真相。父亲为此要休妻。这时的闵损却替后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名言流传至今。后母也深受感动,十分羞愧,此后痛改前非,一家人和睦相处。
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心地善良、孝敬父母的闵损。面对后母的偏心,他毫无怨言,牢记生母的谆谆教诲,他任劳任怨,尊老爱幼。在父亲发怒要赶走后母时,他首先想到的竟是自己年幼的两个弟弟!他不顾自己的委屈,以德报怨,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里,我也看到了闵损的父亲是一个明辨是非、主持公道的好爸爸。而后母,虽然刻薄偏心,但是她知错能改,最终让这个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局。正如有人说的,我们的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能够宽容地对待别人所犯的错误,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95-4675.html《闵损芦衣》的读后感
相关文章:
资助教育心得体会优秀09-23
最新银行柜员实习心得08-16
学习成为领导者《中层领导力》读书心得体会07-26
万圣节化装舞会活动方案01-12
人间真情作文1200字12-07
中秋节寄语11-26
描写月亮的好词好句摘抄10-14
湖北全国军校录取分数线 中国十大军校排名及录取分数线09-16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05-15
新学年设计教学实施计划02-19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01-12
服装店市场营销计划范文10篇08-15
科学家用AI寻找外星生命05-16
形容悲伤的句子74条02-19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2-19
大学生电算化实习报告11-26
行政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09-04
医院临床实习总结范文8篇08-15
写给父母感谢信08-17
出国留学的英文推荐信07-16